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6)
2023(5710)
2022(4694)
2021(4201)
2020(3489)
2019(7700)
2018(7266)
2017(13406)
2016(7485)
2015(7940)
2014(7634)
2013(7477)
2012(6700)
2011(6049)
2010(5646)
2009(5274)
2008(5048)
2007(4229)
2006(3615)
2005(2899)
作者
(24565)
(20453)
(20431)
(19241)
(12846)
(10115)
(8998)
(8149)
(7756)
(7030)
(6963)
(6632)
(6623)
(6552)
(6422)
(6344)
(6266)
(6203)
(5888)
(5856)
(5388)
(4985)
(4802)
(4734)
(4629)
(4489)
(4415)
(4402)
(4226)
(4173)
学科
(28473)
经济(28434)
管理(21730)
(21183)
(16718)
企业(16718)
方法(14385)
数学(13153)
数学方法(13037)
(9505)
(7882)
(7522)
中国(7073)
(6900)
贸易(6900)
(6739)
业经(6145)
农业(5541)
(5390)
财务(5381)
财务管理(5374)
企业财务(5131)
技术(5018)
环境(4954)
收入(4593)
(4550)
(4236)
(4082)
银行(4040)
产业(4033)
机构
大学(107095)
学院(105786)
(43357)
经济(42696)
管理(40513)
研究(38149)
理学(36367)
理学院(35973)
管理学(35311)
管理学院(35158)
(28188)
科学(27328)
中国(27204)
业大(23072)
农业(22968)
(21801)
(20706)
研究所(19627)
(17755)
中心(16706)
农业大学(15709)
财经(14951)
(14540)
(14113)
(13785)
经济学(13545)
北京(13079)
(12737)
(12648)
经济学院(12500)
基金
项目(81934)
科学(63404)
基金(61011)
(57718)
国家(57249)
研究(50455)
科学基金(47369)
社会(33647)
自然(33536)
基金项目(32809)
自然科(32807)
自然科学(32792)
自然科学基金(32256)
社会科(32006)
社会科学(31997)
(31860)
(28008)
资助(24335)
教育(22239)
重点(18883)
计划(18576)
(17492)
(17321)
编号(17144)
(16999)
科研(16864)
科技(16747)
创新(16298)
(16111)
国家社会(14749)
期刊
(39237)
经济(39237)
学报(26835)
研究(25690)
(23486)
科学(21887)
大学(18661)
学学(18247)
中国(17061)
农业(15751)
(13169)
管理(12661)
(8785)
业大(8036)
经济研究(7831)
(7270)
金融(7270)
财经(7150)
农业大学(6853)
业经(6800)
(6723)
科技(6283)
技术(6235)
(6023)
林业(5719)
问题(5546)
商业(5416)
统计(5379)
(5251)
技术经济(4893)
共检索到140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国强  李洁  唐夏  张灵燕  
在循环水实验系统中,设置1 L∶23 D、9 L∶15 D、12 L∶12 D、15 L∶9 D、24 L∶0 D(光L∶暗D)共5个光照周期处理组,研究其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束时褐牙鲆幼鱼的体质量为41.10~43.98 g,不同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体质量未表现出与日光照周期长短的相关性。日生长系数只在21~30 d阶段内出现显著差异,整个实验期间的平均日生长系数为1.86~2.02,不同处理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日生长系数随日光照周期的延长略呈下降趋势。不同阶段的摄食率在31~40 d阶段出现显著差异,12 L∶12 D处理组摄食率显著高于9 L∶15 D处理组。在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国政  黄国强  田思娟  王丽华  韦柳枝  张秀梅  
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对不同盐度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和补偿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盐度12~40的范围对平均体重为2.6g的褐牙鲆幼鱼的湿重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而盐度5(IS5)和47(IS47)会明显阻碍平均体重为6.9g幼鱼的生长,但IS5的生长延缓在30d的恢复生长(盐度19,IS19)后获得完全补偿,而IS47处理最终未能赶上IS19处理。盐度操作对幼鱼摄食能、摄入的能量分配于呼吸消耗、排粪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排泄损失的能量比例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单位体重日能量分配而言,盐度操作对摄食能、呼吸消耗、生长、排粪损失的能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对排泄能量损失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盐度操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茂林  张秀梅  黄国强  张沛东  李君丰  
在盐度30和水温20℃条件下,配制钙、镁(1∶3)总浓度A(700mg/L)、B(1100mg/L)、C(1600mg/L,对照)、D(2200mg/L)、E(2800mg/L)的人工海水,研究了5种人工海水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观察发现,褐牙鲆幼鱼初次接触高钙、镁浓度人工海水(D组和E组)时产生应激反应,鱼体呈弓形,呼吸频率降低,摄食不积极,适应7d左右恢复正常。经60d养殖实验,各处理组实验鱼食物转化效率(FCE)无显著差异(P>0.05),成活率均在90%以上。0~20d时实验鱼特定生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王妤  庄平  刘鉴毅  赵峰  冯广朋  刘健  
测定了自然光周期(对照组,白天平均76 lx、晚上0 lx)、全光照(940 lx)和全避光(0 lx)三种光照周期下养殖70 d的中华鲟幼鱼生长指标(体重、全长、体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3种光照周期下的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无显著性差异。全避光组中华鲟幼鱼血液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含量最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全光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甘油三酯(TRIG)、肌酐(CREA)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最高,TRIG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全光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REA与全光照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AST均无显著性差异。全光照组中华鲟血液中血清总胆固醇(TC)...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丽华  黄国强  田思娟  张国政  韦柳枝  张秀梅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取自山东省胶南市养殖场,盐度设置范围分别为12~40和5~47。实验表明,盐度12~40对平均初始体质量约2.6g的褐牙鲆幼鱼的湿重生长、湿重摄食率和湿重饲料转化效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蛋白质和能量表示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实验周期为30d)。盐度5(IS5)和47(IS47)处理能够使初始体质量为6.93g的褐牙鲆幼鱼在10d内的生长显著比盐度19(IS19)处理慢(P<0.05),并且由于低盐度(盐度为5)引起的生长阻滞能够在30d内得到完全补偿,而高盐度(47)引起的生长阻滞未能得到补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洁  黄国强  张秀梅  韦柳枝  唐夏  
环境温度短周期波动对鱼类的生长和能量代谢有重要影响,实验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褐牙鲆幼鱼在经历高温-最佳温度循环的生长与能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在为期40d的实验中,驯养于20℃的褐牙鲆幼鱼在每个为期10d的循环中分别经历0d(H0)、2d(H2)、4d(H4)、6d(H6)和8d(H8)的26.5℃高温胁迫后,剩余的天数恢复到最佳温度(20℃)下养殖。实验结束时,经历不同天数高温胁迫的各处理组的褐牙鲆幼鱼以干重、湿重、蛋白质和能量表示的鱼体重均显著小于对照组(H0)。实验期间摄食量少和分配于生长的能量减少是导致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生长减慢的主要原因。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组的摄食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向英  黄国强  李洁  唐夏  张秀梅  
实验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水流量控制溶解氧供给,设计不同溶解氧供应和限制溶解氧供应及恢复两个实验来研究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及能量分配等指标的响应。在不同溶解氧供应实验中,溶解氧含量梯度设置为2.24 mg/l,3.14 mg/l,4.27 mg/l,5.38 mg/l,6.94 mg/l,实验结束时褐牙鲆幼鱼体重、日生长系数、摄食率、以湿重表示的饲料转化效率与溶解氧含量呈正相关(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万权  李爱杰  李德尚  张树令  孙宗哲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泽滨  李云  蔡生力  鞠晨曦  
探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周期对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幼鱼成活率、饵料转化率及生长率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50 d后幼鱼肝脏生长激素受体基因Ⅰ型(Growth hormone receptor1)、生长激素受体基因Ⅱ型(Growth hormone receptor 2)、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基因(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巧娥  朱邦科  沈凡  樊启学  宋林  杨磊  杨威  孙存军  陈海燕  
将初始均质量(8.26±0.81)g的鳡(Elopichthys bambusa)30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5种脂肪水平(A组:3%、B组:6%、C组:9%、D组:12%、E组:15%)的等氮(45.64%±0.20%)、等能(16.82±0.11MJ/kg)饲料56d,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鳡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先升后降,B组显著高于A、E组(P<0.05),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脂肪含量为7.71%时SGR最高;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饵料系数先降后升,B组显著低于A、D、E组(P<0.05),蛋白质效率先升后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毛盼  胡毅  李金龙  黄云  肖调义  艾庆辉  
以初始体重(5.90±0.01)g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为研究对象,用豆粕替代不同水平鱼粉,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分别为30%鱼粉(对照组)、25%鱼粉、20%鱼粉、15%鱼粉和15%鱼粉+晶体氨基酸,试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当鱼粉含量为15%时,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晶体氨基酸对青鱼生长无显著改善;各处理组间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无显著差异,但15%鱼粉组和15%鱼粉+晶体氨基酸组的青鱼的血糖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金平  文华  蒋明  刘伟  吴凡  田娟  黄凤  任春  
【目的】研究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需要量。【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为(64.04±1.26)g/尾的吉富罗非鱼幼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5尾),分别投喂生物素水平为0.00(对照组),0.03,0.07,0.31,0.61和1.26mg/kg的饲料10周,测定并分析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生物素可显著提高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肥满度(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褚志鹏  危起伟  杜浩  刘伟  张磊  颉江  邸军  
分别以糊精、小麦淀粉、玉米淀粉、α-淀粉(预糊化玉米淀粉)、蔗糖、葡萄糖为糖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喂养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68.05 g±1.63 g)8周,研究饲料中糖源对达氏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糊精、小麦淀粉、玉米淀粉、α-淀粉组实验鱼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蔗糖和葡萄糖组(P0.05),而对肝体比和脏体比均影响显著(P<0.05)。肝体比和脏体比最高的为葡萄糖组,最低的为小麦淀粉组。小麦淀粉组全鱼、肌肉和肝中粗蛋白含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襄河  叶继丹  王子甲  王琨  孔江红  
以鱼粉和豆粕分别为主要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源,研究饲料中不同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牙鲆幼鱼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4∶1、3∶1、2∶1和1∶1四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的等氮等脂饲料配方,按配方制备试验饲料,分别表示为D1、D2、D3和D4。牙鲆幼鱼随机分配到12个设有循环水系统的玻璃钢桶内(900L),每3桶鱼饲喂一种饲料,每天投喂饲料2次,每次达到表观饱食,饲喂期为56d。以增重率(WGR)、饵料系数(FC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指数(HSI)、肥满度(CF)、鱼体成分和饲料成本为依据,综合评价饲料中不同比例的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牙鲆的饲养效果。通过测定尿素氮(BU...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仁录  陈辉  潘栋  韩爱云  邸科前  郭云霞  张振红  
选用2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32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处理采用渐增和骤增2种光增方式和4种光照周期,光周期设11L∶13D,13L∶11D,15L∶9D,17L∶7D 4个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光增方式及光照时间对鸡体一些生化参数、代谢反应有一定影响,试验Ⅳ组血浆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试验Ⅵ组,血钙、血磷含量最高(P<0.05)。同一光照时间,骤增光照处理组的血糖浓度低于缓增光照处理组,光照时间长,血糖浓度高。试验Ⅷ组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尿素氮含量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