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1)
- 2023(2878)
- 2022(2590)
- 2021(2381)
- 2020(2075)
- 2019(4602)
- 2018(4576)
- 2017(7903)
- 2016(4804)
- 2015(5368)
- 2014(5174)
- 2013(5176)
- 2012(5110)
- 2011(4919)
- 2010(4829)
- 2009(4269)
- 2008(4200)
- 2007(3744)
- 2006(3388)
- 2005(3093)
- 学科
- 济(14274)
- 经济(14251)
- 学(9750)
- 管理(8637)
- 业(8143)
- 企(6271)
- 企业(6271)
- 方法(6008)
- 数学(5122)
- 数学方法(5038)
- 农(4286)
- 中国(4189)
- 水产(3836)
- 财(3432)
- 动物(3339)
- 制(3010)
- 动物学(2838)
- 农业(2805)
- 业经(2732)
- 和(2708)
- 贸(2584)
- 贸易(2582)
- 及其(2576)
- 易(2512)
- 环境(2462)
- 理论(2339)
- 地方(2314)
- 融(2262)
- 金融(2259)
- 体(2139)
- 机构
- 大学(71910)
- 学院(69877)
- 研究(35859)
- 科学(29209)
- 农(27803)
- 中国(24954)
- 农业(23092)
- 所(22731)
- 济(21782)
- 研究所(21425)
- 经济(21230)
- 业大(18703)
- 京(17400)
- 管理(17184)
- 室(15808)
- 实验(14855)
- 理学(14600)
- 实验室(14348)
- 农业大学(14312)
- 中心(14293)
- 理学院(14245)
- 省(14005)
- 重点(13687)
- 管理学(13637)
- 管理学院(13545)
- 院(13464)
- 业(13434)
- 科学院(12780)
- 江(12091)
- 部(11261)
- 基金
- 项目(52567)
- 家(38432)
- 国家(38173)
- 科学(37792)
- 基金(36788)
- 科学基金(28279)
- 研究(27355)
- 自然(23206)
- 自然科(22617)
- 自然科学(22606)
- 自然科学基金(22192)
- 省(20738)
- 划(20014)
- 基金项目(18884)
- 资助(16254)
- 计划(15570)
- 科技(15369)
- 社会(13935)
- 重点(13828)
- 社会科(12888)
- 社会科学(12881)
- 专项(12284)
- 教育(11905)
- 发(11815)
- 农(11673)
- 科研(11673)
- 业(10982)
- 部(10419)
- 创(10385)
- 创新(9947)
共检索到108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於叶兵 吕富 赵卫红 杨文平 王爱民 黄金田
研究分析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雌性亲本在产卵和抱卵期间肝胰腺和肌肉生化组成的变化及能量变动。结果表明:(1)克氏原螯虾产卵前后肝胰腺与肌肉指数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卵巢指数由6.14%降到0.40%(P<0.01),产卵后至卵破膜阶段肝胰腺指数上升了13.29%,显著高于产卵前水平(P<0.05)。(2)克氏原螯虾产卵后肝胰腺和肌肉中3大营养物质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肝胰腺中粗脂肪含量与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下降极显著(P<0.01),至卵破膜阶段,肝胰腺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快速恢复且极显著超过产卵前水平(P<0.01)。产卵前后肝胰腺能值下降最大,抱...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生理阶段 生化组成 能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魏华 沙晓姣 陈阿琴 唐建清 夏爱军
为了研究5-HT与DA阳性物质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rus clarkii)不同发育时期的卵巢细胞和肝胰腺细胞中的分布特征,运用免疫组化法对卵巢发育4个不同时期的卵巢与肝胰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各期卵巢卵细胞和肝胰腺细胞中均存在5-HT与DA阳性物质。Ⅰ期卵巢5-HT阳性物质分布于卵母细胞胞核,胞质未出现阳性;Ⅱ期~Ⅳ期5-HT阳性物质主要集中在卵母细胞胞质以及胞核。在发育各期的肝胰腺中5-HT的免疫物质均呈阳性。Ⅰ~Ⅳ期卵巢中,DA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卵母细胞的胞核以及肝胰腺细胞,其强度呈递减趋势。结果提示5-HT具有促进卵巢发育作用,而DA则抑制卵巢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陶易凡 强俊 王辉 徐跑 马昕羽 赵文强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生物酶的测定,以体重(25.88±4.40)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生理代谢与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得出96 H lc50的基础上,将克氏原螯虾暴露于半致死浓度PH水体中96 H,以PH7.6作为对照,并于胁迫后0 H、2 H、8 H、24 H、96 H采集鳃和肝胰腺样品,测定鳃部分代谢酶和肝胰腺主要抗氧化指标,并对鳃和肝胰腺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PH 96 H lc50为3.675。低PH暴露后,实验组鳃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锋 闵宽洪 张汉华 朱健 周鑫
对不同发育期的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和性腺指数进行了测定,并采用甲醇抽提的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了克氏原螯虾不同发育期的卵巢和肝胰腺中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卵巢发育,发育初期肝胰腺指数随着发育的进行逐步增加,到初级卵黄发声期到达最大值后随之下降。卵巢中孕酮和雌二醇含量随着卵巢发育的程度而逐步提高,在初级卵黄发生期到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在肝胰腺中有着相似的趋势,但是峰值出现稍晚,在次级卵黄发生期。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卵巢 肝胰腺 孕酮 雌二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宁 华雪铭 赵朝阳 冯文和 周鑫 王军 朱站英 周洪琪
实验测定了两种规格(27.0±2.0、12.0±2.0 g)野生克氏原螯虾的肌肉生化成分、组织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等。结果表明:大规格虾的肌肉能量以及整虾除肌肉外其它部分的能量均高于小规格虾,肌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也均高于小规格虾;肝胰脏和肠道内蛋白酶、淀粉酶活力随pH值的增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两种规格虾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以及小规格虾肝胰脏中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7.2,而小规格虾肝胰脏中蛋白酶最适pH值则为7.6;大规格虾血清中血蓝蛋白的含量高于小规格虾,而血清和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的活性则都低于小规格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明君 王春 吴旭干 何杰 龙晓文 李国祥 汤北伟 成永旭
以越冬后即将进入蜕皮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实验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其蜕皮周期肝胰腺及肌肉脂类的动态变化。本实验将其幼蟹蜕皮周期分为蜕皮前期(D期)、蜕皮期(E期)、蜕皮后期(AB期)和蜕皮间期(C1期和C2期)。结果发现,(1)蜕皮各期肝胰腺总脂含量变化显著,呈现为"高-低-高"的趋势,其中D期最高,AB期最低,C1、C2期开始回升;而肌肉总脂含量变化趋势与肝胰腺相反,为先上升后再下降趋势,在D期最低,AB期含量最高。(2)肝胰腺脂类中以甘油三酰(TG)为主,其次是磷脂(PL);而肌肉脂类主要是PL,其次是TG和胆固醇(CHO)。肝胰腺中TG含量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C1期含量最低,肝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陶易凡 强俊 王辉 徐跑 马昕羽 赵文强
研究了高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中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对鳃、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得出96 H L C_(50)的基础上,设置对照(pH7.6)和实验(pH10.2)2个pH处理组,进行96 H高pH胁迫,于胁迫后0、2、8、24和96 H测定鳃Na~+-K~+-aTp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延胡索酸还原酶(fumaraTe reduCTase,frd)、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并采集完整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海兵 宋晓玲 韦嵩 刘君 李赟
分析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人工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后,其血细胞吞噬(Phagocytosis)活性,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规律,其目的是为WSSV感染与螯虾的免疫防御反应等研究提供依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时间的延长,血细胞吞噬活性、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也随之改变,其中血细胞吞噬活性的变化规律性比较明显,可作为WSSV感染的敏感指标,也可以用作间接指示克氏原螯虾健康状况的指标。而在不同的感染时间,克氏原螯虾肝胰腺AC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剑 赵仲孟 黄志鹏 赵瀚 李强 张露 柯红雨 苏旭涛 肖宇 杜军
#N/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楠 魏华 沈竑 徐克怀 陈金民
为研究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实验将克氏原螯虾成虾暴露于农药溴氰菊酯0.5、0.1和0.005μg/L等3个浓度的药液中24 h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克氏原螯虾肌肉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情况,并以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CCO)、乳酸脱氢酶活力(LDH)和乳酸(LD)含量为生物标志物评价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肌细胞呼吸产能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浓度的溴氰菊酯都会造成肌细胞超微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浓度越大损伤越严重,损伤主要表现为肌原纤维断裂、肌浆网溶解,线粒体溶解。此外,3个浓度的溴氰菊酯都会对CCO活力、LDH活力和LD含量产生影响。其中0.1μg/L的溴氰菊酯在6~24 h的暴露...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溴氰菊酯 肌肉 毒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占林 李嘉尧 甘信辉 吕晓燕 王群 赵云龙
通过在人工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5%的花生油、猪油、鱼油和豆油作为主要脂肪源,以商业饲料为对照,进行8周饲喂实验,研究不同脂肪源对红螯光壳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及其肌肉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脂肪源对红螯光壳螯虾幼虾的体长增长率和特定增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增重率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豆油组最高,达到2332.93%,花生油组最低,为1839.50%;豆油组肝胰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为0.75%。幼虾存活率以豆油组最高(P0.05),达到83.3%,鱼油组较低,仅为56.7%。不同脂肪源饲喂组的肝胰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迪 陈效儒 文华 吴凡 陆星 田娟 刘伟 蒋明 喻丽娟 张璐 李淑云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亲虾对脂肪的需要量,本实验采用初始体质量为(15.46±0.20)g的克氏原螯虾亲虾324尾,分为6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雌雄比例为2:1),投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0%,脂肪水平分别为1.98%(对照组)、4.12%、5.84%、7.89%、10.48%和11.89%的6组半精制饲料,饲养8周后,测定并分析亲虾的生长性能、肌肉成分、繁殖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以及血淋巴部分生化指标。结果发现:①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在饲料脂肪水平达到7.89%后呈下降趋势;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呈上升趋势,11.89%组最高。②饲料脂肪水平对亲虾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肌肉粗脂肪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在饲料脂肪水平为5.84%时最高。③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性腺指数、抱卵率、抱卵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7.89%时达到最大。④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随饲料脂肪水平升高而升高,均在11.89%组最高;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⑤饲料脂肪水平对实验虾肝胰腺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对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利用增重率与饲料脂肪水平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克氏原螯虾亲虾获得最佳增重率时对饲料的脂肪需要量为7.60%。对实验虾生长性能、肌肉成分、繁殖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血淋巴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显示本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亲虾对脂肪需要量为7.60%~7.89%。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莫翠琴 黄凯 曹鑫盛 江林源 于凯 郭睿婕 王超男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选取600尾初始体重为(4.00±1.00) 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随机分为5组(L1、L2、L3、L4和L5组),分别投喂脂肪水平为2.86%、5.11%、7.67%、10.19%和13.02%的等氮实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特定生长率(SGR)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饲料系数(FCR)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L3组的FCR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肌肉的蒸煮损失率、粗脂肪含量、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呈上升趋势,L5组的二十碳五烯酸(EPA)显著高于其余组,L5组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L1和L2组(P0.05),L5组的总鲜味氨基酸(∑FAA)、丙氨酸(Ala)及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显著低于L1组(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饲料脂肪含量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肌肉的营养品质,在本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幼虾饲料中脂肪的建议添加量为6.82%~10.19%。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昕昊 杨丹 季春雷 王佩蓉 张静静 彭麟 高修歌 季辉 江善祥
[目的]旨在探究马度米星铵对克氏原鳌虾肝胰腺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将192尾成年雄性克氏原鳌虾(体质量21 g左右)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8尾)。除对照组外,各处理组的克氏原螯虾分别采用低剂量(0.7 mg·L~(-1))、中剂量(3.5 mg·L~(-1))和高剂量(7 mg·L~(-1))的马度米星铵连续药浴给药28 d。分别在给药后7、14、21和28 d各处死12尾克氏原鳌虾,取其肝胰腺,制备微粒体后,测定细胞色素P450(CYP_(450))、细胞色素b5(CYP b5)含量,I相药物代谢酶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活性和苯胺-4-羟化酶(AH)活性以及II相药物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N-乙酰基转移酶(NATs)的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CYP_(450)、gst、CYP b5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28 d内,7 mg·L~(-1)处理组各时间段CYP_(45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 < 0.05),CYP b5无显著变化(P > 0.05);与对照组相比,7 mg·L~(-1)处理组的I相药物代谢酶ERND、APND、AH活性和II相药物代谢酶GSTs、UGTs和NATs活性均显著升高(P < 0.05),3.5 mg·L~(-1)处理组的ERND、UGTs和NATs活性显著升高(P < 0.05),0.7 mg·L~(-1)处理组ERND活性显著升高(P < 0.05);马度米星铵对肝药酶相关的gst、CYP_(450)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 < 0.05),CYP b5基因除第7 天显著上调(P < 0.05),其余时间无显著变化(P > 0.05)。[结论]马度米星铵可以诱导克氏原鳌虾肝胰腺药物代谢酶,其中ERND和GSTs对马度米星铵较敏感,可以作为早期马度米星铵污染水体的生物标记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鸣鹤 肖英平 吴志强 胡向萍
以体质量(0.015±0.004)g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终末体质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出减小趋势,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在5种养殖密度下变化规律不显著(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体内水分含量在5种养殖密度下差异较小(P>0.05);粗蛋白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由54.02%增高至60.75%(P<0.05);粗脂肪含量不断减少(P<0.05),由26.1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