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2)
- 2023(4368)
- 2022(3576)
- 2021(3300)
- 2020(2868)
- 2019(6097)
- 2018(6043)
- 2017(10987)
- 2016(5951)
- 2015(6606)
- 2014(5899)
- 2013(5733)
- 2012(5494)
- 2011(4754)
- 2010(4946)
- 2009(4505)
- 2008(4838)
- 2007(4397)
- 2006(3810)
- 2005(3265)
- 学科
- 管理(25351)
- 业(23835)
- 企(22801)
- 企业(22801)
- 济(21623)
- 经济(21610)
- 技术(10519)
- 财(9127)
- 技术管理(8685)
- 方法(7585)
- 务(6706)
- 财务(6701)
- 财务管理(6690)
- 企业财务(6377)
- 中国(6347)
- 制(6092)
- 数学(6056)
- 数学方法(5958)
- 业经(5393)
- 学(5379)
- 银(5378)
- 银行(5363)
- 行(5076)
- 融(4621)
- 金融(4618)
- 理论(4227)
- 农(4170)
- 划(4121)
- 体(3976)
- 策(3871)
- 机构
- 大学(79276)
- 学院(79019)
- 济(33099)
- 经济(32424)
- 管理(29719)
- 研究(27097)
- 理学(25134)
- 理学院(24854)
- 管理学(24459)
- 管理学院(24303)
- 中国(21882)
- 财(17233)
- 京(16666)
- 科学(16072)
- 所(13432)
- 财经(13060)
- 中心(12453)
- 江(12271)
- 农(12044)
- 研究所(12002)
- 经(11886)
- 业大(10801)
- 经济学(10623)
- 北京(10368)
- 院(9865)
- 财经大学(9854)
- 州(9780)
- 范(9553)
- 农业(9541)
- 师范(9430)
- 基金
- 项目(52075)
- 科学(42160)
- 基金(38686)
- 研究(37650)
- 家(34092)
- 国家(33796)
- 科学基金(29467)
- 社会(25127)
- 社会科(23789)
- 社会科学(23783)
- 省(20972)
- 基金项目(20189)
- 自然(19007)
- 自然科(18635)
- 自然科学(18632)
- 自然科学基金(18299)
- 划(17403)
- 教育(17144)
- 资助(14781)
- 创(14151)
- 创新(13505)
- 编号(13465)
- 重点(12106)
- 成果(11570)
- 部(11344)
- 发(11071)
- 国家社会(10706)
- 新(10433)
- 制(10359)
- 课题(10066)
共检索到124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发展达到的新水平,分析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发展条件发生的新变化,特别强调了实现新目标遇到的新挑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失衡,剖析了失衡产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强调了新阶段新失衡的新特点。本文探讨了针对新目标、新挑战、新失衡、新动因,宏观调控方式应发生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制度创新有怎样的要求?尤其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经济均衡持续发展对经济改革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园晨
怎样克服宏观调控中的两难问题戴园晨对于宏观调控指标,从占人口比例最大的职工和农民群众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是零售物价上涨幅度的下降。1994年零售物价涨幅为21.7%,1995年下降为14.8%,比上年下降6.9个百分点,尽管仍旧有着通货膨胀,物价仍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作培 章新华
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权威,这是在当前加速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应该清醒地看到,这几年来国家宏观调控的权威,不是在提高,而是在下降;不是在加强,而是在流失。目前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决策很难从上到下,畅通无阻地运行。出于种种原因,许多经济主体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决策,采取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的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兰军
一、2005年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的关键一年 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好成绩,宏观调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表现是: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384亿元。增长8.3%。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克莎
从2003年至2004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看,我国经济中的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结构问题使总量问题更加突出,通胀的压力明显增大,同时,又存在着通胀(结构性膨胀)转变为通缩(结构性过剩)的危险,宏观调控处于一个相当微妙的阶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方勋
稳定化肥价格必须实行宏观调控综合治理国家计委老干部局邮编:100045杨方勋近几年化肥零售价格涨幅过高,1994年涨24.9%,1995年涨35.4%,影响农业生产,农民反映强烈。化肥大幅度涨价的原因是:(1)国内优质化肥产量较少,供应不足。(2)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康
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联系着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基本要领,其中之一就是"供给管理"的特殊重要性。通过从总量调控不足以"包打天下"、中国经济客观上需要特别注重结构性对策等四个方面,勾画和分析了中国宏观调控必须特别注重理性的"供给管理"的特定原因,以及这种调控的地位和相关的基本要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高自强
要科学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清楚界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行为与虚拟经济行为的概念和范围,认识和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辩证关系。本文在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梳理并分析了当前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宏观经济政策重总量增加、轻结构协调,流动性在虚拟经济领域分布结构不均衡,收入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本文认为实虚兼顾地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治理整顿不良虚拟经济行为,科学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罗伟忠
宏观调控倚重行政手段虽然见效快,但有悖于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不良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快改革步伐,消除宏观调控的体制性障碍,使宏观调控方式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手段为主。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行政手段 制度障碍 市场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家智 周振
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处在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已发生了趋势性改变,现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困境具有内外因素叠加效应。宏观经济增长动力失衡从而引发出的结构矛盾是困扰中国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快速的政府主导型的投资驱动调控无疑有助于阻止经济总量增速的快速下滑,但是从长远看,投资驱动型总量政策将更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基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矛盾视角分析结论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应以促进消费增长的消费驱动型代替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以消费为动力的内部需求扩大就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柳庆刚
无论是纵向历史跟踪还是横向与其他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进行比较,我国的经济结构都存在着长期的失衡现象,文章从信息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解释。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引发了不同层面上同一级别间的地方竞争,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到很强的决策外部性,相互比拼的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对于上级政府的宏观调控显得过于敏感,并最终导致不同地区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渐趋一致。本文通过一个数学模型阐述了上述想法,并以此为基础做了福利比较分析,最后还对该模型框架进行了扩展并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
关键词:
经济失衡 宏观调控 地区竞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方调整其生产规模所需的成本可称为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调节成本,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出现对宏观调控将产生诸多重要影响,使之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为有效应对这种新情况,在宏观调控实践中有必要相应地确立“近似均衡原则”、“适度超前原则”、“临界点原则”、“供给方原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萨奇
迄今为止,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任何干预市场的作法都会导致效率下降。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发挥较大作用的因素(如货币供应量、利率等),他们主张使其固定不变,以便提高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未来预期的准确性,增强对未来预期的信心。另外一些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则承认,在某些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应接受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本文概括了宏观调控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突出供给思维,应对潜在增速下滑;(2)明确"上限"、"下限"和"底线",完善区间调控;(3)理解经济异质性与增长非均衡,重视结构性调控;(4)"牵手"战略规划与财政货币政策,拓宽宏观调控视野;(5)确立调控新指挥棒,重启地方竞争;(6)考量利益博弈,把握宏观调控政治经济学;(7)关注大国溢出效应,践行负责任宏观政策;(8)尊重"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不能包打天下;(9)推进"机制化"建设,构筑宏观调控基本遵循。必须指出,宏观调控新常态不是被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是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要明确当前宏观调控中,有些是会随着迈向新常态而被修正或淘汰的,有些是与...
关键词:
理论危机 宏观调控 引领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