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4)
- 2023(9745)
- 2022(8773)
- 2021(8295)
- 2020(7037)
- 2019(16536)
- 2018(16409)
- 2017(31482)
- 2016(17513)
- 2015(19733)
- 2014(19729)
- 2013(19515)
- 2012(17678)
- 2011(15814)
- 2010(15526)
- 2009(14088)
- 2008(13559)
- 2007(11649)
- 2006(10003)
- 2005(8404)
- 学科
- 济(65284)
- 经济(65215)
- 管理(48149)
- 业(44667)
- 企(37952)
- 企业(37952)
- 方法(32830)
- 数学(28539)
- 数学方法(28161)
- 学(17195)
- 农(16608)
- 中国(15596)
- 财(15239)
- 业经(14588)
- 地方(13646)
- 理论(11474)
- 和(11458)
- 农业(11235)
- 环境(10908)
- 贸(10567)
- 贸易(10563)
- 技术(10550)
- 易(10225)
- 务(10091)
- 财务(10031)
- 财务管理(10012)
- 制(9976)
- 企业财务(9411)
- 划(9328)
- 教育(9281)
- 机构
- 大学(245093)
- 学院(242478)
- 管理(98636)
- 济(87280)
- 理学(86196)
- 理学院(85240)
- 经济(85198)
- 管理学(83686)
- 管理学院(83275)
- 研究(81082)
- 中国(57282)
- 科学(55586)
- 京(53014)
- 农(42851)
- 所(41911)
- 业大(41736)
- 研究所(38905)
- 财(37900)
- 中心(35929)
- 江(33906)
- 北京(33637)
- 农业(33416)
- 范(32256)
- 师范(31888)
- 财经(31360)
- 院(30763)
- 经(28519)
- 州(27984)
- 技术(26848)
- 师范大学(25877)
- 基金
- 项目(177163)
- 科学(136349)
- 研究(125675)
- 基金(125600)
- 家(111558)
- 国家(110637)
- 科学基金(93227)
- 社会(75271)
- 社会科(71137)
- 社会科学(71115)
- 省(70572)
- 基金项目(67754)
- 自然(63374)
- 自然科(61814)
- 自然科学(61799)
- 自然科学基金(60646)
- 划(59827)
- 教育(56843)
- 资助(52361)
- 编号(51243)
- 成果(40765)
- 重点(39703)
- 部(37498)
- 发(37172)
- 创(36300)
- 课题(35459)
- 科研(34769)
- 计划(34259)
- 创新(33854)
- 大学(32110)
共检索到336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启龙 贾宏炎 杨桂芳 孙浩忠 谌红辉 劳庆祥
以桂西北地区光皮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更全面反映林分整体生长规律的径阶标准木为材料,通过树干解析及采用Richards曲线方程进行建模,对14年生光皮桦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较高的拟合,并据此分析了光皮桦人工林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的生长节律。结果表明:光皮桦胸径、树高及材积与生长年龄的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关键词:
光皮桦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种质评价年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文福 蔡道雄 贾宏炎 李运兴 卢志芳
应用广西大青山2~26年生米老排人工林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木资料,研究其幼林生长节律及与气候的关系,以及成熟林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米老排幼林生长的季节变化呈双峰曲线,5月和9月生长量最大,月生长量与月均气温相关性显著;(2)早期速生特性明显,胸径、树高连年生长和年均生长高峰均在3~4年生时出现,且高速生长期持续较长;(3)材积生长伴随树高和胸径的快速生长后,于6年生时出现第1次生长高峰,连年生长量达0.023 4 m3;6~15年生材积年生长量最大,15~17年生平均生长量达最高峰,并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因此确定此林龄为材积生长的数量成熟龄。
关键词:
米老排 人工林 幼林生长节律 生长过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连香 米伟 施福军
【目的】研究广东琼楠树高(H)、胸径(DBH)、材积(V)与树龄(T)间的回归关系及最优生长模型,以期掌握广东琼楠的生长规律,为林木快速生长期的科学抚育及森林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南宁树木园内33年生广东琼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广东琼楠人工林测树因子各年间变化动态进行测定。【结果】33年生广东琼楠人工林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23. 6 cm、19. 7 m和0. 37471 m~3;树高和胸径的平均生长量曲线和连年生长量曲线出现多个交叉点,变化幅度较大,但其单株材积生长曲线在33年间不断攀升,表现良好的生长趋势。各生长曲线表明6~12年为广东琼楠的速生期,所拟合回归模型R~2均达到0. 99以上,检验精度较高。【结论】广东琼楠树高最优生长模型为苏马克(Schumacher)模型,胸径生长最优模型为理查德(Richards)模型,材积生长最优模型为坎派兹(Compertz)模型; 30~32年之间材积生长达到数量成熟;拟合模型精度较高,可运用于生产实践中的预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继新 白灵海 郭文福 曾冀 蔡道雄
基于林分树干解析资料,对广西大青山27年生红椎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12年为胸径连年生长量的速生期,第8年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峰值,第11年后连年生长量略呈下降趋势,但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直到22~23年才相交;(2)4~11年为树高连年生长量快速增长期,树高连年生长量于第7、8年达峰值,随后开始逐渐下降,并在第12年与树高平均生长量相交;(3)11~27年材积生长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直到27年生时,材积生长量仍未达数量成熟,红椎人工林材积的生长潜力大;(4)利用Richards方程拟合红椎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规律,拟合优度均在0.99以上,拟合效果显...
关键词:
红椎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曼芳 梁乃鹏 秦武明 蒋华 朱雪莹
通过对桂中地区顶果木人工林进行树干解析得出:36 a生的顶果木平均树高为28.73 m,平均胸径37.37 cm,平均材积(去皮)1.512 8 m3。对树高、胸径和材积的模型拟合得出测树因子与林龄具有较大相关性,树高、材积最优模型为苏马克模型,胸径最优模型为考尔夫模型,材积数学模型用于估测林木后期的材积较准确。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波动增长,树高平均生长量最大值为16 a时的1.04 m,胸径平均生长量从第6a开始保持1.01~1.19 cm的生长量生长;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尚未相交,36 a生顶果木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龄。该树种胸高形数在36 a时为0.47,材积连年生长率为5.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健康 方乐金
10 Betula luminifera trees were chosen from biennial forest as test material in Zhentou Forestry Station,Jixi County,Anhui Province,from March to October in 2004.Every 10 days from March 10 on the indexes of grow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such as the leading shoot,the length of side shoot...
关键词:
光皮桦 幼林 物候期 生长节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毓 魏国余 吴敏 张凯
采用树干解析方法对11年香梓楠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年香梓楠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达到了12.4 m、14.80 cm、0.1337 m3/株。树高和胸径快速生长期刚好相反,树高快速增长期为第8~11年,期间连年生长量在1.33~1.67 m/a之间,而胸径快速增长期则为2~6 a,连年生长量在1.60~2.10 cm/a之间。材积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都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到11年时分别为0.0261、0.0122 m3/a,材积生长在11年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采用Richards模型对材积生长进行拟合时决定系数高达0.9997。根据材积生长模型推断香梓楠人工林材...
关键词:
香梓楠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菲 黄荣林 江珊鸿 姜英 蒋燚 李志辉 刘雄盛 王勇 韦铄星
【目的】研究了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以期为江南油杉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面调查广西林科院老虎岭实验林场27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基础上,在不同的3个标准样地内选择了12株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深入分析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规律及形数变化规律。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比较,选出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27年生江南油杉树高、胸径、材积的总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树高生长总量为16.9 m,胸径生长总量为20.3 cm,材积生长总量为0.283 685 m~3。江南油杉胸高形数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先急剧增加,然后再缓慢下降,形数曲线呈反"J"型变化,胸高形数在第7年后小于1,第24年后曲线变化趋于平稳状态,保持在0.52左右。【结论】1)树高在6~14 a和18~24 a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是江南油杉树高生长的速生期。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在6~16 a和18~27 a出现。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增粗,树高的高生长期比胸径高生长期早2 a,树高与胸径的低生长期出现在同年。材积的第1个生长高峰期在1~14 a,在第26年后是材积的第2个生长高峰期。各龄阶胸高形数表明江南油杉的胸高形数大,树高尖削度小。2)通过比较分析6种生长模型对江南油杉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实测值的拟合情况,苏玛克(Schumacher)模型可作为江南油杉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韦布尔(Weibull)模型可作为材积生长模型。经检验,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残差及相对总误差均较小,模型精度较高,证明所选择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生长规律基本吻合。3)27年生江南油杉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经27 a生长仍未相交,说明江南油杉在27 a内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通过材积生长模型的推算结果,江南油杉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相交于48~49 a间,即江南油杉数量成熟年龄为49 a,此时的江南油杉材积生长量为0.942 460 m~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湘雯 康文星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利用1988—2004年17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对湖南会同生态站不同年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的径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Ⅰ龄级杉木人工林受抚育等经营措施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最小,年均地表径流系数为0.0071。抚育停止后,地表径流增加。到第Ⅲ龄级时,地表径流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0184。第Ⅳ龄级开始,地表径流逐渐减少,地表径流系数为0.0098,为第Ⅲ龄级的50%左右。Ⅰ龄级杉木林的地下径流最大,地下径流系数0.3012,为采伐前成熟林(0.1577)的2倍。随着林分年龄增大,受林冠截留、土壤结构改善和蒸腾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地下径流逐渐减少,到第Ⅳ龄级时径流系数为0.2082,为第Ⅰ龄级的65.8%...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唐诚
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一个乡土珍贵用材树种,其生长迅速、材质优良,具有多种利用价值。近十余年来,我国西南桦种植业发展迅猛,其人工林面积已超过15万hm2。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西南桦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的系统研究,营林实践中未能贯彻适地适树原则,从而出现林木生长不良、林分生产力低下的现象。本研究以广西大青山林区(栽培早)和云南主要栽培区(中幼林面积大)的西南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规模样地调查获取生长以及地形、土壤特性等立地因子信息,从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江泽慧 刘盛全
本文以生长在3种长江滩地类型(江滩、洲滩、湖滩)、3种栽植密度(3m×4m、4m×5m、5m×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欧美杨无性系72杨(Populus×euramericanacv.Ⅰ72/58),美洲黑杨无性系63杨(P.deltoidescv.Ⅰ63/51)和69杨(P.deltoidescv.Ⅰ69/55)]为对象,首次分别建立了长江滩地速生杨树纤维长度(FL),微纤丝角(FA)和木材密度(WD)随生长因子中的生长轮年龄(CA)和年轮宽度(RW)变化的模型,即:FL=765.07+119.77CA-6.15CA2-1506.97(1/RW)+365.18(CA/RW...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建民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sampling plots in \%Batula luminifera\% natural forest community located in Shaowu Fujian Province,the important values of main tree species in the comnunity were determined,the community appearance,vertical ctructure,and population dynamics were analysed.The results...
关键词:
光皮桦天然林 群落特征 重要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艺 牟长城 高旭 梁道省
【目的】揭示林型和林龄对温带半干旱地区嫩江流域固沙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规律及机制,为沙地人工林碳汇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对生长方程、碳氮分析仪测定法,同步估算具有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年龄序列的11、30、45年生樟子松和6、15、26年生小黑杨2种人工林,以及28年生天然榆树疏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和土壤)、植被年净固碳量及其相关环境因子(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氮等),确定林型和林龄对沙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效果。【结果】(1)在植被固碳方面,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均强于天然榆树疏林,尤以樟子松人工林为最佳;且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的植被碳储量均随林龄而递增,但两者植被年净固碳量随林龄变化规律却不同,前者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后者随林龄而递增。(2)在土壤固碳方面,杨树人工林优于天然榆树疏林,而樟子松人工林却不及天然榆树疏林;且樟子松、杨树人工林土壤碳储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分别为先增后稳型和递增型。两者的土壤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也被改变,在水平空间上,前者降低了上、下部土壤层的碳储量,且在上部土壤层碳储量随林龄增强;后者增加了中上部土壤层碳储量,且在底部土壤层碳储量随林龄增强;在垂直空间上,两者幼龄林土壤碳储量垂直分层明显,至成熟林趋于弱化;(3)在生态系统固碳方面,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相近且均强于天然榆树疏林;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均随林龄而递增,但其分配格局多以植被碳储量占优势,明显不同于以土壤占优势的天然榆树疏林;(4)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植被年净固碳量主要受土壤全氮所控制,而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植被年净固碳量主要受土壤有机质所控制。【结论】在我国温带半干旱地区流动沙丘上营造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不仅能够固沙而且能够增加森林碳汇,且以植被固碳占优势,故在沙地人工林碳汇管理实践中既要加强对植被碳库的维持,也要注重其土壤碳库长期固碳潜力的发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赖永祺 张燕平 赵保荣 赵培仙
印楝幼树生长 1a抽 3次梢 ,即春梢 (2 4月 )、夏梢 (6 8月 )和秋梢 (10月 )。幼林树高、地径的连年生长量在栽后第 1a最大 ,第 2a最小 ,以后各年较一致。 1a中印楝季节性生长分为 3个时期 ,即滞生期 (1 3月和 11 12月 ) ,生长量较小或生长停缓 ;生长期 (4 10月 ) ,生长量明显 ;快速生长期 (5 8月 ) ,树高的生长高峰出现在 7、8两月 ,占全年生长量的 6 2 1% ,地径的生长高峰开始比树高生长高峰早 ,结束得晚。月平均温度对当月树高、地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程度 ;月平均降水对当月树高生长量的影响也达显著程度 ,但对当...
关键词:
印楝 人工林 生长节律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卢琦 赵体顺 罗天祥 金烈谊 阴三军
对黄山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群落学对比分析表明:黄山松林的植物种类天然林为19~29种,人工林仅有9~17种;天然林下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格数分别为2.8242~2.8763和1.7998~1.8366,而人工林分别为1.6073~2.0775和1.8366~1.9394。天然林胸径生长量比人工林低0.47cm/a,树高连年生长量最高峰出现在第20年,比人工林晚5a,材积在第40年以后增长明显加快(>0.01m3/a),比人工林迟20a。文中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其均匀度、群落系数和相似度系数等指标为判别尺度,揭示了黄山松天然林与人工林之间的群落学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