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21)
- 2023(20355)
- 2022(17159)
- 2021(15949)
- 2020(13450)
- 2019(30977)
- 2018(30982)
- 2017(60086)
- 2016(32797)
- 2015(37291)
- 2014(37394)
- 2013(37284)
- 2012(34153)
- 2011(30831)
- 2010(31138)
- 2009(29050)
- 2008(29105)
- 2007(26474)
- 2006(23513)
- 2005(21187)
- 学科
- 济(136979)
- 经济(136810)
- 业(112436)
- 管理(101436)
- 企(92866)
- 企业(92866)
- 方法(60537)
- 农(51424)
- 数学(49746)
- 数学方法(49243)
- 业经(38058)
- 财(37983)
- 中国(36079)
- 农业(33983)
- 地方(27937)
- 制(27767)
- 学(27383)
- 务(25821)
- 财务(25739)
- 财务管理(25693)
- 贸(24863)
- 贸易(24841)
- 理论(24450)
- 企业财务(24297)
- 易(24063)
- 技术(23170)
- 和(22819)
- 银(20910)
- 银行(20846)
- 划(20274)
- 机构
- 学院(475662)
- 大学(472978)
- 济(190828)
- 管理(188142)
- 经济(186587)
- 理学(161182)
- 理学院(159436)
- 管理学(156849)
- 研究(156754)
- 管理学院(155981)
- 中国(121905)
- 京(101589)
- 科学(97044)
- 农(89044)
- 财(88618)
- 所(79871)
- 江(73581)
- 业大(73503)
- 中心(73020)
- 研究所(72126)
- 财经(70357)
- 农业(68998)
- 北京(64065)
- 经(63846)
- 范(61867)
- 师范(61280)
- 州(59031)
- 经济学(56522)
- 院(56045)
- 财经大学(51768)
- 基金
- 项目(313218)
- 科学(245484)
- 研究(230405)
- 基金(225520)
- 家(195804)
- 国家(194056)
- 科学基金(166818)
- 社会(144036)
- 社会科(136076)
- 社会科学(136035)
- 省(123707)
- 基金项目(120247)
- 自然(108222)
- 自然科(105667)
- 自然科学(105638)
- 教育(105411)
- 自然科学基金(103769)
- 划(102829)
- 编号(96181)
- 资助(91856)
- 成果(77882)
- 重点(69609)
- 部(68766)
- 发(67302)
- 创(65870)
- 课题(65314)
- 创新(61109)
- 科研(59520)
- 教育部(58596)
- 国家社会(58455)
- 期刊
- 济(220305)
- 经济(220305)
- 研究(139320)
- 中国(95083)
- 农(85248)
- 学报(75033)
- 财(70734)
- 管理(70371)
- 科学(69380)
- 农业(57365)
- 大学(56835)
- 学学(53473)
- 教育(51775)
- 融(46482)
- 金融(46482)
- 技术(42835)
- 业经(40077)
- 财经(34804)
- 经济研究(32714)
- 业(31063)
- 问题(29878)
- 经(29836)
- 技术经济(24842)
- 图书(24152)
- 版(23776)
- 理论(22787)
- 现代(22452)
- 商业(22164)
- 科技(21996)
- 世界(21003)
共检索到714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雪莲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命题。运用社会互构论对张掖市柳新区党组织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以党建引领为基础的农业组织化实践,柳新区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互构式“惠农共同体”,不仅打通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渠道,也促进了党建链与产业链的有机整合;从互构主体及其互构关系、互构过程及方式、互构域、互构效果等几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解析,探讨了柳新区各级党组织与小农户形成的“互构、共在、共生”状态,以期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可能路径提供启发和思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对于小农户如何组织化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学界多分析利益联结的“公司+小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小农户”的组织方式,忽视了乡村实践中社区内村集体和小农户多元要素合作的组织形式。基于农业治理的研究视角,本文着重分析山东寿光市A村小农户在村集体的领导下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市场交易、土地整合、公共物品、资金等需求,通过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区型合作组织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小农户的多元性需求与社区治理压力、地方行政传导给村集体的创新压力,以及小农户对接“市场-国家”的组织需求成为社区型合作实现的动力机制。它不仅解决了基于经济效率的社会化分工促成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还兼顾社会公平和聚焦村庄福利的组织制度提升了村集体的治理效能和农民幸福感。依托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有效融合的社区型合作路径不仅实现了小农户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还能为新时代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对于小农户如何组织化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学界多分析利益联结的“公司+小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小农户”的组织方式,忽视了乡村实践中社区内村集体和小农户多元要素合作的组织形式。基于农业治理的研究视角,本文着重分析山东寿光市A村小农户在村集体的领导下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市场交易、土地整合、公共物品、资金等需求,通过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区型合作组织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小农户的多元性需求与社区治理压力、地方行政传导给村集体的创新压力,以及小农户对接“市场-国家”的组织需求成为社区型合作实现的动力机制。它不仅解决了基于经济效率的社会化分工促成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还兼顾社会公平和聚焦村庄福利的组织制度提升了村集体的治理效能和农民幸福感。依托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有效融合的社区型合作路径不仅实现了小农户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还能为新时代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基于中国农民群体分化的现状,本文认为,现阶段能被纳入小农户范畴的只有小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兼业户。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呈现出相容性的一面,但两者更多表现的是互斥性的关系。而这一状况导源于农村改革以来小农户的去组织化。现有衔接路径虽意在组织和带动小农户发展,但由于其发展路径和模式没有有效组织小农户且脱离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因而没有发挥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认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在于构建新村庄集体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以实现小农户的内生性组织化,另一方面在于反思美国式现代农业模式,走一条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乐章 许汉石
小农组织化是农村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当前中国促进农村发展和重构乡村秩序的一个必然选择。文章以10省30个行政村千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探讨当前中国农户的组织化和组织活动参与问题。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农户的组织参加状况还是从农户的组织参与程度来看,中国农村组织发展严重滞后,农户组织参与比例和积极性都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不同领域组织的农户参与也极不均衡;那些相对传统和落后(户主人力资本、农户家庭资源和社区与区域条件都处于劣势)的农户普遍在参与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组织活动方面的积极程度更高。文章还就未来研究需要引起关...
关键词:
小农组织化 组织参加状况 组织参与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本研究通过对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讨论了小农户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组织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因受到政府补贴的吸引而达成了临时的合作,但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在市场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或被整合到规模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中,或被服务组织重塑。在这两种服务模式中,小农户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组织化程度并未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能通过重建与小农户的双向权责均衡关系,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成本问题。这种双向的权责均衡关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利益联结,从而使该组织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本研究通过对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讨论了小农户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组织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因受到政府补贴的吸引而达成了临时的合作,但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在市场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或被整合到规模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中,或被服务组织重塑。在这两种服务模式中,小农户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组织化程度并未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能通过重建与小农户的双向权责均衡关系,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成本问题。这种双向的权责均衡关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利益联结,从而使该组织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石志恒 慕宏杰 晋荣荣 秦来寿
基于样本区域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调查数据,利用"R-Q型因子分析"模型,在对样本农户的农业信息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地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农业信息获取渠道和内容选择行为差异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专业大户相对于普通农户,其农业信息选择行为更规律且多元;两类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有所差异;传统信息媒介在专业大户信息获取渠道中重要性相对下降;专业大户对"政策信息"具有特殊偏好等研究结论,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剑 罗必良
农业组织化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回流农民工形成的农业人力资本补偿,对于推动小农户组织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民工回流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组织化经营,改善了农户农业生产的契约化、合作化及分工化的程度。(2)机制分析表明,包括契约精神、合作意识以及企业家精神在内的人力资本提升是回流农户实现农业组织化经营的重要传导路径。(3)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外出务工时长、外出务工地点以及外出务工工作性质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均存在差异性。其中,外出务工时长与农户的农业组织化经营呈“倒U”形关系;相较于西部,中部、东部回流农民工进行农业组织化经营的程度更深;相较于临时工作经历,具有自雇或正式工作经历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更大。为了降低小农户组织化参与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约束,不仅要提升农内务农者的人力资本,还应重视经由迁徙途径形成的人力资本,并重点关注具有异质性的人力资本回流农民工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剑 罗必良
农业组织化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回流农民工形成的农业人力资本补偿,对于推动小农户组织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民工回流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组织化经营,改善了农户农业生产的契约化、合作化及分工化的程度。(2)机制分析表明,包括契约精神、合作意识以及企业家精神在内的人力资本提升是回流农户实现农业组织化经营的重要传导路径。(3)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外出务工时长、外出务工地点以及外出务工工作性质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均存在差异性。其中,外出务工时长与农户的农业组织化经营呈“倒U”形关系;相较于西部,中部、东部回流农民工进行农业组织化经营的程度更深;相较于临时工作经历,具有自雇或正式工作经历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更大。为了降低小农户组织化参与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约束,不仅要提升农内务农者的人力资本,还应重视经由迁徙途径形成的人力资本,并重点关注具有异质性的人力资本回流农民工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祥云
受小农户数量仍然众多和目前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中国的农业转型必须强调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而推进小农户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土地托管的实践在这方面表现出有效性。对土地托管的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半托"和"全托"的托管模式中,托管公司与小农户之间形成了市场和准纵向一体化的治理结构。但这两种治理结构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一定问题,包括与小农户的交易成本高,小农户的组织水平仍需要得到提高等。然而,托管公司与小农户间的交易行为嵌入政治环境和村庄社会,受到政策法规、风俗习惯、关系网络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在有利的政治环境中,托管公司可以获得政治合法性,减少政治阻力,顺利推进土地托管。同时,托管公司积极主动与村庄社会对接,满足农民利益,尊重农民习惯,在长期互动中,双方可以建立起双向信任关系,逐渐培育出关系治理结构。在关系治理结构下,村集体的统筹作用得到有效激活,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此外,小农户对土地托管模式更加信任,有利于土地托管模式的稳定和进一步创新。在此基础上,农民建设农村和发展农业的积极性被激发,这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小农户 嵌入性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瑶 叶敬忠
在新零售发展背景下,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平台深入农业上游生产端,塑造了“盒马村”这一组织形态和经济模式。本研究在考察“盒马村”的产生逻辑和运作模式基础上,呈现“盒马村”所蕴含的小农户对接现代大市场的实践形式,并运用农政分析框架剖析“盒马村”的“生产—再生产”过程。研究发现,盒马将“盒马村”作为源头生产基地,打造了以“小农户—盒马村—盒马”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和市场结构。“盒马村”模式聚合乡村社会的内生性资源和新零售平台生态系统提供的外部资源,推动村庄内部形成稳定的组织秩序和生产秩序,从而成为一种将小农户组织起来并参与市场的有效路径。“盒马村”也发展成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户生计状况,推动农业转型和乡村社会发展的有力载体。然而,作为一种悬浮化的发展机器,“盒马村”潜藏着不确定的产销联结、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和不平等的价值分配格局等风险。因此,需要着力构建特定的市场制度和条件,调适零售资本与乡村社会以及小农户的关系,充分发挥新零售平台的市场优势和积极效用,以“盒马村”为纽带,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市场有效对接,使新零售等数字业态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新零售 盒马村 小农户 大市场 有效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瑶 叶敬忠
在新零售发展背景下,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平台深入农业上游生产端,塑造了“盒马村”这一组织形态和经济模式。本研究在考察“盒马村”的产生逻辑和运作模式基础上,呈现“盒马村”所蕴含的小农户对接现代大市场的实践形式,并运用农政分析框架剖析“盒马村”的“生产—再生产”过程。研究发现,盒马将“盒马村”作为源头生产基地,打造了以“小农户—盒马村—盒马”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和市场结构。“盒马村”模式聚合乡村社会的内生性资源和新零售平台生态系统提供的外部资源,推动村庄内部形成稳定的组织秩序和生产秩序,从而成为一种将小农户组织起来并参与市场的有效路径。“盒马村”也发展成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户生计状况,推动农业转型和乡村社会发展的有力载体。然而,作为一种悬浮化的发展机器,“盒马村”潜藏着不确定的产销联结、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和不平等的价值分配格局等风险。因此,需要着力构建特定的市场制度和条件,调适零售资本与乡村社会以及小农户的关系,充分发挥新零售平台的市场优势和积极效用,以“盒马村”为纽带,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市场有效对接,使新零售等数字业态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新零售 盒马村 小农户 大市场 有效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青松 何欣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基于包容性理论视角,通过对比传统助农模式和现代助农模式可以发现,交易成本、农产品质量和市场信息约束是数字经济时代阻碍小农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以区块链技术为切入点,将"小生产"与"大市场"无缝对接,促进边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深度融合,以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梁巧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困境及其成因。论文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对合作社社员和非合作社社员的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了合作社这一组织制度的意义。进而对箬横西瓜合作社的发展成因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性和阻力进行了分析。文章还概括了该合作社发展和运行中的一些有益经验,最后给出了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