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
- 2023(1100)
- 2022(859)
- 2021(770)
- 2020(610)
- 2019(1226)
- 2018(1421)
- 2017(2763)
- 2016(1495)
- 2015(1734)
- 2014(1776)
- 2013(1543)
- 2012(1248)
- 2011(1074)
- 2010(1002)
- 2009(915)
- 2008(882)
- 2007(683)
- 2006(618)
- 2005(509)
- 学科
- 济(5593)
- 经济(5587)
- 管理(3394)
- 业(3251)
- 企(2379)
- 企业(2379)
- 中国(2072)
- 方法(1890)
- 农(1858)
- 业经(1671)
- 数学(1638)
- 数学方法(1620)
- 地方(1529)
- 农业(1314)
- 发(1289)
- 发展(1148)
- 展(1147)
- 产业(1079)
- 学(1039)
- 理论(1028)
- 信息(971)
- 城市(928)
- 总论(907)
- 信息产业(862)
- 教育(852)
- 城市经济(832)
- 镇(827)
- 教学(826)
- 财(812)
- 研究(796)
- 机构
- 大学(19113)
- 学院(18948)
- 管理(7313)
- 济(7214)
- 经济(7060)
- 理学(6435)
- 理学院(6375)
- 管理学(6240)
- 管理学院(6213)
- 研究(6043)
- 中国(4119)
- 京(3794)
- 科学(3794)
- 财(2891)
- 中心(2858)
- 范(2844)
- 业大(2839)
- 所(2838)
- 师范(2828)
- 农(2773)
- 江(2716)
- 研究所(2664)
- 财经(2442)
- 经济学(2323)
- 师范大学(2289)
- 经(2267)
- 北京(2266)
- 院(2230)
- 州(2196)
- 技术(2183)
共检索到26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研究型大学具有高水平学科、高素质师资、前沿性科学研究和高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优势,理应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但最终体现于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人才培养的"蓝图"。培养方案的问题会使人才培养"先天不足"。下面以某典型研究型大学为例,分析本科培养方案现存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进做一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晓璇
大学的产生源于社会的需要,而社会的需要反过来又推动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大学是追求知识与真理的地方,大学应当始终坚守自己学术事业的基本理念。学校应该围绕行政服务,强化内部行政,实现行政人员专业化、专门化。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高校"克服行政化倾向"的话题再次引起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海坤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不是一个抽象目标,而是一个渗透在日常工作方方面面的具体实践方法。当前,各级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深化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从北京市审计系统的总体情况看,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深化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的需要。当前,尤其要注意克服以下四种倾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和义
近几年,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克服行政化倾向方面的讨论很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造成大学行政化色彩浓,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既需要政府改进管理体制机制,也需要大学主动的自觉作为,整体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而推动大学在自主办学的过程中认真考虑并切实履行其对国家、民族及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王华彪 阎杰
大力培养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的应尽之责。高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应当避免"丢下嘴里肉,静等河里鱼"的倾向,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加紧培养人才;避免"好钢用刀背,好柴烧沸水"的倾向,完善选拔任用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避免"凤凰引不来,孔雀又南飞"的倾向,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千方百计留住人才;避免"舍了孩子,又没套住狼"的倾向,立足岗位需要,催生优质人才。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兴国 错误倾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我国积极推动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新全球化进程,迫切需要大量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型国际化人才。当前围绕以西方为中心的传统全球化理念所设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要素不完整、目标不准确和过程不系统等问题,使现有人才无法胜任未来中国倡导的新全球化进程。本研究通过5个典型案例提炼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的五种关键要素: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组织结构、培养过程、支撑保障,进而明确了培养模式的概念模型和运行机制。最后,针对新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胜任力培养改革提出如下建议:强调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教育实践的价值追求;面向新全球化打造课程体系;推动面向"能力养成"的教学方法变革和形式创新;开展在地国际化活动;面向全球整合多元化资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萌 宋永华 伍宸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代表理论,具有TQM的全部内涵。基于PDCA循环对东京大学进行分析,发现其在计划(P)-执行(D)-评价(C)-改进(A)四个步骤的循环中贯彻了全面质量管理观,树立了充分尊重学生的管理哲学,在回应政产界问题的同时,在人才育成理念、评价指标上实现了超越,建立了开环整合的完整培养体系,可为我国全球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于桂兰 于米
本文以吉林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科生为样本,结合访谈记录,对本科生职业倾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构建了大学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大学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大学本科生 职业倾向 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伟 封涌
随着程序化交易的发展,金融交易同质化倾向日趋明显,被认为是引发市场异动的诱因之一。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设计了衡量金融机构同质化交易倾向的数量分析方法,并对我国量化基金市场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的行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同质化交易倾向的显著性增长与市场异动联系紧密,个别月份相关系数有明显增加趋势。这说明本文设计的数量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成功监测量化基金的同质化交易倾向,能为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提供有效的监控手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吕林海
大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与本科教育质量紧密相关。对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样本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课堂参与与创新"、"同伴合作与互动"、"批判性推理与创新思维"三个维度上,南大的学生都明显弱于伯克利的学生,但差异的规模并不大;在"学业学习习惯"维度上,南大的学生则显著地强于伯克利的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及研讨"维度上,南大的低年级学生表现更好,而两校的高年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我们应通过比较研究找到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基本国际定位,着力促进本科生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
关键词:
本科生 学习参与 研究型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经南 陈闻晋
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全球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操作内容,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是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中国的研究型大学以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开放的教育创新理念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按照培养有中国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的定位,武汉大学及其他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研究型大学 世界公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子江
受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定势的影响,当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不同程度地存在向教育学硕士趋同的倾向。为了凸显教育硕士培养的应用性、实践性特色,必须正确认识学术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学位目标定位;加强教育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教育硕士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
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学术性 实践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彦龙
校企联合培养、优势互补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企业培养和提供特定规格人才、满足企业需要的最好方式。近年来,辽宁省渤海大学管理学院通过与锦州银行的合作,总结提出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机制。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一体化定位机制。要改变传统模式下学校单方面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探索学校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应该考虑的因素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同时,了解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利益需求和用人质量要求,探讨校企双方认可的人才质量标准,在人才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广银 易红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这一讲话昭示着当前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已进入必须把提高质量、争创一流作为核心任务的新阶段。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顾琴轩 田新民 龚晓麒
本论文结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背景,采用问卷抽样调查研究方法,借助SPSS 统计软件工具,研究专职教师职业倾向。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倾向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关系,得出有关当前研究型大学建设中教师职业倾向的几点结论,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师资培养和开发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并提出教师职业倾向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
职业倾向 教师 研究型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