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
2023(2143)
2022(1853)
2021(1845)
2020(1419)
2019(3087)
2018(3059)
2017(4900)
2016(2825)
2015(3193)
2014(3138)
2013(3053)
2012(2983)
2011(2962)
2010(3000)
2009(2764)
2008(2741)
2007(2438)
2006(2103)
2005(2130)
作者
(8491)
(7022)
(7019)
(6844)
(4518)
(3369)
(3240)
(2834)
(2781)
(2588)
(2429)
(2345)
(2309)
(2292)
(2291)
(2227)
(2203)
(2090)
(2030)
(2016)
(1939)
(1818)
(1786)
(1660)
(1636)
(1620)
(1606)
(1482)
(1479)
(1410)
学科
(9783)
经济(9772)
(8550)
管理(5150)
教育(4727)
(4446)
(4324)
企业(4324)
理论(4219)
中国(3446)
经济学(3041)
思想(2948)
方法(2674)
政治(2627)
(2390)
(2047)
思想政治(2017)
政治教育(2017)
治教(2017)
德育(2001)
业经(1912)
教学(1897)
(1824)
金融(1821)
(1606)
银行(1590)
(1556)
图书(1546)
(1544)
(1529)
机构
大学(45698)
学院(42190)
研究(16399)
(14668)
经济(14333)
管理(12042)
中国(11401)
科学(11153)
理学(10136)
理学院(9954)
(9794)
管理学(9714)
管理学院(9636)
(8957)
(8253)
研究所(8201)
师范(8158)
(7389)
(7244)
师范大学(6745)
中心(6539)
(6436)
北京(6355)
教育(6087)
农业(5970)
财经(5816)
业大(5810)
(5441)
(5352)
经济学(5304)
基金
项目(23648)
科学(17844)
研究(17188)
基金(16657)
(14625)
国家(14484)
科学基金(11592)
社会(10041)
社会科(9246)
社会科学(9243)
教育(9005)
(8654)
基金项目(8364)
(7952)
自然(7699)
成果(7488)
自然科(7483)
自然科学(7482)
自然科学基金(7351)
编号(7303)
资助(6527)
重点(5574)
(5355)
课题(5091)
大学(5081)
(4937)
(4889)
项目编号(4833)
科研(4711)
(4673)
期刊
(19422)
经济(19422)
研究(15141)
教育(10274)
学报(10180)
中国(9723)
科学(7232)
大学(7038)
(6456)
学学(6190)
管理(5804)
(5758)
图书(4857)
农业(4214)
书馆(3582)
图书馆(3582)
财经(3306)
经济学(3294)
经济研究(3010)
(2967)
技术(2857)
(2848)
(2696)
(2322)
动态(2319)
科技(2273)
(2261)
金融(2261)
职业(2211)
情报(2157)
共检索到68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蓝瑛波  
克尔凯郭尔于一八一三年出生在丹麦西兰半岛,一八五五年在哥本哈根去世,年仅四十二岁。他忧郁寡欢的一生是短暂的。他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生的孩子,他所崇拜的父亲认为自己在孩提时期犯过一个诅咒上帝的不可饶怒的罪行。他与丹麦政府官员的子女里贾娜·奥尔逊的爱情在婚约宣布后仅一年就破裂了,后来他抱着破镜重圆的希望终身作一个单身汉,尽管里贾娜已另嫁他人。克尔凯郭尔年龄越大越显出其对基督教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吾金  
本文认为,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的主要倾向是向主观世界返回。首先,他主张返回的主观世界不是群体的,而是个体的;其次,不同个体的主观世界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再次,个体的主观世界是在自己的"非此即彼"的选择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克氏的探索为我们的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润峰  
奥古斯丁和克尔凯郭尔的"时间"概念,皆从柏拉图的"回忆说"切入。"回忆说"秉持"理念在先"的前提,将"时间"单纯作为对"理念"的"回忆"。就此,奥古斯丁确定了一种从"心灵"出发,立足"现在"的感官印象的主体性"时间";克尔凯郭尔则将"时间"带入个体的生存与悖谬之中。借助对虚假"时间"观念以及体系哲学的批判,克尔凯郭尔将人定性为"时间性-现世性"与"永恒性"的综合。克尔凯郭尔试图以"瞬间"概念来解决奥古斯丁"时间是什么"的疑难。"时间"不是单纯作为"现在"的"在场",在基督教哲学的语境中,唯有个体自身的"时间-瞬间"成为"同时共在性"的显现,"信仰之亲见"才能在生活世界的"瞬间"找到其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德鲁克是我们这个商业文明时代的道德学家和管理哲学家。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既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在基础又是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超越,并以其本体论、实在论和存在主义思想为世人所称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哲学的“德鲁克特色”将会显现得更加清晰,而且这种特色将长期保持下去。人们会越来越清楚,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管理哲学,也是对这个时代的诊断与判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伟  
技术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是当代技术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埃吕尔认为技术可以作为效率手段、人工环境或技术系统,而技术进步则是从传统社会到技术社会,再到技术系统,经历了从关注个体进步到整体进步的转变。埃吕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为我们理解技术的不可逆性和普遍性对教育影响的必然,以及教育中的"效率"追求,技术化了的人,人的主动性的丧失等对教育影响的实然,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视角。从技术对教育影响的应然性来看,教育要回到人,回到过程,回到生活,回到终身学习,回到教育的本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洪洋  
海因里希·罗姆巴赫是德国著名的现象学家,其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将世界理解为结构生成的结构存在论、强调对密闭结构进行生成源流把握的哲学密释学和建立在对生成境遇独特性尊重上的境象哲学。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源于其哲学思想,将教育视为人之生成的共创性事件,是一个结构生成的过程。他反对经验教育学建立在逻辑经验可检验性基础上的教育研究方法,强调运用密释学的方法对现有教育模式中"目标""发展""作用"等思想进行批判,强调通过对教育生成源流的把握来理解教育。对个体境遇独特性尊重而非过度的诠释,是更为人性化的教育学建构的可能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欣  王小华  
迪尔凯姆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是同他一贯的社会学思想紧联在一起的,同时也是他的社会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把教育从“起源”上和“功能”上看作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并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予以研究,这就使得他对教育的研究带上了他所倡导的那种社会学的特点。由上述观点出发,迪尔凯姆批判了斯图尔特·米尔(Stuart Mill)、康德以及詹姆斯·米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芳  
帕克·帕尔默教师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作为教师自我个性核心(core of selfhood)的教师"真我"(true self)。"真我"即内在真理,若与外部表现相统一则构成"潜藏整体"(a hiddenworld)。"真我"丧失造成"潜藏整体"破损,分离生活开始,是教师孤独痛苦的根源。只有以悖论式整体思考方式认识教师职业,构建以主体为中心的集认识、教学、学习于一身的真理共同体,才能发现教师"真我",回归"潜藏整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彦玲  刘艺菲  
黑格尔的法哲学具有明显的思辨理性的特征,他没有脱离其逻辑学的研究进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批判了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他认为黑格尔的法哲学无论是方法还是内容都脱离了现实世界及其本体论——实践,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思辨理性的法哲学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哲学本体论的转向,这种转向通过批判路径和批判内容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丹  
克拉克.克尔提出的"多元巨型大学"是介于观念与理念之间模棱两可的一种哲学表达。克尔将"多元巨型大学观"的历史逻辑建立在大学发展史中的多元主义传统上,认为现代大学是多元巨型大学,即多元的、异质的、矛盾的机构,类似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这种以多元论为哲学基础的观念要求"内在的崩溃",对大学理念的传统分析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但是,无论作为观点本身的"多元巨型大学观",还是它所指向的作为机构的多元巨型大学,都有无法祛除的弱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陶志琼  张倩  
对学校是什么和学校应该做什么等的审问和慎思所形成的思想称之为学校教育哲学思想。学校是什么?学校应是什么?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是福禄倍尔在其《人的教育》中对学校发出的审问。通过以万有在神论作为其本体论基础的慎思,福禄倍尔提出,真正的学校是使一切事物具有生气,使一切学校活动充满精神和生命的气息。学校的本质就是具有真正的意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是使家庭中的儿童步入更高的世界秩序从而成为学生的地方。真正学校的精髓在于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今天的学校需要给学生提供滋养精神和气质的精神食粮,开启和拓展学生的经验世界是今天学校应尽的本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齐宗  周益发  
加拿大当代著名教育家迈克尔·富兰多年来一直从事教育变革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他的教育变革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变革的特征、教育变革的力量,以及教育变革的实施等几个方面。他揭示了教育变革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认为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动力,并指出在教育变革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学校、当地教育部门以及国家和社会的阻力,并分析了影响教育变革实施的因素,以及教育变革持续发展的困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倬  
宗教与哲学在形态上十分相似,它们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都是抽象的概念形式的思想体系;都是“更高的即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9页)。但是,由于宗教在当前仍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广大人民群众仍大多处于贫困、落后、愚昧之中;几千年来的宗教世界观已根深蒂固;在相当多的国家,宗教仍被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工具加以扶持和利用,等等。这一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茁  
言、象、意三者关系的探讨肇始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发端,经魏晋"言意之辨"更直接导致了中国哲学新方法和流派的出现。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语言哲学的兴起和语言学转向,意义问题更贯穿了从现象学、解释学到分析哲学和科学理论的各种哲学思潮,从根本上带来了知识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全新革命。借助分属于"欧陆人文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两大传统中的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学的语言哲学之思,就人与世界、语言与人、文学与世界等诸多关系上的揭橥,使得在言、象、意问题上取得了全新的审视与启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英杰  崔延强  
自我唤醒是雅斯贝尔斯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本真的教育是作为概念的教育、作为文化的教育和作为实践的教育三者之间的和合,其使命是一种源于历史深处的救赎意识,即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之灵魂觉醒的本源和根基,使人超越现存在的有限性与超越者关联,在存在交往中自由的生成、选择和创造。当然,本真的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它要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重新开始,由是,思考雅斯贝尔斯就成为我们当代教育重建的必要精神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