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6)
2023(15435)
2022(13430)
2021(12735)
2020(10514)
2019(24540)
2018(24370)
2017(46286)
2016(25430)
2015(28702)
2014(28676)
2013(27425)
2012(25024)
2011(22293)
2010(22068)
2009(19648)
2008(18934)
2007(16478)
2006(14286)
2005(11830)
作者
(68100)
(56381)
(56029)
(53605)
(36073)
(27070)
(25722)
(22240)
(21673)
(20032)
(19474)
(18784)
(17632)
(17628)
(17471)
(17019)
(16931)
(16737)
(16247)
(16144)
(13889)
(13842)
(13472)
(13025)
(12549)
(12481)
(12452)
(12382)
(11258)
(11152)
学科
(95802)
经济(95607)
管理(69762)
(65150)
(54910)
企业(54910)
方法(50853)
数学(44290)
数学方法(43699)
中国(29348)
(25176)
(25156)
教育(23157)
业经(21502)
(21024)
理论(19891)
地方(17910)
农业(16657)
(16261)
技术(16221)
财务(16188)
财务管理(16156)
(15865)
贸易(15857)
(15750)
(15454)
企业财务(15374)
(15358)
环境(14145)
(12766)
机构
大学(350134)
学院(344119)
管理(138033)
(131391)
经济(128468)
理学(121540)
理学院(120205)
管理学(117870)
管理学院(117222)
研究(109955)
中国(76404)
(73772)
科学(67155)
(59808)
(53152)
师范(52769)
(52252)
中心(50996)
财经(49497)
业大(49374)
(48634)
(48316)
研究所(47993)
北京(46519)
(45283)
师范大学(43290)
(40236)
教育(40114)
经济学(39936)
(39460)
基金
项目(244198)
科学(194854)
研究(183821)
基金(177272)
(152558)
国家(151191)
科学基金(131631)
社会(116214)
社会科(109415)
社会科学(109381)
(95003)
基金项目(93669)
教育(91059)
自然(84928)
自然科(83024)
自然科学(83006)
(81611)
自然科学基金(81492)
编号(76746)
资助(73080)
成果(62964)
(55828)
重点(54968)
课题(53643)
(51191)
(50883)
教育部(49204)
项目编号(47752)
人文(47221)
大学(47202)
期刊
(131260)
经济(131260)
研究(104348)
中国(65390)
教育(63840)
学报(51386)
管理(47705)
科学(47307)
(45000)
(42242)
大学(41110)
学学(37319)
技术(33577)
农业(29665)
(24770)
金融(24770)
财经(23895)
业经(21662)
经济研究(21216)
(20323)
图书(19013)
问题(17031)
理论(16292)
统计(15865)
职业(15774)
科技(15548)
技术经济(15480)
(15177)
实践(15035)
(15035)
共检索到485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帅  雷鹏飞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是我国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但目前对该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较少。本文从教育的社会阶层流动效应出发,运用CGS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因果效应,并对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验证。研究表明,受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冲击的个体,社会阶层提升概率和幅度都明显高于控制组。该结论在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认知能力渠道促进受冲击个体的社会阶层提升,而收入并非主要作用路径。以上研究为继续实施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兰  高齐圣  刘瑞超  
社会阶层固化已经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实现,也遏制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尽管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力迁移及社会阶层固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劳动力迁移是否可以破除社会阶层固化的讨论还未曾见。文章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并讨论了带有异质性的劳动力迁移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个体是否迁移存在异质性的事实,劳动力迁移对个人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次,劳动力迁移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收入等级差异,对于收入较低以及年龄处于41~60之间的个体的社会阶层影响较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爱丽  郑逸芳  许佳贤  
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证据,在采取相关处理方式消除教育通胀作用的基础上,从教育水平及其代际变动状况的双重角度,实证检验教育在不同代际社会阶层流动模式中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第一,受教育水平对社会阶层的代际流动产生显著影响,个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其社会阶层代际向上流动和抑制其代际向下流动;第二,教育代际流动是实现社会阶层升迁性代际流动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代际流动水平的提高,实现代际社会阶层地位改善的可能性越大;第三,职业层级是受教育水平促进社会阶层代际流动的重要作用机制。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应增强教育机会的平等性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平衡性,加大对弱势家庭的教育帮扶与补偿力度,缩小教育差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庆丰  程章继  陈武元  
教育是弱势阶层上行流动的重要途径,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社会资本分化造成资源分配不均会影响家庭教育期望,最终影响阶层代际流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数据,探究社会资本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控制子女、父母、家庭特征与区县效应并引入工具变量后发现:关系型社会资本、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社会资本对家庭教育期望影响具有阶层差异,关系型社会资本的负外部性使其阶层再生产作用更显著,而认知型社会资本的阶层流动作用更显著。最后,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向家庭教育期望传导的社会遵从与社会比较效应以及资源获取效应。在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弥补社会资本短板,增强家庭教育期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成为弱势阶层上行流动的有效途径,为此,弱势阶层家庭可以积极利用认知型社会资本的阶层流动作用并激发子女"改变命运"的内驱力;国家及社会应当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格局,提供多方位支持以弥补弱势阶层社会资本劣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竞  
绝大多数农民都希望实现社会阶层流动,但是由于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公民资源和社会资源等障碍,致使他们社会阶层流动不畅。本文探讨丰富农民的资源,拓宽农民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以促进农民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向伟  张天雪  
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新时代的民生重点,仅关注以经济资本为代表的客观阶层,忽视个体主观的阶层感知,将无助于从根本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本文基于有正规学校教育经历的农村家庭子代,着眼教育与家庭背景因素,通过对其与阶层流动感知关系的研究发现:子代的主观阶层水平依然较低,仅有小幅度的代际正向流动,突围藩篱依然存在。教育、家庭背景对农村子代的主观阶层流动具有直接与间接双重解释效应。不同于客观阶层流动,在对子代阶层流动感知的影响中,子代及其母亲的教育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家庭经济水平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父母的职级和父亲的教育经历不具有显著效应。子代及其母亲的教育经历、家庭经济水平、客观阶层水平均通过子代的阶层期望对其阶层流动感知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在提升人力资本的同时,应注重在政府及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对农村子代阶层认知进行积极引导,助其更有效地实现主观阶层突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海东  易招娣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王峰  
针对农民社会阶层与幸福感问题,通过分析2010-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有序响应Logit模型估计,实证检验了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研究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存在幸福效应,社会阶层定位越高的农民,其幸福感越强;进一步区域比较发现,此幸福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显著;而户籍比较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低于城镇居民;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较10年前有所增强,且农民对社会阶层定位有较为乐观的预期。据此提出,民生建设中重视农民的发展诉求和精神需求,融通农民社会阶层上升的渠道,从而提高农民幸福感,保障农民公平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卫东  杨全胜  
文章首先测算了CGSS样本中"1970—1979年毕业群体""1980—1989年毕业群体""1990—1999年毕业群体"和"2000—2010年毕业群体"的机会不平等指数,然后采用PSM(倾向匹配得分)的方法,构造了所有个体在达到"反事实"的最高教育情况下的收入分布,并且再一次测算出"反事实"的情况下,四个群体所面临的机会不平等指数,最后通过比较实际的机会不平等指数和"反事实"情况下的机会不平等指数的差异,来进一步地判断教育是否能够显著降低机会不平等,从而具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效应。结果发现,教育能够有效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减小机会不平等,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其改变的幅度会减低,改变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的77%下降到了21世纪00年代的40%左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春霞  王善迈  
本文利用对北京市初中的调查资料,通过对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学历、父母亲职业领域、父母亲职业状态与子女就读学校类别的实际考察,研究学生家庭背景对其就读学校类别的影响。经验数据显示,北京市初中学生家庭背景与其就读学校类别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义务教育公平性状况不容乐观。建议逐步缩小城市中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淡化重点校政策、完善就近入学制度以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赫扬  周先波  丁芳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节军  张志成  
新社会阶层的社会贡献率和影响力被90后大学生所认可,其思想行为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社会各界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努力扩大其积极影响,减少和消除消极影响,教育和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赫扬  周先波  丁芳清  
文章基于2012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面板模型对我国劳动力社会阶层认知分化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实证显示,具有先赋性和自致性因素优势的个体更倾向于作出较高的阶层认知;主观认知因素显著影响劳动力的社会阶层认知,"相对剥离感"不利于阶层认知的提升。上述结论关于主观认知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和有序模型的非正态性设定都是稳健的。此外,这些因素对劳动力社会阶层认知分化的边际概率影响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性。这些结果对我们正确评估社会转型期的代际传承、弱势群体生存状态、青年人职业选择、劳动力身心健康等都具有政策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书超  葛道顺  
现有关于保健消费的研究多以个人的保健消费为主,关于家庭保健消费的研究多融合在家庭医疗保健的一体范畴中。本文以家庭保健消费(包括健身锻炼及购买相关产品器械、保健品等)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以社会阶层视角切入,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的数据,分析收入、教育等社会阶层等因素对家庭保健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庭保健消费体现了一定的社会阶层区分,家庭收入、家庭教育水平对家庭保健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健康水平对家庭保健消费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收入和教育水平一方面对家庭保健消费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健康的中介效应对家庭保健消费产生间接影响,健康水平可以削弱家庭收入和健康对家庭保健消费参与度的正向作用。我国居民家庭保健消费水平还较低,是一种基础性的健康消费,存在着城乡和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伟宜  
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社会阶层与不同类型高校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优势阶层子女更多地就读于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部属重点高校,而弱势阶层子女大多就读于专科院校。近30年来,这种"对应关系"变得日趋明显甚至固化。政府可通过早期干预、缩小收入差距及培育中间阶层等措施尽量降低家庭背景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弱化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阶层再生产现象,进而提高各阶层子女间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的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