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6)
2023(3842)
2022(3102)
2021(2867)
2020(2494)
2019(5422)
2018(5277)
2017(9716)
2016(5585)
2015(5863)
2014(5749)
2013(5729)
2012(5390)
2011(4842)
2010(4723)
2009(4108)
2008(4178)
2007(3635)
2006(2975)
2005(2663)
作者
(19196)
(16112)
(15883)
(15298)
(10189)
(7953)
(7155)
(6256)
(6040)
(5863)
(5537)
(5516)
(5451)
(5265)
(5194)
(5084)
(4930)
(4713)
(4677)
(4525)
(4390)
(4043)
(3950)
(3772)
(3689)
(3555)
(3540)
(3521)
(3421)
(3344)
学科
(17513)
经济(17490)
(12940)
管理(12161)
(10184)
企业(10184)
(8883)
方法(8691)
数学(7564)
数学方法(7462)
(5175)
(4468)
中国(4327)
(3750)
业经(3602)
(3551)
财务(3545)
财务管理(3538)
企业财务(3447)
技术(3325)
(3305)
银行(3259)
(3238)
金融(3234)
(3123)
农业(3104)
(3082)
(3023)
贸易(3021)
(3015)
机构
大学(79108)
学院(78341)
研究(31566)
(26306)
经济(25697)
科学(24954)
(23923)
管理(23539)
中国(21736)
理学(20739)
理学院(20372)
管理学(19726)
管理学院(19588)
农业(19385)
(18269)
业大(18030)
研究所(17230)
(16881)
中心(13540)
(12715)
(12514)
农业大学(12445)
实验(12083)
(11699)
实验室(11648)
(11581)
(11444)
重点(11098)
(10850)
科学院(10689)
基金
项目(59864)
科学(45599)
基金(44134)
(42486)
国家(42215)
研究(34597)
科学基金(34165)
自然(25726)
自然科(25163)
自然科学(25151)
自然科学基金(24708)
(23762)
基金项目(23354)
(21041)
社会(20982)
社会科(19861)
社会科学(19856)
资助(18205)
教育(15735)
计划(14837)
重点(14640)
科技(13755)
科研(12763)
(12368)
(12347)
(12192)
创新(11745)
专项(11660)
编号(11136)
(11107)
期刊
(25690)
经济(25690)
学报(24982)
(21386)
科学(18743)
研究(18555)
大学(17052)
学学(16694)
中国(14425)
农业(14121)
(9902)
管理(8316)
(8226)
业大(7571)
(6115)
农业大学(6067)
(6053)
金融(6053)
林业(5908)
财经(5429)
教育(5395)
科技(5105)
自然(4652)
经济研究(4651)
(4609)
技术(4587)
中国农业(4425)
自然科(3909)
自然科学(3909)
资源(3810)
共检索到108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陆陈丹阳  钱永强  王越  孙振元  
以相同基因型的蛇莓(Duchesnea indica)无性系为材料,选取长势均一的相连分株,以断开状态下分株为对照,对相连分株的姊株进行不同浓度(0、100、200、300mmol·L-1)NaCl的处理,在胁迫第14天时,测定异质盐胁迫下相连两分株的生物量、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氢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连接与断开状态下,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受胁迫蛇莓姊株生长均受到抑制,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过氧化氢含量上升。但整体上,匍匐茎相连的姊株比断开的姊株受到胁迫程度较轻。在姊株受胁迫的相连分株中,未受到NaCl处理的妹株与对照相比,其生物量、相对含水量与细胞膜透性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而妹株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随姊株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田野  
盐胁迫是自然界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滨海盐碱地分布广、生境恶劣,且随着不科学地过度开发,滨海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土地生产力持续下降,盐碱地盐分分布特征及植物材料是影响滨海盐碱地植被覆盖质量的重要因素。滨海盐碱地盐分受坡度、光照、水分等自然因素影响,呈现不均匀的分布格局。克隆植物通过匍匐茎、根状茎等结构在其节上形成生理上相互连接而形态上相对独立的分株,使得分株间存在广泛的资源、能量和信号的交流与共享,即生理整合。因此,克隆植物是实现资源异质化分布立地环境的植被均匀覆盖的理想材料。蛇莓是一种典型的匍匐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芳  陈双林  李迎春  郭子武  杨清平  
竹子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对逆境会做出生理上的响应和适应。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竹子形成了相应的保护机制和生态适应对策,其中,生理可塑性是对环境影响反应的最直接表现。环境胁迫包括温度、水分和土壤盐碱、养分、重金属和大气污染等。从活性氧代谢、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系统和光合生理等方面对竹子生理可塑性的环境胁迫效应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竹子环境胁迫的生理适应与响应机制、基于生理可塑性多因子综合评价的抗逆竹种筛选、环境胁迫对竹子分布区域和碳平衡等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环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竹林适应性经营对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启鹏  郭志华  李春燕  马履一  
表型可塑性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一种适应能力,表现为积极的响应和消极的响应。可塑性不仅可以作为性状遗传,也可接受进化,但适应进化的前提条件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同时受可塑性代价和限制条件所局限,这些问题可通过先进的生物手段逐渐找到答案,并得到解决。其次,植物可塑性响应还受到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如光照(耐荫性)、营养、水分以及温度等,特别在全球大气变化的影响下,植物的可塑性响应能否反映这种变化值得去关注。同时,国内的表型可塑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大区域尺度上,更多的评价工作需要完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世龙  欧芷阳  申文辉  郝海坤  彭玉华  
以3年生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4个水分处理梯度,模拟研究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蚬木幼苗生长和形态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蚬木幼苗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地下部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蚬木幼苗地上部分形态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而地下部分根系先升高后降低,在中度胁迫处理条件下达到峰值;各组分生物量积累显著降低,其中,叶生物量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更为敏感,变化的幅度最大,茎次之,根最小;干旱胁迫下,植株将更多的同化物分配到根系,根生物量比增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白乌云  侯向阳  武自念  任卫波  赵青山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典型根茎型禾草,可通过根茎克隆形态可塑性来适应不同逆境。本文分析总结了盐碱胁迫、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和群落环境、草地利用方式等生态学因子对羊草根茎克隆形态可塑性的影响,并就该领域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羊草通过增加间隔子长度,以迅速逃离盐碱胁迫斑块;贫瘠的土壤环境中,羊草节间距缩短,根茎节数增加,以增加须根来获取养分;疏松的土壤和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羊草生长和克隆繁殖;群落环境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产生复杂影响;长期过度放牧不利于羊草克隆繁殖,表现为根茎长度指标降低,芽和分株减少;刈割时间和频次也有影响。羊草等草地根茎型植物未来研究中,应简化研究指标;重点研究群落环境和扰动的影响;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来揭示其通过根茎可塑性来适应逆境的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邬荣领  胡建军  韩一凡  刘红霞  
作为一组固生生物 ,树木具备一种独特的生存能力来适应在漫长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环境变化。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树木的许多生物学特性 ,如分枝习性与树冠结构 ,代表了树木的生长“蓝图”或基因型与其生长环境及历史的互作关系。遗传因子通过突变 ,染色体重组、基因重复 ,易位与互换等过程形成树木发育成固定的结构。早期形态学家已认识到 ,树木存着大量的形态与发育方面的重复 ,利用这些重复的分化 ,许多热带树种可以被划分成少数几组形态。类似的工作已用在温带树木的结构分析上。但是 ,尽管发展这样的一个分类机制是很容易的 ,然而实际的应用却非常困难 ,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树木类别内 ,甚至在相同树种内 ,存在着巨大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慧英  郑月茂  曹鸿国  温叶飞  张涌  
 传统观念认为,成体干细胞只能分化成其自身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但近年大量的研究表明,成体干细胞可跨系甚至跨胚层分化成在发育上与之无关的其他组织的细胞类型,即具有可塑性。文章对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结果、分化机制、应用前景及需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德灼  林伟彬  谭芳林  陈伟  
以秋茄(Kandelia candel)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的方法获得秋茄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KcCHS,GenBank登录号为KX673194.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KcCHS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1170bp,编码389个氨基酸,属于CHS超家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秋茄与其他物种的CHS基因核苷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平均达到80%以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KcCHS基因与余甘子CHS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兰萍  黄璐琦  华永丽  陈美兰  
文章回顾与总结了表型可塑性、生态型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了表型可塑性的表现形式,表型可塑性对环境的适应性,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基础,表型可塑性的生物学意义,以及生态型的产生,以及生态型的概念、生物学本质及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化学型的概念及研究现状。根据生物学的基本定律,表型变异=遗传变异+环境饰变,系统分析了化学型与表型可塑性和生态型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和生物学本质,指出表型可塑性、生态型及化学型形成的机制都是遗传变异与环境饰变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别是前者更关注环境饰变,而后二者则同时关注遗传变异与环境饰变的共同作用。最后,借鉴表型可塑性、生态型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化学型的研究策略:首先,认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波  陈鲜  张婷  成清龙  
表型可塑性在植物中普遍存在,一些可塑性表型可以由亲代通过种子传递给子代,使子代预知亲代的环境信息,从而提高子代对该环境的适应性。种子萌发是植物建立种群的关键环节,也是入侵植物爆发的起点,而种子萌发期代间传递的可塑性表型表现如何还不清楚。以自花授粉的入侵植物瘤突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为材料,收获不同养分处理亲代的种子,利用种子萌发袋模拟同质园试验,比较各亲代及子代种子萌发时相关指标在不同养分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亲代在高养分条件下生长时,其子代各指标(除侧根长度外)均高于低养分条件;当亲代在低养分条件下生长时,其子代在低养分条件下的发芽势、子叶宽度、子叶厚度、幼苗高度反而高于生长在高养分条件下的子代,这表明亲代可以通过种子把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传递给子代,而子代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子叶长度、主根长度、侧根长度依然为高养分条件大于低养分条件。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表型都可以由亲代通过种子传递给子代,明确其亲代可代间传递的可塑性表型受环境条件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秋  汤灵红  罗那那  吴燕峰  
为了探讨一年草本琉苞菊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通过模拟降水增加试验,分析降水对琉苞菊的物候特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增加30%和50%使琉苞菊进入始花期和结实期的时间分别提前了2~4 d和2~3 d;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植株高度、分枝数和叶片数均表现为增加趋势(P<0.05);降水增加也导致植株繁殖产量及生物量的增加(P<0.05).这表明降水增加对琉苞菊生活史特征的可塑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晓锋 胡体旭 叶 杰 张余洋 李汉霞 叶志彪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非常复杂,提高作物的耐盐性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对SOS信号(salt overly sensitive)转导途径、microRNA和转录因子在盐胁迫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期抗盐性研究与耐盐育种提供基础支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晓锋  胡体旭  叶杰  张余洋  李汉霞  叶志彪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非常复杂,提高作物的耐盐性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对SOS信号(salt overly sensitive)转导途径、microRNA和转录因子在盐胁迫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期抗盐性研究与耐盐育种提供基础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烨  李广德  刘国彬  廖婷  郭丽琴  姚砚武  曹均  
【目的】明确速生树种物候特征和生长可塑性对施肥的响应机制,为速生丰产林高效养分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重要速生丰产林树种毛白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包含3个施氮量处理(115、230和345 kg·hm~(-2)a~(-1))和1个对照处理(CK;0 kg·hm~(-2)a~(-1))的施肥试验。试验期间,对不同处理林分的叶面积指数(LAI)、胸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进行连续测定,并对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异速增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所有施肥处理的叶面积变化规律和胸径生长物候特征均与CK处理相似:毛白杨展叶期为4月中旬,落叶期为8月底,5月中旬至8月林地LAI在1.60~1.77 m~2·m~(-2)之间,叶面积较稳定。胸径生长起始期为4月中旬,8月下旬进入枝条封顶期,9月初胸径停止生长,胸径生长节律有明显的“快-慢-快”双峰型生长模式。各施肥处理的胸径生长速率和LAI均大于CK,尤其在生长季后期(8月),胸径生长速率平均比CK处理显著高71.6%(2011年)和85.1%(2012年)(P<0.05)。2)生物量分配异速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处理茎干和胸径的异速方程斜率为2.4,表明茎干生物量与胸径的生长关系为异速增长,茎干生物量分配比例主要受个体发育的控制而发生改变。施肥能提高茎干生物量分配比例,加速林木个体的发育速度,从而引起了茎干生物量分配的表观变化。CK和施肥处理的叶和地下根系的方程斜率分别为1.2和1.0,这表明叶和根系生物量的分配为等速增长。对比发现,施肥处理叶和根系异速方程的常数比CK显著高出0.4~0.6(P<0.05),这表明当拥有相同根系生物量时,施肥比CK有着更多的叶生物量,使得生物量分配从根向叶转移,即施肥引起了毛白杨叶生物量分配的变化。【结论】在施氮肥条件下,毛白杨的生长表型不仅会发生可塑性变化,而且也会受到个体发育改变的影响,该发现可为“基于植物可塑性响应策略”的速生丰产林高效养分管理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