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9)
- 2023(5496)
- 2022(4530)
- 2021(4041)
- 2020(3282)
- 2019(7127)
- 2018(6775)
- 2017(12572)
- 2016(6979)
- 2015(7237)
- 2014(6840)
- 2013(6668)
- 2012(5899)
- 2011(5272)
- 2010(5021)
- 2009(4586)
- 2008(4411)
- 2007(3643)
- 2006(3010)
- 2005(2466)
- 学科
- 济(24485)
- 经济(24455)
- 业(19352)
- 管理(18998)
- 企(14448)
- 企业(14448)
- 方法(12448)
- 数学(11438)
- 数学方法(11341)
- 农(8221)
- 财(7022)
- 贸(6612)
- 贸易(6612)
- 学(6593)
- 易(6473)
- 中国(5870)
- 农业(5863)
- 业经(5747)
- 技术(4773)
- 环境(4576)
- 务(4483)
- 财务(4481)
- 财务管理(4475)
- 企业财务(4259)
- 制(3889)
- 产业(3868)
- 划(3718)
- 地方(3641)
- 出(3478)
- 银(3438)
- 机构
- 大学(98807)
- 学院(98222)
- 济(38259)
- 经济(37702)
- 管理(37029)
- 研究(35724)
- 理学(33524)
- 理学院(33122)
- 管理学(32438)
- 管理学院(32298)
- 农(30490)
- 科学(26398)
- 农业(25076)
- 中国(24859)
- 业大(23895)
- 京(20172)
- 所(20000)
- 研究所(19038)
- 农业大学(17171)
- 中心(15823)
- 财(15059)
- 江(13781)
- 业(13033)
- 省(12975)
- 财经(12924)
- 室(12866)
- 院(12782)
- 实验(12356)
- 科学院(12297)
- 经(11962)
- 基金
- 项目(77914)
- 科学(60193)
- 基金(58176)
- 家(55695)
- 国家(55275)
- 研究(46620)
- 科学基金(45543)
- 自然(32917)
- 自然科(32210)
- 自然科学(32196)
- 基金项目(31699)
- 自然科学基金(31672)
- 社会(31004)
- 省(30849)
- 社会科(29510)
- 社会科学(29502)
- 划(26970)
- 资助(22458)
- 教育(20446)
- 计划(18344)
- 重点(17972)
- 创(16663)
- 科技(16596)
- 部(16408)
- 发(16323)
- 科研(16093)
- 编号(16018)
- 业(15977)
- 创新(15678)
- 农(14744)
共检索到12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玉刚 李静怡 张启飞 周江伟 刘贵斌 黄璜
以水稻中早39为材料,采用免耕半固态直播(破胸稻种与稀泥以一定比例混合,播种在免耕的稻田里,NS),以传统直播为对照(CK),通过测定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蘖动态变化、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等,研究免耕半固态直播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叶期和分蘖期,2个处理的单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孕穗期和齐穗期NS处理的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7.84、14.45 g,与CK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NS处理的单株分蘖数为2.67,CK处理的单株分蘖数为2.56,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抽穗期,NS处理植株的倒二叶SPAD值达到最大,为46.90,与CK比...
关键词:
水稻 免耕半固态直播 生长性状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静怡 王忍 孟祥杰 梁玉刚 龚向胜 黄璜 魏海林
为探究免耕半固态播种模式对水稻剑叶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设计翻耕半固态直播(FZ)、免耕半固态直播(MZ)、水稻插秧(YZ)和传统撒直播(CK)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剑叶生理和光合特性的特征。与CK处理相比,2016年早稻中早39、湘早籼45号FZ、MZ处理的剑叶SPAD值在乳熟期-成熟期显著高于CK处理,2017中早39的FZ、MZ、YZ处理较CK处理早稻与晚稻增幅分别为0.85%~15.41%,1.60%~13.04%,且在齐穗+28 d和齐穗+35 d均达到显著性差异。FZ、MZ和YZ较CK处理水稻剑叶POD和SOD活性在齐穗后均呈增加趋势,而MDA呈降低趋势,其中中早39各时期MDA含量的均值平均降幅分别为13.35%,9.35%,12.49%,9.43%,9.53%和7.12%,湘早籼45降幅分别为10.22%,7.75%,10.01%,6.72%,8.44%和6.01%。FZ、MZ和YZ处理水稻剑叶可溶性糖含量在齐穗+14 d-齐穗+35 d均显著高于CK。2017年晚稻,2个品种的FZ、MZ、YZ处理的蒸腾速率在齐穗+25 d显著高于CK,净光合速率在抽穗期和抽穗后10 d均显著高于CK,分别高出10.56%,11.13%,10.29%和12.40%,14.46%,15.65%。水稻半固态直播和插秧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剑叶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进而有利于提高剑叶光合能力,为水稻齐穗后干物质和有机物质等的积累奠定基础,进而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明金 任文涛 宋玉秋 蒋圣田 曾山 罗锡文
为探索水稻精量旱直播技术在辽宁中部地区的适应性,以机械插秧为对照,采用2BD-H10型水稻精量旱直播机,对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旱直播与机械插秧相比较,生育期较短,生长速度快;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多177815穗·hm-2,穗长短1.1cm,每穗粒数少3粒,结实率低1%,谷草比高0.21;叶片数相差1片,但株高差异不显著;机械化旱直播水稻的有效分蘖率较低,为0.57,而插秧水稻的有效分蘖率为3.0,旱直播与机插秧产量均为9050 kg·hm-2,没有显著差异,但旱直播经济效益高出2960元·hm-2。机械化旱直播与插秧相比节省了育苗和插秧等环节及其...
关键词:
水稻 精量旱直播 生长性状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玉秋 张强 陈天佑 辛明金 刘翠红 邬立岩 张本华 孔爱菊 崔红光 任文涛
为了探索可降解种膜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在辽宁地区的可行性,在辽宁省辽阳、新宾等地,以普通直播和机械插秧为对照,研究可降解种膜直播对土壤不同土层温度、出苗时间、出苗率、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种膜直播与对照相比,对耕层地表和地表下5cm处温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地表下10cm处温度的影响显著(P<0.05);在水稻生长前期,对提高土壤温度作用较大,且主要体现在浅层,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对较深层土壤的温度影响加大。与普通直播相比,可降解种膜直播早6d出苗,出苗率高17.6%。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伟 鲁剑巍 周广生 李小坤 韩自航 雷海霞
【目的】研究免耕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并初步了解导致免耕油菜产量降低的障碍因素,同时探讨晚播条件下免耕直播油菜的适宜直播密度。【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比较免耕和翻耕条件下土壤紧实状况及杂草发生情况的差异,以及耕作方式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同时探讨免耕油菜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生长特点及其养分利用状况。【结果】免耕条件下土壤容重明显高于翻耕,整个生育期二者平均相差0.11 g.cm-3。与翻耕相比,免耕油菜田杂草生长量大,导致养分竞争加剧,杂草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翻耕处理的1.9、2.4和2.5倍。免耕条件下整个生育期油菜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比翻耕处理降低了18.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洪波 崔海英 胡珈铭 李明哲
2012-2013年在河北衡水研究了免耕对夏谷生长发育和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对夏谷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产量较传统旋耕提高7.90%。相对于常规栽培,免耕0~150 cm土壤含水量提高6.71%,其中在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13.40%,具有明显的保水效果;免耕在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0~40 cm土层的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比常规低2.76%,4.72%,4.00%;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较常规高34.22%,31.78%,40.77%;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比常规低12.90%,9.53%,6.12%;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常规高3.26%,4.98%,6.16%。免耕0...
关键词:
谷子 免耕 产量 土壤养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海松 徐冠洪 刘其根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首批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lobal important agriculture heritage system, GIAHS)保护的试点项目,该系统中最适水稻密度的选择关系到其更好地应用推广。对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栽培密度开展了优化研究,分析3种水稻栽培密度(高、中、低密度株行距分别为20 cm×30 cm、30 cm×30 cm和40 cm×30 cm)下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构成,记录3种水稻密度青田田鱼(Cyprinus carpio var.color)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低密度(40 cm×30 cm)条件下的水稻分蘖数和生物量在拔节期后均显著高于高密度;在3种密度中,低密度(40 cm×30 cm)下的水稻茎秆构成性状优势明显;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茎秆构成因子是穗长、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是千粒重。水稻中密度(30 cm×30 cm)栽培时青田田鱼的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 SGR)达到最高值4.54%±0.03%,极显著高于高密度(20 cm×30 cm)时的3.62%±0.04%。各水稻密度下的青田田鱼的存活率(survival rate, SR)无显著差异。基于水稻生长和综合效益考虑,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采用中密度(30 cm×30 cm)栽培方式可以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同时获得更快的田鱼生长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玉刚 张文斗 谭长龙 李静怡 王丹 黄璜
为了探究水稻直播轻简栽培和稻鸭共育模式的结合对水稻根系生长性状的影响。在总结前人研究水稻直播和稻鸭共育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直播下饲养鸭子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撒直播(CK)、常规水稻撒直播养鸭(RD)、水稻半固态直播养鸭(RDS)和水稻精量穴直播养鸭(RDP)的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直播养鸭模式植株根系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直播养鸭不同处理间植株单株根数、根长和根系体积等根系特性存在一定差异。RDP处理植株单株根数、根长和根系体积整体优于RDS、RD和CK处理,而RDS、RD和CK处
关键词:
水稻直播 稻鸭共育 产量 根系生长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山 黄忠林 王在满 罗锡文 唐湘如
以2个超级稻品种培杂泰丰和玉香油占为材料,考察了不同机械精量穴直播密度对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撒播(对照)相比,水稻在4种精量穴直播密度(1.48万株/667 m2、2.38万株/667m2、2.22万株/667m2、1.85万株/667m2)下均表现出较高的有效穗数、群体颖花量和产量水平,不同穴直播密度对2个品种的千粒重的影响均不明显;其中培杂泰丰在4种精量穴直播密度下(P1~P4)分别增产69.07%、40.73%、34.34%和35.09%,玉香油占在4种精量穴直播密度下(Y1~Y4)分别增产109.97%、45.14%、84.86%和46.3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水稻 精量穴直播 种植密度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自常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李永丰
为探讨直播旱种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扬稻6(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为材料进行直播,设置麦秸秆掩埋水种、麦秸秆覆盖旱种、麦秸秆掩埋旱种和常规水种(秸秆不还田,对照)4种处理。结果表明:同常规水种相比,掩埋水种产量增加,增加幅度为10.2%~11.5%,同对照差异显著;掩埋旱种和覆盖旱种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为3.0%~6.6%,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掩埋水种、掩埋旱种和覆盖旱种均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及RVA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秸秆还田后籽粒灌浆中后期剑叶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和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的提高可能是掩埋旱种、掩...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品质 旱种 麦秸秆还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国伟 谈桂露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目的】探讨麦秸秆还田与施氮技术对直播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氮肥利用效率的表现。【方法】以直播粳稻扬粳953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麦秸还田与不还田、实地氮肥管理(SSNM)和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等处理,测定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无论是SSNM还是FFP,与秸秆未还田相比,秸秆还田降低了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了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了产量,改善了稻米的外观品质与蒸煮品质。与FFP相比,SSNM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改善了稻米的食味性。秸秆还田结合SSNM增大了籽粒最大灌浆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缩短了活跃灌浆期,增加了粒重,并提高了氮收获指数、氮肥吸...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涛 李显生 崔红光 刘文奎
通过种绳旱直播、种绳水直播、常规直播和常规插秧田间对比试验,对单位面积株数、穗数、每穗粒数、瘪粒数、株高、穗长、千粒重、用水量、用种量、作业效率和生产成本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对成穗率、瘪粒率、株高、穗长、谷草比和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及其相关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常规插秧相比各直播处理可节约泡田和插秧用水量4500m3.hm-2;种绳(旱、水)直播技术和常规直播技术节省种子用量分别为20~35kg.hm-2和10~25kg.hm-2,节种率分别为33%~47%和17% ̄33%;水稻种绳旱直播和常规直播作业效率为0.67hm2.d-1,种绳水直播的作业效率为0.53hm2...
关键词:
水稻 种绳 直播 产量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林林 沈明星 全坚宇 闻育琴 沈园 陶玥玥 施林林 陆长婴
为探究基肥施入深度对化肥利用率和水稻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基肥施入深度0(T2)、5 cm(T3)、10 cm(T4)、15 cm(T5)5个处理,对比研究基肥施入深度对机直播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入深度对各生育期水稻叶生物量无明显影响,对成熟期茎生物量影响明显,基肥表施和深施5 cm时可显著增加水稻茎生物量,深施10,15 cm时,茎生物量明显低于基肥表施(P<0.05);不同生育期水稻叶的氮、磷、钾吸收量受基肥施入深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成熟期茎的氮、磷、钾吸收量因基肥施入深度差异显著(P<0.05);氮素和钾素收获指数受基肥施入深度影响显著(P
关键词:
水稻直播 施肥深度 收获指数 化肥利用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景 顾明华 徐世宏 杨为芳 江立庚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普通免耕(CNT)、稻草还田免耕(SNT)、普通常耕(CCT)和稻草还田常耕(SCT)4种耕作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免耕提高了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成熟期穗全氮含量,降低水稻叶片和茎全氮含量、植株氮素累积量、氮素回收效率和产量。常耕及免耕方式的稻草还田处理均能提高水稻叶片和茎全氮含量、氮素累积量、氮素回收效率和产量。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水稻耕作模式的氮素利用和水稻增产效果均优于普通免耕方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圣刚 孙杜鹏 雷舜 程坤 饶品祥 莫钊文 刘盼 唐湘如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为材料,采用人工点播的方式模拟机械精量穴直播,利用光照培养箱分别设计4个低温处理(9,11,13,15℃)和一个常温对照(25℃),研究低温处理对精量穴直播水稻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显著降低秧苗的株高、叶面积、叶片干质量、茎鞘干质量和总干质量,然而,却显著增加秧苗根冠比,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认为,在进行水稻品种的低温适应性评价时,应选择幼苗叶片干质量和植株总干质量比较大,比叶质量大(具有较大的叶干质量和较小的叶面积)及株高较高等形态指标,能够比较准确快捷地反映...
关键词:
低温 精量穴直播 水稻 生长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