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
- 2023(905)
- 2022(893)
- 2021(833)
- 2020(725)
- 2019(1528)
- 2018(1545)
- 2017(2499)
- 2016(1438)
- 2015(1704)
- 2014(1779)
- 2013(1711)
- 2012(1603)
- 2011(1536)
- 2010(1512)
- 2009(1521)
- 2008(1409)
- 2007(1289)
- 2006(1172)
- 2005(1097)
- 学科
- 管理(3828)
- 学(3746)
- 济(3420)
- 经济(3417)
- 业(3025)
- 企(2579)
- 企业(2579)
- 虫(2074)
- 方法(1831)
- 生态(1713)
- 害(1486)
- 生物(1460)
- 虫害(1363)
- 数学(1351)
- 数学方法(1304)
- 及其(1247)
- 防(1240)
- 环境(1234)
- 防治(1145)
- 治(1141)
- 农(1093)
- 系统(1082)
- 化(1068)
- 理论(1058)
- 病虫(1037)
- 病虫害(1037)
- 中国(1033)
- 技术(1026)
- 银(1026)
- 银行(1017)
- 机构
- 大学(24885)
- 学院(24519)
- 研究(10996)
- 科学(10203)
- 农(9948)
- 农业(8178)
- 业大(7948)
- 中国(7742)
- 所(7120)
- 管理(6896)
- 研究所(6772)
- 京(6576)
- 理学(5751)
- 理学院(5662)
- 室(5559)
- 农业大学(5407)
- 管理学(5325)
- 实验(5317)
- 管理学院(5303)
- 实验室(5089)
- 省(5042)
- 济(5010)
- 中心(4804)
- 经济(4764)
- 重点(4749)
- 技术(4588)
- 业(4433)
- 工程(4417)
- 江(4248)
- 院(4108)
共检索到35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尚成 蒋木庚 俞幼芬 王晓军 万琴 许志专
以α 对氯苯基甘氨酸为起始原料 ,经与三氟醋酐的同步酰化环合 ,然后与 2 氯丙烯腈的 1,3 偶极环化加成 ,合成重要中间体 2 (对氯苯基 ) 5 (三氟甲基 )吡咯 3 腈 ;在缚酸剂存在下进行芳基吡咯的环上溴化 ,然后在有机碱存在下与二溴甲烷和乙醇钠同时进行N 溴甲基化和醚化 ,得到芳基吡咯类杀虫剂溴虫腈。其总收率达 6 9% ,含量 95 %左右。缚酸剂的使用显著改善了芳基吡咯腈的溴化过程 ,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
关键词:
溴虫腈 杀虫剂 合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永清 徐汉虹
以白纹伊蚊4龄幼虫为试虫,在近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测试了采自广西和甘肃的84种植物甲醇粗提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我国特有植物黄缨菊具有光活化杀虫活性,经500μg/mL粗提物处理的试虫,光照组在光照结束后24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而避光组仍无死亡。黄缨菊根、花、叶的活性依次递减,经500μg/mL根、花和叶粗提物处理的试虫,光照组在光照结束后24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45.56%和16.67%,而避光组无死亡,表明黄缨菊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根中。
关键词:
植物 光活化杀虫活性 黄缨菊 白纹伊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永清 庄流东 徐汉虹
用二苯氨基脲与50种植物的提取物分别进行了反应,含有光敏毒素的提取物与二苯氨基脲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时能发生颜色改变。根据二苯氨基脲能被活性氧氧化成红色产物的原理,建立了光活化杀虫植物的新型筛选方法,此方法比经典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灵敏。
关键词:
筛选方法 二苯氨基脲 光活化杀虫 植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征 李今 梁威 吴振斌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棉田、菜地、果树和茶叶上的农业害虫以及卫生害虫,也用于渔业生产上杀灭寄生虫。近几年来其使用量越来越大,是传统有机磷农药的替代品。它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光稳定,在哺乳动物体内代谢、排泄迅速,但是对水生态系统危害较大。报道了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毒性和中毒机理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有待研究的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克忠 张永安 朱长进 王登元 王玉珠 曲良建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ive synthetic philanthotoxin analogs.Tri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 indicated a certain level of activity on poisoning and inhibiting emergence rate.The LC_(50) of compound 1 on Ectropis obliqua was 8.987?10~3 mg?L~(-1).At the 8?10~3 mg?L~(-1) dos...
关键词:
蜂毒毒素 人工合成 生物活性 茶尺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雷 赵耘 张忠和 徐珑峰 万有铭
对用质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制成的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在云南南涧、禄丰县大面积对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林内调查、定枝套袋观察和室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林内、袋内和室内的防治死亡率云南松毛虫分别达86%、79%和49%,思茅松毛虫分别为62%、73%和10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梦扬 魏健 葛高波 孙铭 冯秀智 吴可人 李永春 徐秋芳
应用氯仿熏蒸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菜地土和松林土喷施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菜地土喷施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松林土喷施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种土壤均在喷施1 315 g·hm-2的Bt杀虫剂后,微生物量碳达到最大值。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菜地与松林土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带型有较大的差异,菜地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丰富度。土壤类型是决定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的关键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洋 王鹏 王浩杰 舒金平
Wirewor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il pests that damage bamboo shoots,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ontrol.In order to find the pesticides with high efficiency against bamboo shoot wireworm and low toxicity to the environment,the toxicities of 8 pesticides against wireworm were tested.Results sh...
关键词:
杀虫剂 金针虫 LC50 室内毒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洁 王绍坤 马龙海 罗华元 常寿荣 周晓罡 杨正安 丁玉梅
文章采用浸液法测定了几种生物杀虫剂对烟草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结果表明,微生物源杀虫剂白僵菌250倍液和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250倍液杀虫效果最好,施药第1天后害虫死亡率就达100%。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5000倍液和多杀霉素5000倍液次之,在药试第3天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第4天均达100%。植物源杀虫剂苦楝素100倍液、苦参碱600倍液和微生物源杀虫剂苏云金杆菌250倍液室内杀虫效果较差,在药试第8d校正死亡率仅为67.2%、59.0%和66.7%。白僵菌、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和多杀霉素室内杀虫效果均优于常规化学杀虫剂氯氰菊酯。
关键词:
烟草 斜纹夜蛾 生物杀虫剂 药效试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峰 韩召军 陈长琨 李国清 王荫长
以安徽太湖县敏感地区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自然种群为敏感种群 ,根据用药水平差异 ,有代表性地选用浙江、江苏和安徽 3地区田间种群 ,监测了二化螟对杀虫单等 4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 :(1)浙江慈溪二化螟 3龄幼虫对杀虫单已产生高水平抗性 (RR =5 4 6 ) ,对杀螟松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 (RR =13 9) ,对敌敌畏和氰戊菊酯仍较敏感 ;(2 )安徽安庆二化螟 3龄幼虫对杀虫单处于中抗水平 (RR =10 8) ,对杀螟松、敌敌畏和氰戊菊酯仍较敏感 ;(3)江苏兴化二化螟 3龄幼虫与安庆相似 ,对杀虫单中抗 (RR =12 6 ) ,对...
关键词:
二化螟 杀虫剂 抗药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都强 张兴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前新型农药创制的热点。对植物源杀虫剂的资源、活性物质、作用机理、剂型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爱芝 李素娟 武予清 李世功 白怀瑾
评价了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对麦田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可引起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药剂处理后 5~ 10d ,齐螨素、抗蚜威、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处理区捕食性天敌分别减少了 19 6 9% ,4 1 77% ,4 5 75 %和 82 6 9%。抗蚜威和吡虫啉处理区瓢蚜比有较长时间的降低 ,药后 5~ 2 0d其瓢蚜比分别为 1∶31~ 14 9和 1∶34~ 85 ;而氧化乐果处理区瓢蚜比仅短期降低 ,药后 5~ 10d其瓢蚜比为 1∶0~ 2 8,15d后即达到 1∶2 6 5 ;齐螨素处理区瓢蚜比受影响较小。所有参试药剂对蚜茧蜂的寄生率无明显影响。并提出了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