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
2023(582)
2022(480)
2021(440)
2020(417)
2019(922)
2018(994)
2017(1690)
2016(976)
2015(1058)
2014(1024)
2013(908)
2012(864)
2011(599)
2010(556)
2009(538)
2008(468)
2007(467)
2006(390)
2005(323)
作者
(3429)
(2736)
(2718)
(2600)
(1757)
(1430)
(1197)
(1142)
(1121)
(983)
(975)
(972)
(946)
(919)
(885)
(866)
(856)
(827)
(825)
(823)
(817)
(662)
(661)
(649)
(643)
(641)
(635)
(631)
(612)
(600)
学科
(2532)
(2215)
企业(2215)
(1814)
管理(1542)
(1475)
经济(1474)
(1264)
(1249)
乡镇(1249)
乡镇企业(1249)
中小(1240)
中小型(1240)
小型(1240)
小型企业(1240)
水产(667)
方法(622)
(610)
生物(606)
理论(587)
动物(579)
中国(538)
数学(537)
(533)
土壤(531)
(531)
数学方法(519)
(503)
(471)
贸易(470)
机构
大学(11890)
学院(11668)
研究(5131)
(4844)
科学(4471)
农业(3881)
中国(3796)
业大(3403)
(3263)
经济(3180)
(3118)
研究所(2991)
管理(2957)
(2593)
农业大学(2565)
理学(2549)
(2525)
理学院(2517)
实验(2469)
管理学(2415)
中心(2413)
管理学院(2399)
实验室(2364)
重点(2219)
(2144)
技术(2119)
(2071)
(1976)
(1954)
研究院(1756)
基金
项目(9481)
(6912)
国家(6864)
科学(6765)
基金(6640)
科学基金(5210)
研究(5063)
自然(4136)
自然科(4054)
自然科学(4048)
自然科学基金(3978)
(3894)
(3630)
基金项目(3512)
科技(2896)
资助(2887)
计划(2857)
社会(2694)
社会科(2519)
社会科学(2519)
重点(2352)
(2260)
专项(2208)
(2152)
教育(2114)
(2087)
科研(2073)
(2033)
创新(1939)
编号(1818)
期刊
学报(4792)
(4384)
科学(3533)
大学(3396)
学学(3339)
农业(2960)
(2857)
经济(2857)
中国(2738)
研究(2311)
(1702)
业大(1676)
农业大学(1412)
(1223)
(1154)
林业(1141)
管理(1134)
(1112)
金融(1112)
中国农业(1099)
自然(1024)
自然科(963)
自然科学(963)
科技(936)
农林(804)
(804)
教育(780)
科技大(762)
科技大学(762)
技术(728)
共检索到16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彩萍  闫喜中  刘红霞  骆有庆  
研究北京和宁夏两地5个树种上光肩星天牛刻槽含水量、pH值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两地的刻槽中期含水量最高,且高于同期健康树皮,晚期次之,早期最少。刻槽的pH值(7.88~9.98)均偏碱性,高于健康树皮pH值(6.06~7.10)。两地的刻槽共分离到真菌12属、473株菌株,8种鉴定至种级;优势属为镰刀菌属,刻槽真菌数量多于健康树皮。宁夏各树种刻槽真菌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S)比健康树皮高,北京各树种刻槽H,S低于健康树皮。两地各树种刻槽内细菌群落种类大致有2种,为黄单胞杆菌属细菌和白色未定名细菌,此外,北京旱柳刻槽内分离到黏质沙雷氏菌,该菌是一种昆虫致病菌。刻槽内放线菌只分离到1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乾  范海娟  赵红盈  宋小双  邓勋  周琦  
通过野外接虫和人工模拟刻槽的方法,对光肩星天牛产卵分泌物对刻槽微生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刻槽微生境含水量,在0~7日龄期间均高于对照和人工模拟刻槽含水量,同时呈逐渐向对照含水量接近并趋向平稳,8~9日龄期间与对照含水量基本一致。有效刻槽微生境中pH值均高于人工模拟刻槽微生境和对照,并呈现一定的波动性。有效刻槽微生境中微生物数量变化,在0~4日龄期间有效刻槽微生境真菌数量低于对照,4日龄后逐渐与对照真菌数量接近,5~9日龄期间两者基本一致。有效刻槽微生境细菌数量在0~5日龄期间低于人工模拟刻槽和对照,5~6、6~9日龄期间分别呈和对照细菌数量接近和基本一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峻  周章义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asteh)成虫对寄主有选择性.在品种林中优先选择大关杨、鲁伊莎杨等品种补充营养和刻槽产卵.低虫口密度下很少选择I-69杨,I-72杨和50号杨等品种。光肩星天牛刻槽产卵后各杨树品种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不同,抗性品种刻相处大量流液,且伤口愈合快,致使天牛卵的孵化历期延长.卵孵化前伤口愈合,使卵死亡.而感虫品种刻槽处无大量流液,伤口愈合也较慢,虫卵可以正常孵化.人工创伤试验证明,I-69杨、I-72杨等抗性品种的伤口愈合速度和流液量都明显高于感虫品种。生化测定和工人饲养幼虫试验表明,大关杨的营养效应明显高于I-69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黄少鸣  赵楠  李建光  
鞘翅上斑纹的颜色是传统形态分类区分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重要外部形态特征 ,光肩星天牛的鞘翅斑纹颜色多为乳白色 ,而黄斑星天牛则为黄色 .在许多地区 ,如宁夏青铜峡市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以混合种群的方式存在和共同危害 .这种混合种群中出现了许多鞘翅斑纹颜色介于乳白色和黄色之间的“过渡类型”个体 .作者从同一寄主合作杨上的该混合种群中采集了近千只成虫标本 ,按鞘翅斑纹从乳白色自然、连续地过渡到黄色的颜色序列 ,从标本中选取 12只成虫 ,分别代表序列上鞘翅斑纹颜色深浅不同的个体 ,并从左到右依次编为 1~ 12号 .利用扫描电镜对这 12个体的斑纹、触角、下唇须、下颚须、前胸音锉及跗垫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永安  王玉珠  张龙  秦启联  许效仁  
A new pathogen Nosema glabripennis Zhang parasiting the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bout 2.8% of the real pathogens for naturally dead longhorned beetles were microsporidiums and the other pathogens were mostly saprophytic or other parasitic or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萍  黄竞芳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是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为系统饲养该天牛配制了三种较为理想的饲料配方,同时测定了幼虫的龄数。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可成功地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成活率达80%以上。光肩星天牛幼虫为5龄,其头宽和龄数可由两式推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军  小仓信夫  矶野昌弘  
该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人工饲料的合理营养成分及其配置比例.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各个虫态的人工饲养,总结出了较理想的人工饲料配方及饲养方法.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的光肩星天牛发育历期缩短,成虫羽化率可达到50 % 以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杰  赵晓明  
该文对光肩星天牛羽化孔、排粪孔、刻槽数目做了统计分析,采用波松分布、负二项分布进行拟和,并用扩散型指数进行检验,确定了蛹、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型属负二项分布.研究了林分被害的年度变化及胸径与被害关系,分析了生存率和集中度,根据Lwao 回归,确定了X* 与X 的回归直线,得出了不同虫口密度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军  小仓信夫  矶野昌弘  
用人工饲料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进行不同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饲养,其发育历期由2 a 缩短为40 ~230 d .羽化期整齐,羽化率达50 % 以上.雌成虫每头最高产卵量达179 粒,卵的最高孵化率达62 .0 % ,幼虫最高存活率达85 .7 %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瑞桐  王保德  李国宏  RichardReardon  吴云  运虎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东  刘益宁  宝山  小仓信夫  丸田秀士  
宁夏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自然种群很少,主要有花绒穴甲寄生天牛的老熟幼虫、蛹、成虫,柿树螟蛾捕食天牛卵,寄生蝇、虱蝇类寄生天牛幼虫和蛹,姬小蜂寄生天牛蛹.花绒穴甲是大型杨树天牛最有价值的优势天敌种,在宁夏很多地区有少量发现.该虫自然扩散能力弱,分布狭窄,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寄生率较高,其它昆虫偶尔发现有寄生和捕食现象,但数量极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桦  郑哲民  
为研究清楚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185 3)和黄斑星天牛A .nobilis (Ganglbauer,1889)的分类问题 ,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成虫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这两种天牛 (包括其过渡型 )不同个体的酶谱柱中清晰显示的酶带均处于同一位置 ,且在颜色、宽窄和相对迁移率上均基本相同 ,即在酯酶酶带上差异甚微 ,因而这两种天牛应归属为同一种 :光肩星天牛 ,而黄斑星天牛为其同物异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博光  李周直  葛庆杰  
对光肩星天牛危害杨树的调查表明,光肩星天牛产卵处的高度与杨树胸径呈正线性相关.以往认为光肩星天牛喜在树干分枝处的观点只适用于胸径大于15cm的情况,而在胸径小于15cm的情况下,光肩星天牛主要产在主干基部或中部无分枝处.进一步调查的数据表明,光肩星天牛产卵时对树干直径、树皮厚度有严格的选择.对鲁伊莎杨测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树干直径与树皮厚度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光肩星天牛只要对两因子之一进行选择,另一因子也就同时确定了.据林间观察和分析,树皮厚度在光肩星天牛产卵部位的选择中可能更为重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家  所雅彦  中岛忠一  
为弄清光肩星天牛成虫在繁殖交配过程中如何判断和寻找配偶,该文进行了雌、雄成虫对两性个体气味、味迹的感应趋性和行为反应,成虫的自然交配行为表现等研究.认为光肩星天牛成虫在配偶寻找过程中,非接触性的嗅觉识别判断不起主导作用;成虫的交配行为一般是在雌虫对雄虫的视觉刺激作用下起动的;雌性成虫的性信息素为接触性信息素,雄虫依靠触角、下唇须和下颚须上化感器的接触感应来接收这种信号的刺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