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6)
- 2023(12697)
- 2022(11252)
- 2021(10628)
- 2020(8950)
- 2019(20646)
- 2018(20693)
- 2017(39873)
- 2016(21977)
- 2015(25055)
- 2014(25158)
- 2013(24772)
- 2012(22876)
- 2011(20576)
- 2010(20635)
- 2009(19309)
- 2008(19206)
- 2007(16995)
- 2006(15034)
- 2005(13431)
- 学科
- 济(83979)
- 经济(83850)
- 管理(69075)
- 业(62893)
- 企(54303)
- 企业(54303)
- 方法(38260)
- 数学(32427)
- 数学方法(31959)
- 财(24503)
- 农(22187)
- 中国(21593)
- 制(20496)
- 学(19835)
- 业经(19743)
- 地方(15914)
- 务(15614)
- 财务(15539)
- 财务管理(15505)
- 理论(15356)
- 贸(14834)
- 贸易(14826)
- 企业财务(14705)
- 易(14412)
- 农业(14263)
- 和(14243)
- 体(14155)
- 银(13848)
- 银行(13804)
- 技术(13702)
- 机构
- 大学(319284)
- 学院(315422)
- 管理(124269)
- 济(120525)
- 经济(117669)
- 理学(107414)
- 理学院(106209)
- 研究(105031)
- 管理学(104261)
- 管理学院(103698)
- 中国(77771)
- 京(68687)
- 科学(66302)
- 财(58961)
- 所(53456)
- 农(51313)
- 研究所(48425)
- 业大(48224)
- 中心(47148)
- 江(46697)
- 财经(46561)
- 北京(43392)
- 经(42120)
- 范(41447)
- 师范(41038)
- 农业(40216)
- 院(38179)
- 州(37814)
- 经济学(35463)
- 财经大学(34584)
- 基金
- 项目(213733)
- 科学(167005)
- 研究(155995)
- 基金(154402)
- 家(134702)
- 国家(133567)
- 科学基金(114203)
- 社会(96474)
- 社会科(91250)
- 社会科学(91227)
- 省(83107)
- 基金项目(82008)
- 自然(75024)
- 自然科(73248)
- 自然科学(73231)
- 自然科学基金(71906)
- 教育(71702)
- 划(70091)
- 资助(64195)
- 编号(63789)
- 成果(53313)
- 重点(47488)
- 部(47060)
- 发(44223)
- 课题(44159)
- 创(44092)
- 制(41212)
- 创新(41142)
- 科研(40744)
- 教育部(40301)
- 期刊
- 济(135188)
- 经济(135188)
- 研究(94200)
- 中国(61548)
- 学报(53139)
- 科学(47778)
- 农(47522)
- 管理(46971)
- 财(46154)
- 大学(40490)
- 学学(38019)
- 教育(37128)
- 农业(32720)
- 技术(27098)
- 融(26450)
- 金融(26450)
- 财经(23096)
- 业经(21246)
- 经济研究(20243)
- 经(19633)
- 问题(17473)
- 图书(17001)
- 理论(16298)
- 业(16083)
- 科技(15647)
- 版(15641)
- 实践(14946)
- 践(14946)
- 技术经济(14804)
- 现代(14235)
共检索到465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家 刘益宁 所雅彦 中岛忠一
为掌握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寄生树种如何进行识别选择,作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成虫栖息、取食和产卵过程中在不同树种间的活动行为表现,以及成虫对寄主树木气味或味迹的嗅觉和味觉测定等项研究.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成虫在寄主选择过程中,非接触性的嗅觉识别判断不起主导作用;成虫对寄主的选择是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主要通过触角和口须上的化感器接触感应,在味觉和嗅觉等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寄主选择 判断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家 所雅彦 中岛忠一
为弄清光肩星天牛成虫在繁殖交配过程中如何判断和寻找配偶,该文进行了雌、雄成虫对两性个体气味、味迹的感应趋性和行为反应,成虫的自然交配行为表现等研究.认为光肩星天牛成虫在配偶寻找过程中,非接触性的嗅觉识别判断不起主导作用;成虫的交配行为一般是在雌虫对雄虫的视觉刺激作用下起动的;雌性成虫的性信息素为接触性信息素,雄虫依靠触角、下唇须和下颚须上化感器的接触感应来接收这种信号的刺激.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交配 行为机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紫薇 徐华潮 张娓娓 王佩星
为了探寻寄主植物气体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寄主选择的影响机制,分别对健康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垂柳sAlix bAbyloniCA,苦楝MeliA AzedArACh,意大利杨树populus eurAMeviCAnA‘i-214’枝条挥发物进行成分分析。室内"y"型嗅觉实验结果显示:5种树种对天牛引诱程度不同。与对照相比,5种树种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显著(p<0.05),苦楝和垂柳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雄飞 李晓娟 骆有庆 许志春 田桂芳 张铁林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蛀干害虫。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从漳河柳、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4种不同抗性等级树种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这4种寄主树种和嗜好树种复叶槭枝条气味的嗅觉反应。在以空气为对照试验中,源自4种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其原寄主树种枝条挥发性气味均有明显的正趋性反应(P<0.05)。但从合作杨、漳河柳和箭杆杨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新疆杨枝条挥发性气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忌避作用;复叶槭枝条挥发性气味对源自4种寄主树上的光肩星天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并且对源自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上的雌性成虫的引诱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P<0.05)。在以复叶槭气味为对照试验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福贵 周嘉熹 杨雪彦
通过观察混交林中黄斑星天牛( 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 选择寄主的行为,认为对不同抗性寄主,它选择寄主的行为不同。它能通过复杂的感觉行为和一定的时间找到混交林中的感性树种并造成严重危害和它们种群密度在感性树种上的上升。这种天牛选择寄主在远距离一般以植物气味定向,近距离则以性信息素调控增加种群密度。除视觉外,它的主要感觉行为是触角摆动和胫节磨擦,选择到达合适寄主是通过逐步的感觉阶段完成的。树皮粗糙程度、叶片特征、枝条特征及混交林密度对这种天牛选择寄主过程中的爬行、飞翔和栖息行为有一定影响。这种天牛取食不同树种后其行为表现差异很大。碧桃、香椿、刺槐、木槿、女贞...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 抗虫性 行为学 寄主 混交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桐 李国宏 王克东 孙金钟
本文对利用诱饵树法预测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数量与杨树品种、树龄及天气积分指数有密切关系。露伊莎杨上的卵量分别为I-214杨和I-69杨的2.7倍和14.5倍。I-69杨3年生树上的卵量为5年生树的8倍。低龄幼虫越冬前的存活率与6~9月份的天气积分指数呈正相关。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初步认为为5a一个周期。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预测,种群动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 张冬勇 沈红霞 胡琴 樊建庭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既危害衰弱寄主也危害健康寄主。为了寻找影响光肩星天牛产卵的植物源信息物质,并为研制绿色无公害的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奠定基础,通过室内有选择和无选择产卵试验,测定了光肩星天牛对青皮垂柳Salix ohsidare,苦楝Melia azedarach和复叶槭Acer negundo等3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偏好行为,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3种寄主植物树干挥发物成分。有选择产卵试验和无选择产卵试验结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光 金幼菊 骆有庆 沈应柏 陈华君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首次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 ,提取了光肩星天牛部分寄主树种合作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未损伤及遭受机械损伤后的挥发性物质 ,共鉴定出 56种化合物 ,包括醛类、酯类、醇类、萜烯类、脂肪酸类等 .结果表明 ,感光肩星天牛树种释放较多的酯、萜类物质 ,而抗性树种则释放较多的醇、醛类物质 .在遭受机械损伤后醛类和醇类物质的释放量增加 ,同时还产生大量的萜类物质 .这些物质释放的变化可能与光肩星天牛的取食习性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兵 徐锡增
利用3年生臭椿、新疆杨在室内建立混交林进行光肩星天牛成虫放飞试验。结果表明:臭椿、新疆杨混交林对天牛成虫的寄主选择有显著影响,天牛成虫的交尾行为只在新疆杨植株上进行;天牛成虫在林内植株上着落的总虫次随新疆杨株数的减少而下降,交尾次数也减少;臭椿、新疆杨植株数量在林分中所占比例在一定范围时,天牛成虫在新疆杨和臭椿上着落的虫次比均趋于稳定;新疆杨与臭椿以行状3∶2和2∶3混交时林分的抗虫效果较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桂华 唐燕平
在连续 3a的定位观测和分析基础上 ,本文初步报道了锈色粒肩天牛与文献报道中的几种寄主树种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根据室内饲养下成虫对不同树种的取食及产卵情况和在不同树种上接种 (卵 )的幼虫情况 ,可将几种寄主树种分为 4类 :高感树种 (国槐 )、低感树种 (云实、黄檀 )、抗虫树种 (刺槐 )、免疫树种 (旱柳 ) ;(2 )酚酸类物质在旱柳中的含量 (3 0 3~ 9 73mg·(10 0g) - 1 ) ,显著高于其它树种中的含量 (1 71~5 39mg·(10 0g) - 1 ) ,可能是锈色粒肩天牛在旱柳上表现拒食、拒产卵、拒钻蛀的重要原因。氨基酸含量较高、组分相对最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雅楠 唐艳龙 杨忠岐 唐桦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山天牛属(Massicus)(陈世骧,1959),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林区造成严重危害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蒙古栎(Q.mongolica)等天然林树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东北栎树天然林中暴发以来,对我国东北林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受害树干内天牛坑道密布,轻者生长衰弱,重者风折、死亡(孙永平,2001;侯义等,2000)。
关键词:
栗山天牛 蒙古栎 寄主 树液 化学成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守慧 李从心 吕长利 原忠林 王忠钰 祁金玉 葛芳 钟馨
以在东北地区适生的白杨派、黑杨派、青杨派和杂交品系杨树为材料,对其酚酸及酚类物质的种类、含量与青杨天牛成虫产卵和幼虫发育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确定杨树所含酚酸及酚类次生代谢物质与青杨天牛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2年生的银中杨、欧洲黑杨和小青杨的韧皮部中能够检测到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和水杨酸4种酚酸,未检测到香豆酸和阿魏酸,酚酸的总含量顺序为小青杨(0.410mg·g-1)>欧洲黑杨(0.24mg·g-1)>银中杨(0.053mg·g-1);韧皮部中均含有苯酚和邻苯二酚,银中杨的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小青杨次之,欧洲黑杨的含量最低;在3年生的银中杨、新疆杨、荷兰3930杨、107杨、中黑防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东 刘益宁 宝山 小仓信夫 丸田秀士
宁夏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自然种群很少,主要有花绒穴甲寄生天牛的老熟幼虫、蛹、成虫,柿树螟蛾捕食天牛卵,寄生蝇、虱蝇类寄生天牛幼虫和蛹,姬小蜂寄生天牛蛹.花绒穴甲是大型杨树天牛最有价值的优势天敌种,在宁夏很多地区有少量发现.该虫自然扩散能力弱,分布狭窄,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寄生率较高,其它昆虫偶尔发现有寄生和捕食现象,但数量极少.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天敌昆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永安 王玉珠 张龙 秦启联 许效仁
A new pathogen Nosema glabripennis Zhang parasiting the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bout 2.8% of the real pathogens for naturally dead longhorned beetles were microsporidiums and the other pathogens were mostly saprophytic or other parasitic org...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微粒子虫 生物防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艳 高晓余 季爱兵 何月秋 肖春
【目的】揭示石斛篓象成虫对不同寄主的选择行为机制,发展新型害虫防治技术。【方法】采用陷阱式嗅觉测量仪、叶碟法分别测定石斛篓象成虫对4种石斛茎、叶的嗅觉反应和取食反应,采用罩笼试验测定成虫对4种寄主整株植物的选择行为。【结果】供试的4种寄主石斛中,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1年生叶对雌、雄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而1、2年生茎的气味对雌、雄成虫选择反应差异不显著。石斛篓象雌、雄成虫均最喜食球花石斛(D.thyrsiflorum),尤其喜食球花石斛1年生茎、叶。罩笼试验结果表明,雌、雄成虫对球花石斛的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石斛,而对1年生球花石斛的选择性又显著高于2年生。【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可采用鼓槌石斛1年生茎、叶气味物质和球花石斛品种的科学组合或不同石斛品种科学搭配的栽培方法来控制该象甲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