- 年份
- 2024(12325)
- 2023(18036)
- 2022(15333)
- 2021(14434)
- 2020(11990)
- 2019(27482)
- 2018(26882)
- 2017(51335)
- 2016(27090)
- 2015(30576)
- 2014(30043)
- 2013(29696)
- 2012(27544)
- 2011(25044)
- 2010(25315)
- 2009(23586)
- 2008(22867)
- 2007(19850)
- 2006(17621)
- 2005(16121)
- 学科
- 济(130180)
- 经济(130043)
- 管理(80324)
- 业(77158)
- 企(64102)
- 企业(64102)
- 方法(52720)
- 数学(45902)
- 数学方法(45332)
- 中国(34226)
- 农(31502)
- 财(29827)
- 地方(27331)
- 业经(26843)
- 贸(25482)
- 贸易(25468)
- 易(24787)
- 学(24767)
- 制(22751)
- 农业(20665)
- 融(20017)
- 金融(20014)
- 银(19497)
- 银行(19468)
- 行(18775)
- 策(18440)
- 和(18326)
- 环境(18146)
- 理论(18079)
- 务(17518)
- 机构
- 大学(396125)
- 学院(393785)
- 济(177544)
- 经济(174362)
- 管理(153010)
- 研究(138860)
- 理学(131906)
- 理学院(130405)
- 管理学(128279)
- 管理学院(127514)
- 中国(106219)
- 京(82935)
- 财(79778)
- 科学(79552)
- 所(68141)
- 财经(63703)
- 中心(62054)
- 研究所(61864)
- 经(58050)
- 江(57324)
- 农(57275)
- 经济学(55866)
- 北京(52411)
- 范(52368)
- 师范(51926)
- 业大(51689)
- 院(50149)
- 经济学院(50013)
- 财经大学(47346)
- 州(45322)
- 基金
- 项目(259858)
- 科学(208450)
- 基金(193895)
- 研究(191578)
- 家(167996)
- 国家(166668)
- 科学基金(144508)
- 社会(126486)
- 社会科(120079)
- 社会科学(120049)
- 基金项目(100888)
- 省(97065)
- 自然(91627)
- 自然科(89605)
- 自然科学(89580)
- 教育(88345)
- 自然科学基金(88052)
- 划(83040)
- 资助(79758)
- 编号(75428)
- 成果(61812)
- 部(59463)
- 重点(58725)
- 发(56687)
- 创(53869)
- 国家社会(53697)
- 课题(52320)
- 教育部(52018)
- 创新(50437)
- 人文(50276)
- 期刊
- 济(197916)
- 经济(197916)
- 研究(121951)
- 中国(73949)
- 财(60129)
- 管理(59620)
- 科学(55163)
- 学报(55002)
- 农(51252)
- 大学(43381)
- 学学(40815)
- 教育(39168)
- 融(38637)
- 金融(38637)
- 农业(35084)
- 技术(34690)
- 经济研究(33548)
- 财经(32304)
- 业经(29606)
- 经(27956)
- 问题(25758)
- 贸(24417)
- 国际(23302)
- 世界(21045)
- 技术经济(20585)
- 统计(19617)
- 业(19520)
- 商业(17838)
- 策(17749)
- 现代(17682)
共检索到595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敬 覃乔亦 刘洋
基于2000—2020年亚洲开发银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从供需结构、全球价值链、国际网络关系的三维视角,揭示入世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外循环的格局变迁。研究发现:(1)从供需结构视角看,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国民经济外循环占比相对较低。(2)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进入下降通道,这一趋势一直没有得到逆转。入世以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可能有所削弱。(3)从国际网络关系视角看,中国在全球供需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稳步提升,2020年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处于全球第三的位置,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4)中国面临的市场约束和“卡脖子”风险整体降低并呈现分散态势,但中国可能面临来自美国的进出口双向约束。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倪红福 田野
本文构建了纳入要素国民权属异质性的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测度新框架,测度分析了2005—2016年各国经济的国内国际循环,并对各类循环进行因素结构分解。研究发现:中国纯国内经济循环比重逐渐接近美国和日本的水平,呈现大国具有的国内经济循环特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在体量层面基本成型;中国各行业内循环比重逐渐变大,但制造业外循环比重依然较高;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应仅是内外循环比重大小问题,更应该注重质量,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同时也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关键词:
经济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洋 朱永涵 刘文
文章运用亚开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从结构洞理论视角来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入世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面临的潜在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2)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下,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出现反弹态势,但风险可控;(3)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在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都面临一定程度的外部风险。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潜在风险的应对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广生 张妍 吴启亮
电力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环境和资源的严重限制,从循环经济角度优化产电力产业价值链是电力产业面临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发电、输配电和最终客户端等环节对电力产业价值链进行分析,提出局部与整体的优化方向和策略,旨在为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电业产业 产业价值链 优化流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出口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在全球价值链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表现出不同于传统贸易摩擦的特征。贸易摩擦数量逐年减少,行业分布上向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变,发起国开始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文章认为,在应对贸易摩擦上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等。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摩擦 应对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传红 赵学锋 张金隆
通过信任风险、信任相关方关系和信任形成三维视角的分析,发现电子商务信任的核心问题是交易信任,重点是赢得消费者信任;而网站在电子商务信任关系中处于核心位置,初始信任和网站制度控制在促进电子商务信任形成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针对这些特性,给出业界提升消费者信任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信任 电子商务信任 信任相关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裘莹 张曙霄 肖刚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内外部双重压力。本文提出大力发展云外包这一新兴产业模式,通过系统阐述云外包内涵、优势及升级路径,得出如下结论:(1)云外包相比传统服务外包具有两大优势:能够提高价值链的技术租金和大幅度降低产业运营及服务成本。(2)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云外包的升级模式是基于链条升级,将传统的BPO、KPO和ITO服务外包模式逐渐转变为基于云计算的SaaS、PaaS和IaaS模式。(3)云外包面临产业价值链环节洗牌,产业内各个企业将按照是否拥有云计算资源分为两大类:全方位发展型和垂直行业精细化发展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钱学锋 刘钊
近30多年来,在科技革命的持续影响下,信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日益深化,国际分工进入全球价值链时代。全球价值链所影响和改变的不仅是贸易流量的表面统计特征和经济属性,还呼唤深层次的国际贸易规则与政策体系的根本变革。特别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疫情影响深远,更是加剧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仅对全球价值链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对国际贸易规则和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对外积极推动WTO改革,深化区域贸易协定,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对内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有效应对全球价值链时代国际贸易政策体系调整的内在要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竞君 叶李伟
入世使中国大陆及台湾得以融入国际金融新秩序,对双方的金融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新时期双方的金融竞争有所加剧,但合作仍将是两岸金融关系变迁的主流。本文在着重对现阶段两岸金融关系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双方未来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并就此提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
入世 海峡两岸 金融合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振国 张亚斌 牛猛 钟源
一国(产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所从事制造、研发、管理和市场等不同活动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关乎其对价值链的影响和控制力,这便凸显既有基于总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工基础上考虑功能分工,以产业要素收益为依据,采用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修正了功能专业化测度方法,据此构建国家和行业层面修正的功能专业化指标,并利用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和最新编制开发的劳动力职业数据,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及其最新动态演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呈现出较高的制造专业化水平,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总部经济活动(如市场、研发和管理)的功能专业化水平偏低,几乎被锁定在世界最低端层次,无法对欧美发达经济体构成出口威胁。中国制造业基本遵循着"依托制造—挺进市场—遥望管理和研发"的功能发展路径,"强"制造与"弱"管理和研发并存,典型加工贸易部门的"电气光学设备"的制造专业化水平更是达到国际领先。中国服务业的功能专业化水平总体上弱于制造业,且处于全球落后位置,与服务贸易强国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达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保持"波动型"上升态势,具有支柱产业的特征;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所发挥的整体作用与国民经济总量密切相关,房地产投资不能离开土地等要素而单方面发挥作用;房地产业受到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带动,且不能缺少资金的支持。总之,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总量的波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国民经济总量 支柱产业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军超 杨文宇
利用中国碳核算数据库提供的2012、2015、2017年31省区市42部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RIO),分“京津及北部沿海”“东南沿海”“中部”“西部”“东北”5大地区,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为代表,基于对地区产业总产出增加值的完全分解,刻画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的双循环格局,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数字产品制造业国内分工程度较高,参与国际循环程度也较深,国内价值链主要由东南沿海地区主导驱动,通过“大进大出”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相对独立性尚待提高;数字技术应用业以国内循环为主,地区间循环更为紧密,主要依靠本地增加值流出和出口参与国内和全球价值链。畅通的国际产业链循环促进了数字产品制造业国内循环升级,国内分工水平提升也促进了其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但数字产品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相对下游位置,需要加速构建安全稳定的高水平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勇 蒋萍
2014年,《统计研究》创刊30周年。30年来,《统计研究》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见证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本文以《统计研究》创刊30年发表的国民经济核算文章为研究对象,从实践工作、理论研究、对外展示、人才成长等方面系统总结了《统计研究》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
关键词:
《统计研究》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 30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翔 李洲
本文综合考虑"物理定位"和"经济定位"的双重影响,改进了现有上游度指标测度方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基础数据,测算了行业上游度和出口上游度等指标,并结合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对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演进趋势进行分解分析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处于中低端。综合考虑"经济定位"后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改善趋势,但这一变化主要来自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改善,服务业价值链分工地位仍趋于恶化。因此,为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分工地位,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双管齐下",不仅要依托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更应以服务贸易为抓手努力促进服务出口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岩 陈淑梅
本文从贸易、生产和区位三个角度综合考量了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GVC)的层次、方式以及新特征,并进行了国际比较,为研判中国融入GVC的程度和地位提供了有益的补充。研究发现:(1)2000-2014年间中国参与GVC的程度呈现出"M"型的变化轨迹。(2)在中国总出口的垂直专业化(VS)中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FVA_FIN)占据了半壁江山,而美国、德国和日本的VS主要来源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FVA_INT)和纯重复计算(PDC)的贡献。(3)中国典型制造业的GVC前向融入度的绝对值普遍低于后向融入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融入度 贸易增加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全球价值链上的中国产业:地位变迁及国际比较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对美国出口的结构变迁与服务化趋势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动态变迁及国际比较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变迁研究——基于集群式价值链网络演进的视角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网络格局分析
知识距离视角下全球价值链网络嵌入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外部失衡:附加值贸易关系网络的视角
数字产品贸易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基于ICT贸易网络结构的视角
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空间溢出效应与中国制造业开放型技术双元提升
全面开放新格局、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国民福祉提升——“财贸经济·国际贸易理论前沿论坛(2017)”观点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