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7)
- 2023(9107)
- 2022(7620)
- 2021(7252)
- 2020(6038)
- 2019(13828)
- 2018(13519)
- 2017(24636)
- 2016(13411)
- 2015(15404)
- 2014(15108)
- 2013(15051)
- 2012(14125)
- 2011(13064)
- 2010(12755)
- 2009(12199)
- 2008(12137)
- 2007(10290)
- 2006(9137)
- 2005(8697)
- 学科
- 济(56958)
- 经济(56869)
- 管理(39573)
- 业(34189)
- 企(27636)
- 企业(27636)
- 方法(22176)
- 数学(19897)
- 数学方法(19735)
- 中国(19490)
- 财(16305)
- 制(16013)
- 农(14403)
- 学(13347)
- 贸(12792)
- 贸易(12785)
- 易(12576)
- 业经(11408)
- 体(11180)
- 银(10566)
- 银行(10554)
- 行(10228)
- 融(9989)
- 金融(9987)
- 土地(9537)
- 环境(9459)
- 体制(9457)
- 农业(8819)
- 务(8672)
- 财务(8651)
- 机构
- 大学(195065)
- 学院(189541)
- 济(88862)
- 经济(87412)
- 研究(75608)
- 管理(69847)
- 中国(60733)
- 理学(59305)
- 理学院(58523)
- 管理学(57766)
- 管理学院(57389)
- 京(43053)
- 财(42881)
- 科学(42445)
- 所(37913)
- 研究所(34234)
- 中心(33936)
- 财经(33173)
- 经(30486)
- 农(30443)
- 经济学(29266)
- 院(27983)
- 北京(27827)
- 江(27590)
- 经济学院(26149)
- 业大(25358)
- 财经大学(24859)
- 范(24658)
- 师范(24449)
- 农业(23737)
- 基金
- 项目(126548)
- 科学(101650)
- 基金(96812)
- 研究(91839)
- 家(85850)
- 国家(85279)
- 科学基金(72150)
- 社会(62305)
- 社会科(59175)
- 社会科学(59164)
- 基金项目(50397)
- 自然(45232)
- 自然科(44143)
- 自然科学(44131)
- 省(43749)
- 自然科学基金(43375)
- 教育(41385)
- 划(39529)
- 资助(39227)
- 编号(34142)
- 部(30777)
- 重点(29700)
- 成果(28897)
- 制(28865)
- 国家社会(27935)
- 中国(27530)
- 发(26955)
- 教育部(26473)
- 创(25887)
- 创新(24638)
共检索到304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中国土地上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在鲜艳的党旗下,第31个全国土地日翩然而至,公众关注的视线再度聚焦于我们的土地管理事业。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光辉事业: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已于2020年正式实施,正在编制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即将完成,五级三类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及其监督实施体系已雏形初具,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正日渐提高……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经过革命和建设的百年实践锤炼,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国土空间规划 土地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百年奋斗,百年辉煌。财政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历来高度重视财政工作,在不同时期都对财政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提出明确要求,领导财政部门有力有效发挥职能作用,保障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总结党领导财政工作的百年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既是深刻阐释党的光荣历史、伟大功业和宝贵经验的重要方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永恒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6月28日,财政部举办"党旗下的百年财政征程"主题展览开幕式。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揭幕。此次展览综合运用图片、图表、多媒体等展陈手法,以党领导下的百年财政史为主线,分"漫道真如铁(1921-1949年)""旧貌变新颜(1949-1978年)""改革促发展(1978-2012年)""砥砺新时代(2012—2021年)"四个版块,
关键词:
主题展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卫民 曹姣
土地制度始终关乎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按照建党、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四个节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曲折而艰辛的萌芽、探索、改革与深化改革四个阶段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建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逻辑包括始终贯彻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的渐进式推进、实现土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重视土地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结合。而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的协调整体推进、改革重心从以所有权为中心转向利用权为中心、土地功能从注重生存保障转向发挥财产功能、土地制度改革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探索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稳定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始发
<正>在筚路蓝缕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税收治理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和壮大,我国的税收理念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相应的税收政策和制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为了系统总结和归纳建党百年来的治税思想,江西财经大学王乔教授率领团队倾力完成了力作《中国共产党百年治税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何立峰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品牌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是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象征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意。打造知名品牌,丰富优质供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扩大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途径。要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其影响力,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更好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开创品牌发展美好未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少明
【目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征程中,如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并论证这一继承和发展对于现实的重要指导意义。【设计/方法】结合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首先阐述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内涵,然后分析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具体表现,最后展现其现实意义。【结论/发现】“卡夫丁峡谷”理论有广义和狭义的含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革命、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继承了马克思的广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同时,中国共产党也依据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发展了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对“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证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对唯物史观、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聪英 李建平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不懈追求。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实体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大有可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发展实体经济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昕
本文系统总结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建设,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建设的历史作用,并挖掘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建设中的内在逻辑。百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历经了多次开创性实践,在市场建设、资源利用、用地保障、资金支持、民生改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其中,一直遵循着以国家和人民的大局利益为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完善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制度 百年历史 中国共产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怀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落后农业国,到2021年成功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通过梳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探索历程,能够探寻贯穿于中国土地制度百年变革之中的理论逻辑。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郭栋林 夏方舟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百年演变中影响历史进程的十大标志性事件,深入剖析标志性事件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界定了影响土地制度历史进程标志性事件的内涵特征,构建了基于“重大性—变革性—积极性”的标志性事件识别路径,识别提炼了“一大党纲”“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六十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基本国策法制化”“物权立法”“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十大标志性事件。研究结论:十大标志性事件源自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制度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归结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体现了百年土地制度变革始终坚持不断自我革新的动态演化逻辑,坚定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历史自信,并为未来改革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兰 冯淑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以建党百年为时间轴,遵循"阶段目标—土地政策(制度)—改革成效及问题"的逻辑思路,围绕土地产权制度和市场化政策两方面,系统梳理党的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历程,归纳总结有益于新时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研究表明,依据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党中央制定了不同的农村土地政策,有效解决了各时期的土地问题,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建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以下经验启示,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并依据新形势、新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土地政策;四是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推进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逐步增强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作用;五是始终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在维护农民公平享有农村土地承载的福利保障的同时,通过更高效的制度安排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起浩 任保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实现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内容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制度保障。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安排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激励和约束,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成本。本文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需求,从正式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安排和制度实施机制三个维度搭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安排框架。依循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安排的框架设计,一体化推进正式制度创新、非正式制度创新和制度实施机制创新,加强激励性制度创新、推动约束性制度创新和实施降低成本类制度创新的三维协同,统筹协调跟进类制度创新与超前布局类制度创新,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激励结构,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和既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素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下一步做好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人民至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贵州省牢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嘱托,奋力实现经济赶超进位与生态持续改善的协同共进。过去10年,贵州省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黄金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赶超进位、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十四五"、迈向新征程,贵州省立足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性机遇,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重要指示要求,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