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4)
2023(8572)
2022(7358)
2021(6945)
2020(5859)
2019(13362)
2018(13157)
2017(25040)
2016(13546)
2015(15155)
2014(14807)
2013(14179)
2012(12637)
2011(11425)
2010(11369)
2009(10476)
2008(10044)
2007(8491)
2006(7313)
2005(6415)
作者
(41036)
(34240)
(34193)
(32225)
(21822)
(16606)
(15246)
(13409)
(12987)
(12038)
(11563)
(11542)
(11177)
(10685)
(10551)
(10542)
(10304)
(10155)
(9923)
(9737)
(8697)
(8439)
(8109)
(7843)
(7729)
(7638)
(7524)
(7392)
(6865)
(6845)
学科
(55681)
经济(55625)
管理(37129)
(36521)
(28549)
企业(28549)
方法(28408)
数学(26044)
数学方法(25499)
(15733)
中国(12752)
(12420)
(12353)
地方(12016)
(11796)
贸易(11788)
业经(11552)
(11440)
农业(10983)
(9092)
环境(8420)
技术(8384)
理论(8294)
(7391)
(7300)
银行(7254)
(7123)
(7068)
财务(7027)
财务管理(7010)
机构
学院(190094)
大学(189579)
管理(74695)
(74638)
经济(73206)
理学(66003)
理学院(65243)
管理学(63631)
研究(63407)
管理学院(63337)
中国(46318)
科学(43472)
(39600)
(39282)
业大(34830)
(32779)
农业(31550)
研究所(30617)
(30603)
中心(29104)
(26971)
财经(25164)
北京(23823)
(23234)
(23046)
(22968)
师范(22826)
经济学(22450)
(21831)
农业大学(21496)
基金
项目(139773)
科学(109349)
基金(102670)
(93386)
国家(92685)
研究(92226)
科学基金(78807)
社会(59069)
社会科(56182)
社会科学(56166)
(55108)
自然(55096)
基金项目(54731)
自然科(53880)
自然科学(53862)
自然科学基金(52870)
(47168)
教育(42742)
资助(42328)
编号(35540)
重点(31876)
(29452)
(29378)
(29169)
计划(28564)
创新(27542)
科研(27480)
成果(26166)
大学(25025)
科技(24920)
期刊
(73118)
经济(73118)
研究(46819)
学报(37758)
(34553)
中国(33972)
科学(33053)
大学(27402)
学学(26387)
管理(26130)
农业(23172)
(22360)
技术(16537)
教育(15525)
(13497)
金融(13497)
业经(13097)
(13071)
经济研究(13057)
财经(11750)
统计(10923)
业大(10866)
(10433)
(10418)
科技(10214)
(10100)
问题(9773)
资源(9704)
商业(9358)
技术经济(9181)
共检索到261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湛敏  姚建玉  张云怀  杨雄柱  李婷  
三峡蓄水后的支流回水区平均流速在0.01m/s以下,因此将其近似视为静止水体,通过构筑光照对蓝藻种群垂直迁移影响理论模型,分别以1a和1d为研究期限,对蓝藻种群的垂直迁移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蓝藻垂直迁移过程具有明显季节特征,每年冬季,蓝藻处于休眠期,并停留在水底;4月蓝藻开始复苏,11月处于休眠期的过渡阶段,这两个月具有微弱浮力;5和10月蓝藻开始接近水表,易发生垂直迁移;6~9月蓝藻垂直迁移速率增加,易发生水华。计算表明:6和9月蓝藻上升/下沉速率较大,易发生快速的上浮/下沉垂直迁移运动,宏观上表现为水华的急剧暴发/消退;6月易暴发水华的时间为早上8点到10点,9月易暴发水华的时间为早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峻慧  
本文阐述了人口外迁对三峡库区城市化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即:人口外迁减少了人口过多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压力;三峡库区人口外迁呈现出人口结构性外迁的特点,这对三峡库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据此,本文指出,当前三峡库区人口的非均衡性结构性迁移,即大量的年轻型和技能型优质劳动力的外迁,使得非优质人口沉淀在三峡库区,这会造成未来三峡库区城市的城市化畸形发展。最后,提出了改善三峡库区劳动力素质、促进库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王宇星  
均衡位置变化的传统分析方法是比较静态分析,但该方法无法描述均衡迁移的动态过程。本文应用元突变遗传算法模拟蛛网模型中企业制定生产决策的适应行为,均衡是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元突变遗传算法能够很好地刻画出均衡迁移的动态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宝  王应政  严登才  
文章探讨了网络分析法(ANP)算法模型及其评价避灾移民迁移风险优越性,结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避灾移民实际,建立了迁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NP对其迁移风险进行评价实证,获得各风险因素排序,针对关键风险因素着重分析,并对规避二次灾害风险能力、避灾移民政策的连续性和避灾移民边缘化问题阐述观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纪根  牛俊  陈兰  
坡地磷素迁移过程与调控机理研究是目前三峡库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保护库区耕地以及水库水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总结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磷素迁移的途径、形态最新进展,介绍了降雨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坡面管理措施等因素对磷素迁移的影响;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磷素流失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琪   席颖   罗玉红   袁喜   张久红   张军   黄应平   刘慧刚  
[目的 ]明晰磷对干湿交替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与释放的影响,对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防治具有很大的意义。[方法 ]本文选取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内6个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消落带及上缘土壤样品,对水体磷和土壤重金属铅(Pb)和镉(Cd)含量进行为期4个季度(2020年6月—2021年3月)的采样监测。依据香溪河水体磷浓度范围,在水体不同外加磷浓度添加下,进行室内干湿交替模拟试验。[结果 ]香溪河水体总磷含量与土壤的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效态Pb与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湿交替试验结果显示,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水体总磷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在第2次淹水落干期间,水体外加磷浓度≤0.2 mg·L-1时,淹水期土壤总磷含量高于落干期;土壤中的Pb和Cd呈现由迁移性强的可交换态向迁移性弱的残渣态的转变趋势;水体外加低浓度磷(0.05 mg·L~(-1))时,土壤P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土壤Cd含量随水体磷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 <0.05),尤其是Cd的形态变化更加显著且与水体磷含量相关。[结论 ]干湿交替过程中,磷在水与土壤之间存在迁移转化,水体磷促进土壤Pb向水体迁移,而抑制土壤Cd向水体的迁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明权  吴胜军  温兆飞  陈吉龙  姜毅  甘捷  
传统土壤侵蚀模型模拟次降雨产沙时难以确定泥沙输移系数,分布式的侵蚀产沙模型对数据量需求量大。选择三峡库区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的降雨、植被盖度、地形、土壤等数据,利用SCS-CN和MUSLE模型耦合模拟流域的场降雨的产沙量。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值的精确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整个流域2013年的泥沙流失量是3 923t,全年中5场较大的降雨贡献了泥沙流失量的80%以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泥沙输出量差异很大,耕地(面积44.63%)贡献了81.54%的泥沙,有林地(面积47.61%)贡献了17.63%的泥沙;坡度在0~8度的区域贡献的产沙量仅为1.75%,大于25度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婷  邵景安  
降雨侵蚀力变化是一复杂过程,其变化存在一定的随机波动性,土壤侵蚀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查明库区土壤侵蚀强度的演化过程及未来趋势是库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论文基于三峡库区1990年侵蚀降雨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对2010年75个站点降雨侵蚀力进行模拟、验证,预测2030年75个站点降雨侵蚀力。选取2030年预测结果中位于库区周围的27个站点,结合2030年库区自然增长、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模拟数据,使用RUSLE计算2030年土壤侵蚀强度。结果表明:1)2010年库区降雨侵蚀力模拟相对误差为15%,测试样本数据相对误差为14.67%,预测相对误差为19.65%,NE系数为0.85,说明BP神经网络对库区降雨侵蚀力具有良好模拟效果;2)2010年库区土壤侵蚀强度的Kappa指数为0.75,计算结果能满足模拟与预测需求;3)在土地利用不变情况下,2030年库区轻度、中度侵蚀面积均有所增加,微度及强烈以上侵蚀面积均呈减少趋势,且侵蚀强度转变中的58%来源于相邻侵蚀强度,跨侵蚀等级区的较少;4)在降雨侵蚀力不变情况下,自然增长、生态保护情景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所导致的土壤侵蚀均呈下降趋势,后者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5)在降雨侵蚀力及土地利用均变化的情况下,自然增长、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壤侵蚀均呈下降趋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沛  朱强  王素梅  胡红青  胡莲  万成炎  张志永  
采集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样,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化学分析,考察土壤理化性质和消落带土壤淹水前后重金属(Fe、Mn、Cu、Zn)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导致Fe2+、Mn2+、有效铜等重金属含量增加,平均含量分别从58.88、35.26、0.96mg/kg增加到1 383.8、782.7、1.73mg/kg;淹水15d后,部分样品有效锌含量增加10.15%~12.18%,部分样品有效锌含量减少3.69%~7.12%;淹水30d后,有效锌的含量增加10.9%~46.6%。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也有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银贵  王静  陶嘉  刘爱霞  许宁  
运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与AO(ArcObject)相结合的方法,在VB环境下编程来进行三峡库区地类变化模拟研究。以1995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数据,比较研究期各地类的变化数量与方向以确定地类转换之间的优先级,然后确定地类的转换概率。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便于理解与操作,同时模拟精度高;预测结果说理性强,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域的面积在增加。其预测结果可以指导库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库区有效土地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刚  王里奥  袁辉  包亮  欧阳鸥  
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其下部区域(145~155 m)由于长期处于淹没状态,其表层土壤将类似底泥状态,研究选择嘉陵江江底沉积物模拟其在好氧及厌氧淹水条件下N、P向上覆水体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处于淹水期间,均向上覆水释放N、P,其中好氧状态下上覆水中TN以硝态氮为主,厌氧环境下上覆水中TN以氨氮形式为主;淹水前期,N、P释放速率均较快,随时间增加逐渐减缓,且在厌氧环境下TP释放能力较好氧环境强。好氧淹水中曝气量对上覆水中TN平衡浓度无显著影响,但对氨氮、硝态氮释放过程有影响,从而影响TN浓度变化;底泥状土壤落干过程对N素释放有正影响,对P素释放有负影响;在短暂的落干期间,如果进行农业利用,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实  王云琦  孙阁  朱金兆  肖玉保  杨海龙  Steve Mc Nulty  
为给三峡库区理水调洪型植被建设提供方法和依据,该文以四面山响水溪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主持开发的MMS(模块化模型系统),构建适合于三峡库区的分布式暴雨水文模型PRMS_Storm,模拟暴雨产流过程.结果表明:①PRMS_Storm用来模拟响水溪森林流域暴雨产流过程满足国家乙级洪水预报标准,可用来发布洪水预报;②综合不同森林群落水文功能评价结果,提出流域3种森林群落配置情景:针阔混交林型(情景1)、阔叶混交林型(情景2)、综合配置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情景3);③对各森林群落配置情景的模拟表明,各配置情景都可使地表径流减少20%以上,壤中流增加1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远新  张华忠  周维  李军朝  
利用2007年三峡库区就地后靠农村移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根据农村移民收入来源理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移民户和非移民户,以及不同安置方式移民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移民搬迁和不同安置方式对移民收入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存在结构性的影响,即移民搬迁主要影响移民户的家庭经营收入,同时,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抵消了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的影响;不同的安置方式对移民户收入也存在显著的影响,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对移民收入的不利影响较小,而非农业安置对移民户收入的影响较大;非移民安置户享受到的惠农政策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好处也相对要少;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来讲,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的收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占山  张强  秦琰琰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模拟了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下垫面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并探讨了三峡水库的建成是否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高温干旱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极端天气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三峡水库的建成对当地气温具有海洋性效应,库区附近春季温度变低,夏季在水库下游气温升高、上游则气温降低,而冬季则以升温为主;春季降水变化主要位于库区沿线的南部山区,增雨带和减雨带相间分布,夏季降水量在三峡库区中上游地区和附近的山区呈增加趋势,在库区下游及附近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减少,主要集中在大坝附近地区到三峡(巫山)段;春季库区的相对湿度增加,幅度多在0.5%~1.0%,夏季相对湿度的影响也存在正负两...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魏益章  杨万江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模式选择的理论设计魏益章,杨万江1997年三峡大坝截流后,四川省境内第一个将被淹没的乡镇─—巫山县碚石镇。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模式,从稳定性和提高移民资源配置效率考虑,适合选择开发型政府主导的混合配置模式,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应采取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