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5)
- 2023(10023)
- 2022(8266)
- 2021(7647)
- 2020(6382)
- 2019(14348)
- 2018(13508)
- 2017(26301)
- 2016(14054)
- 2015(15195)
- 2014(14457)
- 2013(14287)
- 2012(13286)
- 2011(11773)
- 2010(11630)
- 2009(10897)
- 2008(10907)
- 2007(9519)
- 2006(8138)
- 2005(7251)
- 学科
- 济(63877)
- 经济(63797)
- 业(45444)
- 管理(42349)
- 企(36899)
- 企业(36899)
- 方法(33336)
- 数学(30675)
- 数学方法(30548)
- 财(20008)
- 中国(16120)
- 农(15824)
- 贸(13798)
- 贸易(13795)
- 易(13469)
- 务(13465)
- 财务(13463)
- 财务管理(13444)
- 企业财务(13048)
- 业经(12143)
- 农业(11230)
- 融(11002)
- 金融(11002)
- 制(10918)
- 学(9688)
- 银(9664)
- 银行(9631)
- 技术(9521)
- 地方(9516)
- 行(9102)
- 机构
- 大学(205208)
- 学院(200431)
- 济(92811)
- 经济(91527)
- 管理(80177)
- 理学(71017)
- 理学院(70317)
- 管理学(69453)
- 管理学院(69092)
- 研究(66266)
- 中国(49826)
- 财(42901)
- 京(40275)
- 科学(37224)
- 财经(35433)
- 农(34906)
- 经(32730)
- 所(32301)
- 经济学(30748)
- 业大(30463)
- 中心(30023)
- 研究所(29450)
- 经济学院(28209)
- 农业(27726)
- 财经大学(27048)
- 江(26889)
- 北京(24838)
- 商学(24233)
- 商学院(24056)
- 院(23557)
- 基金
- 项目(140702)
- 科学(112685)
- 基金(107990)
- 研究(98266)
- 家(96215)
- 国家(95068)
- 科学基金(81800)
- 社会(68171)
- 社会科(64990)
- 社会科学(64970)
- 基金项目(57241)
- 自然(52968)
- 自然科(51840)
- 自然科学(51822)
- 省(51669)
- 自然科学基金(51008)
- 教育(45108)
- 划(44655)
- 资助(43746)
- 编号(35794)
- 部(33019)
- 重点(31425)
- 创(30141)
- 国家社会(30098)
- 教育部(29174)
- 发(28977)
- 创新(28129)
- 成果(28126)
- 人文(28076)
- 科研(27721)
共检索到28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松林 马琴 赵雪莉
当前美西方国家党派分歧愈发严重。党派分歧能否影响到跨境资本流动?现有文献鲜有涉及。本文采用渐进DID模型,先以1982—2020年美国对54个西方主要国家跨境直接投资数据为基础,计量检验结果表明美国与东道国执政党分歧越大,对外直接投资越小;接着以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2012年55个西方国家双边FDI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发现,党派分歧并非美国“独有”,西方国家相互间党派分歧不仅是影响其跨境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也会形成国际资本正常流动的重要障碍。鉴于党派分歧有助于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部分特征,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党派观念是影响美西方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而常被忽略的因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艳辉 杜念茹 李宗伟 石泉
政治风险会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策略产生影响。本文针对东道国政治风险所包括的12个要素,分析其了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东道国的政府稳定性、拒绝腐败程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影响。东道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投资回报以及法规三个因素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建立东道国政治风险评估体系,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保护投资的双边条约。
关键词:
国家政治风险 对外直接投资 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銮淏 夏杰长
全球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互联的日益加深为劳动力要素跨境流动提供公开透明、广阔庞大机会的同时,也形成了限制较少、高效便捷的“线上转移”新渠道。文章以2011~2021年86个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东道国(地区)为研究样本,立足于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数据事实,基于移动电话普及率、中国和东道国双边网址数量的视角,系统全面地考察数字技术对劳动力跨境流动以及其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第一,东道国的数字技术通过“信息平台效应”“业态创新效应”“时空压缩效应”对中国对外劳务输出规模产生普遍且稳健的促进效应;第二,数字技术依托中国向东道国的数字可交付服务出口途径,对劳务合作项目下劳动力跨境流动呈现出“线上转移效应”;第三,东道国数字技术有利于提高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尤其是对外工程承包领域的综合效益和效率质量。文章提出,应重视数字技术的自主研发和网络空间国际规范标准的构建完善,追踪把握国际劳务合作新内容、新趋势,加速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切实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荣斌 彭雅倩
以限制性投资政策为特征的东道国投资壁垒正重塑中国ODI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探究了投资壁垒、制度质量及其交互效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对G20国家2003-2020年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东道国投资壁垒对中国ODI起到了显著的遏制作用;第二,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D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国家异质性,发展中国家呈现出显著的制度质量规避特征,发达国家呈现出制度质量偏好特征;第三,发达国家东道国高质量的治理水平弱化了投资壁垒对中国ODI的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对华贸易依存度对投资壁垒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乔敏健
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升级测度指标体系,测算并对比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前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高级化程度及优化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从"一带一路"国家整体和异质性角度,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东道国产业升级的效果。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带动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的效果明显,有利于其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演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产业升级的效果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的"一带一路"国家更为明显;"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促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而产生强化产业升级的作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一带一路”倡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潘春阳 袁从帅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持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税收协定的作用广受关注。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协定显著促进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平均而言,实施税收协定能够提高我国对该国的直接投资50%左右。这说明中国为改善国际税收秩序、创造良好国际投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意味着税收协定对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税收协定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敏健 马文秀
充分把握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构建了中国省际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动态分析了2011-2017年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地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金融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配套支撑;(3)税收收入的增加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瑜 杨丽
通过分析汇率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影响及模型,说明中间产品进口和最终产品出口的比例同时影响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汇率弹性。利用我国行业特征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说明,随着使用东道国中间产品比例的增加,FDI的汇率弹性在降低;而随着最终产品在东道国市场销售比例的增加,FDI的汇率弹性在增加。最后,对上述样本根据出口比例、进口比例和要素密集度进行分样本检验,其结果是基本稳定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娟 刘梦洁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上市企业数据及三个批次的低碳试点城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低碳转型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果及路径。研究发现:低碳转型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此研究结果依然稳健;考虑了企业层面及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因素后的分样本回归结果中存在异质性。低碳转型通过边际产业转移、绿色技术创新及数智化要素替代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挥了促进作用。拓展性分析表明,外部环保治理力度在低碳转型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激励作用中发挥了叠加作用。在企业内部“去制造业”的两类方式中,制造业服务化同样发挥显著的叠加作用,“脱实向虚”则呈现出显著的“挤占”作用。本文研究对开放条件下企业绿色转型及双碳目标达成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刘军
近年来,部分学者在FDI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方面进行了研究,结论却截然不同。为从一般意义上揭示两者间的关系,文章选取77个国家1980-2008年相关数据,并采取只考虑出口因素的lnRXA指数及同时考虑进出口因素的RC指数来衡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别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及服务业FDI限入水平三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来看,FDI流入不会提高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及服务业FDI限入水平国家的FDI流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应;除高限入水平国家外,服务业GDP不会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服务出口及货物出口分别会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及负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辉 王立勇 郭蓝
本文采用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改进后的J-F终身收入法测算出的人力资本数据,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的确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异质性影响,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较低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较微弱。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中等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最强。但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高等阶段时,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反而下降。本文最后给出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张坷坷 王雅琦 杨措
推动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动力。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手段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对于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2—2019年省份—国家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通过构建省级层面的数字金融指数,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和份额,且对金融发展禀赋较低的地区、发展中国家、非国际四大货币经济体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金融渠道与贸易渠道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其中,金融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提升货币结算效率使得人民币交易成本降低,贸易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使得企业贸易市场份额增加,这两方面均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双向开放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厘清了数字金融与对外贸易本币计价结算之间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冠宏 张馨月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1970-2011年全球161个国家的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从存量来看,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海外直接投资,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一些差异。如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效率高,反而降低了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但证券市场规模有助于海外直接投资,而发展中国家没有上述特征;从流量来看,金融发展深化和证券市场规模有助于海外直接投资,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呈现较大差异;本文将一国的法律起源作为金融发展的工具变量,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中的我国跨境资本流动问题
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中国的科技进步——来自各地区的经验证据
对外直接投资是否能够提高员工收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资本账户开放会影响收入不平等吗——来自149个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证据
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
劳动力流转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企业数字化转型、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直接投资——来自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行业差异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来自中国2003~2012年的经验证据
对外直接投资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