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56)
2023(2264)
2022(2000)
2021(2166)
2020(1525)
2019(3978)
2018(3591)
2017(5100)
2016(2873)
2015(3521)
2014(3432)
2013(3376)
2012(3340)
2011(3172)
2010(3108)
2009(3116)
2008(3101)
2007(2455)
2006(2218)
2005(2070)
作者
(8970)
(7499)
(7302)
(7302)
(4808)
(3635)
(3398)
(3026)
(2947)
(2697)
(2652)
(2588)
(2508)
(2472)
(2452)
(2330)
(2304)
(2279)
(2124)
(2117)
(1920)
(1831)
(1812)
(1812)
(1787)
(1774)
(1682)
(1621)
(1581)
(1539)
学科
(11788)
经济(11784)
(5599)
管理(5500)
中国(4986)
(4867)
企业(4867)
方法(4167)
(4131)
教育(3300)
数学(3279)
(3259)
贸易(3253)
数学方法(3247)
(3176)
(2911)
(2777)
业经(2565)
地方(2458)
(2452)
(2232)
理论(2168)
(2095)
政治(2071)
思想(1979)
(1962)
(1743)
金融(1740)
农业(1712)
(1618)
机构
大学(41658)
学院(40246)
研究(18867)
(17095)
经济(16812)
中国(14646)
管理(12346)
科学(12171)
理学(10235)
(10085)
理学院(10028)
管理学(9852)
管理学院(9772)
(9402)
研究所(9199)
(8801)
中心(8221)
(7500)
农业(6961)
(6832)
师范(6757)
(6754)
(6201)
北京(6157)
科学院(6104)
业大(6087)
(6034)
师范大学(5674)
财经(5402)
经济学(5390)
基金
项目(26189)
科学(20135)
基金(18646)
研究(18535)
(16877)
国家(16730)
科学基金(13471)
社会(11515)
社会科(10621)
社会科学(10619)
(9881)
基金项目(9484)
(8963)
教育(8754)
自然(8657)
自然科(8451)
自然科学(8450)
自然科学基金(8303)
编号(7201)
资助(7090)
重点(6554)
成果(6516)
(5707)
(5609)
课题(5540)
中国(5355)
(5303)
计划(5208)
科研(5202)
创新(4989)
期刊
(21470)
经济(21470)
研究(15086)
中国(12503)
学报(9423)
科学(7855)
(7822)
教育(7306)
大学(6665)
(6416)
学学(6050)
管理(5696)
农业(5293)
经济研究(3945)
(3663)
(3616)
国际(3554)
(3539)
金融(3539)
技术(3296)
财经(3123)
世界(2940)
(2834)
(2600)
图书(2590)
问题(2453)
资源(2417)
业经(2357)
业大(2164)
理论(2092)
共检索到74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神根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显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及其取得的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现实生命力的最好诠释。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漫长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真诚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坚定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珏  王金柱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具有持久生命力。它揭示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一种利润独享、“见物不见人”的单一产权制度。按照它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联合劳动的统一,利润共享,“见物又见人”的双重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财产制度的基本特征。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经济改革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培永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不是指特定历史时间点的选择,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选择,是从受资本逻辑主导的附属国家走向主动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有偶然性的主体选择在其后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通过纯粹文本研究、理论逻辑推演能提出来的,它实质上反对的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教条化理解的教条主义,以及过于看重经验而看不到思想、理论价值的经验主义,本身包含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化马克思主义与化中国的统一,是包含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时代会开辟思想的新境界,会赋予思想以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地开辟新境界,必须不断地做出原创性贡献,才能去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宣传应该抓住的主线是:品鉴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感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力量。应该坚持的学术旨趣是:面向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学理的回应,推进思想的发展,助推实践的进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教育正义观为指导,坚持不懈发展教育平等与教育质量、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正义思想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正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工农的平等受教育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创建工农优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新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教育扶贫、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优质教育等。百年发展,形成系统和丰富的教育正义思想和成功的教育正义实践。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同舫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合形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并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路。中国早期革命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革命的思想引领意义。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源,开启了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征程。伴随这一征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与现实目标之间关系的认识愈加清晰。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国实践、放眼全球视野,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部推动力量予以审视,在辩证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体格局和实践效应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域及理论向度。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独特之处在于历史实践的内在性和总体性意义。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明确新时代的发展主题,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纵深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和世界文明新形态的构建贡献智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勇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一系列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依靠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必须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晓明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性开端的。这条道路有两个本质规定,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本质的关联,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而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然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本质关联的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本质的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不仅展现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的重大意义,而且展现出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对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一种"世界历史意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而且在于:它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在占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正在积极地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勇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一系列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依靠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必须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威  
<正>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回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走过的百年历程,以历史叙事的方式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百年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既具有重要的历史考据意义,又为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坐标,不仅有利于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路径的开创性,而且是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中国经济实践融合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卫  刘柯杰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孕育、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领导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发展,因而,也经历了百年演进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回顾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演进历程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此,要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演进的学理分析,对其客观进程进行历史逻辑梳理,进而讨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续中国化时代化,形成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培  
理解党的百年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是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一个视角。二者交融于两个全过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全过程,二是党的先进品格始终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富胜  匡晓璐  赵敏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并与落后社会形态相连接形成了混合的社会形态,此后后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历程中,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准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历史方位论;以此为根本依据,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制定开展国内经济建设和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战略和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造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的集大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成钢  杨紫帆  
中国共产党百年人口思想可以概括为3个大的发展阶段,这3个阶段分别以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人口思想、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口思想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密切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仅对于中国的人口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而且有力促进乃至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现代化和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口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现代化和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将成为构建中国人口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讲话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关键词: 习近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