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0)
- 2023(12970)
- 2022(10909)
- 2021(10173)
- 2020(8661)
- 2019(19314)
- 2018(19095)
- 2017(36262)
- 2016(19908)
- 2015(21911)
- 2014(21688)
- 2013(21781)
- 2012(20148)
- 2011(18174)
- 2010(18284)
- 2009(17810)
- 2008(17925)
- 2007(16012)
- 2006(14547)
- 2005(13604)
- 学科
- 业(86799)
- 济(83900)
- 经济(83756)
- 企(77312)
- 企业(77312)
- 管理(75595)
- 方法(35517)
- 财(31690)
- 农(29674)
- 业经(28780)
- 数学(27477)
- 数学方法(27326)
- 制(23906)
- 中国(23718)
- 务(21883)
- 财务(21864)
- 财务管理(21830)
- 企业财务(20716)
- 农业(20539)
- 技术(17741)
- 贸(17388)
- 贸易(17379)
- 易(16987)
- 体(16936)
- 划(15649)
- 策(15640)
- 银(15196)
- 银行(15157)
- 和(15051)
- 体制(14579)
- 机构
- 学院(292057)
- 大学(289379)
- 济(127624)
- 经济(125332)
- 管理(115804)
- 理学(99019)
- 理学院(98049)
- 管理学(96897)
- 研究(96807)
- 管理学院(96373)
- 中国(78520)
- 财(64477)
- 京(60526)
- 科学(55892)
- 农(55051)
- 财经(49876)
- 所(49178)
- 经(45279)
- 江(44849)
- 中心(44174)
- 业大(44104)
- 研究所(43699)
- 农业(43487)
- 经济学(38578)
- 北京(38148)
- 财经大学(36766)
- 经济学院(34869)
- 州(34808)
- 院(34299)
- 商学(33465)
- 基金
- 项目(184837)
- 科学(146172)
- 基金(136277)
- 研究(133622)
- 家(119023)
- 国家(117934)
- 科学基金(101386)
- 社会(87957)
- 社会科(83411)
- 社会科学(83391)
- 基金项目(72523)
- 省(71880)
- 自然(65152)
- 自然科(63621)
- 自然科学(63599)
- 自然科学基金(62574)
- 划(60039)
- 教育(59653)
- 资助(54403)
- 编号(52231)
- 成果(41892)
- 创(41666)
- 业(41632)
- 部(41626)
- 重点(41360)
- 发(39452)
- 制(39435)
- 创新(38241)
- 国家社会(36767)
- 课题(35698)
- 期刊
- 济(147686)
- 经济(147686)
- 研究(89196)
- 中国(58654)
- 财(53592)
- 农(51666)
- 管理(47969)
- 学报(45181)
- 科学(42170)
- 农业(34883)
- 大学(34765)
- 学学(33280)
- 融(31413)
- 金融(31413)
- 业经(25982)
- 财经(25730)
- 技术(24160)
- 经济研究(23676)
- 教育(22456)
- 经(22118)
- 业(20455)
- 问题(19805)
- 贸(17381)
- 技术经济(16156)
- 国际(15410)
- 商业(15013)
- 现代(14720)
- 世界(14578)
- 财会(14369)
- 理论(14218)
共检索到451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爱军 孟庆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五年时间,随着入世承诺的一一兑现,入世对我国制药业的影响逐渐明晰。根据我国政府的入世承诺,具体分析入世五年中我国制药业及各子行业受到的影响及发展情况,并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药品的对外贸易和制药业的快速发展,对国内制药产业的负面影响至少目前尚未完全显现。
关键词:
入世 制药业 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彭浩东,黄惠平
加入WTO,无疑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入世”给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制药行业也不例外。让我们从中国制药业的现状出发,探究“入世”对中国制药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彤
一、联合是世界制药业发展的重要 趋势之一 自80年代末至今,全球制药界掀起了一股愈演愈 烈的兼并收购风潮。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的 关注。1995年初英国葛兰素集团收购宝威公司,则再 一次表明了这种联合趋势的不可逆转。1995年1月23 日,葛兰素集团正式宣布以高出市值(以股票市价计) 47%,即94亿英镑(1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宝威制药 公司。尽管宝威董事局一再阻挠,葛兰素集团仍然成功 地实现了联合。全球制药业新盟主葛兰素—宝威集团 已于同年5月1日正式成立,它的全球市场分额将超 过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创纪录地达到5.3%的水平。这 次收购虽然规模庞大,但并不出人意料。类似的兼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亚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978—2005年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2008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丽辉 杨伊侬
生物制药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已经在国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和国外生物制药业相比,我国的生物制药业存在许多问题,加上入世的冲击,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业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正确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生物制药 产业化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向东 朱丽丽
本文对我国制药业应对SARS的应急创新活动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114个产品样本的内涵及其相关特征,得出结论,我国应对突发病症的应急型创新主要以现有产品为依托,开发和利用现有药物的潜在作用与根本性创新类型的药物开发并重,特别在研究开发针对性强的专用医疗器械设备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创新效应,总体上呈现出由表及里认识新的治疗机理的创新活动过程;同时,我国制药业应急创新的基本模式是以国家直属科研院所为主,制药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制药企业各组织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创新活动表现不突出。
关键词:
应急型创新 制药 SARS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煊 程立茹
制药行业的专利申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55家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我国制药企业专利申请整体水平较低,制药企业专利申请以外观设计为主,发明专利其次,实用新型数量最少。中药企业盈利性水平与发明专利显著相关,化学药企业的盈利性、规模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显著相关。实证结果与我国制药企业的现状相吻合。
关键词:
化学药行业 中药行业 专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勇 杜德斌 周天瑜 盛垒
生物制药行业有其鲜明特点。本文在总结全球新药研发现状和生物制药研发特点的基础上,对全球生物制药研发在华投资的现状和动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制药研发的一些应对之策。
关键词:
生物制药 研发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印度专利法》于2005年1月生效。这项政策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对产品专利和工艺专利都予以认可,这与1970年法案的只为工艺专利提供保护相反。在与世贸组织的《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接轨的过程中,新《印度专利法》目的是对制药业的研发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使印度符合TRIPS的标准。因为原先的《专利法》不承认产品专利,这使得各公司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对知名品牌的产品使用逆向工程进行仿制。如果基于认为印度制药业的大部分研发活动都是逆向工程,新《专利法》实施后制药行业的研发支出预期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阳 柳鹏程
基于2003-2012年我国制药业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分析了我国制药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03-2012年,我国制药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呈现U型关系。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同时区别对待国内外知识产权成果、加强制药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旨在一步提高我国制药业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制药业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月敬 任海云
随着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实行,开发支出可以有条件资本化这一会计处理方法成为广大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我国A股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R&D会计处理方法与R&D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R&D投入与资本化率不相关。这一研究结论意味着生物制药业管理者的短期倾向并不明显,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这一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动并未有效刺激研发投入。相比R&D投入资本化带来的利润增加,生物制药业的管理者或许更偏好R&D投入费用化带来的税收优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丁正良 于冠一
我国即将逐步推行的药品集中采购计划,会减少对仿制药的依赖,意味着对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刺激作用。这一影响在制药业横向市场和纵向市场上会有所不同。从制药业的纵向市场关系视角出发,基于2001-2016年我国制药业和医疗行业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负二项模型实证分析资产专用性和产业链下游买方势力对中国制药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买方卖方势力分别以地区医院总数、制药企业总数作为代理变量时,买方势力降低上游制药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实现;资产专用性和市场需求增长率对上游制药业技术创新具有负效应;政府规制、人均GDP和销售利润率均促进其技术创新。买方势力较大,上游制药业具有与下游相抗衡的势力时有利于企业创新行为,不拥有抗衡势力时不利于创新行为;买方势力较小,上游制药业相对等的较小市场势力更能够增强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较大的市场势力反而不利于企业创新激励,即上下游行业之间较为对等的市场势力更能够促进创新行为的实现。以地区医院总数衡量买方势力、制药业年销售收入和年度工业总产值衡量卖方势力进行模型扩展时,也证明上述结论的稳健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医药分离模式,打破医院在药品采购和药品销售的"双重垄断",以更有力地促进制药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同时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