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5)
2023(16903)
2022(14070)
2021(12962)
2020(10960)
2019(24486)
2018(23898)
2017(45946)
2016(24693)
2015(26936)
2014(26297)
2013(26000)
2012(23607)
2011(20834)
2010(20761)
2009(19506)
2008(19449)
2007(17190)
2006(14944)
2005(12895)
作者
(69075)
(57802)
(57556)
(54444)
(36700)
(27831)
(25985)
(22590)
(21943)
(20299)
(19539)
(19396)
(18063)
(18011)
(17743)
(17649)
(17139)
(17115)
(16586)
(16570)
(14247)
(14163)
(13797)
(13331)
(13000)
(12972)
(12798)
(12634)
(11450)
(11393)
学科
(109245)
经济(109120)
(105764)
(92897)
企业(92897)
管理(88688)
方法(53983)
数学(45041)
数学方法(44658)
(42684)
(37928)
业经(36006)
农业(29763)
(28351)
财务(28318)
财务管理(28277)
企业财务(27055)
中国(24103)
(22151)
技术(19778)
(18379)
(18374)
贸易(18369)
(17993)
(17910)
地方(17872)
(16884)
(16735)
理论(16070)
(14808)
机构
学院(353798)
大学(346603)
(149664)
管理(148224)
经济(147117)
理学(129461)
理学院(128321)
管理学(126585)
管理学院(125933)
研究(104253)
中国(83778)
(70707)
(69060)
(64578)
科学(61508)
财经(57202)
业大(53786)
(52412)
(51517)
中心(50303)
(50017)
农业(49920)
经济学(45688)
研究所(45039)
财经大学(42634)
经济学院(41723)
北京(41700)
商学(41608)
商学院(41269)
(40468)
基金
项目(241177)
科学(193437)
基金(180574)
研究(173541)
(156737)
国家(155341)
科学基金(136798)
社会(115705)
社会科(109773)
社会科学(109745)
基金项目(96382)
(94441)
自然(89353)
自然科(87418)
自然科学(87396)
自然科学基金(85930)
教育(78955)
(78240)
资助(72379)
编号(67893)
(53955)
重点(53270)
(53186)
成果(52174)
(50906)
创新(49070)
(48679)
国家社会(48561)
教育部(47055)
科研(46736)
期刊
(162341)
经济(162341)
研究(92703)
(64150)
中国(59775)
(59696)
管理(57370)
学报(52224)
科学(50350)
农业(43043)
大学(41309)
学学(40168)
(34421)
金融(34421)
业经(31973)
技术(30445)
财经(28878)
(24700)
经济研究(24377)
(23088)
教育(22848)
问题(21916)
技术经济(19058)
财会(18408)
(18101)
商业(17408)
现代(16868)
统计(16720)
(16279)
世界(16070)
共检索到501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云锋  
本文基于2016—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公司高管、监事、董事,或者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均能显著提升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增加资金投入。第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提升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非国有企业、管理层较为年轻化的企业中作用更为显著。第三,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在促进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并未使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贴,也未降低企业实际税负,同时产生了提升企业声誉和价值的效果。基于以上结论,为激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生动力、促进企业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要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企业党组织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常态化,为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和经营决策中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要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声誉效应、价值提升效应对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激励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获宝  张瑜  
坚持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抑制企业风险承担以及提高信息透明度,进而提高了会计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的正相关关系,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以及市场化进程缓慢的地区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提升效能,助力企业增强风险抗御能力,保障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海洋  陈艳霞  吕振伟  谢一丹  
以2009—2018年沪深A股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手工搜集的党组织治理数据,实证检验了党组织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党组织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2)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或者经理层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但党组织参与监事会治理未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3)内部控制质量在党组织参与治理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党组织嵌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海洋  吕振伟  谢一丹  
以2013—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党组织治理能否影响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企中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党组织治理能够抑制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央企中党组织治理能够抑制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地方国企中党组织治理不能发挥这种抑制作用;董事会党组织治理能够抑制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造成的负面影响,而监事会和管理层党组织治理不能发挥这种抑制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修宗峰  冯鹏蒴  殷敬伟  
“党建入章”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法定地位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企业的经济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2016—2020年A股企业披露的乡村振兴参与信息,通过手工搜集上市公司“党建入章”的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党建入章”对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1)“党建入章”提升了企业响应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力度,并且能促使企业选择产业振兴的帮扶方式;(2)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党建入章”的企业有着更高的后续乡村振兴参与意愿,且会持续性地参与乡村振兴;(3)异质性分析表明,“党建入章”对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在产权性质为民营企业以及企业距离国家级贫困县较近时更为显著;(4)渠道检验表明,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后,企业能够提高党委成员任职董事会的比例、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更可能由一人担任,并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相关研究结论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对于在后扶贫时代如何有效地推动企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修宗峰  冯鹏蒴  殷敬伟  
“党建入章”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法定地位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企业的经济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2016—2020年A股企业披露的乡村振兴参与信息,通过手工搜集上市公司“党建入章”的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党建入章”对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1)“党建入章”提升了企业响应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力度,并且能促使企业选择产业振兴的帮扶方式;(2)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党建入章”的企业有着更高的后续乡村振兴参与意愿,且会持续性地参与乡村振兴;(3)异质性分析表明,“党建入章”对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在产权性质为民营企业以及企业距离国家级贫困县较近时更为显著;(4)渠道检验表明,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后,企业能够提高党委成员任职董事会的比例、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更可能由一人担任,并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相关研究结论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对于在后扶贫时代如何有效地推动企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青  刘雅其  张维  
加强企业党组建设是当前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2013-2020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党组织参与董事会、高管层治理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负向调节两者之间关系;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性。研究提出如下管理启示:健全党组织建设,提高领导层政策执行力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完善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创新价值观,降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委托代理风险;正视党组织参与治理局限性,发挥党组织嵌入与环境规制的协同治理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旭  
企业年金计划既是国家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又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公司财务相关理论,构建了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并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该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从企业层面回答了企业年金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发现,企业年金参与决策主要受到企业所面临的现实付现成本、放弃的机会成本以及未来的风险成本的影响。在对相关变量测量误差、遗漏变量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是国有企业实施年金计划的主要原因,非国有企业因缺乏该动力,其参与收益如果小于参与成本,会导致其参与意愿较低。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企业年金参与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也会对年金缴费决策产生一致的影响,间接证明了本文分析框架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策制定者以及年金从业人员的营销均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羊颜  
企业ESG实践是一项资源消耗性事业,组织冗余能否为其提供资源支持存在组织理论和代理理论两种观点。文章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组织冗余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直接可利用冗余、可恢复冗余和潜在冗余均与企业ESG表现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机制检验表明,股权激励正向调节了三种冗余与ESG表现的“倒U型”关系,而融资约束弱化了组织冗余与ESG表现的“倒U型”关系。文章拓展了ESG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组织内部冗余资源的视角,为改善企业ESG表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攀  王艺霖  霍源源  
良好的金融治理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去杠杆向稳杠杆过渡的重要保障。在测算了"去杠杆"政策实施以来的中国金融治理水平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和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其对非金融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金融治理水平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融资效率,这一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达到54.20%。当金融治理水平和股票市场活跃度超过门槛值后,加杠杆对融资效率的正向作用大幅减弱,将金融结构、融资结构作为替代指标的稳健性检验佐证了这一发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相比,改善金融治理更能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提高小型企业融资效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代彬  谈星辰  刘星  
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和交叉任职有机嵌入公司治理体系是中国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所在,也是国企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义。基于2010—2017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党组织嵌入能够有效遏制国企高管自利行为,且嵌入程度越高治理效果越好,高质量审计可以强化党组织嵌入对高管自利行为的遏制效应。但在不同的治理情景下,不同党组织嵌入方式对不同高管自利行为的治理效果具有异质性:双向进入能够显著遏制国企高管的3种自利行为(攫取超额薪酬、拉大薪酬差距和增加超额在职消费),而交叉任职仅对国企高管攫取超额薪酬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高质量审计可以强化党组织嵌入对国企高管谋取超额薪酬和超额在职消费的遏制作用,但未能有效强化党组织嵌入对薪酬差距扩大的治理功效;相对于中央企业和公益类国企,在地方国企和商业类国企中党组织嵌入对高管自利行为的治理效果更佳;分析师关注程度的提高和党组织新鲜血液的流入并未显著增强党组织嵌入对国企高管自利行为的遏制作用。应因企制宜有针对性地完善党组织嵌入国企治理体系的制度和机制,优化嵌入路径,加强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协同治理,不断提升党组织嵌入的治理效率和绩效,促进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丽娟  华娇娇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对ESG的关注度与日俱增,ESG理念的普及应用和相关信息披露正在重塑企业竞争力。本文以2018—2021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债务融资的角度,分析并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发挥信息增量、积极信号释放和声誉保障三重效应来增加获得长期信贷资源的可能性,从而促进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优化;企业ESG表现与债务期限结构的正相关关系在外部信息环境较差和非国有制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检验证明,企业ESG表现对债务期限结构的优化作用最终能够缓解企业“短贷长投”的问题。本文对于理解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和ESG表现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倩   梅亚丽   王奎  
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整体表现能否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ESG表现通过债务融资成本路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战略差异度较小,且处于高市场化和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中的非国有、非重污染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降低作用尤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合理评估ESG表现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效果,为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完善绿色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