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2)
2023(8726)
2022(7413)
2021(6868)
2020(5686)
2019(12653)
2018(12268)
2017(23695)
2016(13115)
2015(14025)
2014(13809)
2013(13274)
2012(12268)
2011(11029)
2010(11273)
2009(10151)
2008(10183)
2007(8844)
2006(7859)
2005(6852)
作者
(37871)
(31492)
(31176)
(29592)
(20134)
(15257)
(14177)
(12278)
(12004)
(11277)
(10774)
(10168)
(10134)
(9902)
(9873)
(9839)
(9543)
(9375)
(9108)
(9074)
(8003)
(7615)
(7532)
(7154)
(7128)
(6993)
(6976)
(6881)
(6291)
(6282)
学科
(44968)
经济(44910)
管理(41055)
(39730)
(32317)
企业(32317)
方法(18547)
(17379)
数学(16624)
数学方法(16390)
(14783)
中国(12435)
(11576)
财务(11551)
财务管理(11532)
(11377)
贸易(11371)
(11117)
企业财务(10975)
(10612)
业经(10492)
(9837)
农业(9638)
(9448)
(8774)
银行(8741)
(8197)
地方(7895)
技术(7719)
(7682)
机构
学院(179294)
大学(179064)
(73836)
经济(72378)
管理(68617)
研究(62688)
理学(59498)
理学院(58851)
管理学(57876)
管理学院(57552)
中国(47662)
科学(38459)
(37131)
(36059)
(36007)
(32320)
业大(29697)
研究所(29378)
农业(28739)
中心(28621)
财经(27887)
(27045)
(25416)
北京(23270)
(22642)
(22509)
师范(22308)
经济学(22251)
(21013)
财经大学(20696)
基金
项目(121378)
科学(95403)
基金(88998)
研究(85041)
(79408)
国家(78699)
科学基金(66656)
社会(55034)
社会科(52234)
社会科学(52221)
(46990)
基金项目(46794)
自然(44629)
自然科(43653)
自然科学(43639)
自然科学基金(42895)
(40644)
教育(39267)
资助(36196)
编号(33259)
重点(27442)
成果(27239)
(27106)
(25693)
(25499)
创新(23831)
科研(23709)
课题(23312)
计划(23177)
教育部(23023)
期刊
(79628)
经济(79628)
研究(52707)
中国(33710)
(32152)
学报(31811)
(28259)
科学(27541)
管理(24576)
大学(23825)
学学(22605)
农业(21673)
(19402)
金融(19402)
教育(18105)
经济研究(13880)
业经(13400)
财经(13349)
技术(12792)
(11666)
(11414)
问题(10230)
(9705)
(9399)
国际(9335)
业大(8494)
科技(8461)
世界(8455)
商业(8163)
技术经济(7701)
共检索到266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宝根  李彬  
冷战结束后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军备控制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这种分化引起了美国军备控制政策明显的转变。本文通过有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署和《反导条约》的三个典型案例来研究美国党派政治对美国军备控制政策的影响 ,以了解美国未来外交与安全政策的特点以及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治国,胡化凯  
冷战后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正在逐步离开原来的以国防科研为主,同时兼顾民用科技“副产品”的两用模式,而向以提高经济竞争力为直接目的的科技政策方向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成亚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经历了几次乍寒乍暖、大起大落,至今仍未脱离冷战格局。从影响半岛安全形势的诸多因素来看,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安全政策是主导半岛安全形势的关键性因素。冷战后,受若干因素影响美对半岛的安全政策进行了几次调整,目的都是为了把握对半岛事务的主导权。目前布什政府对朝鲜采取的是“鹰派接触”政策,同时加强美韩日三方的协调,为完成亚大战略部署,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以维持半岛现状为主要目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俊生  
中美作为对朝鲜半岛局势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两者没有实质性合作是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朝鲜半岛问题久拖不决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为通过和平对话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进行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但由于朝鲜所要的安全保障与良好的国际环境只有美国能满足,没有美国的合作,中国的努力只能体现为劝和以及在危机爆发时"降温"。美国不仅推卸应承担的责任,渲染所谓的"中国责任论",甚至宣称中国对朝政策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半岛的适度紧张能服务于美国东北亚其他的广泛安排,而且也在于中美在半岛问题上的目标优先性、政策手段选择等方面的区别。从未来看,朝鲜期待的摆脱国际社会孤立彻底获得国家安全,以及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获得更大政权安全,必须与中美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体会与解决朝鲜关切的基础上,中美合作促使朝鲜"两利相权取其重"实现"弃核"并促使其调整经济,仍是解决问题之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万文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如何定位中国的问题上表现出很大的摇摆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 ,在对华政策的内容上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 ;最后 ,在对华政策的目标上表现出有丰富内涵的多重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宏宇  
194年9月,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准备、内部调整和精心策划,美国新的对台政策终于出笼。这是美台“断交“15年来,美国第一次正式调整对台政策,调整面如此之广、调整幅度如此之大都是历届政府少见的,它使美台实质关系明显升级。下面,我们可以对这次美国对台湾政策调整的深刻背景作一透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桂银  
自由国际主义是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有着巨大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国际秩序主张和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不同时期,自由国际主义及其各项分支流派和理论,例如温和派和激进派,通过"旋转门"机制对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纲领和议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自由国际主义始终有着两面性,包括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共识与分歧,以及扩张和参与两种政策孰重孰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普  
冷战后的日对朝政策框架是一种在对美协调的大框架内,以谋求安全保障利益为主、以绑架疑案和历史问题挂钩为基本策略的多因性协调的政策框架。日本对朝政策框架的这种基本特点是由冷战后日本的国际国内条件所决定的。在这些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日本的对朝政策框架将继续这一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光耀  
冷战结束后 ,根据新的安全环境并适应自身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欧盟调整了安全防务政策。这种调整不仅使欧盟一体化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而且对大国关系及国际格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是欧盟安全防务政策的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骥,刘中民  
文化对冷战后国际政治的影响与跨世纪中国文化战略的构建冷战结束后,伴随格局转换和力量重组,冷战时期处于潜伏和生成状态的许多因素开始跃居国际政治的前沿,使影响国际政治的因素呈现出日趋多维化的特点,而文化在政治中作用的抬升则构成了冷战后国际政治的典型特征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贾昕昕  
冷战后,由于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失衡、中国国力的迅速攀升及日本国内经济、政治新因素的作用,日本对华政策中双面性特征充分显现:既支持合作又防范限制,既积极接触又温和遏制。源于日本国家利益的出发点与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家力量对比变化产生的博弈,日本对华战略中形成了借重与防范并举的外交倾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钟振明  张爽  
冷战之后的美欧关系将如何发展 ?怎样理解美欧关系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行为 ?本文从考察 2 0世纪美国对欧洲政策中存在的两个连续性特点出发 ,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对欧洲在经济一体化和政治联合方面持续的努力可能产生的反应 ,从而试图在学理上揭示美欧关系由于双方政策原则的分歧而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贾昕昕  
冷战后 ,由于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失衡 ,中国国力的迅速攀升及日本国内经济、政治新因素的作用 ,日本对华政策中两面性特征充分显现 :既支持合作又防范限制 ,既积极接触又温和遏制。源于日本国家利益与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家力量对比变化产生的博弈 ,日本对华战略中形成了借重与防范并举的外交倾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传剑  
日本的对朝政策体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特征。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对日本产生双重利益刺激,推动日本在对朝鲜的关系中追求双重战略目标,并采取双重策略手段付诸实施。但这一政策固有的内在矛盾以及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却将使其陷入难以自拔的两难境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