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
- 2023(157)
- 2022(141)
- 2021(144)
- 2020(128)
- 2019(240)
- 2018(229)
- 2017(448)
- 2016(237)
- 2015(242)
- 2014(226)
- 2013(229)
- 2012(197)
- 2011(182)
- 2010(182)
- 2009(167)
- 2008(158)
- 2007(128)
- 2006(106)
- 2005(101)
- 学科
- 管理(1208)
- 济(882)
- 经济(881)
- 业(873)
- 企(852)
- 企业(852)
- 方法(415)
- 人事(339)
- 人事管理(339)
- 财(319)
- 数学(318)
- 数学方法(316)
- 业经(272)
- 制(262)
- 务(259)
- 财务(259)
- 财务管理(258)
- 企业财务(255)
- 学(212)
- 体(197)
- 划(187)
- 农(177)
- 体制(172)
- 理论(158)
- 技术(151)
- 和(149)
- 银(137)
- 银行(137)
- 环境(127)
- 策(127)
- 机构
- 大学(3501)
- 学院(3430)
- 管理(1545)
- 济(1469)
- 经济(1450)
- 理学(1409)
- 理学院(1394)
- 管理学(1380)
- 管理学院(1371)
- 研究(939)
- 中国(745)
- 财(713)
- 财经(609)
- 京(606)
- 农(597)
- 经(568)
- 科学(540)
- 商学(489)
- 商学院(486)
- 财经大学(486)
- 农业(476)
- 业大(469)
- 中心(450)
- 经济学(450)
- 江(438)
- 所(428)
- 经济学院(402)
- 工商(400)
- 研究所(399)
- 经济管理(387)
共检索到4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文舸
医院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深化与发展,不仅得到卫生部门的积极反应,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也不乏有疑虑:医院该不该搞承包?这一问题的提出提示我们,仅仅从效益着眼分析医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医院经济的特殊运行方式中阐明医院承包的可行性。从对医院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短期行为的分析中,提出完善医院承包制的思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保真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上涨迅猛,医院所处的环境变化太大,不论医院是否承包,都处于困境,正经受外环境的严峻考验。因此,分析医院行为不能就医院论医院,而应把它放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中,才能对它的行为,特别是短期行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与评论,也才能对症下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素珍,刘丹,张越英
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化,有些医院或医院的部分科室试行了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承包和租赁较为理想地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卫生机构同外部环境的关系及经营机制都发生了变化。 承包经营有产生短期行为的可能性,但不是承租经营必然产生短期行为,只要我们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卫生机构内部和外部的制约机制,就能兴利除弊。基本思路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任根甫
农业银行去年率先试行承包后,人们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营行为短期化,据此,笔者对专业银行承包经营短期行为作些粗浅的剖析。1.专业银行承包经营存在短期行为的可能性。经营行为短期化是不是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才出现的经济现象,即是不是随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短期行为也应运而生呢?看来并非如此。因为不论工商企业还是专业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杰云
近些年来,在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改革取向上,人们围绕着承包制和税利分流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争论的双方各执己几尢,相持不下。笔者认为,任何一种分配模式都无一例外地要涉及到两个行为主体;国家与企业。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分配模式的建立必须既有助于微观主体充满活力和行为合理化,又有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建清
产学研合作之说由来已久,相关工作也一直在开展,但是,就目前来说,还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产学研合作大都还流于浅表层面,以完成"点对点"的局部项目为主,有一些所谓的高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亦一
承包企业的短期行为问题,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公认的承包难题之一。如何强化企业行为短期化约束机制,克服企业短期行为,已成为我国当前企业改革实践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承包企业的短期行为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投资行为、分配行为及资产行为四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玉宽
(一)由于理论导向的原因,将社会主义医院规定为商品经济的生产部门,导致医院追求价值生产的最大化。多年来,卫生经济理论界将社会主义医院的业务性质规定为生产性与福利性相结合的“二重属性”,而且认为生产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并且认为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学说的基础上,破除了长期统治卫生部门的旧观念,从而所确立的新观念。其实,这一规定并非出自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而且由于对马克思这一理论的误解,从而仿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博 邱国栋
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机构对一条或多条供应链上下游关联企业进行整体评估并予以授信的融资创新活动,在解决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上下游链条网络冗长复杂、对关联企业贸易背景监测困难,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积聚了难以估量的隐形风险,特别是合谋掩饰行为具有非全局性、隐蔽性等特点,现行监管手段难以准确识别,成为当前阻碍我国供应链金融稳健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分析发现,道德缺失下的风险逐利心理是驱动融资者产生合谋掩饰行为的根本原因,虚假共识下的运行机制局限是阻碍金融机构识别合谋掩饰行为的客观障碍。为克服供应链金融中的合谋掩饰行为,可通过智能区块链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耦合,构建新型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为确保所构建新型机制稳定运行,治理者应大力加强供应链金融技术环境配套建设,使科技创新成为供应链金融有效规避不可预见风险、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方向、充分挖掘耦合效应潜在价值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强化信用资产属性及风险监管,编织以供应链企业之间信用资产互相交叉背书为担保的金融风险防控网。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还可尝试转变既有角色与功能定位,扩大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创造范围。
关键词:
合谋掩饰 智能区块链 供应链金融 耦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祥林 李一凡
文章基于区制转移模型对单因素CKLS短期利率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该扩展模型对我国短期拆借利率展开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短期利率的波动除具水平效应外,还存在显著的区制转移特征。通过平滑概率动态分析发现,我国短期利率的区制转移行为与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及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关键词:
短期利率 区制转移 平滑概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彦
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固然是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继续,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运行机制的重要步骤.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建立之中,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与财税体制相关的各种体制的改革尚未配套,将使现期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不能对改革后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寄予过高的期望,也不能企望通过分税制改革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财政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在推行分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加速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与分税制改革相配套的各项改革,才能提高分税制改革的宏观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彬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植下才能够依法、规范、有序地进行,但是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越位争利和缺位不作为行为,都会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更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和阻碍。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就应该明确界定政府的地位和角色,还应该积极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关于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这三个方面加强对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引导行为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
承包经营权 流转 政府行为 法律规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涛
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汇率弹性则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浮动的历史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浮动的现状研究,得出我国没有必要过分害怕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基本结论。同时提出,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要根据国内金融发育程度和企业承受能力稳步推进。要引导市场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意识,克服汇改过程中的人民币单边预期。
[期刊] 征信
[作者]
雷华顺
众筹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多信息失灵问题,造成交易双方在判断能力、谈判能力等方面的不对等,不仅违反"意思自治、平等和诚信"等基本原则,而且可能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导致众筹市场的消亡。市场自身无法解决信息失灵问题,需要制度克服,路径包括公权力的强制介入,对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的重新分配,实现双方地位的实质平等,或者通过冷静期、担保等制度设计达到上述目的。
关键词:
众筹 信息失灵 制度设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雷华顺
众筹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多信息失灵问题,造成交易双方在判断能力、谈判能力等方面的不对等,不仅违反"意思自治、平等和诚信"等基本原则,更可能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导致众筹市场的消亡。市场自身无法解决信息失灵问题,需要制度克服,路径包括公权力的强制介入,对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重新分配,实现双方地位的实质平等,或者通过冷静期、担保等制度设计达到上述目的。
关键词:
众筹 信息失灵 克服 制度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