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07)
- 2023(5056)
- 2022(4173)
- 2021(3720)
- 2020(3051)
- 2019(6635)
- 2018(6276)
- 2017(11618)
- 2016(6424)
- 2015(6667)
- 2014(6213)
- 2013(6039)
- 2012(5386)
- 2011(4745)
- 2010(4520)
- 2009(4049)
- 2008(3941)
- 2007(3187)
- 2006(2671)
- 2005(2119)
- 学科
- 济(23687)
- 经济(23658)
- 业(18611)
- 管理(18191)
- 企(14074)
- 企业(14074)
- 方法(11656)
- 数学(10675)
- 数学方法(10620)
- 农(7731)
- 财(6678)
- 贸(6383)
- 贸易(6383)
- 易(6241)
- 学(6028)
- 中国(5794)
- 业经(5677)
- 农业(5560)
- 技术(4787)
- 环境(4430)
- 务(4206)
- 财务(4205)
- 财务管理(4201)
- 地方(4132)
- 企业财务(4011)
- 制(3796)
- 产业(3769)
- 划(3554)
- 银(3388)
- 出(3383)
- 机构
- 大学(89884)
- 学院(89331)
- 济(36605)
- 经济(36118)
- 管理(34772)
- 理学(31573)
- 理学院(31220)
- 研究(30855)
- 管理学(30674)
- 管理学院(30538)
- 农(24169)
- 科学(21964)
- 中国(21391)
- 农业(19595)
- 业大(19550)
- 京(17499)
- 所(16412)
- 研究所(15540)
- 财(14481)
- 中心(13769)
- 农业大学(13586)
- 财经(12493)
- 江(11680)
- 经(11624)
- 经济学(11384)
- 院(11032)
- 经济学院(10584)
- 省(10516)
- 经济管理(10449)
- 北京(10232)
- 基金
- 项目(70210)
- 科学(54713)
- 基金(52576)
- 家(49273)
- 国家(48872)
- 研究(43668)
- 科学基金(40897)
- 社会(29743)
- 基金项目(28824)
- 自然(28781)
- 社会科(28316)
- 社会科学(28308)
- 自然科(28163)
- 自然科学(28151)
- 自然科学基金(27686)
- 省(27670)
- 划(23779)
- 资助(20051)
- 教育(19199)
- 重点(16160)
- 计划(15486)
- 创(15240)
- 编号(15114)
- 部(14855)
- 发(14801)
- 科研(14359)
- 创新(14260)
- 业(14164)
- 科技(13882)
- 国家社会(13022)
共检索到114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成友 杜浩 吴金明 成为为 杨焕超 张辉 刘志刚 周琼 危起伟
为了解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 kimura)受精卵孵化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光照条件(24 h黑暗、12 h黑暗∶12 h强光、24 h强光、24 h弱光),比较川陕哲罗鲑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结果显示:川陕哲罗鲑均保持较高的孵化率,其中,24 h黑暗组的孵化率为(63.75±3.31)%,显著低于其他3个试验组;24 h弱光组的孵化率为(82.08±2.60)%,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在不同发育阶段,各个试验组的川陕哲罗鲑受精卵死亡率高度一致,死亡较高的时期主要集中在细胞期-囊胚早期和孵化期。从孵出时间来看,24 h黑暗组和24 h弱光组的孵出时间略早于其他2个试验组,各组分别历时23.5 d(24 h黑暗)、25.5 d(12 h黑暗∶12 h强光)、25.5 d(24 h强光)和24.5 d(24 h弱光)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秋白 金善勉 吴小波 张燕萍 杨发群 吴华东
对采用微流水孵化器黄鳝受精卵进行不同水深和光照孵化单因子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23 cm水层中,随水深增加孵化率降低。在不大于16 cm水深时可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在离水面2 cm左右孵化最佳。不同光照试验结果表明,黄鳝受精卵长期在强光2 000 lx以上或长期弱光250 lx以下环境中孵化率较低。光照度在250~1 500 lx范围随光照加强孵化率提高。光照度在1 500 lx左右获得较佳孵化率。
关键词:
黄鳝 受精卵 水深 光照 孵化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戈志强 朱江 朱玉芳 沈其璋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大银鱼受精卵孵化率有较大差异。黑暗、弱光照有利于受精卵孵化 ,长光照不利于大银鱼卵的孵化。在一定范围内 ,大银鱼孵化所需时间与温度有关 ,温度高 ,孵化时间短 ;但过高的温度会影响大银鱼的孵化率 ,甚至使受精卵不能孵化
关键词:
大银鱼 孵化率 光照 温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凯 佟广香 张澜澜 赵成 何宝全 尹家胜 张永泉
为探明珍惜濒危鱼类哲罗鲑(Huchotaimen)种內及其与川陕哲罗鲑(Huchobleekeri)种间的外部形态差异,以新疆、黑龙江的哲罗鲑和陕西的川陕哲罗鲑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度量法结合的方式,对3个群体的9个分节特征和35项标准化量度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哲罗鲑两个地理群体在侧线鳞平均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整体上,两个群体在全部9个分节特征上均存在个体交叉,无法进行区分。川陕哲罗鲑的臀鳍分支鳍条、侧线鳞和幽门盲囊平均数显著小于哲罗鲑(P<0.05),而哲罗鲑和川陕哲罗鲑之间则有29项主要描述躯干部的量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判别分析共筛选出10个量度特征用于建立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个体被正确判入各自群体的判别率高达100%。(5)聚类分析表明哲罗鲑两个地理群体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川陕哲罗鲑与新疆的哲罗鲑的亲缘关系近于黑龙江的哲罗鲑。综合分析表明:(1)哲罗鲑两个地理群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形态学差异,但二者仍属同一物种。(2)川陕哲罗鲑与哲罗鲑在形态学上的差异集中于躯干部,臀鳍分支鳍条、侧线鳞和幽门盲囊数等分节特征可作为两个物种的鉴别特征,川陕哲罗鲑可能由新疆的哲罗鲑南迁进化而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晓莉 朱永久 吴兴兵 杨德国 李学梅 朱挺兵
为探究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及孵化方式,采用单因子设计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2、24、26、28和30℃)、不同孵化方式(脱黏孵化(蛋白酶脱黏、滑石粉脱黏)、挂网孵化、孵化框孵化)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鳍鳠仔鱼出膜率随孵化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为22℃组(0)<30℃组(12.51%)<24℃组(17.95%)<26℃组(25.40%)<28℃组(30.51%),不同温度组差异显著,二项式拟合得到最适孵化温度为26.8℃;出膜后24 h成活率表现为24℃组(54.76%)显著低于26℃组(95.45%)、28℃组(91.67%)和30℃组(92.59%),后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96 h成活率分别为52.38%、90.91%、92.59%和40.74%,表明低温(24℃)和高温(30℃)都显著影响成活率。仔鱼出膜时间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缩短,范围为46~88 h。4种孵化方式的24 h好卵率结果表明挂网组(48.11%)>孵化框组(45.05%)>蛋白酶脱黏组(19.98%)>滑石粉脱黏组(15.32%),四个实验组之间差异显著。出膜率表现为挂网组(16.07%)>蛋白酶脱黏组(12.08%)>孵化框组(9.61%)>滑石粉脱黏组(9.26%)。出膜率/24 h好卵率显示脱黏组的值最大(均为60.46%),显著高于挂网组(33.40%)和孵化框组(21.32%)。在实验设置的3个蛋白酶脱黏浓度梯度下,24 h和48 h好卵率均表现为0.75 g/L组显著高于3 g/L组和1.5 g/L组,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出膜率则表现为随浓度降低而显著降低的趋势,说明卵膜对受精卵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对出膜过程造成困难,导致出膜率降低。可见,温度和孵化方式均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有显著影响,大鳍鳠的最适孵化温度为26.8℃,孵化方式优先选择蛋白酶脱黏孵化,浓度为3 g/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和平 彭本初 王保文 张利 王志 韩国苍 高玉奎 柳玉海
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渔场进行了达里湖东北雅罗鱼(华子鱼)受精卵在不同水体中的孵化试验及其鱼苗成活试验,试验表明:华子鱼受精卵在鄂尔多斯市柒盖淖水体中能够孵化且鱼苗成活良好,为达里湖华子鱼向内蒙古部分盐碱水域移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达里湖 东北雅罗鱼 受精卵 孵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申志新 唐文家 李柯懋
川陕哲罗鲑(HuchobleekeriKimura)为我国特有种,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于1998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对川陕哲罗鲑开展多次专项调查,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川陕哲罗鲑在青海、陕西、四川有广泛分布,目前仅在青海与四川交界处不足80km的玛柯河有分布,且数量极为稀少。通过对川陕哲罗鲑及其栖息地的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川陕哲罗鲑分布的历史变化,数量锐减的原因,并就保护川陕哲罗鲑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关键词:
川陕哲罗鲑 生存危机 保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焕超 杨晓鸽 吴金明 王成友 危起伟
对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 kimura)早期发育进行了全过程观察。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将川陕哲罗鲑的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5个时期。在平均水温10.17℃条件下,受精卵历时549 H出膜,所需积温为228.31℃·d。初孵仔鱼全长(11.62±0.50)mm,体重(0.0254±0.0016)g,卵黄囊体积(53.82±1.03)mm~3。背鳍原基、臀鳍原基、腹鳍原基、脂鳍原基分别于2d、4d、9d、11d时出现。17 d仔鱼腹腔出现鳔。18 d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20 d仔鱼腹部首次出现鳞片,进入稚鱼期。26 d稚鱼卵黄被完全吸收,完全营外源性营养。52d时各鳍鳍...
关键词:
川陕哲罗鲑 胚胎发育 积温 仔、稚鱼发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强俊 李瑞伟 王辉
研究了温度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在盐度为5不同温度(22、24、26、28、30、32和34℃)下,比较观察奥尼罗非鱼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同时在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初孵的奥尼罗非鱼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4~32℃,受精卵孵化率较高(84.3%~91%),温度高于34℃和低于22℃时,孵化率较低。温度与培育周期呈负相关关系,函数关系为y=0.3607x2-26.836x+553.5,R2=0.97...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琳 于业绍 陆平 杨世俊
本文报道了青蛤受精卵密度对孵化的影响和青蛤幼虫培养密度对生长的影响。受精卵密度在26个/ml、30个/ml、38个/ml、44个/ml、53个/ml时,孵化率在87.8~89.9%之间;受精卵密度为53个/ml时,幼虫畸形率较高。实验发现,幼虫的培养密度应控制在6~11个/ml,幼虫变态后,减少培养密度,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
关键词:
青蛤 密度 孵化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文 赵云龙 王群 顾志敏 徐谷星 刘启文
报道了不同光照时间长度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及其受精卵中主要生化成分积累的影响。实验共分5组,Ⅰ组为自然光照;Ⅱ组为光照L∶D=12∶12(即每天光照时间为12h),Ⅲ组为L∶D=14∶10,Ⅳ组为L∶D=16∶8,Ⅴ组为L∶D=18∶6。结果显示,红螯螯虾雌虾1个月及2个月的抱卵率、增重率、性腺指数、孵化率从Ⅰ组至Ⅴ组均呈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其中实验Ⅳ组最高,以上指标分别为(61.54±2.09)%、(92.31±3.87)%、(29.48±0.51)%、(5.38±0.25)%和(46.99±3.15)%。与其它光照组相比,每只雌虾所抱卵卵重、平均抱卵量和平均单个卵卵重也以实验Ⅳ组为最高。在实验...
关键词:
红螯螯虾 光照 繁殖性能 受精卵 卵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茹辉军 李云峰 沈子伟 张燕 刘晓娟 吴湘香 李荣 倪朝辉
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基础上,对大渡河流域川陕哲罗鲑栖息地及分布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其适宜栖息地保护河段进行了评估与划分。研究表明:(1)1950~2012年,大渡河流域川陕哲罗鲑分布范围持续减少,损失率高达91.4%,强烈的人类活动(如水电开发)成其主要影响因素;(2)川陕哲罗鲑对栖息地生境质量需求较高,适应水温范围较窄(4℃~14℃)。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川陕哲罗鲑对于生境的需求存在差异;(3)大渡河上游干流及众多支流对保护川陕哲罗鲑极为重要。在上游适宜划分为川陕哲罗鲑栖息地保护的河段总长度共计2 222.9km。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建议:(1)川陕哲罗鲑栖息地有效保护,不仅应保护其现有分布区域,...
关键词:
川陕哲罗鲑 栖息地保护 大渡河流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炜纲 周昕 陈家涤 钱继仁 杜晓燕
近年来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nius)的增移植已在我国的一些淡水湖泊与水库中取得成功,有些水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就太湖而言,“七五”期间曾一度为国内大银鱼的最佳种质资源库。“八五”期间,太湖水域环境变化,污染日趋严重,加之人...
关键词:
大银鱼,生态因子,孵化率,存活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