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0)
- 2023(6539)
- 2022(5485)
- 2021(5114)
- 2020(4205)
- 2019(9327)
- 2018(9526)
- 2017(16282)
- 2016(8959)
- 2015(9960)
- 2014(10248)
- 2013(9787)
- 2012(8929)
- 2011(7896)
- 2010(8164)
- 2009(7249)
- 2008(7112)
- 2007(6949)
- 2006(6014)
- 2005(5268)
- 学科
- 业(34543)
- 管理(34493)
- 企(30916)
- 企业(30916)
- 济(27905)
- 经济(27875)
- 技术(19598)
- 技术管理(12875)
- 中国(10098)
- 方法(9935)
- 农(8868)
- 业经(8733)
- 财(8419)
- 理论(8261)
- 数学(7306)
- 数学方法(7211)
- 制(7110)
- 教学(6767)
- 银(6513)
- 银行(6494)
- 教育(6282)
- 学(6226)
- 农业(6195)
- 行(6192)
- 务(5698)
- 财务(5671)
- 财务管理(5652)
- 地方(5646)
- 划(5615)
- 融(5430)
- 机构
- 学院(123176)
- 大学(118746)
- 管理(47391)
- 济(44387)
- 经济(43128)
- 理学(39722)
- 理学院(39308)
- 管理学(38668)
- 管理学院(38413)
- 研究(38269)
- 中国(29984)
- 京(25579)
- 科学(23977)
- 江(21784)
- 财(21365)
- 所(19263)
- 技术(19153)
- 中心(18728)
- 农(18336)
- 州(17448)
- 业大(17341)
- 研究所(17048)
- 北京(16335)
- 范(16321)
- 师范(16139)
- 财经(16115)
- 职业(15009)
- 院(14433)
- 经(14358)
- 省(14292)
- 基金
- 项目(78498)
- 研究(62316)
- 科学(61441)
- 基金(52176)
- 家(45265)
- 国家(44786)
- 科学基金(38647)
- 社会(36798)
- 省(34989)
- 社会科(34793)
- 社会科学(34788)
- 教育(30009)
- 划(27883)
- 基金项目(27678)
- 编号(26729)
- 自然(23769)
- 创(23562)
- 自然科(23241)
- 自然科学(23235)
- 自然科学基金(22869)
- 成果(21909)
- 创新(20847)
- 课题(20213)
- 资助(19574)
- 重点(17944)
- 发(17443)
- 年(16647)
- 项目编号(16495)
- 业(16451)
- 部(16048)
共检索到197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建 卢义宣
水稻育种从矮化育种到杂交优势的研究利用,技术创新使水稻育种水平有了质和量的飞跃。针对当前消费者对稻米品质需求,品质育种成为水稻育种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简要归纳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及历程,并结合云南丰富的稻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优势,运用光温互换+生态压力淘汰法选育优质软米核不育系的技术路线,对云南选育软米核不育系成效进行总结,并对有效选育优质软米核不育系的技术基础及软米杂种优势的利用进行论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戎 何光华 邓锡洪 吴丽君 左永树 杨正林
泸光2S是在四川生态条件下,利用育性转换特性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8902S与8906S杂交,经7个世代选育稳定的。败育临界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宗华 合国东 王卫强 谭昌华 石有明 张继君
光温敏核不育大麦选育初报张宗华,合国东,王卫强,谭昌华,石有明,张继君BREEDINGOFANEWPHOTO-THERMOSENSITIVEGMSLINEC54SINBARLEY¥ZhangZhonghua;YuGuodong;WangWeiqian...
关键词:
大麦,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牟同敏 李春海
以温敏核不育水稻安农S 1为母本 ,以常规高产早籼稻品系 92 15 3为父本进行杂交 ,通过低温选择和人工气候箱鉴定 ,育成了育性转换临界温度 2 3~ 2 4℃的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M 10 3S。光周期长于 12 .5h ,日平均温度高于 2 4℃ ,可以用于制种 ,日平均温度低于 2 3℃ ,可以用于繁殖。光周期长于 13.5h ,日平均温度高于 2 3℃ ,可以用于制种。自然条件下不育起点温度为日均温 2 3~ 2 4℃ ,耐低温期为 3~ 4d。敏感期为抽穗前的 7~ 14d。播始历期为 5 3~ 79d ,主茎叶片数 10 .0~ 12 .6片。从播种到始穗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国生 杨书化 李泽炳 万经猛 梅明华
采用红光—远红光逆转效应、光温控制及等位性测验等方法,探讨了N58s及其转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W7415s,33001s和31111s的光敏及温敏特性。结果表明,光敏色素参与了N58s,31111s和33001s育性诱导过程,红光间断长暗期诱导可条件下,其育度显著降低,远红光能部分逆转红光的诱导效应。W7415s育性受光敏色素的调节,W6154s育性基本不受光敏色素调控。W6154s育性在较高温度(>27.12℃)下表现不育,在较低温度下表现可育,诱导完全不育的临界温度在27.12℃以上。W7415s,33001s,31111s和N58s育性主要受光周期调控,温度也存在一定的互作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明华 李泽炳
1990~1991年分析了农垦58S及其转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相互杂交的F_1、F_2、F_3等植株在武汉自然长光照或遮光短日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1514S、31111S和33001S的光敏不育基因均来源于农垦58S,相互间还存在着微效修饰基因的差异,但籼型核不育系W6154S和W7415S的不育基因座位可能不相同,W7415S的光敏不育基因来源于农垦58S,W6154S温敏感特性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光敏不育基因 转育 等位性测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晓建 李仁端 周开达 杨仁崔
对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及其衍生的7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双列杂交组合F1和部分F2在长日高温和长日中温两种生态条件下的育性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敏不育系农垦58S、8902S和2877S、以及温敏不育系培矮64S、8801S和2558S等6个不育系的不育主基因等位,温敏不育系W6154S和9202S的不育主基因等位,而前6个与后2个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则非等位。不育主基因等位的W6154S和9202S杂交F2群体中不育株率100%,而8902S、2877S、培矮64S和2558S间杂交F2群体中有少量可育株出现。不育主基因等位的不育系间杂交F2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225∶3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宗洪 向关伦 葛必庆 陈文强 刘远坤 倪克鱼 安金钟
通过对贵阳温光条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起点温度低的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在贵阳育性表达和转化的时间范围,证明了贵阳温光条件对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鉴选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
温光条件,两用核不育系,起点温度,贵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义明 荣英 陶光喜 唐丽君
滇农S-2是以云南地方品种毫干与优良的籼稻品种V20杂交,再用黎明复交,按系统选育程序育成的新质源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在较低温度下雄性败育而较高温下雄性恢复可育的特点。在昆明,不会出现可育性的转变,不育期长达90天以上,育性稳定,对光照长度不敏感,容易找到可靠的繁殖与制种地点。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育性受一对或二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容易育成新的温敏两系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永相 郭建夫 张建中 何觉民 陈志强
以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GD1S、N9S和海3S)为供试材料,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再生稻与头季稻的育性差异及其与光温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头季稻相比,光温敏核不育系再生稻的不育期明显缩短,育性大幅度提高,各不育系间的再生稻育性恢复程度存在差异;在同一不育系中,创伤性(割蔸、拔穗)再生稻与生理性再生稻的育性变化差异不明显;再生稻的可育花粉率与光温因子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其光温敏感性较头季稻增强;再生稻育性比头季稻提高的原因与其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提高有关,4个不育系再生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比头季稻平均高2.8℃。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再生稻 育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伍箴勇 李春海 牟同敏
对5个新育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和培矮64S(CK)的开花习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华885S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最短,与对照培矮64S相近,而华893S和华328S的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相对较长。华884S、华885S、华886S和华893S抽穗后开花较对照培矮64S早。华884S、华886S、华893S和华328S的花时分布较为集中,而华885和培矮64S花时分布较分散。颖间距和张颖角度最大者是华893S,培矮64S最小。张颖时间最长者为华886S,其次是华893S、华885S、培矮64S和华884S,华328S最短。华893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91.20%,华886S、华885S和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圣贤 杨书化 李泽炳 万经猛 田亚雯
以3204S、HN5S、8906S、安湘S、1103S和9451S等6 个籼型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 个核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柱头外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103S、珍汕97A(CK) 、3204S、安湘S、8906S、HN5S、9451S;8906S、安湘S、9451S午前花率比对照珍汕97A高,6 个核不育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 短;(2) 柱头活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HN5S、1103S、安湘S、3204S、8906S、9451S;(3) 异交结实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1103S、8906S、HN5S、安湘S、9451S、32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 刘烨 张海清 刘爱民 肖层林 唐荣 杨永标 蒋凌云 李雪雪
以培矮64S、Y58S、广占63–2S、H638S为材料,R527为恢复系,在育性敏感期利用人工气候室以24、27、30、33、36℃5个温度连续处理6 d,以田间自然温度条件作对照(CK,平均温度29.8℃),研究温度对不育系幼穗生理生化特性和抽穗开花期异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矮64S和Y58S在27℃处理时柱头总外露率最高,分别为86.81%、86.06%,广占63–2S和H638S在24℃处理时柱头总外露率最高,分别76.24%、81.76%;4个不育系的柱头活力系数均在24℃处理时表现最好,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君亮 肖层林 王伟平 向世鹏 陈詹
为提供种子检验和休眠特性调控的依据,同时找到解除休眠的有效途径,对在湖南夏繁和海南春繁的培矮64S种子定期连续进行发芽率测定,并采用多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休眠种子.结果表明培矮64S种子具有深度休眠特性,湖南夏繁和海南春繁的种子,休眠期(发芽率99%)分别约77d和105d.培两优288和培两优500种子的休眠期与培矮64S种子无明显差异.种子的休眠与吸水速率无关.休眠种子的-淀粉酶、+淀粉酶活性均低于解除休眠状态种子相对应的酶活性.高温(40,50℃),GA3,H2O2和强氯精处理种子,均有解除休眠的作用,其中以强氯精250倍液处理24...
关键词:
培矮64S 种子 休眠 强氯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华丽 陈晓阳 黄建中 鄂志国 龚俊义 舒庆尧
【目的】鉴定中国生产上应用的两系不育系所携带的光温敏核不育基因,揭示两系杂交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演变过程。【方法】收集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材料共90份,包括农垦58S、安农S-1和株1S等衍生系。采用改良CTAB法从水稻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光敏不育基因所含突变设计1个功能性CAPS标记,用引物NK-F(5′-ATCCCACAAATCCTTTAGCA-3′)和NK-R(5′-CCGTTATAGATAGACCCGAGA-3′)扩增包含该突变位点的片段,用内切酶RsaⅠ酶切并检测,可清晰区分纯合光敏不育系(lnc Rm)(329 bp)、纯合野生型(lnc Rwt)材料(414 bp)和杂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