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2)
- 2023(14791)
- 2022(12621)
- 2021(11866)
- 2020(9537)
- 2019(22090)
- 2018(21980)
- 2017(41387)
- 2016(22909)
- 2015(25708)
- 2014(25707)
- 2013(25342)
- 2012(23676)
- 2011(21627)
- 2010(21779)
- 2009(19714)
- 2008(19246)
- 2007(16901)
- 2006(15087)
- 2005(13399)
- 学科
- 济(93244)
- 经济(93147)
- 管理(60411)
- 业(58415)
- 企(46720)
- 企业(46720)
- 方法(36737)
- 数学(30948)
- 数学方法(30554)
- 中国(27827)
- 农(26675)
- 地方(24972)
- 学(23211)
- 业经(22288)
- 财(19578)
- 农业(18309)
- 贸(16218)
- 贸易(16204)
- 制(15995)
- 理论(15925)
- 易(15615)
- 和(15502)
- 环境(15344)
- 银(14982)
- 银行(14928)
- 技术(14780)
- 融(14744)
- 金融(14738)
- 行(14406)
- 发(14121)
- 机构
- 大学(326438)
- 学院(325762)
- 管理(123687)
- 济(123050)
- 经济(120123)
- 研究(117225)
- 理学(106306)
- 理学院(104965)
- 管理学(102998)
- 管理学院(102431)
- 中国(85507)
- 科学(76477)
- 京(71497)
- 所(61248)
- 农(59387)
- 研究所(56165)
- 财(55594)
- 中心(51546)
- 业大(51318)
- 江(49343)
- 范(46879)
- 农业(46687)
- 师范(46294)
- 北京(45573)
- 财经(44096)
- 院(42783)
- 州(40300)
- 经(39995)
- 师范大学(37371)
- 技术(37072)
- 基金
- 项目(223274)
- 科学(173820)
- 研究(162768)
- 基金(158422)
- 家(139589)
- 国家(138340)
- 科学基金(116694)
- 社会(99114)
- 社会科(93608)
- 社会科学(93584)
- 省(89105)
- 基金项目(84273)
- 自然(76474)
- 划(75874)
- 自然科(74633)
- 自然科学(74610)
- 教育(74347)
- 自然科学基金(73226)
- 编号(67080)
- 资助(64592)
- 成果(55553)
- 发(51990)
- 重点(50785)
- 部(47872)
- 课题(47686)
- 创(46373)
- 创新(43193)
- 科研(42670)
- 计划(41602)
- 发展(40865)
- 期刊
- 济(143328)
- 经济(143328)
- 研究(97252)
- 中国(67107)
- 学报(57214)
- 农(55182)
- 科学(51765)
- 管理(45897)
- 教育(42285)
- 大学(41627)
- 财(39299)
- 学学(39055)
- 农业(38515)
- 融(28443)
- 金融(28443)
- 技术(27997)
- 业经(24937)
- 经济研究(22027)
- 财经(20517)
- 业(19290)
- 图书(18962)
- 问题(18397)
- 经(17414)
- 科技(16787)
- 版(16029)
- 理论(15737)
- 技术经济(15115)
- 业大(14877)
- 资源(14851)
- 现代(14740)
共检索到488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杨军 刘远高 何广文
为了探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暴发性疾病的传染途径和致病病原,取呈现暴发性疾病典型症状的克氏原螯虾的组织与内脏,制作成螯虾肉糜后分为3份,分别采用抗生素除菌、不做任何处理和在100℃水浴锅中保持1 h等3种方法将螯虾肉糜处理后,连续投喂体重(5.6±0.3)g的幼年虾、体重(17.5±0.4)g的青年虾和体重(24.6±0.5)g的成年虾7 d后,继续饲养观察28 d,比较了各试验组螯虾的死亡率。结果表明,口服经过抗生素除菌和未经任何处理的患病螯虾组织能导致健康试验螯虾发病而死亡,而且青年虾和成年虾死亡数量较幼年虾多;与加热处理患病螯虾组织相比,未经处理的患病螯虾...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暴发性疾病 病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玉华 孙其焕
通过对上海一家水产养殖公司在1991~1992年度发生的暴发性疾病的现场检测和病原分离,获得了S-1、S-2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对健康亲虾具很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虾相同的症状并在人工感染病虾上分离出同样性状的菌株。证实了这二菌株是该病的致病菌。通过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莫格球拟酵母。通过药物筛选,配制出沼虾-Ⅰ和沼虾-Ⅱ药饵,对预防及早期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罗氏沼虾,亲虾,暴发性疾病,莫格球拟酵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刘远高 何广文 杨军
从患暴发病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肝胰腺中分离到3株细菌。人工注射感染显示,KSAX-3分离菌在浓度107cfu/mL时可使95%以上健康克氏原螯虾死亡;在106cfu/mL浓度时可导致70%的健康克氏原螯虾死亡,并使克氏原螯虾出现明显的与自然条件下相似的疾病症状,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克氏原螯虾致病菌。KSAX-3菌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为:革兰氏阴性,单鞭毛,发酵葡萄糖,甘露醇、氧化酶、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脱羧酶、水杨酸、枸橼酸盐(西蒙氏)阴性,在含0%、10%NaCl的普通培养基中不生长,在含2%、4%、6%8、%NaCl的普通培养基中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鸿泰
鱼虾类暴发性疾病的中医学探讨王鸿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近年来鱼虾类暴发性流行病越来越严重,呈上升趋势,不少学者都认识到这些流行病与生态环境变化有密切相关,特别是多种细菌和病毒都在同一水环境中,如淡水中的呼肠孤病毒(Reovirus)、...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巧红 王世锋 蔡岩 张晗 谢珍玉 郭伟良 冯永勤 周永灿
2011年4月,从海南工厂化养殖的患病方斑东风螺体内分离得到3株优势菌,经感染实验确定菌株DFL11-01为该暴发性疾病的致病菌,其对方斑东风螺注射感染的LD50为2.6×106CFU/g。采用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DFL11-01进行鉴定,并以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法对所有3株分离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株细菌均为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FL11-01对阿洛西林、利福平等15种药物耐药;对头孢他啶、四环素等3种药物中介敏感;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头孢三嗪、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等5种药物敏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人工养殖热潮正在我国部分地区兴起,由于养殖者缺乏饲养克氏原螯虾的经验和技术,随着养殖面积的迅速扩大,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性发生正在威胁着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由致病性细菌、病毒和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的危害严重。本文对克氏原螯虾传染性疾病和防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养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凯彬 石存斌 李新辉 黄志斌 余德光
1999年 8~ 10月广东沿海网箱养殖的眼斑拟石首鱼 (Sciaenopocellatus)流行一种暴发性传染病 ,经抗菌药或杀虫剂处理均无效。为查明病因 ,取病鱼镜检 ,未发现寄生虫 ,也分离不到细菌。电镜观察 ,可见病鱼的脾脏细胞内有截面为六边形、直径约 15 0nm的病毒颗粒 ,且脾、肝、肾都有一定程度的病变 ;用 2对日本所报道的虹彩病毒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 ,在病鱼的脾脏样品中扩增出 2条大小与所报道的虹彩病毒扩增产物吻合的特征带 ,故初步认定虹彩病毒是眼斑拟石首鱼暴发性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正国 王水明 吉传义 杨奎 杜念兴
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原研究肖正国,王水明,吉传义,杨奎,杜念兴(南京动植物检疫局,南京210009;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南京210095)STUDIESONTHEPATHOGENYOFSUDDENDEATHOFPRAWN¥XiaoZhenggu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淑勤 李新辉 潘厚军 黄志斌
经分级离心提取,电泳分析,发现患暴发性传染病的鳜内脏组织内存在一种分子量约为1.45×107道尔顿的外源性核酸。病原类型及其相关的病症分析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外源核酸与鱼发病密切相关。电镜观察到病鳜脾脏细胞内有大量截面呈六角形,直径约150nm的球状病毒颗粒,认为这种外源核酸源自病毒,由此确认病毒是鳜暴发性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原。
关键词:
鳜 暴发性传染病 病原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路 左文功 蔡传奇 艾晓辉 何介华
1991年6—9月,从湖北省沙市市及江陵县患暴发性传染病的鲢鱼、鳙鱼、团头鲂、白鲫和鲤鱼体内分离到10多株病原菌;这类细菌能够使多种淡水鱼致病,20℃—28℃时,LD_(50)为10~(4.2)—10~(5.0),能够产生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经鉴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亦是沙市地区暴发性传染病病原之一。
关键词:
暴发性传染病 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吕贤善 徐绍基 王爱明
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 V.alginolyticus 均能引起食物中毒、创伤感染和败血症等,引起对虾致病也曾有报道。但对弧菌的生物学特性作系统研究的资料在水产方面的杂志上还很少报道。1990年5月28日,位于象山港末端大佳何高湖塘养殖场的5号、24号塘内的对虾突然发病,103亩虾塘内110万尾对虾毁于旦夕,同时在其他塘内也发现了同样的疾病。作者于5月30日应邀去现场进行残活病虾的检验,发现肝脏发白或呈棕灰色,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洋 沈锦玉 姚嘉赟 潘晓艺 郝贵杰 尹文林 杨国梁 王军毅
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长三角地区开展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成虾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所采集病样按其症状分为肌肉白浊病(以上海和浙江病样为主)、蓝体病(以江苏病样为主)、红体病(以浙江病样为主)三类。从采集的罗氏沼虾病样中分离到优势细菌11株,人工感染健康罗氏沼虾,筛选出3株主要致病菌,分别命名为SHB1,GYB8,HZL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 S rRNA鉴定,确定3株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费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普通变形杆菌(Pr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昌彬 王金星 刘存仁 吴中华 陈忠科 张红卫
在保证有充足氧气的前提下 ,按正交设计 ,研究水质氨态氮浓度、pH值、盐度和温度四种环境因子 ,对实验感染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中国对虾发病的影响。在感染的不同时期 ,这四种环境因子对带毒对虾死亡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感染后 3~ 4天 ,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次序为盐度、pH值、温度、氨态氮浓度 ,感染后 5天 ,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次序变为氨态氮浓度、pH值、温度、盐度。我们还进行了混合水平的正交实验 ,即在盐度水平不变 ,氨态氮浓度降到适宜的水平 ,再研究温度、pH值、氨态氮三种因子对带毒对虾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三种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温度、氨态氮浓度和pH值 ,这与我国养殖对虾发病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号锋 易少奎 张龙 杨思琦 李艳和
为探究硫酸软骨素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1(chondroitin sulfat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1,CSGalNAcT-1)在克氏原螯虾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利用RACE技术成功获得克氏原螯虾CSGalNAcT-1基因完整cDNA序列,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在CpG寡脱氧核苷酸(ODN)、嗜水气单胞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刺激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CSGalNAcT-1基因在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近胃段肠,在心脏、胃、肌肉和围食道神经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血细胞中CSGalNAcT-1基因表达量在嗜水气单胞菌和WSSV刺激下呈现出下调及上调,而在注射免疫刺激剂CpG ODN后,CSGalNAcT-1基因表达水平在大部分组织中呈现上调。表明克氏原螯虾CSGalNAcT-1基因可能在抵御外界病原侵染以及增强自身免疫反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