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9)
2023(7222)
2022(5977)
2021(5412)
2020(4436)
2019(9954)
2018(9476)
2017(17367)
2016(9829)
2015(10580)
2014(9975)
2013(9917)
2012(9238)
2011(8287)
2010(8121)
2009(7478)
2008(7347)
2007(6403)
2006(5626)
2005(4891)
作者
(33660)
(28239)
(28005)
(26269)
(18054)
(14089)
(12356)
(11246)
(11005)
(9922)
(9861)
(9433)
(9340)
(9108)
(9018)
(8777)
(8560)
(8312)
(8291)
(8105)
(7475)
(7013)
(6676)
(6520)
(6426)
(6325)
(6203)
(6133)
(5961)
(5891)
学科
(36676)
经济(36629)
(26391)
管理(26219)
(20141)
企业(20141)
方法(17214)
数学(15222)
数学方法(15092)
(11896)
(11232)
(9439)
(9414)
贸易(9410)
中国(9361)
(9199)
业经(8732)
农业(8379)
地方(6761)
(6564)
环境(6436)
技术(6374)
(5627)
(5476)
财务(5474)
财务管理(5462)
(5240)
银行(5196)
企业财务(5184)
产业(5075)
机构
大学(142923)
学院(141717)
研究(56025)
(55482)
经济(54552)
管理(50798)
理学(45002)
理学院(44398)
管理学(43417)
(43378)
管理学院(43218)
科学(40813)
中国(39483)
农业(35422)
业大(32817)
(31812)
(31075)
研究所(29819)
中心(24138)
农业大学(23398)
(22387)
(20832)
(20600)
(19861)
科学院(19682)
(19196)
北京(18998)
(18869)
财经(18340)
实验(17476)
基金
项目(107127)
科学(82247)
基金(78864)
(75663)
国家(75110)
研究(65004)
科学基金(61130)
自然(44588)
自然科(43568)
自然科学(43548)
自然科学基金(42811)
基金项目(42208)
(42169)
社会(41416)
社会科(39273)
社会科学(39262)
(37159)
资助(31506)
教育(28443)
重点(25394)
计划(25061)
科技(23086)
(23038)
(22575)
编号(22536)
(22523)
科研(21850)
(21447)
创新(21188)
(19732)
期刊
(54669)
经济(54669)
学报(39072)
(38700)
研究(34620)
科学(31416)
中国(27855)
大学(26917)
农业(26808)
学学(26183)
管理(17469)
(16003)
(15938)
业大(12551)
农业大学(10821)
(10104)
金融(10104)
经济研究(9757)
(9633)
业经(9265)
技术(8865)
财经(8863)
教育(8541)
科技(8528)
资源(8417)
中国农业(7971)
(7656)
问题(7645)
林业(7612)
自然(7383)
共检索到199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巧佳  蓝天琼  郑顺林  刘金亮  袁继超  
为川芎的轻简高效栽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裂区试验设计,田间控制性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和稻草覆盖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以及川芎产量和阿魏酸、总生物碱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稻草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这些肥力因素随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等量稻草覆盖时,切碎覆盖的显著高于整草覆盖的;免耕与旋耕相比有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趋势,但可提高块茎膨大期土壤的有效磷含量。②适宜的稻草覆盖还田能显著提高川芎的产量,以切碎覆盖还田的增产幅度最大;免耕与旋耕的川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免耕因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提高川芎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蓝天琼  范巧佳  郑顺林  刘金亮  袁继超  
为了为川芎简化节本高效栽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免耕和稻草覆盖栽培对川芎第2年生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及纤维素酶、尿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标明,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酶活性在川芎不同生育阶段有差异,并受土壤耕作方式、稻草覆盖数量和方式的影响;川芎二次茎叶发生期和块茎膨大期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在免耕明显高于旋耕,免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川芎各时期土壤脲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但会降低二次茎叶发生期和块茎膨大期过氧化氢酶活性;稻草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川芎各时期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和纤维素酶、尿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吴炜  张永仙  江解增  谢梦薇  钱佳宇  张昊  
为了探究不同季节土表覆盖水稻秸秆腐解及对大棚水生蔬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设置水稻秸秆7 500kg/hm~2覆盖土表和对照(CK,不覆盖水稻秸秆) 2个处理,各设3次重复,于秋冬季在大棚内使用塑料栽培箱并灌浅水种植豆瓣菜,研究水稻秸秆覆盖对水稻秸秆腐解率、豆瓣菜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腐解率为69. 34%,处理和对照的豆瓣菜总产量分别为68 610,64 725 kg/hm~2,较对照提高6%,处理的豆瓣菜能吸收转移较多的氮磷钾,茎、叶干物率和粗纤维含量均较对照明显下降,提高了豆瓣菜植株的品质。土壤有机碳含量较种植前下降1. 15%,对照下降2. 88%,有效缓解了因植株生长吸收所致的有机碳含量下降。种植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涨幅较对照高15. 4%-9. 3%-5. 7%、硝态氮含量涨幅较对照高14. 51%、速效磷含量降幅较对照低4. 9%、速效钾含量涨幅较对照高8.36%。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下降,但降幅显著小于对照,说明水稻秸秆覆盖能有效改善土壤酶活性。认为设施内水田土表覆盖水稻秸秆仍有较高腐解率,能提高当季水生蔬菜产量品质并改善土壤性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建富  潘晓华  王璐  石庆华  刘宗发  胡金和  
【目的】研究连续免耕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南方稻区土壤合理耕作和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5—2009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翻耕抛栽为对照,探讨稻田连续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保水性、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稻田免耕1—2年(4季),早、晚稻产量较翻耕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2.70%和1.87%,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免耕时间的延长,早、晚稻产量均表现为下降,尤其是免耕5年水稻产量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分别为9.16%和12.56%;稻田免耕1年(2季),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随着免耕时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卜玉山  苗果园  周乃健  邵海林  王建程  
目的通过研究地膜(PM)和秸秆(SM)覆盖土壤肥力效应的特点,为二者的选择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地膜和秸秆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和微生物影响的差异。结果地膜和秸秆覆盖都有明显保水作用,但前者主要表现为增加了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深层土壤含水量反而明显降低,而后者各层土壤水分都有明显提高;地膜覆盖兼有显著的增温效应,而秸秆覆盖土壤温度却明显低于对照,但在冬季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地膜覆盖土壤温度反而低于秸秆覆盖;秸秆覆盖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而地膜覆盖无此作用,甚至降低了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和地膜覆盖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三大种群微生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军军  姚艳丽  张华林  戴小红  罗萍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胶园覆盖柱花草的土壤循环和根系分布特征。【方法】于2008年建立胶园覆盖柱花草复合系统,2014年对试验区土壤样品和橡胶树根系进行分析与调查。【结果】胶园覆盖柱花草分别提高了0~10和1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465%和17%、达到显著水平,提高了土壤全氮含量,以及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促进了橡胶树根系的生长,根系干重和鲜重分别增加了98.07%和77.11%,根系分布以10~20 cm为主变为0~10 cm为主,根系水分含量大于50%,细根增加,木质化程度降低。【结论】胶园覆盖柱花草提高了胶园表层土壤熟化程度,促进了养分物质的转化与利用,调控了橡胶树根系的分布,提高了根系活性,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波  马志勤  张克婉  
本文研究了钙质紫色土在连续四年免耕、垄作、秸杆覆盖下的土壤水肥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免耕使土壤容重下降,秸杆覆盖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抑制水分蒸发、增加养分积累,垄作可形成深厚的土壤结构层,有利于土壤养分活化。免耕、垄作、秸杆覆盖相结合能改善并维护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劲憬  曹之富  高丽红  张福墁  
针对北京郊区日光温室中基肥施用状况,设计了长期施用秸秆有机肥、膨化鸡粪和缓释肥3个处理,对日光温室土壤肥力及番茄品质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秸秆有机肥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个处理中表现最高,为32.0g.kg-1;长期施用膨化鸡粪土壤酸化快,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等;缓释肥作为基肥施用,可加速土壤速效养分积累,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从番茄果实品质结果看,秸秆有机肥处理果实中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糖酸比值分别为13.60μg.g-1、54.4mg.g-1、37.6mg.g-1、62.22μg.g-1、9.68,都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缓释肥处理的果实各种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国荣  李菊梅  徐明岗  高菊生  谷思玉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田甜  孙向阳  李素艳  周伟  郑燚  范志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园林绿化废弃物覆盖对城市绿地土壤肥力影响,以期为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解决城市绿地土壤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典型城市绿地土壤-圆明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设置4种不同处理:不覆盖(CK)、上层木片+下层堆置15 d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A)、上层木片+下层堆置30 d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B)、上层木片+下层堆置60 d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C),进行室内分析测定,结合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运用Pearson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结果】0~10 cm土层中,C覆盖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 <0.05)。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中F_(imin)值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综合肥力限制因子为土壤密度及有效磷,土壤综合肥力最主要影响因子为有机质,其次为土壤有效磷及土壤密度。【结论】综上,园林绿化废弃物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综合肥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C为最佳覆盖方案,今后研究中要着重注意土壤肥力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有机质、土壤密度及有效磷)的动态变化及改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兵  吕子文  梁晶  黄懿珍  周立祥  方海兰  
研究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上海城市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能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在试验设计的6120kg·hm-2覆盖量范围内,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覆盖用量与这些土壤肥力指标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含量的增加要在覆盖160天后且覆盖量高时才出现;覆盖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也显著增加,微生物周转速率加快,周期缩短,转移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保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显著正相关,能有效评价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土地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娟  陈永忠  王瑞  王湘南  彭邵锋  杨小胡  杨杨  
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覆草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覆草处理,重复3次.处理-1。对各处理进行土样采集和生长量调查,土壤取样采用多点取样法,生长量采用跟踪调查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林地覆草后土壤理化性状均优于对照,而且随着覆草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处理D(覆草7.5 t.hm-2)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覆草可显著提高0~2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处理C(覆草6.0 t.hm-2)和处理D可显著提高20~4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不管是覆盖地还是对照,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红乾  刘秀梅  刘光荣  李祖章  刘益仁  黄永兰  冀建华  邵彩虹  王福全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江西双季稻区进行连续2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肥(CK)、施用化肥(NPK)、等养分条件下70%化肥配合施用30%有机肥(70F+30M)、50%化肥配合施用50%有机肥(50F+50M)、30%化肥配合施用70%有机肥(30F+70M)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有机无机肥配施,早晚稻平均产量比不施肥(CK)增产幅度为65.4%-71.5%(P<0.05),比施化肥(NPK)增产幅度为3.9%-7.8%(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卫福  吕伟生  黄山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目的】土壤肥力是红壤性稻田水稻丰产的基础。明确不同肥力对红壤性水稻土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红壤性稻田土壤培肥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质地相似的不同肥力水平的红壤性水稻土进行盆栽试验(以土壤有机质的高低代表土壤肥力的高低),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肥力水平(F_L、F_M和F_H分别代表低肥力、中肥力和高肥力,其低、中、高肥力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9.9、29.6、38.9 g·kg~(-1))和氮肥水平(N_0、N_(150)和N_(225)分别代表施氮量为0、150和225 kg·hm~(-2),共9个试验处理,分别为F_LN_0、F_LN_(150)、F_LN_(225)、F_MN_0、F_MN_(150)、F_MN_(225)、F_HN_0、F_HN_(150)和F_HN_(225))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氮肥吸收及其去向的影响。【结果】提升土壤肥力和施氮均能显著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产量和总吸氮量。与N_0相比,F_L、F_M和F_H在N_(150)处理下的增产率分别为63%、40%、17%,而在N_(225)处理下的增产率分别为89%、55%和23%。在中、低肥力土壤上,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而F_HN_(150)和F_HN_(225)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15)N示踪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水稻植株对肥料氮素和土壤氮素的吸收量均随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增加。但是,水稻植株总吸氮量中来自土壤氮素的比例随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增加,而来自肥料氮素的比例则随之降低。增施氮肥会增加水稻吸收肥料氮素的比例,降低其吸收土壤氮素的比例。F_L、F_M和F_H土壤水稻的平均氮肥回收率分别为42%、48%和52%,平均氮肥残留率分别为20%、23%和28%,平均氮肥损失率分别为38%、29%和20%。F_LN_(225)氮肥回收率显著高于F_LN_(150),F_M两个施氮量氮肥回收率无显著差异,而F_HN_(225)的氮肥回收率显著低于F_HN_(150)。提升土壤肥力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铵态氮和固定态铵的含量。【结论】提升土壤肥力能显著提高红壤性水稻土的水稻产量以及化肥氮的回收率和残留率,而降低氮肥损失率。在低肥力土壤上适当增加施氮量有利于增加产量和氮肥回收率;而在高肥力土壤上适当降低施氮量在保证较高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够提高氮肥回收率、降低氮肥损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晓珍  艾天成  张文钊  陈春兰  魏文学  
供试土壤采自桃源站红壤旱地稻草覆盖定位试验,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T-RFLP)分子技术研究不同稻草覆盖量对土壤中含phzF基因的荧光假单胞菌种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处理相比,低量稻草覆盖(LRS)对phzF基因组成的影响较小,而中量和高量稻草覆盖(MRS和HRS)显著改变了phzF基因T-RFs的相对丰度,使含phzF基因的优势荧光假单胞菌种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RDA分析表明,在稻草覆盖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含量是影响phzF基因组成结构的主导因子。每公顷覆盖10000 kg稻草是有利于土壤荧光假单胞菌形成良好结构的稻草用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稻草覆盖对土壤抗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