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9)
- 2023(9237)
- 2022(8195)
- 2021(7801)
- 2020(6535)
- 2019(15222)
- 2018(15215)
- 2017(29313)
- 2016(16147)
- 2015(18220)
- 2014(18120)
- 2013(18001)
- 2012(16363)
- 2011(14576)
- 2010(14283)
- 2009(12802)
- 2008(12219)
- 2007(10325)
- 2006(8850)
- 2005(7363)
- 学科
- 济(59487)
- 经济(59416)
- 管理(45725)
- 业(42767)
- 企(36454)
- 企业(36454)
- 方法(30107)
- 数学(25849)
- 数学方法(25538)
- 学(15798)
- 农(15257)
- 财(14817)
- 中国(14491)
- 业经(13443)
- 地方(12252)
- 和(10929)
- 理论(10818)
- 环境(10408)
- 农业(10269)
- 贸(10191)
- 贸易(10185)
- 务(10068)
- 财务(10011)
- 财务管理(9995)
- 技术(9986)
- 易(9875)
- 企业财务(9494)
- 制(9293)
- 划(8968)
- 教育(8861)
- 机构
- 大学(225383)
- 学院(223005)
- 管理(91721)
- 济(81316)
- 理学(80593)
- 理学院(79691)
- 经济(79410)
- 管理学(78266)
- 管理学院(77897)
- 研究(72859)
- 中国(51660)
- 科学(49567)
- 京(48083)
- 农(38389)
- 业大(37148)
- 所(36874)
- 财(35797)
- 研究所(34201)
- 中心(32556)
- 江(30606)
- 农业(30311)
- 北京(30188)
- 财经(29619)
- 范(29579)
- 师范(29247)
- 经(26988)
- 院(26901)
- 州(25386)
- 技术(24750)
- 师范大学(23774)
- 基金
- 项目(162731)
- 科学(127125)
- 基金(117747)
- 研究(116497)
- 家(103528)
- 国家(102685)
- 科学基金(87940)
- 社会(70310)
- 社会科(66519)
- 社会科学(66501)
- 省(64168)
- 基金项目(63793)
- 自然(60144)
- 自然科(58579)
- 自然科学(58563)
- 自然科学基金(57498)
- 划(54454)
- 教育(52793)
- 资助(48141)
- 编号(47640)
- 成果(37967)
- 重点(36012)
- 部(34819)
- 发(34042)
- 创(33998)
- 课题(32319)
- 科研(31820)
- 创新(31653)
- 计划(30763)
- 大学(30120)
共检索到307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瑞良 吕赞韶 吕晓宏 武祥云
本文采用反复调查和查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编制1987~1990年两代光肩星天牛(Anoplophova glabripennis Motsch)在北京杨、大官杨上发生为害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揭示了该虫自然种群数最消长的动态规律,找出了影响其种群数最变动的关键因子为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自然种群 生命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国宏 高瑞桐 Michael T.Smith 孔令才
为了探讨光肩星天牛成虫在自然界中种群扩散的模式和种群数量变动等问题,在甘肃省永靖县采用标记-回捕的方法进行了光肩星天牛的扩散规律研究。系统收集了光肩星天牛成虫种群在时间序列过程中的扩散资料,按照动态分析方法,对天牛成虫在杨树农田林网中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天牛成虫扩散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扩散有明显的方向性,由环境因素引起。对气象因素分析表明扩散格局主要受风向影响,各方向的回收数量都与其相同风向呈负相关,而与相反风向呈正相关,但与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关系不密切。成虫的扩散密度随距离和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其扩散距离与数量的关系可以用数学模型y=4 203.568 3x-1.117...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成虫 标记-回捕 扩散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师光禄 刘贤谦 李捷 张仙红 李连昌
1989-1993年在山西太谷枣区对枣镰翅小卷蛾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编制了1-3代5年的生命表及平均生命表。分析得出,第1代的卵和1-2龄幼虫是其世代及年度的薄弱环节;1-2代,2-3代,3代-翌年1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45、2.7和0.21,在年份间种群由上升到平衡;第1代的风雨致死,第2代的4-5龄幼虫及蛹的虫寄生,越冬代(即第3代)的打枣致死、蛹期天敌取食及冬季消亡对种群的控制作用较大;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关键因子是作者提出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关键因子:第1代为4-5龄幼虫天敌取食,第2代为蛹期虫寄生,越冬代为4-5龄菌寄生和蛹冬季消亡。
关键词:
枣镰翅小卷蛾,生命表,灰色关联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师光禄 刘贤谦 李连昌 杨富斗 王世凯
1989-1995年在山西省太谷枣区、稷山枣区对枣步曲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组建了5个年世代生命表,1个平均生命表,枣步曲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属PriceA型,平均种群趋势指数I为1.203。枣步曲幼虫期受天敌控制作用显著,种群控制指数为5.739。关键虫期为蛹期,关键因子为蛹的冬季消亡。并根据越冬后正常蛹数及平均生命表中的平均存活率预测次年4龄幼虫,准确率达90%左右,有效地指导了防治。
关键词:
枣步曲,生命表,预测预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通过调查研究 ,组建了以作用因子为组分的春季香蕉假茎象甲 (OdoiporuslongicollisOliver)自然种群生命表。在此基础上运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 ,分析了各种因子对假茎象甲自然种群的作用。结果表明 ,春季假茎象甲自然种群趋势指数成长蕉株上平均为 4 .348 1,留头蕉茎上平均为 3.6 6 2 8;捕食及其他因子对该虫种群控制作用最大 ,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成长蕉株为 1.92 5 6 ,留头蕉茎上为 2 .35 7 7;自然死亡作用次之 ,成长蕉株为 1.36 0 7,留头蕉茎上为 1.35 5 4 ;寄生或疾病因子作用最小 ,成长蕉株为 1.198 8,留头蕉茎上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瑞桐 王保德 李国宏 RichardReardon 吴云 运虎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黄少鸣 赵楠 李建光
鞘翅上斑纹的颜色是传统形态分类区分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重要外部形态特征 ,光肩星天牛的鞘翅斑纹颜色多为乳白色 ,而黄斑星天牛则为黄色 .在许多地区 ,如宁夏青铜峡市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以混合种群的方式存在和共同危害 .这种混合种群中出现了许多鞘翅斑纹颜色介于乳白色和黄色之间的“过渡类型”个体 .作者从同一寄主合作杨上的该混合种群中采集了近千只成虫标本 ,按鞘翅斑纹从乳白色自然、连续地过渡到黄色的颜色序列 ,从标本中选取 12只成虫 ,分别代表序列上鞘翅斑纹颜色深浅不同的个体 ,并从左到右依次编为 1~ 12号 .利用扫描电镜对这 12个体的斑纹、触角、下唇须、下颚须、前胸音锉及跗垫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桐 李国宏 王克东 孙金钟
本文对利用诱饵树法预测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数量与杨树品种、树龄及天气积分指数有密切关系。露伊莎杨上的卵量分别为I-214杨和I-69杨的2.7倍和14.5倍。I-69杨3年生树上的卵量为5年生树的8倍。低龄幼虫越冬前的存活率与6~9月份的天气积分指数呈正相关。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初步认为为5a一个周期。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预测,种群动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东 刘益宁 宝山 小仓信夫 丸田秀士
宁夏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自然种群很少,主要有花绒穴甲寄生天牛的老熟幼虫、蛹、成虫,柿树螟蛾捕食天牛卵,寄生蝇、虱蝇类寄生天牛幼虫和蛹,姬小蜂寄生天牛蛹.花绒穴甲是大型杨树天牛最有价值的优势天敌种,在宁夏很多地区有少量发现.该虫自然扩散能力弱,分布狭窄,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寄生率较高,其它昆虫偶尔发现有寄生和捕食现象,但数量极少.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天敌昆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桦 郑哲民
为研究清楚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185 3)和黄斑星天牛A .nobilis (Ganglbauer,1889)的分类问题 ,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成虫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这两种天牛 (包括其过渡型 )不同个体的酶谱柱中清晰显示的酶带均处于同一位置 ,且在颜色、宽窄和相对迁移率上均基本相同 ,即在酯酶酶带上差异甚微 ,因而这两种天牛应归属为同一种 :光肩星天牛 ,而黄斑星天牛为其同物异名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酯酶同工酶 分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进添 曾玲 宾淑英 梁广文 吴仕豪
通过对桔小实蝇自然种群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实验种群的饲养观察,组建了以作用因子组配的桔小实蝇在不同寄主上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青枣、杨桃、枇杷、柑桔、番石榴和芒果上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91.5、103.5、120.8、127.3、172.2和183.8。表明在这些果园中,桔小实蝇的种群密度是上一代的91.5~183.8倍。在果园中,“捕食及其它”因子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发展的重要因子,其幼虫期在青枣、杨桃、番石榴、芒果、枇杷、柑桔上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2.907、2.618、2.591、2.415、2.193和1.866。
关键词:
桔小实蝇 自然种群 生命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彩萍 闫喜中 刘红霞 骆有庆
研究北京和宁夏两地5个树种上光肩星天牛刻槽含水量、pH值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两地的刻槽中期含水量最高,且高于同期健康树皮,晚期次之,早期最少。刻槽的pH值(7.88~9.98)均偏碱性,高于健康树皮pH值(6.06~7.10)。两地的刻槽共分离到真菌12属、473株菌株,8种鉴定至种级;优势属为镰刀菌属,刻槽真菌数量多于健康树皮。宁夏各树种刻槽真菌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S)比健康树皮高,北京各树种刻槽H,S低于健康树皮。两地各树种刻槽内细菌群落种类大致有2种,为黄单胞杆菌属细菌和白色未定名细菌,此外,北京旱柳刻槽内分离到黏质沙雷氏菌,该菌是一种昆虫致病菌。刻槽内放线菌只分离到1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萍 黄竞芳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是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为系统饲养该天牛配制了三种较为理想的饲料配方,同时测定了幼虫的龄数。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可成功地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成活率达80%以上。光肩星天牛幼虫为5龄,其头宽和龄数可由两式推算。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人工饲养 虫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军 小仓信夫 矶野昌弘
该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人工饲料的合理营养成分及其配置比例.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各个虫态的人工饲养,总结出了较理想的人工饲料配方及饲养方法.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的光肩星天牛发育历期缩短,成虫羽化率可达到50 % 以上.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人工饲料 饲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杰 赵晓明
该文对光肩星天牛羽化孔、排粪孔、刻槽数目做了统计分析,采用波松分布、负二项分布进行拟和,并用扩散型指数进行检验,确定了蛹、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型属负二项分布.研究了林分被害的年度变化及胸径与被害关系,分析了生存率和集中度,根据Lwao 回归,确定了X* 与X 的回归直线,得出了不同虫口密度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数.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危害分析 抽样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