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5)
- 2023(5658)
- 2022(4804)
- 2021(4716)
- 2020(3891)
- 2019(8411)
- 2018(8390)
- 2017(14959)
- 2016(7920)
- 2015(8714)
- 2014(7804)
- 2013(7502)
- 2012(7032)
- 2011(6468)
- 2010(6631)
- 2009(6169)
- 2008(5968)
- 2007(5526)
- 2006(4807)
- 2005(4178)
- 学科
- 业(26780)
- 管理(24760)
- 企(23649)
- 企业(23649)
- 济(22750)
- 经济(22715)
- 技术(15887)
- 技术管理(11763)
- 中国(9110)
- 农(7153)
- 业经(7138)
- 学(6892)
- 方法(6544)
- 财(6021)
- 融(5885)
- 金融(5882)
- 银(5797)
- 银行(5781)
- 行(5607)
- 制(5581)
- 理论(5395)
- 农业(5278)
- 地方(4990)
- 数学(4740)
- 数学方法(4635)
- 教育(4606)
- 和(4459)
- 划(4340)
- 策(4263)
- 产业(4064)
- 机构
- 大学(105691)
- 学院(103429)
- 济(40974)
- 经济(40102)
- 管理(39696)
- 研究(39170)
- 理学(33636)
- 理学院(33217)
- 管理学(32762)
- 管理学院(32527)
- 中国(29081)
- 科学(23817)
- 京(23561)
- 所(19824)
- 财(18167)
- 研究所(18001)
- 中心(17097)
- 江(16494)
- 农(16074)
- 北京(15764)
- 范(15640)
- 师范(15513)
- 业大(15181)
- 院(15111)
- 财经(13793)
- 州(13062)
- 师范大学(12647)
- 经(12550)
- 技术(12339)
- 农业(11983)
- 基金
- 项目(69618)
- 科学(55747)
- 研究(53930)
- 基金(48677)
- 家(42995)
- 国家(42603)
- 科学基金(35930)
- 社会(33266)
- 社会科(31448)
- 社会科学(31440)
- 省(28673)
- 基金项目(25529)
- 教育(24486)
- 划(24351)
- 自然(22009)
- 创(21712)
- 自然科(21540)
- 自然科学(21534)
- 自然科学基金(21193)
- 编号(20941)
- 创新(19118)
- 成果(18229)
- 资助(17663)
- 重点(15929)
- 课题(15703)
- 发(15692)
- 部(14538)
- 业(14233)
- 新(13743)
- 国家社会(13541)
共检索到167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全继业
克林顿时期是美国由美苏争霸转变为发展经济的时期,也是美国依靠在IT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及其产业化,推动经济彻底摆脱"滞胀",并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唯一霸主的时期。研究克林顿时期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程,对探索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科技经济战略及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燕和 王西方
以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为理论依据,傅殷才主张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时,不能忽视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与实践的研究。他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批判克林顿经济学的阶级性、辩护性和反动性,目的是引导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克林顿经济学:既要避免对克林顿经济学的过度盲从,又要重视其所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的复兴理论与现实意义,还要重视克林顿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的借鉴价值。傅殷才对克林顿经济学理论本质的批判,与对其政策实践的评析,启示我们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时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重视科技进步、产业创新,借以推进当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敏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张西兰
最近,美国新总统克林顿向国会发表了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份国情咨文,宣布了所谓使"美国脱胎换骨"的新经济计划。就实质内容而言,可以说实际上是一份振兴美国财政的计划,其主要策略就是通过增税和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就业,解决其前三任美国总统始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洁 李群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打响,警示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经费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缩减医疗、能源、环境等非国防领域的基础研究预算的科技战略,也为我国前沿技术突破、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赶超契机。美国注重高等教育、发展军民融合模式、政府采购激发技术创新等措施,都为美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加快新兴领域的科技战略布局,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技术研发创新,提高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加强技术创新型人才储备。研究从美国的科技研发投入体系、政策管理体系、成果转化模式、收益分配方式、金融服务模式等多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该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始创新为根基、多元主体为创新、转化流程为基础、金融服务为保障、奖励机制为后盾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政府采购 技术创新 网络贷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杨
在当代经济中,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在全球性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保证。纵观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总是伴随着技术的创新。可见,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一国整体实力的高低。通过论述分析国外自主创新的特征,为我国自主创新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模式 创新能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清
本文在分析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做法基础上,研究提出借鉴国外政府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先进经验的启示,以及我国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国际经验 政府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纪建悦 郭春静 张志亮
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自主创新受到各经济体的普遍重视,国内大多企业也逐渐把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目标。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种种冲击。海信集团作为家电行业的领跑者,在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通过对海信集团自主创新能力的分析,为更好地提高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海信集团 自主创新能力 经验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思正
一在美国历史中,因总统更迭而引起重大经济政策的变化并不多见,因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体制在美国长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美国人根深蒂固地认为,比之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不仅经济实力最强,而且政治体制稳定,不致因政治动荡而引起经济决策的重大变化,而市场经济的调节性和灵活性即所谓无形的手能发挥较大作用。但近20年来,美国大部分人已逐渐觉察到美国经济状况日益衰弱,表现在生产率增长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艾冰
在我国财政部暂停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相关政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和德国为例研究了欧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欧美经验,为我国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功能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政府采购 自主创新 经验 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勇
文章对欧美国家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欧美国家推进中小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具体的政策,最后从法律、行政、经济三个层面阐述了就其所得的启示。
关键词:
欧美国家 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太年
美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重心的下移为美国保持世界科学中心地位提供了坚实基础。本文以美国表现突出的7所科技特色高中为例,分析比较这类学校如何通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发现,"共同基础的低平"和"选择领域的精深"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支持了学生的广度学习和在兴趣/特长领域的深度学习;充分注重学生的研究、研讨、设计,采用问题解决和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创新,支持了学生科技创新关键能力的发展。此外,适切的评价系统、课程教学决策的情境化和专业化有助于系统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凤
美国蒙哥马利市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在税收政策上采取了税收减免的多管齐下,取得了可喜成效。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诸如,税收政策受政治家左右,税收减免造成政府财政压力,政府间税收竞争激烈。为应对这些问题,蒙哥马利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举措,如经由研究开发的税收减免,降低政策的政治干扰;投资税收减免,缓解财政压力;棕色地带改造法案的税收减免,规避税收竞争;购置与使用节能设备的税收减免,推动环保创新。我们可以从蒙哥马利得到一定启示,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税收政策基于公平竞争,税收扶持限于竞争前,税收政策法制化,注重研发阶段激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金萍 杨连生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动力问题备受关注,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仍表现为个体性的单打独斗,缺少协同性。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注重科技发展。鉴于此,有必要观审世界各国在科技协同创新方面的做法,尤其是美国科技协同创新网络方面的有益经验,以期助益于我国的科技建设工作。
关键词:
美国 科技 协同创新网络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