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6)
- 2023(11908)
- 2022(10308)
- 2021(9652)
- 2020(8232)
- 2019(19260)
- 2018(19019)
- 2017(35709)
- 2016(19855)
- 2015(22710)
- 2014(23290)
- 2013(22754)
- 2012(21776)
- 2011(19978)
- 2010(20541)
- 2009(19531)
- 2008(19408)
- 2007(17708)
- 2006(15966)
- 2005(14975)
- 学科
- 济(96449)
- 经济(96353)
- 管理(48622)
- 业(43383)
- 方法(35466)
- 企(34945)
- 企业(34945)
- 数学(30927)
- 数学方法(30682)
- 制(25494)
- 中国(25243)
- 银(23850)
- 银行(23705)
- 地方(22629)
- 行(22376)
- 农(21900)
- 学(20844)
- 财(20323)
- 融(18693)
- 金融(18685)
- 业经(18352)
- 体(15882)
- 贸(15400)
- 贸易(15390)
- 易(14837)
- 地方经济(14254)
- 度(14242)
- 制度(14231)
- 农业(14126)
- 理论(13808)
- 机构
- 大学(286853)
- 学院(284252)
- 济(126367)
- 经济(123566)
- 研究(108760)
- 管理(100607)
- 中国(90176)
- 理学(83684)
- 理学院(82640)
- 管理学(81204)
- 管理学院(80670)
- 科学(64105)
- 京(62871)
- 财(60451)
- 所(57298)
- 农(54157)
- 研究所(51544)
- 中心(50086)
- 江(46750)
- 财经(46112)
- 农业(42519)
- 经(41588)
- 业大(41197)
- 北京(40607)
- 经济学(40295)
- 范(38573)
- 院(38197)
- 师范(38164)
- 州(36676)
- 经济学院(35932)
- 基金
- 项目(175181)
- 科学(135725)
- 研究(128666)
- 基金(124988)
- 家(109325)
- 国家(108393)
- 科学基金(90409)
- 社会(80622)
- 社会科(76164)
- 社会科学(76140)
- 省(68202)
- 基金项目(65019)
- 教育(59577)
- 划(57698)
- 自然(56369)
- 自然科(54997)
- 自然科学(54978)
- 自然科学基金(54008)
- 编号(52424)
- 资助(52075)
- 成果(44958)
- 重点(40478)
- 发(39121)
- 部(39110)
- 课题(37663)
- 创(35537)
- 创新(33424)
- 国家社会(33421)
- 性(33388)
- 教育部(33215)
- 期刊
- 济(151435)
- 经济(151435)
- 研究(97759)
- 中国(65678)
- 农(48939)
- 财(47918)
- 学报(46966)
- 融(46057)
- 金融(46057)
- 科学(41320)
- 管理(38109)
- 大学(34941)
- 教育(34599)
- 学学(32644)
- 农业(30347)
- 技术(25286)
- 经济研究(24991)
- 财经(24455)
- 业经(21301)
- 经(21180)
- 问题(19495)
- 贸(16574)
- 业(16402)
- 国际(15875)
- 理论(15141)
- 技术经济(15097)
- 世界(14588)
- 统计(14311)
- 版(13560)
- 实践(13361)
共检索到472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1998年,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将有望实现增长率的回升,GDP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6%的水平。但是,由于这一结果主要是政府扩大投资的结果,市场上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的情况短期内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连续前几年的走势,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但仍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稳中趋降的同时,经济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在转换衔接,大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明显提高,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表现为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发展展望 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本文运用ARIMA模型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1%~8.3%。2009年我国面临保经济增长和调经济结构的双重任务。当前国内出现的经济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流动性不足",而是严重的市场信心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症结,应以财政政策为主,配套货币政策,加强政策的组合与协调,加快结构性战略调整措施,特别是应将提高国内消费和经济质量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消费需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降低、消费和物价涨幅保持平稳、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等特点,并且存在着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仍然较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增加、国内外经济失衡有所加重、中小企业融资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等问题。2007年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减缓。根据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趋势和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应该规范和抑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和投资冲动,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继续运用财税和货币政策控制顺差扩大的趋势,大力实施结构性调控政策,改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博弈模式。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 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孙学工 樊彩跃 刘雪燕 杜飞轮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以"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为目标,要从进一步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防止资产泡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以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顺利实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但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和价格都面临双高。通过对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各方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仍然充分,我国国民经济仍呈高位增长的运行态势,但2008年的物价水平仍将面临较大压力。目前,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有: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尚未消除;价格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上涨的压力仍不能忽视;结构性失衡非常严重,应该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利用财税杠杆促推节能减排...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 经济增长 物价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少维
本文首先分析了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及影响因素,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以及财政金融等国民经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同时指出了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预测,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少维
1997~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胡少维一、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997年以来,在“稳中求进”、总量适度从紧以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高增长、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煜 高材林
本报告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1—8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具体对今年以来GDP、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财政、信贷、货币、储蓄和股票筹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部分,重点讨论目前我国是否处于“通货紧缩”时期。分析指出,第一,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销售不畅、价格持续走低,说明我国目前已出现“通货紧缩”的某种迹象;第二,物价持续下跌有其特殊原因,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通货紧缩”;第三,目前我国经济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适度,具有本质上不同于“通货紧缩”的经济特征。第三部分,对今明两年经济金融发展的预测和建议。预计今年基本可以实现增长目标;1999年经济增长预计为8-85%。明年应继续扩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新智
2010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和预测(一)投资增速略低于去年,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2009年前11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2.1%,是近15年以来的最高值,仅次于90年代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光建 佘欣艺
2019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总体形势稳中趋缓,长期稳中向好。预计2020年经济发展压力仍然较大,继续维持稳中趋缓的形势,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需求短期提振难度较大和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建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振需求,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切实缩小收入差距,毫不动摇地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中国能否继续实现中高速发展的目标。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分化增大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中国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挑战。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仍然位居全球前列,但宏观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中央提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战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