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8)
- 2023(9430)
- 2022(7314)
- 2021(6419)
- 2020(5206)
- 2019(11368)
- 2018(11164)
- 2017(20981)
- 2016(11763)
- 2015(12844)
- 2014(12567)
- 2013(12082)
- 2012(10852)
- 2011(9634)
- 2010(9372)
- 2009(8604)
- 2008(8333)
- 2007(7384)
- 2006(6541)
- 2005(5936)
- 学科
- 济(46003)
- 经济(45941)
- 管理(31361)
- 业(31203)
- 企(23541)
- 企业(23541)
- 方法(18719)
- 数学(16481)
- 数学方法(16343)
- 农(15492)
- 中国(14467)
- 学(12313)
- 业经(11721)
- 财(11361)
- 农业(10453)
- 贸(9694)
- 贸易(9691)
- 易(9448)
- 地方(8633)
- 制(8560)
- 环境(7532)
- 产业(7339)
- 技术(7282)
- 发(7203)
- 银(7040)
- 银行(6982)
- 融(6814)
- 金融(6814)
- 务(6735)
- 财务(6720)
- 机构
- 大学(168448)
- 学院(166919)
- 济(66950)
- 经济(65752)
- 研究(64100)
- 管理(59563)
- 理学(52366)
- 理学院(51680)
- 管理学(50523)
- 管理学院(50268)
- 中国(46686)
- 科学(44336)
- 农(42882)
- 京(36793)
- 所(34922)
- 农业(34629)
- 业大(33633)
- 研究所(32497)
- 财(28137)
- 中心(27956)
- 江(25026)
- 院(23371)
- 农业大学(22923)
- 财经(22913)
- 北京(22568)
- 经(21081)
- 范(20973)
- 经济学(20818)
- 科学院(20739)
- 省(20666)
- 基金
- 项目(122191)
- 科学(95120)
- 基金(90088)
- 家(84252)
- 国家(83589)
- 研究(78680)
- 科学基金(69236)
- 社会(51237)
- 社会科(48532)
- 社会科学(48517)
- 自然(48187)
- 基金项目(47945)
- 省(47280)
- 自然科(47096)
- 自然科学(47078)
- 自然科学基金(46280)
- 划(41406)
- 资助(35573)
- 教育(34977)
- 编号(28950)
- 重点(28672)
- 发(26594)
- 计划(26121)
- 部(25961)
- 创(25465)
- 科研(24378)
- 创新(23974)
- 科技(23330)
- 业(23113)
- 国家社会(22224)
共检索到240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晓娜 李兴民 刘毅 南庆贤
为找到对猪肉脂肪氧化和色泽变化影响较小的光源及光照度范围,为冷却肉的合理贮存、流通条件的确定提供依据,在(4±2)℃和(9±1)℃贮存条件下,采用避光、白炽灯和日光灯,进行了不同光源照明实验,并在(4±2)℃、日光灯照明贮存条件下,60~2 000 lx光照度范围内设置6种处理,进行了不同光照度实验。结果表明:在(4±2)℃温度下贮存时,不同光源各处理TBA(硫代巴比妥酸)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红度值a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白炽灯照射下a值最低。说明光源种类对猪肉脂肪氧化程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光照加快了猪肉的变色速度,故在此温度下贮存应采用日光灯照明。(9±1)℃时,...
关键词:
猪肉 光照 脂肪氧化 色泽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京新 周光宏 徐幸莲
从猪肉中分离出微粒体 ,与提纯的猪肉氧合肌红蛋白混合培养 ,研究微粒体脂肪酸氧化产物对氧合肌红蛋白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氧化的微粒体的硫代巴比妥酸值 (TBARS)比对照组、新制备的微粒体组和氧化的微粒体 +肌肽组显著升高 (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福彦 陈锋 程仲杰 杨保安 范家霖 陈晓杰 张建伟 陈云堂 崔龙
【目的】小麦籽粒脂肪氧化酶(Lox)与面粉色泽密切相关,研究TaLox-B位点上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对Lox活性和面粉色泽的影响,为面粉色泽的改良和相关的品质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22份河南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色差仪分别测定其Lox活性和面粉色泽,并利用控制脂肪氧化酶活性位于4BS上的TaLox-B1、TaLox-B2和TaLox-B3位点上的功能标记Lox16、Lox18和Lox-B23对参试材料的Lox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品种间Lox活性及其色泽性状差异达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业传 贺稚非 李洪军 秦刚 王庭 马明辉
【目的】探讨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对猪肉风味的贡献,为改善猪肉产品风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猪瘦肉中添加不同比例或种类的皮下脂肪,或在去脂猪肉中添加肌内或皮下脂肪,热处理后,用GC-MS和电子鼻对各样品的风味进行测定。【结果】在猪肉中添加不同比例或种类的皮下脂肪不会使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种类上发生显著变化,只是在部分物质的峰面积上有不同程度改变;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电子鼻分析表明,添加不同种类或比例的皮下脂肪不会引起猪肉整体风味太大的改变。在去脂肉中添加5%的皮下脂肪后,挥发性物质中醛和酮的种类显著增加,总的峰面积增加了50%左右;添加5%的肌内脂肪后,酮和醛的种类也会显著增加,总的峰面积增...
关键词:
猪肉 皮下脂肪 肌内脂肪 风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连全 高亮 刘显军 陈静 李超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海豹油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60头平均体重77.5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含1%大豆油,试验组分别含0.9%大豆油+0.1%海豹油、0.5%大豆油+0.5%海豹油和1%海豹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海豹油对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平均日增重却增加0.54%、0.34%和1.90%(p>0.05),3组和4组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49%和2.10%(p>0.05),日粮中添加海豹油有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和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朱雅 王小立 王长发
【目的】探索花生冠层温度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地表温度和光照度的关系,以揭示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冠层温度差异机理。【方法】于花生结荚期和饱果期,分别应用红外测温仪和照度计对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冠层、1/2株高层、0.02m株高层光照度日变化(06:00-18:00,每隔2h观测1次)进行了观测。【结果】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冠层温度存在明显分异,冠层温度偏高的品种(暖型花生)持续偏高,冠层温度偏低的品种(冷型花生)持续偏低,且越是到生育后期,差异越明显。结荚期和饱果期不同温度型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日变化均能用三次多项式很好地拟合,各层光照度日变化均能用二次多项式很好地拟合。冠层温度日变化与地表...
关键词:
花生 冠层温度 地表温度 光照度 日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吉 张鑫 胡静荣 于智慧 朱迎春
【目的】筛选具有较强脂质水解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发酵菌株,为研发新型发酵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无菌猪肉浆体系中分别接种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YSZ11、YCC3,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YCC2,巨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YZC2、YZC3,并设立不接种发酵菌株为对照组(CK),测定发酵 4 d 内猪肉浆pH、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脂肪酶活力、脂质组成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5 株发酵菌株均可以降低猪肉浆体系的 pH,POV 和 TBARS 值分别为 2.51—2.96 mmol·kg~(-1)和 0.21—0.24 mg/100 g,显著低于 CK 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朝明 罗莉 张桂众 尚卫敏 颜忠 刘本祥
试验选用体重(6.73±0.21)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鱼。以大豆油为脂肪源,配制成脂肪水平为2.04%、4.43%、6.88%、9.02%、11.98%、13.39%的半精制饲料,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研究脂肪水平对胭脂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脂肪水平对胭脂鱼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脂肪水平为6.88%时,胭脂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脂肪沉积效率随脂肪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脂肪水平增加,胭脂鱼全鱼、肌肉和肝胰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瑞丽 李同树 李建群 康相涛
将180只21日龄AA肉鸡分为6组,组饲喂豆油日粮,~组饲喂鱼油日粮;在~组鱼油日粮中,~组分别添加15,45,75mg/kgβ-胡萝卜素,组则添加200mg/kg维生素E(VE),研究β-胡萝卜素和VE对饲喂鱼油日粮鸡肉中脂肪酸组成、肉色、滴水损失、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与豆油日粮相比,在肉鸡日粮中添加鱼油,可增加鸡肉中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降低鸡肉的肉色;在鱼油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β-胡萝卜素和VE,可增加鸡肉的SOD活性,减少鸡肉的滴水损失和丙二醛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玲玲 朱晓萍 岳春旺 刘海英 贾志海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硒(Se)水平和不同来源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绵羊血浆和红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的影响。【方法】选用3月龄三元杂交肉用羯羊(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夏洛莱,平均体重为26.3±1.2kg)32只作为试验羊,采用2×2因子(两个Se水平和两个PUFA来源)设计,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5%亚麻油(LO)、LO+2mg·kg-1硒(LOSe)、基础日粮+5%葵花油(SO)和SO+2mg·kg-1硒(SOSe)。硒以亚硒酸钠的形式添加。试验结束后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浆及红细胞膜,测定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特征。【结果】日粮加硒提高了绵羊血浆和红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血浆t...
关键词:
绵羊 硒 多不饱和脂肪酸 抗氧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新颜 孟婉静 周夕冉 张梦洁
为研究蓝点马鲛鱼皮多肽在肉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以猪肉糜为材料,探讨了蓝点马鲛鱼皮抗氧化肽段对冷藏过程中熟肉糜脂肪和蛋白氧化的抑制效果。将实验肉糜分为6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加入2.0%的6 h蓝点马鲛鱼皮冻干水解物,第3~5组中分别加入1.0%、1.5%和2.0%的超滤肽段FractionⅡ(分子量1~4 ku;羟基清除率达55.1%)冻干粉,第6组中加0.02%的BHA。在4℃冷藏过程中测定熟肉糜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过氧化值(PV)、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和p H值,并对感官指标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比,添加蓝点马鲛鱼皮6 h水解物和抗氧化肽段(Fraction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彦 宋维平 张艳
从菊芋中提取菊粉,以探讨菊粉对猪肉中3_甲基吲哚(粪臭素)的影响。试验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和1%的菊粉饲喂生长育肥猪,屠宰测定猪肉脂肪组织的3_甲基吲哚含量。结果表明,这些处理组的3_甲基吲哚含量较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分别下降12.52%,34.37%和45.17%,其中1%菊粉组与对照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菊粉 3-甲基吲哚 脂肪组织 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喆 袁希平 王安奎 昝林森 杨世平 金显栋 张继才 付美芬 黄必志
【目的】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肉牛的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相近((12±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阉公牛6头、西云杂阉公牛4头,在相同条件下经过12~14个月的强制育肥,取7~9胸肋眼肉进行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阉牛和母牛的牛肉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牛的牛肉脂肪含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肉豆蔻酸含量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棕榈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3个品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青松 范文浩 王乾 阮国良 郑维友 方刘
为探讨光照度和水温对克氏原螯虾标准代谢率的影响,本研究在2020年9~12月开展了相关研究。克氏原螯虾幼虾规格为(2.0±0.3) g,分别在不同温度(18、22、26和30℃)及各温度在不同光照度(0、500、1 000 lx)条件下进行了标准代谢率的测定。结果显示:氨氮排泄率(R_N)和耗氧率(R_O)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关系式可表示为:R_N=2.380 7e~(0.084 4T);R_O=0.134 5e~(0.047 7T)。在同一温度下,随着光照度增强,幼虾R_O显著性降低;但光照度的变化对R_N没有显著相关性。在3个光照度下,耗能率随温度升高均显著增大;在4个实验温度下,随光照度增大耗能率均显著降低。温度、光照度变化对幼虾代谢底物消耗影响不显著,幼虾主要以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为代谢主要供能物质,其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较大。在实验设置条件下最小温度系数(Q_(10))出现在(18~22)℃,耗氧率最大值均出现在0 lx。因此实验推测,温度在(18~22)℃、光照度为0 lx时最适克氏原鳌虾幼虾的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武之绚 陈钟玲 于建华 胡宗福 牛化欣 常杰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脂肪和脂肪酶水平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配制2个脂肪水平(180和220 g/kg)和3个脂肪酶水平(0、2500和5000 U/kg)的6种试验饲料,即C-0、C-2500、C-5000和H-0、H-2500、H-5000。挑选270尾初重为(7.34±0.16) g的细鳞鲑,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实验鱼分别投喂6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63 d。结果显示,1)不同脂肪含量和脂肪酶水平对终末平均体重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脂肪与脂肪酶二者均对机体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其中同一脂肪水平,鱼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以C-5000组最高。2)H-0、H-2500、H-5000组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低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5000与C-0、C-5000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H-0、H-2500、H-500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高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2500与C-0、C-2500组存在显著差异(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