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1)
2023(6316)
2022(5315)
2021(4645)
2020(3617)
2019(8149)
2018(8057)
2017(14534)
2016(7977)
2015(8880)
2014(8960)
2013(9043)
2012(8950)
2011(8366)
2010(8594)
2009(7743)
2008(7683)
2007(7000)
2006(6496)
2005(6170)
作者
(26901)
(22318)
(22181)
(20951)
(14319)
(10776)
(9945)
(8792)
(8574)
(8095)
(7931)
(7489)
(7458)
(7295)
(7172)
(6807)
(6640)
(6599)
(6571)
(6426)
(5921)
(5799)
(5460)
(5169)
(5111)
(5088)
(5067)
(5006)
(4738)
(4597)
学科
(39402)
经济(39362)
(18807)
管理(17716)
地方(16484)
中国(15148)
(12496)
(12464)
企业(12464)
业经(10335)
地方经济(9514)
(9266)
(8978)
农业(8873)
方法(8273)
(7956)
金融(7955)
(7728)
银行(7705)
(7635)
(6977)
贸易(6967)
环境(6899)
发展(6696)
(6672)
数学(6637)
(6631)
(6581)
数学方法(6572)
技术(6213)
机构
学院(119225)
大学(116341)
研究(51357)
(47521)
经济(46409)
管理(38673)
中国(38500)
科学(33388)
理学(31412)
理学院(30932)
管理学(30306)
管理学院(30081)
(28349)
(27655)
(27581)
研究所(25648)
中心(22271)
农业(21431)
(20966)
(20414)
业大(20225)
(18678)
北京(18309)
(18183)
(17890)
师范(17639)
(16750)
科学院(16371)
财经(15460)
技术(15458)
基金
项目(75336)
科学(57596)
研究(53955)
基金(50990)
(46057)
国家(45610)
科学基金(37232)
社会(32385)
(31613)
社会科(30632)
社会科学(30627)
(26491)
基金项目(26357)
自然(23642)
(23631)
教育(23429)
自然科(23029)
自然科学(23019)
自然科学基金(22591)
编号(21695)
资助(20889)
发展(18659)
(18311)
成果(18199)
重点(17881)
课题(16903)
(15589)
(15002)
计划(14879)
创新(14656)
期刊
(64097)
经济(64097)
研究(39358)
中国(32082)
(27653)
学报(23456)
科学(20613)
农业(19156)
大学(17435)
管理(16594)
学学(16449)
教育(16264)
(14358)
(14341)
金融(14341)
业经(12327)
技术(11147)
经济研究(10183)
(9944)
问题(8066)
财经(7408)
业大(6918)
科技(6850)
(6477)
世界(6460)
(6320)
图书(6284)
商业(6242)
(6226)
国际(6012)
共检索到203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雄飞  李晓娟  骆有庆  许志春  田桂芳  张铁林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蛀干害虫。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从漳河柳、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4种不同抗性等级树种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这4种寄主树种和嗜好树种复叶槭枝条气味的嗅觉反应。在以空气为对照试验中,源自4种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其原寄主树种枝条挥发性气味均有明显的正趋性反应(P<0.05)。但从合作杨、漳河柳和箭杆杨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新疆杨枝条挥发性气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忌避作用;复叶槭枝条挥发性气味对源自4种寄主树上的光肩星天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并且对源自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上的雌性成虫的引诱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P<0.05)。在以复叶槭气味为对照试验中,...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紫薇  徐华潮  张娓娓  王佩星  
为了探寻寄主植物气体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寄主选择的影响机制,分别对健康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垂柳sAlix bAbyloniCA,苦楝MeliA AzedArACh,意大利杨树populus eurAMeviCAnA‘i-214’枝条挥发物进行成分分析。室内"y"型嗅觉实验结果显示:5种树种对天牛引诱程度不同。与对照相比,5种树种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显著(p<0.05),苦楝和垂柳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  张冬勇  沈红霞  胡琴  樊建庭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既危害衰弱寄主也危害健康寄主。为了寻找影响光肩星天牛产卵的植物源信息物质,并为研制绿色无公害的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奠定基础,通过室内有选择和无选择产卵试验,测定了光肩星天牛对青皮垂柳Salix ohsidare,苦楝Melia azedarach和复叶槭Acer negundo等3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偏好行为,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3种寄主植物树干挥发物成分。有选择产卵试验和无选择产卵试验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幼菊  李继泉  李建光  骆有庆  Stephen A Teale  
对干旱胁迫下 3a生复叶槭的挥发物进行了鉴定。当复叶槭受到干旱胁迫时 ,9种化合物释放量升高 (包括 :丁醇、戊醇、反 - 2 -己烯 - 1-醛、顺 - 3-己烯 - 1-醇、戊醛、戊酸、己醛、己酸、苯乙酮 ) ,而长叶烯释放量降低。复叶槭复水后苯乙酮升高 ,但其他挥发物释放量降低。通过GC -EAD检测了光肩星天牛对其中某些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并使用诱捕器和人工合成单体进行了田间生测实验。丁醇、戊醇和顺 - 3-己烯 - 1-醇能引起光肩星天牛的触角反应 ,这一结果在田间实验中得到了证实。这表明干旱胁迫在光肩星天牛选择寄主植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继泉  樊慧  金幼菊  陈华君  
阔叶植物叶片通常释放少量的挥发物 ,但是当受到害虫取食后植物会释放大量的物质 ,并且其挥发物的指纹图谱与未被损伤的植株相比大不相同 .这些挥发物在植物 -害虫 -害虫天敌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取食植物后挥发物的释放机制 ,作者选用复叶槭 (Acernegundo)和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glabripennis (Motsch .) )为试验材料 ,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 (GC MS)检测挥发物 .在天牛取食后大多数物质在 9h的释放率达到第一个峰值 (β 蒎烯、六氢法尼烯基丙酮、乙酸苯乙酯、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syn 2 甲基丁醛肟除外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建庭  张冬勇  章祖平  孟俊国  王义平  
研究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对于寄主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性,并对相应部位的挥发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室内取食试验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对不同年龄的寄主植物枝条有显著的取食选择性,取食量大小顺序为:1年生>3年生>2年生枝条;野外取食调查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对寄主植物树冠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枝条也存在显著的取食选择性,取食量大小分别为:中层>上层>下层,南向>北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枝条挥发物成分差异很大,其中不同枝条挥发物中的α-蒎烯含量为:1年生>3年生>2年生枝条,上层>中层>下层,不同方向枝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家  刘益宁  所雅彦  中岛忠一  
为掌握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寄生树种如何进行识别选择,作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成虫栖息、取食和产卵过程中在不同树种间的活动行为表现,以及成虫对寄主树木气味或味迹的嗅觉和味觉测定等项研究.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成虫在寄主选择过程中,非接触性的嗅觉识别判断不起主导作用;成虫对寄主的选择是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主要通过触角和口须上的化感器接触感应,在味觉和嗅觉等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光  金幼菊  骆有庆  沈应柏  陈华君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首次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 ,提取了光肩星天牛部分寄主树种合作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未损伤及遭受机械损伤后的挥发性物质 ,共鉴定出 56种化合物 ,包括醛类、酯类、醇类、萜烯类、脂肪酸类等 .结果表明 ,感光肩星天牛树种释放较多的酯、萜类物质 ,而抗性树种则释放较多的醇、醛类物质 .在遭受机械损伤后醛类和醇类物质的释放量增加 ,同时还产生大量的萜类物质 .这些物质释放的变化可能与光肩星天牛的取食习性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风娟  武晓颖  杨莉  金幼菊  
The mixture compound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can attracted the insect directly,which was the new approach to search after the attractant. Volatiles could be used to bioassay. Results of behavior responses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to the volatiles extracted from Acer 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丽贤  张真  黄大庄  
针叶树小蠹虫不仅能通过信息化学物质识别和回避非寄主生境,而且能识别非寄主树种和不适寄主树。非寄主挥发物,尤其是6碳乙醇等绿叶气体和一些8碳醇等树皮挥发物是代表着非寄主的重要气味信号,在针叶树小蠹虫寻找寄主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绿叶气体和非寄主树皮挥发物等的研究基础、小蠹虫对非寄主的回避、影响挥发物释放的因素、非寄主挥发物的采集分析、生物测定方法和非寄主挥发物作用的生态学及进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小蠹虫能在混交林中找到寄主不是单因素决定的,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非寄主挥发物在针叶树小蠹虫的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彬  付晓霞  韩启  张宝民  张大明  李兴鹏  高长启  孙晓玲  
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研究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挥发物的变化情况,并利用触角电位和"Y"型嗅觉仪比较分析榆紫叶甲雌雄成虫对主要成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释放19种成分,其中顺-3-己烯醇、α-蒎烯、柠檬烯、顺-3-乙酸叶醇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石竹烯、α-法尼烯和(E,E)-4,8,12-三甲基-1,3,7,11-十三碳四烯(TMTT)9种化合物与健康家榆相比有显著差异。除了TMTT,对其余8种化学标准品进行生测的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顺-3-己烯醇、芳樟醇和α-法尼烯有较强的趋性反应,而雄性成虫对α-法尼烯和石竹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严善春  杨慧  高璐璐  王志波  毛洪波  
运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测试鞘蛾对落叶松9种挥发物,即R-α-蒎烯、S-α-蒎烯、β-蒎烯、罗勒烯、水芹烯、3-蒈烯、月桂烯、莰烯和叶醇的EAG和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在0.4mol·L-1浓度下,雌蛾除了对R-α-蒎烯、雄蛾除了对R-α-蒎烯和水芹烯没有明显EAG反应外,对其余挥发物的EAG反应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且雌、雄虫之间的EAG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鞘蛾对9种挥发物在0.0004,0.004,0.04,0.4,0.8mol·L-1这5个浓度梯度下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雌虫对S-α-蒎烯、S-β-蒎烯、水芹烯、3-蒈烯、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颖  肖春  叶敏  康敏  伍苏然  胡纯华  
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桔小实蝇不同生理状态下(性成熟与性未成熟)两性成虫在不同时间内对不同剂量香蕉果肉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香蕉果肉挥发物对性成熟与性未成熟的两性成虫均能产生显著的引诱效果,并随着剂量的增加,引诱作用增强,当测试剂量超过0.10 g时香蕉果肉即能引起两性成虫的行为反应;同时,随着剂量的增加,成虫对香蕉果肉的反应时间缩短,当测试剂量为0.1 g时,性未成熟雌虫的反应在10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而性成熟雌虫在30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性未成熟雄虫的反应在5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而性成熟在40 min时达到显著水平。当测试剂量为1 g以上时,不论性成熟与否,雌、雄虫的反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桐  李国宏  王克东  孙金钟  
本文对利用诱饵树法预测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数量与杨树品种、树龄及天气积分指数有密切关系。露伊莎杨上的卵量分别为I-214杨和I-69杨的2.7倍和14.5倍。I-69杨3年生树上的卵量为5年生树的8倍。低龄幼虫越冬前的存活率与6~9月份的天气积分指数呈正相关。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初步认为为5a一个周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平彦  亓玲美  孙绪艮  孙垒光  曲若轶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短枝富士、乔纳金、腾木1号,平均选择率均在60%以上;对首红的最弱,平均选择率仅为56.75%。珊夏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E-3-己烯-1-醇、甲酸己酯)的相对含量(14.74%,9.52%)均多于其他品种;首红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的相对含量(16.37%,10.27%)均多于其他品种。初步确定,E-3-己烯-1-醇、甲酸己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