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0)
2023(12983)
2022(11313)
2021(10551)
2020(8726)
2019(20147)
2018(20143)
2017(38356)
2016(21133)
2015(23790)
2014(23870)
2013(23800)
2012(22302)
2011(20250)
2010(20355)
2009(18497)
2008(17779)
2007(15654)
2006(13839)
2005(12393)
作者
(63393)
(52500)
(51985)
(49297)
(33570)
(25227)
(23580)
(20750)
(20027)
(18747)
(17868)
(17821)
(16821)
(16645)
(16221)
(16098)
(15610)
(15587)
(14986)
(14932)
(13245)
(13107)
(12599)
(11905)
(11842)
(11839)
(11785)
(11604)
(10740)
(10403)
学科
(88126)
经济(88042)
管理(57129)
(54877)
(44099)
企业(44099)
方法(35534)
数学(30308)
数学方法(29974)
中国(26050)
(24098)
地方(23738)
业经(20366)
(19701)
(18624)
农业(16414)
(15831)
(15215)
贸易(15202)
(14656)
(14238)
金融(14236)
(14171)
理论(14098)
(14077)
环境(14070)
银行(14028)
技术(14006)
(13505)
地方经济(12981)
机构
大学(299758)
学院(298638)
管理(115947)
(115216)
经济(112418)
研究(106182)
理学(99503)
理学院(98331)
管理学(96634)
管理学院(96107)
中国(78329)
科学(67806)
(65989)
(55072)
(52691)
(51461)
研究所(50104)
中心(47439)
业大(46745)
(44766)
北京(42427)
(41441)
农业(41116)
师范(41017)
财经(40790)
(38840)
(37012)
(37001)
师范大学(33095)
经济学(33060)
基金
项目(203682)
科学(158315)
研究(148804)
基金(144641)
(126933)
国家(125801)
科学基金(106538)
社会(90735)
社会科(85822)
社会科学(85802)
(81010)
基金项目(77174)
自然(69865)
(68312)
自然科(68175)
自然科学(68158)
教育(67776)
自然科学基金(66919)
编号(61344)
资助(59933)
成果(50303)
(47314)
重点(45845)
(43906)
课题(43338)
(42033)
创新(39163)
科研(38798)
发展(37378)
项目编号(37359)
期刊
(134265)
经济(134265)
研究(90890)
中国(63465)
学报(50089)
(48849)
科学(46034)
管理(43311)
教育(37916)
大学(37297)
(36654)
学学(34919)
农业(34466)
(27110)
金融(27110)
技术(26173)
业经(23063)
经济研究(20608)
财经(19183)
(17536)
图书(17463)
问题(17040)
(16224)
理论(15533)
科技(15527)
实践(14406)
(14406)
技术经济(14247)
(13583)
现代(13581)
共检索到450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桐  李国宏  王克东  孙金钟  
本文对利用诱饵树法预测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数量与杨树品种、树龄及天气积分指数有密切关系。露伊莎杨上的卵量分别为I-214杨和I-69杨的2.7倍和14.5倍。I-69杨3年生树上的卵量为5年生树的8倍。低龄幼虫越冬前的存活率与6~9月份的天气积分指数呈正相关。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初步认为为5a一个周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国宏  高瑞桐  Michael T.Smith  孔令才  
为了探讨光肩星天牛成虫在自然界中种群扩散的模式和种群数量变动等问题,在甘肃省永靖县采用标记-回捕的方法进行了光肩星天牛的扩散规律研究。系统收集了光肩星天牛成虫种群在时间序列过程中的扩散资料,按照动态分析方法,对天牛成虫在杨树农田林网中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天牛成虫扩散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扩散有明显的方向性,由环境因素引起。对气象因素分析表明扩散格局主要受风向影响,各方向的回收数量都与其相同风向呈负相关,而与相反风向呈正相关,但与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关系不密切。成虫的扩散密度随距离和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其扩散距离与数量的关系可以用数学模型y=4 203.568 3x-1.11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家  所雅彦  中岛忠一  
为弄清光肩星天牛成虫在繁殖交配过程中如何判断和寻找配偶,该文进行了雌、雄成虫对两性个体气味、味迹的感应趋性和行为反应,成虫的自然交配行为表现等研究.认为光肩星天牛成虫在配偶寻找过程中,非接触性的嗅觉识别判断不起主导作用;成虫的交配行为一般是在雌虫对雄虫的视觉刺激作用下起动的;雌性成虫的性信息素为接触性信息素,雄虫依靠触角、下唇须和下颚须上化感器的接触感应来接收这种信号的刺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牛艳玲  魏建荣  杨忠岐  丁保福  
天牛幼虫排出的虫粪在指示天敌寻找寄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光肩星天牛幼虫发生期定期收集幼虫虫粪的方法,首次研究了林间天牛幼虫排粪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前,排粪总量呈现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单个排粪孔的日平均排粪量为(0.030 2±0.002 1)g,单排粪孔的日最大排粪量可以达到0.319 4 g。同时研究了幼虫排粪量与寄主树的胸径、树皮厚度、树皮含水量和排粪孔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期内,无论是各个排粪孔的排粪总量还是日均最大排粪量,均与排粪孔的大小有直接关系,而与其他几个因子无关。通过在树干上缠绑胶带形成的微栖境,采集到了光肩星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成虫,表明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茹桃勤  李向东  宋宏伟  孙金钟  宋小菊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在河南省是危害杨树的最主要蛀干害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已成为影响杨树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结合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对杨树光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家  刘益宁  所雅彦  中岛忠一  
为掌握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寄生树种如何进行识别选择,作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成虫栖息、取食和产卵过程中在不同树种间的活动行为表现,以及成虫对寄主树木气味或味迹的嗅觉和味觉测定等项研究.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成虫在寄主选择过程中,非接触性的嗅觉识别判断不起主导作用;成虫对寄主的选择是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主要通过触角和口须上的化感器接触感应,在味觉和嗅觉等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雄飞  李晓娟  骆有庆  许志春  田桂芳  张铁林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蛀干害虫。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从漳河柳、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4种不同抗性等级树种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这4种寄主树种和嗜好树种复叶槭枝条气味的嗅觉反应。在以空气为对照试验中,源自4种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其原寄主树种枝条挥发性气味均有明显的正趋性反应(P<0.05)。但从合作杨、漳河柳和箭杆杨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新疆杨枝条挥发性气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忌避作用;复叶槭枝条挥发性气味对源自4种寄主树上的光肩星天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并且对源自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上的雌性成虫的引诱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P<0.05)。在以复叶槭气味为对照试验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东  刘益宁  宝山  小仓信夫  丸田秀士  
宁夏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自然种群很少,主要有花绒穴甲寄生天牛的老熟幼虫、蛹、成虫,柿树螟蛾捕食天牛卵,寄生蝇、虱蝇类寄生天牛幼虫和蛹,姬小蜂寄生天牛蛹.花绒穴甲是大型杨树天牛最有价值的优势天敌种,在宁夏很多地区有少量发现.该虫自然扩散能力弱,分布狭窄,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寄生率较高,其它昆虫偶尔发现有寄生和捕食现象,但数量极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瑞良  吕赞韶  吕晓宏  武祥云  
本文采用反复调查和查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编制1987~1990年两代光肩星天牛(Anoplophova glabripennis Motsch)在北京杨、大官杨上发生为害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揭示了该虫自然种群数最消长的动态规律,找出了影响其种群数最变动的关键因子为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永安  王玉珠  张龙  秦启联  许效仁  
A new pathogen Nosema glabripennis Zhang parasiting the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bout 2.8% of the real pathogens for naturally dead longhorned beetles were microsporidiums and the other pathogens were mostly saprophytic or other parasitic or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瑞桐  王保德  李国宏  RichardReardon  吴云  运虎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光楠  杨秀好  韦曼丽  郑霞林  
【目的】明确广西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规律及其与林分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其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9—2020年基于松褐天牛APF-I诱芯和ZM-80B型诱捕器,采用动态监测法研究了广西桂东、桂北、桂西、桂南和桂中地区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并分析其与纬度、林内/林缘、海拔、郁闭度、树龄、坡度和是/非松材线虫病疫区等林分因子及月均气温、月均最高气温、月均最低气温、月均湿度、月均最小相对湿度、月均降雨量和月均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松褐天牛成虫在桂东、桂西、桂南和桂中地区一年中有1~3个发生高峰期,1—2月可诱捕到成虫,而桂北地区一年仅有1个发生高峰期,1—2月份未诱捕到成虫。桂东、桂北、桂西、桂南、桂中成虫的始见期分别为1月上旬、4月上旬、2月上旬、1月上旬和2月下旬,年发生盛期分别为3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4月中旬至7月下旬、3月下旬至8月上旬、3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和4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终见期分别为12月下旬、11月上旬、12月下旬、12月下旬和11月下旬。桂中地区诱捕到的雌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地区,桂东、桂西和桂中地区诱捕到的雄虫数量显著高于桂南和桂北。除桂西地区外,其他4个不同地理区域诱捕到的松褐天牛雌虫数量均显著多于雄虫。位于林内的诱捕器诱捕到的雌虫和雄虫数量均显著高于林缘地带。纬度、海拔、树龄和是否为松材线虫病疫区与诱捕量间无显著相关性;郁闭度与雄虫及坡度与雌虫年诱捕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广西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规律与月均气温、月均最高气温、月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广西松褐天牛成虫一年中有1~3个发生高峰期,其中桂东地区一年中有2个成虫发生高峰期,桂北、桂南和桂中地区一年中有1个成虫发生高峰期,桂西地区一年中有3个成虫发生高峰期;林间成虫发生期较长;林分因子对其种群发生量的影响均较小,但气象因子中的气温显著影响其种群发生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黄少鸣  赵楠  李建光  
鞘翅上斑纹的颜色是传统形态分类区分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重要外部形态特征 ,光肩星天牛的鞘翅斑纹颜色多为乳白色 ,而黄斑星天牛则为黄色 .在许多地区 ,如宁夏青铜峡市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以混合种群的方式存在和共同危害 .这种混合种群中出现了许多鞘翅斑纹颜色介于乳白色和黄色之间的“过渡类型”个体 .作者从同一寄主合作杨上的该混合种群中采集了近千只成虫标本 ,按鞘翅斑纹从乳白色自然、连续地过渡到黄色的颜色序列 ,从标本中选取 12只成虫 ,分别代表序列上鞘翅斑纹颜色深浅不同的个体 ,并从左到右依次编为 1~ 12号 .利用扫描电镜对这 12个体的斑纹、触角、下唇须、下颚须、前胸音锉及跗垫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长春  周成枚  赵锦年  陆高  
对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特性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羽化出孔在时间动态上有一定差异 ,但其雌、雄成虫在各地种群中出孔动态基本相同。松褐天牛成虫出孔具有明显的时段性 ,高峰时段为 18:0 0~ 2 0 :0 0 ,占总数的 2 8% ,且雌、雄成虫同步。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出孔率有一定差异 ,松材线虫病区虫害木中 ,松褐天牛出孔率随单位木材松材线虫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何学友  丁珌  许东辉  高美玲  
星天牛是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主要害虫。该虫以老熟幼虫在木麻黄主干木质部内越冬 ,化蛹集中于 4月中、下旬 ,蛹期 2 1~ 2 6d。日平均温度 1 9 5℃时蛹期 2 5d,2 1 5℃时蛹期 2 1d,蛹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1 3 91± 0 69)℃ ,有效积温为 ( 1 44 0 4± 1 5 96)日度。羽化盛期为 5月中、下旬。根据蛹的形态和颜色的变化 ,整个蛹期可分为 4个时期 ,每一时期都具备各阶段蛹的形态特征。野外调查和室内外人工饲养表明成虫期补充营养最喜欢取食苦楝树。取食苦楝树的雌虫每头产卵在 1 5 6~ 1 98粒 ,平均 1 76 4粒 ,是取食木麻黄的 3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