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3)
2023(12780)
2022(11315)
2021(10674)
2020(9014)
2019(20998)
2018(20902)
2017(40436)
2016(22270)
2015(24875)
2014(24939)
2013(24792)
2012(22877)
2011(20653)
2010(20674)
2009(18760)
2008(18187)
2007(15693)
2006(13686)
2005(12004)
作者
(65296)
(54174)
(53807)
(51348)
(34665)
(26279)
(24538)
(21299)
(20541)
(19422)
(18608)
(18330)
(17228)
(17227)
(16869)
(16634)
(16313)
(15961)
(15510)
(15484)
(13545)
(13489)
(13085)
(12498)
(12144)
(12118)
(12017)
(11841)
(11050)
(10841)
学科
(85850)
经济(85750)
管理(60317)
(57899)
(48448)
企业(48448)
方法(42370)
数学(36469)
数学方法(35987)
(22303)
(21757)
(21477)
中国(21273)
(21214)
贸易(21209)
(20732)
业经(18271)
地方(16844)
理论(15284)
(14543)
农业(14511)
(14399)
技术(13881)
(13679)
(13557)
金融(13555)
(13529)
财务(13463)
财务管理(13432)
环境(13406)
机构
大学(318027)
学院(313463)
管理(123549)
(121582)
经济(118940)
研究(107726)
理学(107725)
理学院(106450)
管理学(104444)
管理学院(103896)
中国(77938)
科学(69664)
(68192)
(55335)
(55260)
(54037)
研究所(51074)
业大(49717)
中心(47613)
财经(44876)
(44620)
农业(42766)
北京(42688)
(42560)
师范(42135)
(40927)
(39218)
(36410)
经济学(36302)
师范大学(34463)
基金
项目(220784)
科学(172627)
基金(160216)
研究(157861)
(141094)
国家(139977)
科学基金(118943)
社会(97832)
社会科(92719)
社会科学(92691)
(85768)
基金项目(85366)
自然(79286)
自然科(77466)
自然科学(77441)
自然科学基金(76024)
(73312)
教育(72384)
资助(66741)
编号(63298)
成果(51790)
重点(49593)
(48845)
(46298)
(45362)
课题(43998)
科研(42827)
创新(42365)
教育部(41289)
计划(41075)
期刊
(126988)
经济(126988)
研究(90300)
中国(55974)
学报(55192)
科学(49271)
(48003)
管理(42952)
大学(40748)
(40167)
学学(38259)
教育(34873)
农业(33919)
技术(25658)
(24845)
金融(24845)
财经(20919)
经济研究(20209)
业经(19752)
(17967)
(17719)
问题(17126)
图书(17122)
(15924)
科技(15917)
(15400)
理论(15268)
技术经济(14871)
国际(14786)
业大(14156)
共检索到449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为燕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中国首先报道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此病在各种病名下遍及欧洲大部分地区,但均无病原特征的描述。兔出血症病毒(RHD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直径32~34nm,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存在于感染细胞的核和胞浆内。它对酸(pH3)、热(60℃)、乙醚(20%)和MgCl2(1mol/L)有坚强的抵抗力。在CsCl中的浮密度为1.36~1.38g/cm2;在蔗糖梯度中的沉降系数为162S。它能凝集人红细胞,滴度可达10×218以上。在细胞培养中很难适应。核酸为线状单股DNA,末端有发夹结构。用体外合成的双股DNA,取其酶切片段插入BS质粒后,转化DH大肠杆菌。从重组质粒提取的2个片段(pY...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立红  范立中  徐福南  
对兔出血症的凝血象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兔出血症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过程,并呈动态发展规律。凝血象检测发现:感染后6h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缩短或正常,为高凝期,该期短,很快进入低凝期。感染后18hPT、KPTT显著延长,死前更明显。血小板数(PC)呈渐进性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感染后6h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18h达高峰值。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肺的病变严重而且有规律,感染后12h肺的微血栓检出率最高,同时在心、肝、肾、脑等器官也见微血栓。感染后24h或死兔的肺出血严重,血栓少见,表现为纤溶亢进的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光清  张玉颖  云涛  倪征  张淼涛  梁华丽  华炯刚  李双茂  杜青云  盛祖恬  
采用3′RACE方法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JX/CHA/97株基因组3′端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利用ONAstar和DNAman软件分析了RHDV JX/CHA/97株与各参比毒株3′NCR的序列同源性,用RNA structure软件对3′NCR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长1500 bp,包括部分VP60基因序列、ORF2基因、3′端非编码区(3′Non Coding Region,3′NCR)和poly(A)尾巴,其中 3′NCR位于ORF2终止密码子TAG之后,长59 bp,poly(A)至少含有27个A;3′NCR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吉风  徐福南  
用兔出血症病毒(RHDV)分别感染5,15和25日龄家兔,接种后72h扑杀,对其肝、脾、肺、肾、胸腺、骨髓等作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幼兔感染RHDV与成年兔病毒性出血症不同,其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细胞、网状细胞的增生和肝、肾等脏器实质细胞的变性。RHDV对一月龄以内幼兔亦具有感染性,并对其肝、肾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病理损伤。病理损伤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建保  王开功  周碧君  文明  王凡  陈丽雯  史开志  刘旭  
采用兔出血症病毒贵州分离株人工感染家兔,观察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被毛蓬乱、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肝,心、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出血或淤血,其中肝和肾有部分坏死;组织病理变化表现:肝、肾等实质性器官充满红细胞、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贵州毒株具有高致病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包世俊  邢小勇  丁小琴  高翔  安凯  伏小平  薛慧文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Alpine Musk Deer)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麝属动物资源,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级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包括青海、宁夏贺兰山、甘肃祁连山及肃南山地、四川西部地区、云南北部高山地区及西藏东南部,其中以甘肃兴隆山马麝种群密度较大。20世纪90年代初,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马麝人工驯养基地。但随着基地养殖规模的扩大及马麝种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宏华  侯竹美  张全启  于海洋  王志刚  齐洁  王旭波  
为制备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antibody,ScfV)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提取抗VHSV单抗1g5的杂交瘤细胞株总rna并反转录获得cdna模板,通过Pcr扩增VHSV抗体的轻链可变区(Vl)和重链可变区(VH)编码序列,将其拼接成单链抗体Sc fV基因后插入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结果表明,单链抗体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分子量约28 ku,能特异性识别VHSV病毒的g蛋白并对VHSV病毒具有体外中和活性,其对VHSV病毒的g蛋白亲和力(kd)达到1.4×1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进  邓院生  王俊  李涛  陈中元  周莉  张奇亚  
病毒性鲫(Carassius auratus)鳃出血病的突发流行可导致鱼高致死率,使中国部分养鱼场近些年受到重创。为了充分认识这种鱼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结合PCr、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病鱼头肾等组织的病变及病毒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注射自然发病鱼的组织滤液(病毒悬液),能使正常鲫感染,且出现与自然发病鲫相同的症状及高致死率;病原有典型疱疹病毒的形态特征(故称为鲫疱疹病毒,Ca HV)。经PCr扩增对已知鲤科疱疹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进行检测,可确定Ca HV存在于被感染鱼的肝、脾、肾和头肾组织中。对组织病理变化及不同时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a HV感染会引起鲫这些组织不同程度病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正国  张常印  李超美  朱柄桂  孙智锋  
用两株抗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单克隆抗体(McAb)混合包板,再以其中一株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建立了检测 RHDV 的单抗夹心 ELISA 法。用本法和血凝(HA)试验检测51只实验感染致死兔的背肌、腿肌、淋巴结、脊髓和骨髓等5种组织中的 RHDV。结果以骨髓中 RHDV 含量最高,且较稳定,OD 值集中在1.2~1.6范围内;淋巴结次之,但 OD 值分散;肌肉和脊髓的 OD 值和检出率均较低。ELISA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A,二者符合率很低,尤其是脊髓和淋巴结。有些样品的 OD 值很高,而 HA 却为阴性。骨髓是胴体检测 RHDV的最佳材料。经测定,本法的工作浓度为1∶2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福南  陈万芳  张书霞  郑保纹  郝延刚  
对出血症病兔的骨髓及血小板用光镜、透射和扫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病的主要病变为骨髓巨核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电镜下,巨核细胞的胞浆界膜管道系统内出现病毒颗粒,血小板异常并出现巨血小极,血小板呈球拍状,花瓣状或蜂窝状膜复合体结构。扫描电镜下,血小板呈镰刀形,有时几乎呈环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骨髓巨核细胞浆内观察到黑色的胶体金颗粒。作者认为,兔出血症的出血机理主要是与骨髓巨核细胞受损伤有关,导致血小板生成障碍而数目减少,从而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出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娟  兰文升  刘荭  郑晓聪  陈孝煊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编码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VHSV)核蛋白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在E.coli BL21(DE3)中得到表达,用SDS-PAGE与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RT-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 221bp核蛋白基因片段,诱导表达重组质粒pET28a-N,经SDS-PAGE检测,IPTG终浓度为1mmol/L时,诱导5h蛋白表达量最高,获得的目的蛋白大小与N蛋白的预测分子质量一致,约为48ku。诱导后的菌液进行超声波破碎后,将沉淀和上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智君  陈军  俞远京  肖献忠  
根据GenBank登录的兔出血症病毒的VP60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兔出血症病毒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先用外引物扩增一段389bp的DNA片断,继而用内引物以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第2次扩增(即套式PCR),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一次性PCR的假阳性结果.用该方法对12份RHD样本进行检测,检出率为1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若林  沈娇娇  蒋书东  杨彩桥  张晓华  鲍传和  彭开松  
为了对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 VHSV)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M)进行功能研究,本实验通过PCR扩增了M基因全长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并运用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M基因全长为606bp,IPTG诱导得到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约为36 kD,比预计略小。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大于1:102400,Westernblot检测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纯化的融合蛋白和VHSV感染的鲤上皮瘤(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 EPC)细胞中的M蛋白。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蛋白多抗能识别感染VHSV的EPC细胞中的M蛋白,且M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本研究中M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将有助于开展M蛋白的功能研究及疾病的免疫学诊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德福  孙世友  彭福峰  王兴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盛蓉  宋艳华  胡波  范志宇  姜平  薛家宾  魏后军  王芳  
为了研究RHDV病毒样粒子作为载体提呈外源B细胞表位的能力,以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为载体,构建携带FMDV B细胞表位(FMDV VP1 B细胞表位200~213aa)的VP60嵌合蛋白,研究外源基因对VP60蛋白的表达、病毒样颗粒(VLPs)的装配及免疫原性的影响。分别在RHDV衣壳蛋白的C端、N端、306和307位氨基酸之间插入外源B细胞表位(FMDV VP1 B细胞表位200~213aa),得到嵌合VP60基因。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嵌合蛋白,分别命名为VP60-2F、VP60-306F和VP60-578F。经IFA、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