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2)
- 2023(16151)
- 2022(13871)
- 2021(12909)
- 2020(10766)
- 2019(24446)
- 2018(24143)
- 2017(45766)
- 2016(25240)
- 2015(28180)
- 2014(28184)
- 2013(27810)
- 2012(25719)
- 2011(23493)
- 2010(23385)
- 2009(21385)
- 2008(20772)
- 2007(18288)
- 2006(16180)
- 2005(14400)
- 学科
- 济(101624)
- 经济(101489)
- 管理(68993)
- 业(66952)
- 企(53343)
- 企业(53343)
- 方法(41517)
- 数学(35601)
- 数学方法(35213)
- 中国(30051)
- 农(29302)
- 地方(25768)
- 业经(23556)
- 财(23463)
- 学(23294)
- 农业(19793)
- 制(19574)
- 贸(19066)
- 贸易(19052)
- 易(18432)
- 银(16791)
- 环境(16746)
- 银行(16719)
- 技术(16573)
- 融(16190)
- 金融(16189)
- 行(16073)
- 和(15992)
- 理论(15573)
- 发(14376)
- 机构
- 大学(358893)
- 学院(357440)
- 济(139507)
- 管理(137759)
- 经济(136454)
- 研究(126925)
- 理学(118985)
- 理学院(117549)
- 管理学(115439)
- 管理学院(114804)
- 中国(93138)
- 科学(81904)
- 京(78084)
- 农(68510)
- 所(65719)
- 财(62888)
- 研究所(60141)
- 业大(59310)
- 中心(56685)
- 农业(53994)
- 江(52816)
- 财经(49775)
- 北京(49637)
- 范(48621)
- 师范(48038)
- 院(45880)
- 经(45255)
- 州(43010)
- 经济学(40890)
- 省(39332)
- 基金
- 项目(247048)
- 科学(191946)
- 基金(176880)
- 研究(175882)
- 家(157023)
- 国家(155670)
- 科学基金(131426)
- 社会(109365)
- 社会科(103447)
- 社会科学(103420)
- 省(97609)
- 基金项目(94587)
- 自然(87088)
- 自然科(84980)
- 自然科学(84956)
- 自然科学基金(83416)
- 划(82973)
- 教育(79958)
- 资助(72083)
- 编号(71264)
- 成果(57581)
- 发(56091)
- 重点(55757)
- 部(53089)
- 创(51365)
- 课题(49925)
- 创新(47943)
- 科研(47368)
- 计划(46552)
- 大学(44681)
- 期刊
- 济(156996)
- 经济(156996)
- 研究(104860)
- 中国(72995)
- 学报(64804)
- 农(63177)
- 科学(57201)
- 管理(50205)
- 大学(47747)
- 财(45300)
- 学学(45120)
- 农业(43651)
- 教育(41483)
- 融(31735)
- 金融(31735)
- 技术(29299)
- 业经(27423)
- 经济研究(24592)
- 财经(23772)
- 业(22369)
- 问题(20659)
- 经(20246)
- 科技(19105)
- 图书(18709)
- 版(17763)
- 业大(17391)
- 理论(16762)
- 技术经济(16574)
- 商业(16231)
- 资源(16053)
共检索到53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志刚 李瑞宁 黄文文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是构建种薯工厂化生产的现代繁种工业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但该技术正受制于试管薯诱导率低及个体质量小的问题。试管薯的生育进程包括试管苗壮苗、试管薯诱导和膨大,并受基因、物理环境和外源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物理环境因子,光驱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光密度与光谱对试管薯的诱导、膨大期物质积累以及光合产物的转运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光环境因子优化是提高马铃薯脱毒试管薯产量和质量的可行途径之一。试管薯是植物储藏器官,探索光密度和光谱影响其生育进程的机制,将有助于从物理光谱角度,更精细地获取
关键词:
马铃薯 试管薯 光密度 光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婷婷 柳俊
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不仅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的重要保障。早期研究发现,光周期是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短日照利于马铃薯块茎形成。近10多年来,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已有研究发现,马铃薯块茎形成与拟南芥等植物的开花过程有较多相似之处。大量参与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如光敏色素、CONSTANS(CO)、FLOWERING LOCUS T(FT)、LOV蓝光受体蛋白家族及CDF转录因子等在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马铃薯中发现的同源异型框基因POTH1及其相互作用基因StBEL5也在光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发育 光周期诱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建伟 柳俊 索海翠 王丽 安康 刘计涛 景晟林 李成晨 宋波涛 李小波
马铃薯是全球最大的非谷类粮食作物,在全球经济和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块茎是马铃薯的经济器官和繁殖器官,存储了大量淀粉,其发育过程受糖信号调控。糖信号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态建成及库源关系。本文概述了植物糖信号途径,糖信号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态建成、淀粉积累及其与光周期、植物激素等信号途径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糖信号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的模式,旨在为进一步阐明糖信号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的机制提供借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子瑜 黄先群 唐章林 黄团 李丽
简述了诱变育种中常用的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和定点诱变的方法、原理,以及这些方法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应用及研究概况,提出了马铃薯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对马铃薯诱变育种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 诱变 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万福 屈冬玉 纪颖彪 姜淑荣
通过 4x-2x杂交测验,从Solanum phureja后代中筛选出 9份诱导双单倍体频率和花粉育性高的授粉者,它们的平均诱导率为33株双单倍体/100个浆果,并具有显性纯合的胚斑标记基因(BB)和紫色胚轴标记基因(PP),可用来有效识别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产生双单倍体的频率不同,中薯2号产生频率最高,100个果中可产生34株双单倍体,母本基因型对双单倍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马铃薯 双单倍体 孤雌生殖 标记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相昆 田海燕 魏建军 战勇
本研究以"陇薯3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选择重30g左右的健康小薯作为种薯,将小整薯分别按4个密度进行种植(行距均为90cm,株距分别为14.3、12.5、11.1和10cm),并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选择大种薯切块播种和小整薯播种,探讨二者在产量及发病率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昭苏垦区的自然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单位面积块茎数目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单个块茎重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多重比较表明,无论是产量、单薯重量、单株块茎数、单位面积主茎数、株高、商品薯率,还是病株率、病指,利用小整薯播种均优于传统的切块播种,但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种薯生产 种植密度 播种方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希近 庞万福 高占旺 车玉莲 屈冬玉 纪颖彪
利用孤雌生殖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技术的研究@张希近@庞万福@高占旺@车玉莲¥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屈冬玉@纪颖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梁洪斌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利用孤雌生殖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技术的研究TechnologicalStudyonDeriva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子瑜 黄先群 唐章林 黄团 李丽 丁小令 林平 陈梦玉
为提高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变异频率,筛选新的变异类型,改良品种使其更加适应生产需要,对该品种的萌芽微型薯进行了6个60Co-γ辐照剂量处理[0(CK)、10、20、40、60、80 Gy],研究辐射当代(VM1)表型变异的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处理能明显延缓薯块的出苗期,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延缓效应逐渐增强;植株畸变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80 Gy处理的植株畸变率达到100%;株高、单株叶片数及茎粗与辐照剂量仅在幼苗期存在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在20~80 Gy辐照剂量范围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而10 Gy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认为:60Co-γ辐射对费乌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雪风 沈宝云 回振龙 张俊莲 李朝周
采用叶面喷施氯化钙溶液的方法,探讨了钙处理对连作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钙处理可显著减轻连作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抑制,相对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块茎中淀粉、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块茎硬度;减小了连作引起的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的幅度,相对降低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提高了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及SOD和CAT的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可见,喷施氯化钙溶液通过提高马铃薯幼苗对连作障碍的整体抗性,减轻连作所造成的生理障碍,促进了连作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并改善了马铃薯的块茎营养和产量,而上述作用可能与喷施氯化...
关键词:
氯化钙 连作 马铃薯 生长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淑敏 李燕山 杨琼芬 王颖 白建明 李先平 姚春光 潘哲超 孙文祥 隋启君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6个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6个不同用途基因型马铃薯(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基因型对产量、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对中薯个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大小薯个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Duncan多重比较)。密度和不同基因型之间不存在互作。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大中小薯个数增加,但薯块平均重量在降低。【结论】为了获得数量多的小整薯个数不
关键词:
马铃薯 密度 基因型 繁育种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君 杨文杰 蔡兴奎 柳俊
将35个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试管苗单节段接种在添加20μmol/L嘧啶醇的MS培养基中,在光照16 h/d和(17±1)℃温度条件下培养6个月后,分析嘧啶醇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基因型CE76外,20μmol/L嘧啶醇对于参试基因型试管苗生长速度均有显著的延缓作用,但在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80%左右的基因型在添加嘧啶醇的培养基中培养6个月后其试管苗株高低于8 cm,其抑制率在50%以上。添加嘧啶醇培养基中培养的试管苗长势健壮,节间距显著缩短而节数没有显著减少,嘧啶醇也强烈地抑制根伸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昌云 张艳霞 羿国香 何文静 刘冬明 邢丹英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可以用作粮食、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江汉平原是马铃薯发展的新区。费乌瑞它是一个适宜于低山平原的早熟、优质马铃薯品种。探索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规程是获得马铃薯最大经济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探讨马铃薯秋播的最佳密度,设置了4 000穴/667m2、7 000穴/667m2、10 000穴/667m2、13 000穴/667m2、16 000穴/667m2、19 000穴/667m2等6个播种密度,研究密度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播种密度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y=0.0...
关键词:
马铃薯 密度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顺林 王良俊 万年鑫 胡建军 何卫 袁继超
【目的】探究群体密度对四川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马铃薯机械化采收提供依据。【方法】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平原生态区(四川成都温江)和盆周山地生态区(四川雅安汉源)研究5个密度(分别为6,9,12,15,18万株/hm2)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块茎横向和纵向分布距离、不同质量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1)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平原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凸二次函数关系,在密度为1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山地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递增的线性关系,在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桑有顺 冯焱 于莉娟 黄敏 陈涛
以中薯2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扦插密度与施肥模式对成都地区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密度为78株/盘(624株/m2),其产量最高,平均每盘合格薯为77.2个,平均每盘薯重155.5g;在生根第1、2周喷施烟草复合肥70g+尿素30 g+水15 kg,在第3、第4周喷施烟草复合肥100 g+水15 kg,在第5、6周喷施烟草复合肥60 g+磷酸二氢钾40 g+水15 kg,采用该施肥处理产量最高,其单薯重为1.93 g,每盘产薯重178.4 g。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扦插密度 施肥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红 岳东霞 周良炎 S.Muthukrishnan
将类甜蛋白基因 (TLP)及其紧密连锁的抗除草剂bar基因以农杆菌介导法导入脱毒微型种薯“津引薯 8号” ,经除草剂筛选后的转基因单株无性繁殖用于分子检测 ,标记基因bar基因的PCR反应和含TLP基因特异探针的Southern检测结果 ,转基因植株分别显示出 0 54kb和 3 0kb的特异性条带 ,证明TLP基因已成功地整合到转基因马铃薯基因组中。利用TLP基因特异性抗血清对转基因植株进行Western反应检测 ,结果表明 ,转基因植株中TL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经晚疫病菌游离孢子接种离体抗性分析 ,转基因株系表现出对晚疫病的明显抑制作用和症状发生的延迟作用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类甜蛋白基因 表达 抗病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