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1)
- 2023(7987)
- 2022(6542)
- 2021(6047)
- 2020(4833)
- 2019(10757)
- 2018(10833)
- 2017(20898)
- 2016(10735)
- 2015(12289)
- 2014(12178)
- 2013(12422)
- 2012(12109)
- 2011(11291)
- 2010(11836)
- 2009(11494)
- 2008(11284)
- 2007(10575)
- 2006(9955)
- 2005(8888)
- 学科
- 济(70407)
- 经济(70366)
- 管理(35284)
- 业(29674)
- 企(23897)
- 企业(23897)
- 方法(20379)
- 中国(20351)
- 地方(18785)
- 数学(17940)
- 数学方法(17869)
- 农(13914)
- 业经(13363)
- 地方经济(12919)
- 技术(12910)
- 制(12572)
- 财(11173)
- 银(11148)
- 银行(11141)
- 行(10858)
- 学(10474)
- 融(10367)
- 金融(10367)
- 贸(9378)
- 贸易(9366)
- 环境(9330)
- 技术管理(9298)
- 易(9032)
- 农业(8848)
- 体(8842)
- 机构
- 学院(168713)
- 大学(168494)
- 济(85384)
- 经济(83786)
- 管理(61771)
- 研究(60768)
- 理学(51107)
- 理学院(50563)
- 管理学(50003)
- 管理学院(49663)
- 中国(48441)
- 财(40063)
- 京(35524)
- 科学(31220)
- 财经(30617)
- 所(29743)
- 经济学(28226)
- 经(27519)
- 中心(26577)
- 江(26491)
- 研究所(26057)
- 经济学院(25116)
- 北京(23480)
- 财经大学(22350)
- 院(21605)
- 范(21551)
- 师范(21435)
- 州(21347)
- 农(19482)
- 业大(17935)
- 基金
- 项目(95441)
- 研究(76246)
- 科学(75291)
- 基金(67576)
- 家(56578)
- 国家(56083)
- 社会(51155)
- 社会科(48492)
- 社会科学(48479)
- 科学基金(47820)
- 省(37363)
- 基金项目(34879)
- 教育(34027)
- 编号(30728)
- 划(30088)
- 资助(26932)
- 成果(26363)
- 自然(25655)
- 自然科(24968)
- 自然科学(24959)
- 自然科学基金(24485)
- 发(23081)
- 课题(22474)
- 创(22092)
- 部(21547)
- 国家社会(21513)
- 重点(21391)
- 创新(21017)
- 发展(20060)
- 展(19771)
共检索到282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兰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我国经济增速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2)企业规模实力、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3)金融业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升;(4)对外经济、贸易、投资迅速扩大;(5)科技创新能力、对人才吸引力大幅提升;(6)节能减排成绩斐然,绿色发展质量提高;(7)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快速提升;(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 中国经济 成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兰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确立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思路和大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指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系统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伟大成就。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兰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确立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思路和大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指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系统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伟大成就。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深刻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同心戮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深刻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同心戮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聪英 李建平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不懈追求。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实体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大有可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发展实体经济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金融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金融业筹集社会资金,支持国民经济恢复重建。改革开放后,金融业的活力和潜力得到极大释放,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春华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审计发展飞速,取得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审计的基本框架,健全高校审计制度并将高校审计定位于大学治理的层面上,构建"以财务审计为主、管理审计为辅"逐步过渡到"以管理审计为主、财务审计为辅"的高校审计基本模式等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丰富的实践和辉煌的成就需要对高校审计进一步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如需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九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制定高校《内部审计章程》等;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审计理论和方法;在实务中要推动设置高校总审计师、评审高校正高级审计师等。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高校审计 辉煌成就 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小年
建国以来我国外经贸法律体系的建设分为四个阶段。在入世前后,为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不仅出台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外经贸法律法规,还在公平贸易法律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为应对WTO后过渡期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和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适时调整对外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转变产业结构,在海关监管和保税物流制度上有了新的突破。回顾以往,60年外经贸法制建设大大推动并有利地保障了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中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关键词:
新中国60年 外经贸 法制建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振一
30年来,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2年)是以突破旧体制统得过死、集中过多的弊端,以搞活经济为目的的放权让利改革时期;第二个阶段(1993~2002年)是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转换财政运行机制阶段;第三个阶段(2003年至今)是创建科学发展的财政体系、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新时期。
关键词:
财政 财政改革 历程 成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初金哲 庄卫东
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根基在“三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在“三农”。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本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强国建设的成就: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乡村发展释放新动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对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提出前景展望: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在全面提升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全面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全面提高农业竞争能力五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关键词:
“三农”工作 乡村振兴 农业强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亮 王伟进 黄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治理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公共安全事故不断减少,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社会矛盾稳中有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统筹推进,社会治理在秩序和活力两个维度上均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成绩得益于不断完善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由此基层治理创新得到不断鼓励,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不断优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倡导寓社会治理于服务,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有力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社会治理应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和智治支撑,持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 社会治安 应急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经历了巩固改革成果阶段、探索转型阶段、协同发展阶段及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就斐然: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市场主体愈发活跃;对外文化贸易异军突起,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实施乡村文化振兴,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在此过程中,我国文化产业始终坚持双效统一原则,在政策引领、试点先行的创新发展理念引导下,坚持融合化、集约化、协同化的发展路径,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市场活力为抓手,以平台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和市场体系。面对未来,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从建立健全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园区向产城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充分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以技术赋能文化产品品质提升、营造健康有序的内容创作环境,加强文化产业人才供给体系建设、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完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优化文化企业竞争环境,加快区域文化市场一体化建设、形成全国统一文化大市场等方面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历程 成就经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建国 王净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筑牢民生之基,多策联动全方位提升就业保障能力,既运用底线思维兜底民生,抓住就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也进一步聚焦“数字+就业”培育接续有力的就业新动能,积极引导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速释放就业的倍增效应,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就业需求。未来,我国应努力营造高质量就业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数字赋能,全面优化创业政策支持体系,高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以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早日实现。
关键词:
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创业 高质量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