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2)
- 2023(9975)
- 2022(8212)
- 2021(7375)
- 2020(5786)
- 2019(12971)
- 2018(12470)
- 2017(23192)
- 2016(12749)
- 2015(13778)
- 2014(13428)
- 2013(13250)
- 2012(12501)
- 2011(11468)
- 2010(11416)
- 2009(10339)
- 2008(10047)
- 2007(8859)
- 2006(8012)
- 2005(7328)
- 学科
- 济(56370)
- 经济(56314)
- 业(33474)
- 管理(32709)
- 企(23501)
- 企业(23501)
- 农(18903)
- 中国(18900)
- 地方(18640)
- 方法(17719)
- 数学(15427)
- 数学方法(15308)
- 业经(14055)
- 农业(13115)
- 贸(11820)
- 贸易(11810)
- 学(11626)
- 易(11401)
- 财(10885)
- 地方经济(10500)
- 发(10403)
- 环境(10109)
- 银(9887)
- 融(9871)
- 金融(9871)
- 银行(9845)
- 行(9568)
- 技术(9530)
- 制(9241)
- 产业(7910)
- 机构
- 学院(181643)
- 大学(178285)
- 济(76086)
- 经济(74700)
- 研究(70484)
- 管理(65698)
- 理学(56439)
- 理学院(55720)
- 管理学(54776)
- 管理学院(54461)
- 中国(52620)
- 科学(45705)
- 农(43316)
- 京(38902)
- 所(37636)
- 研究所(34516)
- 农业(34368)
- 业大(33038)
- 财(31912)
- 中心(31162)
- 江(28349)
- 院(25655)
- 财经(25049)
- 北京(24585)
- 范(24572)
- 师范(24148)
- 省(23866)
- 经(22813)
- 经济学(22601)
- 州(22492)
- 基金
- 项目(124742)
- 科学(97171)
- 基金(88909)
- 研究(86365)
- 家(81023)
- 国家(80274)
- 科学基金(66748)
- 社会(55727)
- 社会科(52875)
- 社会科学(52863)
- 省(50755)
- 基金项目(47514)
- 自然(43753)
- 划(42974)
- 自然科(42717)
- 自然科学(42702)
- 自然科学基金(41939)
- 教育(37825)
- 资助(34873)
- 发(33553)
- 编号(33379)
- 重点(28918)
- 创(26545)
- 部(26133)
- 发展(26005)
- 展(25575)
- 成果(25418)
- 计划(25015)
- 创新(24861)
- 课题(24221)
共检索到279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迎春 苏锦祥 周勤
光照对黄盖鲽仔鱼的生长、发育及摄食有显著影响,各组仔鱼的体长与体高在20日龄时均产生了极显著的差异;Duncan多范围检验表明:40~60lx光照度下仔鱼生长最好;在4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度的增强,生长则变差,存活率下降,畸形个体增加。黑暗条件下及3~6lx条件下的仔鱼在12日龄时全部因饥饿而死亡。在卵黄囊期的各组仔鱼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生长情况近似。40~7000lx光照度之间的5组在4日龄至20日龄之间体长与日龄表现为直线关系,体高与日龄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仔鱼的摄食强度(10:00~14:00)在4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度增强而减弱。18:00~22:00时区之间如给以适当光...
关键词:
黄盖鲽,仔鱼,光照,生长,发育,摄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晓华 苏锦祥 殷名称
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an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其肉嫩味美,为淡水鱼类中珍品,鉴于鳜本身的价值以及在人工养殖中尤其是鱼苗繁育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对鳜的研究也陆续见诸...
关键词:
鳜仔鱼,温度,摄食率,生长速度,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祥玲 林小涛 夏新建 许忠能 孙军
在室内(27.5±0.5)℃水温下设高、中和低3个摄食水平,研究雌性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幼鱼至初次性成熟期间的生长发育和能量收支,为探讨食蚊鱼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入侵机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初次性成熟雌性食蚊鱼的体长、体质量、丰满度、特定生长率、肝指数、性腺系数、成熟卵子数量和鱼体能量密度均随摄食水平增加显著增加;低水平摄食组雌性食蚊鱼初次性成熟的个体最小,体长为(17.98±0.98)mm,体质量为(104.41±3.31)mg,但成熟卵子干重和卵径均不受摄食水平显著影响。实验期间,干、湿物质饵料转换效率均随摄食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低水平摄食组饵料转换效率显著高于高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盛龙 练青平 钟俊生 楼宝
采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详细地研究了鮸鱼仔鱼各发育阶段摄食功能骨骼的形态发育和骨化特征。在孵化后至4日龄(体长3.0mm)仔鱼,舌弓、鳃弓、悬骨系以软骨形式,而鳃盖骨系、上下颌则以纤维化骨质逐步出现并相继硬骨化,至34日龄(7.8mm)仔鱼,除方骨、后翼骨和中翼骨外,其它骨骼完全硬骨化。研究结果表明:鮸鱼仔鱼摄食器官的骨骼在短时间内硬骨化,为开始主动摄食提供了必要条件,表明仔鱼阶段已具备了摄食能力。
关键词:
鮸鱼 仔鱼 骨骼 早期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乔德亮 姚化章 张海军 殷建国 何智杰 李岩平 蔡晓琴
对丁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并对其卵黄囊仔鱼在开口摄食之前的发育、生长以及不可逆点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丁受精卵在水温21.5℃时,胚胎发育时间约为52h;(2)仔鱼在孵出后第7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第9天达100%,第12天降到50%,进入不可逆点;(3)仔鱼对卵黄囊的日净消耗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出膜后第1天,体长最大增长率出现在出膜后的第2天;(4)仔全出膜后第8天,卵黄囊全部吸收,同时,饥饿期仔鱼开始出现负生长。
关键词:
丁 胚胎发育 卵黄囊仔鱼 摄食 不可逆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文斐 钟俊生 钱叶洲 吴超 钱德
采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的方法对鳜受精卵及1~30 d仔鱼的视网膜结构和视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受精后54 h晶状体形成,视网膜还未分化;80 h视网膜分化为外核层、内核层、内网层和神经节细胞层4层结构;98 h形成色素上皮层、视杆视锥层和神经纤维层;124 h外网层形成,视网膜10层结构发育完全。孵化后4 d开始出现少量颌齿和咽齿;5 d和14 d分别观察到腭齿和犁齿;15d时鳃耙形成但形状较小。口腔齿的数量随着仔鱼个体的生长而增加至近于成体。(2)鳜内核层分化成一层水平细胞、数层双极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属光感受系统不发达的类型。(3)鳜仔鱼在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时已经开始形成口腔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殷名称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殷名称(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FEEDINGANDGROWTHOFTHELARVASTAGE.OFFISH¥YinMingcheng(ShanghaiFisheriesUniversity,2...
关键词:
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川 金丽 刘晓蕾 蒲德永 李秀明 李萍 王志坚 张耀光
在水温(19±0.5)℃条件下,为研究不同饥饿时间对胭脂鱼仔鱼生长、摄食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定两个实验:实验一,设置完全饥饿组(S)和正常摄食组(C);实验二,设置延迟0(对照组)、1、3、5、7、9和11 d投喂组,分别记作D0、D1、D3、D5、D7、D9和D11。实验历时29 d。结果显示:(1)孵化后7 d胭脂鱼仔鱼初次摄食,14 d时卵黄物质耗尽,27 d进入不可逆点期(PNR),在抵近PNR时,胸角特征明显,死亡率显著增加;(2)恢复摄食后,D1和D3组仔鱼体质量与D0组无显著差异,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效应;(3)在饥饿1~7 d过程中,胭脂鱼仔鱼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乔志刚 常国亮 张建平 牛景彦 王武
水温22-24℃时,鲇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18%,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5日龄,达100%;鲇仔鱼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混合营养期,正常摄食时,混合营养期为2 d,完全饥饿状态下,仔鱼的卵黄囊至4日龄即完全消失;7-8日龄,鲇仔鱼如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将很快进入饥饿不可逆(PNR)点;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仔鱼成活率明显降低,延迟6 d投饵,11日龄仔鱼全部死亡;完全饥饿组仔鱼,至10日龄全部死亡;仔鱼全长和湿重的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完全饥饿条件下,1日龄至6日龄仔鱼全长呈正增长,随后转为负增长;1日龄至4日龄仔鱼湿重呈正增长,随后转为负增长。
关键词:
鲇 仔鱼 延迟投饵 摄食 存活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强 李孟均 周传江 陈先均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组仔鱼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50%累计死亡率出现时间基本上与PNR出现时间相同(13.5 d),表明第13.5天为白甲鱼早期发育中较为敏感的阶段。试验期间,饥饿仔鱼体重、体长、眼间距和体高分别在第6、7、11和12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从新 熊传喜 周洁 魏开建
研究日龄1~20d,全长3.9~21.0mm的乌鳢仔鱼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发育特征,仔鱼的食物组成及其选食行为。仔鱼全长5.5mm时出现颌齿和咽齿,7.5mm时出现犁齿和副蝶(骨)齿,9.4mm时出现腭齿;全长8.33mm左右,分化出胃、肠。仔鱼孵出后第3d开口摄食。仔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主要食物随仔鱼摄食器官和消化器官的发育而变化。摄食初期(4d龄)主要为小型枝角类和轮虫,但仅显示出对小型枝角类正的选择性。之后,胃肠内的食物类群增多,由选食枝角类变为选食桡足类。研究结果表明乌鳢仔鱼对食物选择性的这一变化是仔鱼本身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发育状态以及各类食物生物的相对密度等诸因素决定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兆鸿 夏连军 王建钢 陆建学 赵荣兴 王海平 谢立峰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embryo and early larva development of Dentex tumiforns was discussed. Floating forms of egg in different salinities, optimal salinity for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early larva growth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1. In immobile condition, all eggs sank at salinity of 32....
关键词:
黄鲷 盐度 胚胎发育 仔鱼 生长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徐永江 蔡文超 柳学周
研究了饥饿对漠斑牙鲆前期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计算了仔鱼的饥饿不可逆点。结果表明,仔鱼3日龄开口,卵黄于5日龄消耗完毕,油球于6日龄消耗完毕,混合营养期为3~6日龄,饥饿对仔鱼卵黄和油球的吸收速度影响不显著。摄食仔鱼生长呈线性增加,饥饿仔鱼则在饥饿开始一段时间后呈现负增长的趋势。10日龄饥饿仔鱼出现较为明显的饥饿特征,如胸角凸出,消化道萎缩等。在18~20℃培育水温下,仔鱼饥饿不可逆点出现在7日龄和8日龄之间。
关键词:
漠斑牙鲆 仔鱼 饥饿 不可逆点 胸角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莹莹 柳学周 马爱军 徐永江 王清印
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观察行为变化、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和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了饥饿条件下半滑舌鳎仔鱼(初孵仔鱼,10,16d)的存活与生长特征、卵黄利用、鳔的发育、消化系统和游泳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仔鱼对饥饿的行为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即表层集群游动觅食阶段,缓慢游动反应迟钝阶段和外部形态变化并多数伏底静止阶段。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10和16d仔鱼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13、8和11d;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7.8、3.5和7.4d,说明10d仔鱼阶段为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中较为敏感的阶段;饥饿会延缓初孵仔鱼对卵黄的利用速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伸,鳔的体积与正常条件下仔鱼鳔的体积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仔鱼 饥饿 生长发育 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佳杰 林勇 陈忠 李莉萍 唐瞻杨 杨慧赞 罗永巨 甘西
以卵黄囊期吉富罗非鱼仔鱼为试验对象,对比不同温度诱导对其生长速度、存活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诱导10 d后,吉富罗非鱼仔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差异显著,而畸形率差异不明显。其中28℃水温诱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最高,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温度处理组(P<0.05),38℃的生长率和39℃存活率最低,死亡率为100%。上述结果表明,高温诱导显著影响着吉富罗非鱼仔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因此在吉富罗非鱼苗种繁育过程中注意合理调节培育温度,提高苗种的质量。
关键词:
罗非鱼 温度 生长 存活率 畸形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