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8)
- 2023(9365)
- 2022(7633)
- 2021(7100)
- 2020(5872)
- 2019(13440)
- 2018(12758)
- 2017(23482)
- 2016(12680)
- 2015(14219)
- 2014(13460)
- 2013(13486)
- 2012(12638)
- 2011(11657)
- 2010(11149)
- 2009(10362)
- 2008(10040)
- 2007(8472)
- 2006(7520)
- 2005(6750)
- 学科
- 济(54622)
- 经济(54559)
- 管理(33313)
- 业(31899)
- 方法(25706)
- 企(24042)
- 企业(24042)
- 数学(23594)
- 数学方法(23437)
- 中国(17875)
- 贸(14460)
- 贸易(14454)
- 农(14320)
- 易(14203)
- 财(13010)
- 学(12890)
- 业经(10422)
- 制(9928)
- 农业(9582)
- 银(8816)
- 银行(8767)
- 环境(8657)
- 行(8469)
- 融(8461)
- 金融(8461)
- 出(7905)
- 技术(7675)
- 关系(7545)
- 务(7191)
- 财务(7182)
- 机构
- 大学(190016)
- 学院(184317)
- 济(85588)
- 经济(84417)
- 研究(75537)
- 管理(67078)
- 理学(58863)
- 理学院(58158)
- 管理学(57192)
- 中国(57072)
- 管理学院(56899)
- 科学(47760)
- 农(42237)
- 京(41205)
- 所(40110)
- 研究所(37408)
- 财(34944)
- 农业(34150)
- 业大(33095)
- 中心(32077)
- 财经(28841)
- 经济学(28265)
- 院(27482)
- 经(26831)
- 北京(26315)
- 经济学院(25627)
- 江(24830)
- 科学院(24086)
- 农业大学(22044)
- 财经大学(21969)
- 基金
- 项目(132815)
- 科学(104417)
- 基金(101357)
- 家(94327)
- 国家(93658)
- 研究(86586)
- 科学基金(77463)
- 社会(58751)
- 社会科(55869)
- 社会科学(55857)
- 基金项目(52862)
- 自然(52371)
- 自然科(51230)
- 自然科学(51209)
- 自然科学基金(50401)
- 省(47207)
- 划(43010)
- 资助(41958)
- 教育(38132)
- 重点(31141)
- 部(30730)
- 编号(29263)
- 发(28474)
- 创(27712)
- 计划(27273)
- 科研(26834)
- 国家社会(26741)
- 中国(26669)
- 创新(26199)
- 教育部(25442)
共检索到269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芳 董双林 董少帅 黄国强
实验中国对虾 (FenneropenaeuschinensisOsbeck)的初始体重为 (0 .94 5± 0 .0 0 5 )g ( X±SE) ,投喂的饲料为人工配合饲料 ,实验的光照周期为 0L∶2 4D、2 4L∶0D、14D∶10L和 14L∶10D ,实验持续 35d。在 4种光照周期条件下 ,实验结果如下 :(1)中国对虾的特定生长率 (SGR)没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2 )中国对虾的摄食量 (FI)没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3)中国对虾的食物转化率 (FCE)没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4 )中国对虾的蜕皮频率 (M...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光照周期 蜕皮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卢徐斌 姜群 闵悦 姜熙 杨章平 孙龙生 张晓君
为探索蜕皮周期的划分方法及蜕皮与生长的关系。采用形态特征与显微结构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蜕皮周期划分为蜕皮后期(A期和B期)、蜕皮间期(C期)、蜕皮前期(D期)和蜕皮期(E期)。蜕皮后期头胸甲壳软,游泳足的刚毛内椎未形成,根据额剑的硬度可以将蜕皮后期细分为A期(额剑软)和B期(额剑硬);蜕皮间期甲壳变硬,刚毛内椎形成;蜕皮前期游泳足在显微镜下可见"刚毛器官"及上皮组织回缩形成的透明区,并可细分为D0、D1、D2和D3四个亚期;通过比较1个生长缓慢群体(E1组)和2个正常生长群体(C1、C2组)的蜕皮频率,结果发现,E1、C1和C2组的蜕皮频率分别为0. 089 2,0. 074 2和0. 123 7,其中C1组和C2组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侯纯强 王芳 董双林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Ca2+浓度波动幅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蜕皮、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在水族箱内进行,实验对虾的初始体质量为(1.459±0.006)g,实验用水为人工海水,盐度为30,水温(25.0±0.5)℃,实验设恒定Ca2+质量浓度360mg/L为对照组(C360),4个实验组的Ca2+质量浓度波动幅度分别为60mg/L(C300)、120mg/L(C240)、180mg/L(C180)和240mg/L(C120),波动周期为4d。实验持续40d,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Ca2+浓度处理下,对虾的蜕皮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C1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关建义 吕艳杰 张宇 宁黔冀
为了探索KK-42对日本沼虾幼虾蜕皮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水产基地自行繁殖的2月龄幼虾(体长1.2~2.0 cm)为材料,捕捞后暂养于流水养殖水槽,水温(26±1)°c,每天投喂2次,1周后用于实验研究。用1.95×10–4 mol/l的KK-42溶液(处理组)或不含KK-42溶液(对照组)浸润1 min,取出,一部分用于幼虾生长速率、蜕皮周期的测定;从剩余部分中选择处于蜕皮间期(c)和蜕皮前期(D)的幼虾,Real-time PcR分析表皮几丁质酶1基因(mnchi-1)的转录水平,同时进行表皮几丁质酶的活力测定。在实验观察期间,KK-42处理组平均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率...
关键词:
日本沼虾 KK-42 蜕皮周期 几丁质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芳 宋传民 丁森 董双林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光照(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和光色)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稚虾3种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主要结果如下:(1)4种光照周期下,对虾3种消化酶的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2)在完全黑暗、6μmol.m-2.s-1、30μmol.m-2.s-1和110μmol.m-2.s-1光照强度下,对虾蛋白酶的活力分别为0.361 U.mg-1(protein)、0.081 U.mg-1(protein)、0.088 U.mg-1(protein)和0.273 U.mg-1(protein),完全黑暗和110μ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生力 臧维玲 戴习林
首次在上海河口地区成功进行了凡纳对虾的亲虾培育和育苗 ,并重点研究了凡纳对虾亲虾的生长和蜕皮规律。通过一套自行设计的水循环系统来培育亲虾 ,盐度为 9~ 12的自然海水加盐度为 10 0~ 12 0的浓缩海水调配至盐度 2 8~ 30。 2 0 0余尾亲虾 (雌∶雄为 1∶1)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育 ,成活率达 90 %左右 ,暂养 12d后 ,切除雌虾单侧眼柄促使亲虾成熟。手术后 3d ,即可观察到雌虾卵巢开始发育 ,7d后开始产卵 ,但未受精。 30d后 ,雌、雄虾出现追尾、交配现象 ,得到受精卵并孵化出无节幼体。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河口区低盐海水兑配高盐浓缩海水在水循环系统中培育亲虾 ,最终...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庞智予 刘锦龙 张瑜 赵真慧 柳森 赖晓芳 于飞 高焕
为探讨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挑选体质量为(0.71±0.05) g、体长为(3.62±0.28) cm的脊尾白虾,在水温23~25℃、盐度22~24、pH 7.8~8.1、光照强度为1000 lx的养殖条件下,测定其在5种光照周期(全光照L、16L︰8D、12L︰12D、8L︰16D、全黑暗D,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下的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存活率方面,全黑暗组最高[(86.67±5.77)%],其次为12L︰12D组[(83.33±8.82)%],再次为8L︰16D组[(80.00±3.33)%],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特定生长率方面,8L︰16D组的特定生长率为(2.49±0.20)%/d,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成熟率为(42.93±4.57)%,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相对长度在实验第3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8L︰16D组血淋巴蛋白质和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16L︰8D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8L︰16D是脊尾白虾亲虾促熟和工厂化养殖较为适宜的光照周期。
关键词:
脊尾白虾 光照周期 性腺发育 血淋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少帅 董双林 王芳 穆迎春 朱长波 黄国强
研究了Ca2+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生长的影响。实验保持盐度15和其它离子的浓度基本恒定,共设计了5个Ca2+浓度梯度,分别为60(R1)、180(R2)、750(R3)、3750(R4)和7500 mg·L-1(R5)。经过35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Ca2+浓度的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影响显著,R1组虾的存活率最低,为81.25%,显著低于R2、R3和R4的存活率;(2)5个Ca2+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不同,其特定生长率(SGRd)的大小顺序为:R3>R2>R1>R4>R5,其中R3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高于其它4组,而R5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低于其它4组...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Ca2+浓度 生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王明学 张征 章龙珍 张涛
采用不同光源、不同照度和光周期 ,观察了史氏鲟稚鱼的趋光性及其生长受光照周期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史氏鲟稚鱼在照度 10 0lx~ 110 0lx之间的趋光率为 4 9.5 5 % ,无显著的趋光性 ;当亮区照度在 130 0 0lx以上 ,稚鱼 10 0 %避光。 (2 )稚鱼在全黑 (0lx)、全光照 (72 0lx)和自然光周期 (0~ 5 80lx)的试验条件下饲养 35d后 ,其生长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各试验组的总摄食量也未有显著性差异。处于全黑条件下的稚鱼的体色普遍变浅 ,呈灰白色 ;而另两种光周期条件下的稚鱼体色深黑 ,全光照条件下的稚鱼体色与自然光周期下的一样。结果还显...
关键词:
史氏鲟 稚鱼 照度 生长率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秦志华 李健 王群 刘淇
用添加不同浓度LAPP的饲料投喂中国对虾30d,每隔5d取对虾血淋巴,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试验结束时测定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成活率的影响及其体内维生素C积累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浓度LAPP组对虾较对照组及低浓度组3种酶活力都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但是酶活力并不是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又有所回落;盐度突变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3%组显著提高了对虾的成活率;HPLC法测定对虾体内维生素C积累量的变化情况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对虾体内的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中国对虾稚虾饲料LAPP的适宜添加量为3000mg...
关键词:
Vc-2-多聚磷酸酯 中国对虾 免疫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志新 陈孝煊 刘小玲 梅晓华 陈喜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勇 高峰 刘国山 邵丽萍 石国锋
Apostichopus japonicus was rear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salinities and light cycles so a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salinities and light cycle on the growth and behavior of it.A.japonicus were sampled from Dakoujing Shrimp Cultural Cage,L?shun City,which were 1-year-old,and were a...
关键词:
刺参 温度 盐度 光照周期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永望 李健 李吉涛 何玉英 陈萍 戴芳钰 刘德月
以强壮藻钩虾(以下简称钩虾)作为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天然饵料,以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为对照研究钩虾对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对两种规格的中国明对虾[体质量分别为(0.33±0.0204)g和(2.07±0.184)g,分别记为SF组和MF组]和日本囊对虾[体质量为(0.25±0.018 1)g,记为SM组]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和钩虾,养殖35 d。结果显示:(1)与人工配合饲料相比钩虾可以提高MF组和SM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SM组对虾的成活率;(2)钩虾可以显著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细胞总数(P<0.05);(3)钩虾可以显著提高3组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及SF...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天时 孔杰 刘萍 张庆文 王清印
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中,幼虾的生长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养殖密度 生长 存活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