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16)
- 2023(20226)
- 2022(16871)
- 2021(16212)
- 2020(12843)
- 2019(29902)
- 2018(29764)
- 2017(54519)
- 2016(30298)
- 2015(34248)
- 2014(34588)
- 2013(33185)
- 2012(30865)
- 2011(27803)
- 2010(28745)
- 2009(26080)
- 2008(24989)
- 2007(22689)
- 2006(20189)
- 2005(18382)
- 学科
- 济(111684)
- 经济(111558)
- 管理(86291)
- 业(81010)
- 企(68061)
- 企业(68061)
- 中国(43142)
- 方法(42780)
- 数学(35016)
- 数学方法(34533)
- 财(34098)
- 农(32291)
- 地方(29986)
- 融(29090)
- 金融(29087)
- 业经(28765)
- 银(28442)
- 银行(28400)
- 行(27407)
- 教育(26644)
- 理论(26060)
- 学(25566)
- 制(25221)
- 技术(23871)
- 农业(21883)
- 贸(19191)
- 贸易(19167)
- 和(19030)
- 易(18515)
- 务(18322)
- 机构
- 大学(415457)
- 学院(412762)
- 济(156239)
- 管理(154311)
- 经济(152245)
- 研究(140803)
- 理学(131107)
- 理学院(129529)
- 管理学(127227)
- 管理学院(126456)
- 中国(108030)
- 京(91029)
- 科学(84963)
- 财(79173)
- 所(70372)
- 江(65444)
- 范(65300)
- 师范(64790)
- 中心(64710)
- 研究所(63136)
- 农(60077)
- 财经(59684)
- 北京(59174)
- 业大(55579)
- 经(53980)
- 州(53939)
- 师范大学(52109)
- 院(51020)
- 技术(48366)
- 教育(47454)
- 基金
- 项目(266326)
- 科学(209098)
- 研究(208027)
- 基金(185754)
- 家(158817)
- 国家(157170)
- 科学基金(134818)
- 社会(126952)
- 社会科(119958)
- 社会科学(119928)
- 省(107588)
- 教育(101141)
- 基金项目(97523)
- 划(90093)
- 编号(88898)
- 自然(82815)
- 自然科(80819)
- 自然科学(80804)
- 自然科学基金(79342)
- 成果(76482)
- 资助(75063)
- 课题(64859)
- 重点(60527)
- 发(60427)
- 部(58588)
- 创(58171)
- 项目编号(54810)
- 年(53576)
- 创新(53541)
- 性(51911)
- 期刊
- 济(183357)
- 经济(183357)
- 研究(137041)
- 中国(99843)
- 教育(83524)
- 财(62434)
- 管理(59833)
- 学报(59551)
- 农(55690)
- 科学(54915)
- 融(47981)
- 金融(47981)
- 大学(46973)
- 学学(41721)
- 技术(41192)
- 农业(38012)
- 业经(30641)
- 财经(29332)
- 经济研究(28187)
- 图书(27463)
- 经(25209)
- 问题(22701)
- 职业(22113)
- 坛(20701)
- 论坛(20701)
- 科技(20070)
- 业(19960)
- 理论(19780)
- 书馆(19390)
- 图书馆(19390)
共检索到653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海雷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这一背景下,由黄丽娟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研究》一书深入研究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全书共包括六个章节:首先对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并从新时代“立德树人”理论、“以学生为本”教育模式、抗疫精神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四个方面探究了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创新;其次,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最后,从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思政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阐释了成人思政教育模式的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丹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一部分,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政治教育工程。把红色旅游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课堂、思想中,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既有利于落实教育任务,又有利于拓展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接班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亮君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物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意蕴,为高校物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指引价值方向、提供坚实动力、赋予时代使命。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背景、课程特色、方法工具、未来就业等方面,把新时代伟大成就、新时代使命任务与大政方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作为重要内容融入高校物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并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增强融入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物流管理 课程思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仲磊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开展作出重要部署和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创新开展提供了方向。农林高校具有行业特色,如何在农林高校中创新开展思政教育成为广大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关注的问题,根据农林高校的实际情况,广大思政课教师从教材、师资、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张晖老师主编的《新时代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一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全国20多所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方式和育人成效,对新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是一本参考性较强的汇编性著作。该著作能够让读者详细地了解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研究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借鉴。作者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为当前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助力农林高校思想政治课提升育人效果。该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特色。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阴菲菲
高校思政博客作为近年最新出现的教育载体,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及推广起到关键作用。相较于其他平台,思政博客具有启发间接性和教育渗透性等诸多优势。在思政博客效能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德育教育的全面渗透,有助于提升思政博客的德育载体效能。由陈瑞三和杜晶波共同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于2015年3月出版的《高校思政博客效能评价体系研究》一书,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收录并整理体现各院校工作进展及育人实效的系列成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蔺小清
随着高校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很多业内学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深入研究工作,其中由何川著,哈尔滨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高校思政教育多元化发展研究》一书就是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该书共分五大章节,分别从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理念以及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开展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代化转型和立体化模式发展应用方面的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锐
<正>历史文化学习既要有开放包容的宏观视野,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了解不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文化特征,也要立足当地,关注区域历史文化特征与演化路径,加深学生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区域历史文化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来说更具亲和力,对唤醒学生民族文化意识、改造思想文化理念、提升历史文化学习兴趣具有突出作用。地域历史文化教学不应是单纯的区域历史分析,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阐释区域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使区域历史文化发挥应有的立德树人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历史文化时能够做到反思、领悟、提升,以史为鉴,以史明志,厚植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原
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已经连续多年呈下滑趋势,加强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建设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新背景、新要求下,相关工作者需要解决校园视域下尤其是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体育教育发展问题,并推动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为后续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金红
<正>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更加严峻。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学生能够轻松接触到各类思想文化,学生的思想价值理念、道德文化意识很容易受到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的影响,无孔不入的信息源使高校难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稳定把控。但与此同时,网络大数据技术的进步也在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许多传统学科课程在运用网络教学模式后育人成效有明显提升。思政教育应当主动适应并积极开拓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思政教育体系,将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对思政教育的冲击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助力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璐
<正>高校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青年学子思想道德建设、人格塑造的重要阵地。“四个自信”融合高校思政教育,既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又可进一步帮助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涛
<正>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迫切需要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助推器的实践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得以凸显。实践思政有异于思政课程,不同于课程思政,它是从哲学本体论视角出发的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要求通过实践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校内外的各类活动之中,以思政理论、专业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整合激发思政教育,达到大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今天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践行实践思政教育,通过知与行的紧密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思政教育的互联互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赞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准确定位、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和课外实践教学力度等创新策略。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娟
<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校肩负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党领导高校的工作,高校对党负责。新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受到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的冲击,传统陈旧的党建工作方式也使得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和效果不甚理想,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迫切。由方雷、周明明、张荣林编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党建创新形态研究》一书主要从背景意义、理论解析、困境根源、创新形态四个方面探究高校党建的创新形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颉 罗显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未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体系、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特色专业群建设、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功能以及打造特色校园文化5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究。
关键词:
新时代 “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沫含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重要载体,也是深化推进"课程思政"全面发展的核心基础。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立德树人,培养专业素养过硬、思想觉悟及道德修养较高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全方位发挥其"四大功能"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正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高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因而高校要高度重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做好网络引导、思政教育等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思政教育融入民族院校音乐类课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以声乐课程为例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基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
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究——以《会计学原理》为例
新时期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原则与路径探究
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沈阳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要领与路径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研究——评《大学生红色文化精神教育》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和对策——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的路径探索——评《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以车辆与交通类专业为例的工学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索——评《理工科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发展实践——评《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