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2)
2023(2704)
2022(2149)
2021(2025)
2020(1439)
2019(3150)
2018(2893)
2017(5289)
2016(2837)
2015(2995)
2014(3019)
2013(3013)
2012(2986)
2011(2750)
2010(2813)
2009(2539)
2008(2490)
2007(2239)
2006(2043)
2005(2057)
作者
(8679)
(7265)
(7263)
(6954)
(4591)
(3552)
(3354)
(2804)
(2671)
(2622)
(2558)
(2493)
(2481)
(2381)
(2311)
(2277)
(2092)
(2072)
(2025)
(1938)
(1764)
(1745)
(1677)
(1656)
(1641)
(1635)
(1568)
(1513)
(1501)
(1475)
学科
(13027)
经济(13002)
管理(7966)
(7743)
(5875)
企业(5875)
(4695)
中国(4551)
(4528)
地方(4413)
(4257)
银行(4252)
(4067)
方法(3770)
业经(3643)
(3400)
制度(3398)
农业(3143)
数学(3085)
业务(3044)
数学方法(3028)
(2998)
(2849)
银行制(2676)
地方经济(2391)
(2264)
金融(2264)
(2141)
(2136)
贸易(2131)
机构
大学(40582)
学院(39717)
(17051)
经济(16690)
研究(16305)
管理(14382)
中国(13615)
理学(11827)
理学院(11666)
管理学(11521)
管理学院(11433)
科学(9301)
(8985)
(8831)
(8199)
(8100)
中心(7516)
(7463)
研究所(7270)
财经(6331)
农业(6147)
(6140)
(5911)
师范(5846)
(5753)
业大(5639)
(5620)
(5597)
北京(5517)
经济学(5393)
基金
项目(26774)
科学(21220)
研究(20275)
基金(19581)
(17603)
国家(17435)
科学基金(14548)
社会(13561)
社会科(12815)
社会科学(12813)
(10037)
基金项目(9770)
教育(8983)
(8880)
自然(8434)
自然科(8243)
自然科学(8240)
自然科学基金(8089)
编号(7661)
资助(7251)
成果(6637)
重点(6462)
(6326)
国家社会(6135)
(5924)
(5874)
课题(5787)
(5638)
创新(5470)
发展(5215)
期刊
(20825)
经济(20825)
研究(14426)
中国(11364)
(7616)
(7105)
学报(7042)
(6908)
金融(6908)
科学(6505)
管理(6477)
教育(5780)
大学(5423)
学学(5060)
农业(4595)
技术(3543)
财经(3388)
经济研究(3167)
(3021)
业经(3019)
问题(2799)
(2589)
(2353)
农村(2204)
(2204)
(2195)
社会(2033)
经济管理(1987)
科技(1979)
会计(1912)
共检索到70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曾磊  
近半年来,很多咨询机构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问题:客户要求项目一定要与党建相结合,但是按照要求将党建元素加入方案后,客户为什么依然认为没有符合他们的期待和要求?这背后体现出客户对于"党建促业务"有越来越明晰的要求,而在真正进行项目设计规划的时候,并没有真正从原有的"业务开展层面"上升到更具大局观和系统性的"政治引领层面",然后再落实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精准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任坤  
先说一个普遍的现象。凡是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几乎都有所谓的"企业文化",它们是鲜明的口号,在办公室墙上、宣传册上傲然伫立。但没有几家企业有真正的"文化",比如这家企业的追求、性格、思维模式以及行动习惯分别是什么。再想一个辩证的问题。如果陕鼓的战略转型没有取得成效,陕鼓的企业文化建设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跃胜  李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也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个伟大决议。深入贯彻学习第三个历史决议,包括深刻认识总结百年党史的必要性,牢牢把握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的主题主线。三次飞跃是第三个历史决议理论逻辑的重要牵引力;历史主动、历史自信是第三个历史决议历史逻辑的主要推动力;“两个确立”是第三个历史决议实践逻辑的必要行动力。把握第三个历史决议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正确理解百年党史中的重要问题、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祺  梁大伟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其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务必”之间价值同向、逻辑互补、相辅相成,分别从根本要求、作风保障、动力支撑三个方面阐释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强化什么样的政治自觉、保持什么样的政治品格、具备什么样的政治能力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践行“三个务必”,必须以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根本、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为前提、以加强党的组织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管党治党的体制机制为关键,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定鑫  戴丽  
从经济学话语形式看,"习近平经济思想"属于学术界对党中央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概念的学术性称呼,她本身存在三个逻辑层面。其中,"前提层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批判性审视与宏观预判,表明习近平经济思想赖以创立的实践条件或认识论前提;"目标层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目的的揭明,解决了当代中国经济学"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层面的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取向与人民对生产品(消费品)的新层次;"实践操作层面"属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生产方式或直接行动举措,突出了当代中国经济学"怎样生产"层面问题之重要性。对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上述逻辑层面的分析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果的学理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祺  梁大伟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其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务必”之间价值同向、逻辑互补、相辅相成,分别从根本要求、作风保障、动力支撑三个方面阐释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强化什么样的政治自觉、保持什么样的政治品格、具备什么样的政治能力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践行“三个务必”,必须以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根本、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为前提、以加强党的组织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管党治党的体制机制为关键,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非  
【目的/意义】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现实场域中的表现形态,厘清其生成脉络既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话语权,同时也有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设计/方法】梳理当前学术界关于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相关理论成果,探究其在理论、历史、现实维度中的逻辑关系及实践行程,加深我们对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全面理解。【结论/发现】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生成的理论维度呈现出从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人"主体性科学分析到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超越,再到对党在各个时期执政为民思想的高度凝练的学理脉络;历史维度呈现出从新纪元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要素的正向激励到改革开放后对物质和精神生活叠加诉求的满足,再到新时代渐进满足人民生活新样态诉求的逻辑理路;现实维度折射出党对其初心使命的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以及现实与理想维度张力的保持等现实进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玄远程  
就研究范式而言,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与普通教育史不同。因此,照搬普通教育的研究范式将会背离技术与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基于二者之间的差异,从知识、人才、模式、文化四个方面提炼出"默会向度、匠器向度、隐性向度"三个向度的学科特殊属性,并以此作为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研究的逻辑主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琨   王会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审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地将大思政教育融入新时代审计教育并居首要引领位置,构建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多维度、立体化的新时代审计思政育人体系新格局,是历史的必然,是现实的需要,是未来的大势。本文就从这三个逻辑着手进行解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丹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将指引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化特征、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演进等视角分别解析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内涵,再从逻辑形式、系统思维与发展实践的角度辨析了三个"新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体系、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及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超  马华  
从理论谱系和历史变迁中总结梳理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具有重要意义。从杜赞奇的“经纪机制”理论视角切入,中国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历史变迁历经了“保护型经纪”“盈利型经纪”“行政型经纪”“资源型经纪”等几个重要阶段,而“统合型经纪”可被视为新时代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模式的基本特征和理论逻辑,其本质就是将“政党”带回到地方治理场域中,形成以基层党建为统合、培育公共性为目标、协商治理为主要形式的治理模式。在“统合型经纪”作用下,通过党组织权威实现对国家治理的“增权”和对基层组织的“赋权”,实现了地方公共性社会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的重构,有效改善外生权威缺乏和内生权威式微的乡村治理困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丽霞  李静  
多数学者集中考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忽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对于人力资本的"侵蚀效应"。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趋势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在推进城市化建设初期,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快速提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拐点,表现出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人力资本"侵蚀效应"。与此同时,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环境和人力资本错配三个维度给出了具体解释和经济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丽霞  李静  
多数学者集中考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忽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对于人力资本的"侵蚀效应"。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趋势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在推进城市化建设初期,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快速提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拐点,表现出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人力资本"侵蚀效应"。与此同时,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环境和人力资本错配三个维度给出了具体解释和经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郑石桥  
政府审计功能关注政府审计能干什么,包括鉴证、评价、监督、建议和指导五大功能;政府审计主题关注审计什么,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和制度;政府审计客体关注审计谁,公共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或承载者是审计客体,包括组织、实物、公共政策和领导干部。政府审计功能、审计主题和审计客体共同决定政府审计业务类型体系,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是政府审计不同功能作用于不同审计客体的不同审计主题所形成的,审计主题是审计业务类型的骨架,根据审计主题,政府审计业务分为单一主题审计业务、多主题审计业务和综合审计业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旭东  杨慧莲  郑风田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价值凸显,对由谁来推进、何以实现乡村发展、建设与治理这一问题的回应变得迫切且重要。鉴于此,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和新时期的发展实践提炼出“能人型村干部”这一概念,一方面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村干部角色变化分析能人型村干部生成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另一方面对能人型村干部经营村庄的新型治村策略展开分析。进一步借助对全国三个典型村庄案例的长期蹲点调查检验村干部能人化和能人型村干部治村的具体实践。案例村庄发展绩效表明,能人型村干部以经营村庄的方式带动村庄发展,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重塑村庄治理结构、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贡献显著。本文分析认为,未来一方面要破除体制机制的制约,尽可能为能人型村干部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全方位的保障与激励;另一方面尚需通过创新制度设计与引入可行的内外部考核监督机制,有效规制能人型村干部越界行为,保障其带动村庄发展的绩效,严防能人变“村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