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7)
2023(3898)
2022(2931)
2021(3078)
2020(1878)
2019(4118)
2018(3950)
2017(7183)
2016(3833)
2015(4017)
2014(3775)
2013(3467)
2012(3060)
2011(2682)
2010(2548)
2009(2132)
2008(1961)
2007(1750)
2006(1479)
2005(1299)
作者
(9038)
(7665)
(7625)
(7393)
(4758)
(3583)
(3349)
(2967)
(2902)
(2648)
(2576)
(2553)
(2378)
(2378)
(2369)
(2282)
(2258)
(2229)
(2169)
(2147)
(1852)
(1839)
(1802)
(1737)
(1732)
(1730)
(1703)
(1557)
(1527)
(1478)
学科
(13599)
经济(13593)
管理(9640)
(8007)
(5963)
企业(5963)
中国(5573)
(5376)
方法(4460)
业经(4254)
农业(3788)
数学(3775)
数学方法(3719)
地方(3354)
(3043)
(2819)
(2718)
教育(2674)
(2535)
环境(2453)
发展(2370)
(2354)
理论(2348)
(2341)
贸易(2336)
(2310)
银行(2307)
(2283)
(2212)
(2154)
机构
学院(47540)
大学(46236)
(18401)
经济(18014)
管理(17031)
研究(16370)
理学(14671)
理学院(14487)
管理学(14274)
管理学院(14166)
中国(12255)
科学(9515)
(9424)
(8750)
中心(7469)
(7362)
(7256)
师范(7199)
(7179)
财经(6756)
研究所(6719)
(6538)
(6351)
(6243)
业大(6174)
经济学(5872)
北京(5817)
师范大学(5778)
技术(5724)
(5723)
基金
项目(34535)
研究(28405)
科学(27682)
基金(24356)
(21084)
国家(20857)
社会(18424)
科学基金(17765)
社会科(17406)
社会科学(17403)
(13811)
教育(13284)
基金项目(12328)
编号(12054)
(11599)
成果(9926)
自然(9578)
自然科(9323)
自然科学(9322)
自然科学基金(9153)
课题(8659)
(8607)
资助(8361)
重点(8149)
国家社会(7948)
(7840)
(7826)
项目编号(7596)
(7504)
(7486)
期刊
(22008)
经济(22008)
研究(14129)
中国(11166)
教育(9163)
学报(7243)
(7196)
管理(6932)
科学(6757)
(6514)
大学(6110)
学学(5675)
农业(4923)
技术(4536)
业经(4401)
(4128)
金融(4128)
经济研究(3513)
财经(3252)
职业(3204)
问题(2913)
(2895)
(2785)
(2594)
科技(2460)
社会(2276)
(2265)
现代(2191)
图书(2170)
(2154)
共检索到72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晨光  王小萍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有着自身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是历史演进的必然,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建设的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必须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是其本质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其关键内容,突出全面领导,提高党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能力是其核心要义。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切实做到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到实处,竭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红杰  
斗争精神是斗争主体在斗争实践中,在把握斗争规律的基础上生成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既是应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需要,也内蕴于马克思主义斗争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斗争基因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实践之中,是党过去能够成功、未来继续成功的关键要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具有新的科学内涵: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斗争宗旨;善作善成、讲求实效的斗争策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斗争意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姿态。理性审视斗争及斗争精神,要明确斗争不是感性冲动,而是理性实践;斗争不是谋私独斗,而是团结奋斗;斗争不是被动作为,而是担当有为。新时代新征程要通过加强思想淬炼、赓续精神血脉、把握历史主动、强化实践锻炼来砥砺和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能力和本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光文  李晓曈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科学指导、党的自我革命的百年历史演变、发展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现实要求的三重逻辑而生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形成的系列党建话语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四个自我""两个伟大革命""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为基本内涵意蕴的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新时代构建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重要论述为指导、建立健全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体制机制、推动自我革命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一体化发展、加强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传播与交流等方面的路径遵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臧红敏  臧红岩  
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文章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内涵及理论逻辑进行深入研究,表明科技自立自强是自主创新的高级发展阶段,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的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善、创新主体协作关系不强、创新资源配置不均衡、创新人才投入不足等问题,从科技创新体制、主体、资源、人才等方面提出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建立创新共同体、构建各类创新要素市场、创新人才引育双重机制等主要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时祖光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是公共数据安全保护与有效利用的逻辑前提。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形成源于数字经济下传统数据安全保护范式的落后与范式革新下数据分类分级的产生。从逻辑关系上观察,分级的前提是分类,数据分类与分级在目标与侧重点上亦存在联系与区别。二者都关注数据的安全保障,但分类更强调对数据的开发利用,分级则是针对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数据施以相应程度的管控。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制度落实和效用发挥,需要分别确立分类与分级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损害程度为标准设计公共数据分类与分级的规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兴  余兴厚  黄玲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多地体现在统计数据上的均等化,表象上的均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均等,在城乡间、不同群体间还存在"被均等化"现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地落实,需要提升其可及性,解决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具有地理可达性、服务可获得性、经济可承受性、品质可接受性等特征。因此,基于目标导向,从资源配置、提供方式、成本分摊、质量体系等方面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提升的实现路径,有利于提高供给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需求端人民群众满意度及获得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传喜  李秉强  黄磊  
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是后示范时期高职建设的新目标。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应理顺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之间的关系,突出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从构建基于人才紧缺指数的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融合动态监测机制、识别高职院校培养方案和质量监控与产业链及所需能力的匹配性、制定"高水平高职与专业"认定的科学评价标准、探索政校企协同的"双高"建设推进政策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恩来  李勇  覃红霞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中,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从建党初期领导权问题的提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从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一切"的探索到改革开放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直到新时代实现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国、从局部到全面,既是对自身执政规律的理论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化认识的历史成果。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制度保障,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面向2035进行技能型社会建设,应当明晰其内涵实质,洞察其现实逻辑,探寻其运行机制,实施系统科学的行动路径。技能型社会的内涵实质主要体现为三点:技能型社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更是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从现实逻辑来看,技能型社会建设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助推产业升级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应该着力打造高质量技能教育与培训系统,构建全方位技能型人才保障系统,营造崇尚技能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氛围,实现技能型社会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转。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郭洁   薛玉飞  
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阶段中共中央在金融领域的重大创举。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变迁,是中国经济崛起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成果。梳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演变逻辑和现实动因发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能够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政策供给,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金融体系。从中共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角度,论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遵循,并从“人民性、市场化、国际化、科技化、普惠性、安全性”六大维度,阐释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涵要求。为更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度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并增强保持金融稳定性的能力,应当从打造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出发,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全面强化金融监管的前瞻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胜晖  
中国式绿色职业教育是价值追求、内容选择和持续创新过程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绿色职业教育的提出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回应与主动作为。新发展阶段,应着重完善现代绿色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加快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绿色职业教育融合融通发展机制,全面打通绿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深化职业教育“三教”绿色改革,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磊  邱懿  何正英  杨勇  
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化理念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把握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坚持《职业教育法》引领、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完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是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基于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契机,系统建立对话机制、大赛交流机制、展会合作机制和联盟发展机制,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出去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鹏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强国建设既包括金融生产力发展,又包括金融生产关系变革,旨在实现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向现代金融服务方式转变,最终构建起金融领导强、金融实力强、金融服务强、金融供给强、金融监管强、金融开放强、金融安全强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强国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密切相关的。为高质量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应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建设、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的领导;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守住金融风险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细做实5篇大文章,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季轩民  
教师良知关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德选择问题以及“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问题。教师良知是无私利他行为的外显与专业道德义务内化相统一的表现,具体体现为直觉与情理判断、反思与评价的综合能力,既服从于教育正当的伦理要求,又怀有教育美善的愿景。教师良知的形成逻辑包括:基于人的良知;出于身份转变;终于教育信仰。教师良知作为一种专业伦理的觉察力,是先天自足与后天生长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种道德行为的价值实践。基于教师良知的形成逻辑,教师良知的发展可以从教师个人善端、道德自律以及信仰建构等方面展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昕  高鸿  
产业学院是一种创新型的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具有产业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其发展亦遵循产业与教育的双重逻辑,是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需求的外驱力与职业教育自身变革的内驱力共同推动的结果。创新性地推动产业学院发展,应着力于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学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推进产业学院融入区域创新系统;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精准定位产业学院功能与特色;基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需求,推动产业学院成为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