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7)
- 2023(7447)
- 2022(6280)
- 2021(5727)
- 2020(4739)
- 2019(10375)
- 2018(9980)
- 2017(18522)
- 2016(10155)
- 2015(10984)
- 2014(10372)
- 2013(10199)
- 2012(9484)
- 2011(8558)
- 2010(8350)
- 2009(7645)
- 2008(7358)
- 2007(6355)
- 2006(5574)
- 2005(4937)
- 学科
- 济(39498)
- 经济(39434)
- 管理(29475)
- 业(28199)
- 企(22316)
- 企业(22316)
- 方法(18283)
- 数学(16244)
- 数学方法(16074)
- 农(11598)
- 财(10716)
- 学(10557)
- 中国(10042)
- 业经(9134)
- 贸(9090)
- 贸易(9087)
- 易(8845)
- 农业(8077)
- 地方(7718)
- 制(7418)
- 环境(6623)
- 务(6531)
- 财务(6524)
- 财务管理(6504)
- 技术(6462)
- 企业财务(6192)
- 银(6061)
- 银行(6016)
- 融(5810)
- 金融(5810)
- 机构
- 大学(147690)
- 学院(145027)
- 济(58562)
- 经济(57547)
- 管理(55081)
- 研究(53822)
- 理学(48861)
- 理学院(48246)
- 管理学(47301)
- 管理学院(47083)
- 中国(39091)
- 科学(36879)
- 农(36394)
- 京(31432)
- 农业(29431)
- 业大(29179)
- 所(28710)
- 研究所(26788)
- 财(24627)
- 中心(23920)
- 江(21410)
- 财经(20181)
- 院(19587)
- 农业大学(19554)
- 北京(18983)
- 经(18597)
- 经济学(17857)
- 范(17554)
- 省(17332)
- 师范(17131)
- 基金
- 项目(107793)
- 科学(84747)
- 基金(81089)
- 家(75554)
- 国家(74968)
- 研究(68492)
- 科学基金(62883)
- 社会(45251)
- 自然(44662)
- 自然科(43690)
- 自然科学(43672)
- 基金项目(43553)
- 自然科学基金(42959)
- 社会科(42913)
- 社会科学(42899)
- 省(41071)
- 划(36356)
- 资助(32100)
- 教育(30763)
- 重点(24888)
- 编号(24542)
- 部(23470)
- 计划(23054)
- 创(22816)
- 发(22515)
- 科研(21901)
- 创新(21394)
- 业(20314)
- 科技(20187)
- 国家社会(19410)
共检索到205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汪汪 张铧 徐汉虹 张志祥
采用喷雾法,观察光活化成分α-三联噻吩(α-T)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识别食物能力的影响;采用涂抹法,观察α-T对红火蚁工蚁寻水、聚集、行走和攀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α-T喷雾红火蚁工蚁,光照30 min并放置5、10、15、20、30 min后,工蚁对食物的识别率分别为11.67%、13.33%、10.00%、16.67%、15.00%,寻水率分别为23.33%、71.67%、85.00%、85.00%、88.33%;经α-T涂抹红火蚁工蚁触角,光照30min并放置5、10、15、20、30min后,工蚁的寻水率分别为17.50%、25.00%、...
关键词:
α-三联噻吩 红火蚁 行为 触角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娜 程东美 徐汉虹 张志祥
【目的】明确光活化成分α-三联噻吩(α-T)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致死作用和行为影响。【方法】采用Potter喷雾法研究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后对红火蚁的击倒活性、致死作用及对红火蚁行走、攀附、聚集能力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技术探讨α-三联噻吩对红火蚁光活化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100μg.mL-1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90、120和180 min后,对中型工蚁的击倒率分别为93.08%、98.29%和100%,显著高于药剂黑暗处理90、120和180 min后对中型工蚁的击倒率7.41%、18.52%和25.93%;100μg.mL-1α-三联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莫让瑜 黄求应 雷朝亮
在野外条件下观察了挖巢、灌水和灌药对红火蚁迁巢的影响。结果表明,挖巢和灌水都不会导致红火蚁死亡,但会引起蚁群不同程度的迁巢。用200μg/g阿维菌素药液和高效氯氰菊酯药液灌注红火蚁蚁巢,能杀死巢体中的少量工蚁,但没有导致巢体内的所有虫体死亡,且处理后均引起蚁群迁巢。
关键词:
红火蚁 挖巢 灌水 灌药 迁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梓豪 刘平平 梁英敏 张志祥
本文制备了0.50%氟铃脲饵剂,对红火蚁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该制剂对工蚁爬杆能力、攀附能力、攻击能力和行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0.50%氟铃脲饵剂可以显著降低中型工蚁的爬杆能力、攀附能力、攻击能力和行走能力,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采用该药剂处理后1、3、5和7 d,中型工蚁的爬杆率为66.67%、30.00%、23.33%和20.00%,攻击率为76.67%、60.00%、56.67%和53.33%,行走能力降低率为6.00%、19%、22.00%和52.00%,其抓附率为100.00%、76.67%、63.33%和63.33%。同时,该饵剂对红火蚁中型工蚁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采用...
关键词:
红火蚁 氟铃脲饵剂 杀虫活性 药效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定云 侯有明 倪德芳 李文凯 童应华
红火蚁是一种危险性入侵生物,选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啶脲、氟虫脲)、保幼激素类似物(苯氧威、吡丙醚)、蜕皮激素类似物(甲氧虫酰肼、虫酰肼)3类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以毒饵法室内测定其对红火蚁工蚁的毒力。结果表明:以400 mg·kg~(-1)昆虫生长调节剂饵剂饲喂红火蚁工蚁1~3 d后,部分工蚁出现行动迟缓、呆滞现象,群体间相对分散;9 d后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为12.21%~88.27%,其中,甲氧虫酰肼对工蚁的校正死亡率较高,达(88.27±1.8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LT_(50)较短,为3.3 d;氟啶脲和苯氧威次之,对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75±2.99)%和(70.11±1.56)%,LT_(50)分别为4.3和4.8 d。质量分数高于900 mg·kg~(-1)的甲氧虫酰肼,以及质量分数高于500 mg·kg~(-1)的氟啶脲、苯氧威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作用显著增强,工蚁取食3种饵剂7 d的LC_(50)分别为23.689、79.665、99.768 mg·kg~(-1);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分析,3种药剂对工蚁致死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取食饵剂后1~7 d。可见,蜕皮激素类似物甲氧虫酰肼、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啶脲和保幼激素类似物苯氧威对红火蚁工蚁有较强的毒力,且饲喂7 d内效果明显,在该虫防治中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碧球 陆永跃 曾玲 黄焕光
【目的】研究新定殖单个蚁巢红火蚁入侵荒草地后对距蚁巢不同距离蚂蚁类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陷阱法和诱饵诱集法调查距红火蚁蚁巢不同距离的蚂蚁类群种类及其数量变化,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探讨新定殖红火蚁对距蚁巢不同距离蚂蚁类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红火蚁入侵后与本地蚂蚁竞争激烈,红火蚁对距小蚁巢1m、大蚁巢1和3m处蚂蚁类群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在距红火蚁小蚁巢1m处,红火蚁工蚁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在红火蚁占较大比例的6月(45.02%)及占较小比例的8月(16.01%),蚂蚁个体数和优势度指数增加,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在距红火蚁大蚁巢1、3m处,红火蚁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琪 彭璐 严善春 廖月枝
本文研究了松梢象对寄主红松挥发物组分S型α--蒎烯、R型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罗勒烯、莰烯、3--蒈烯及反--柠檬烯8种挥发物,在0.0004、0.004、0.04、0.4及0.8mol/L浓度下的触角电位反应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这8种挥发物单体在各浓度下均能引起松梢象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且相同挥发物EAG反应值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松梢象尤其对0.4和0.8mol/L浓度下的S型α--蒎烯、R型α--蒎烯反应较强。"Y"型嗅觉仪行为测定表明,除β--月桂烯无明显定向作用、反--柠檬烯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外,其他6种挥发物对松梢象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诱引作用。反--柠檬烯在0...
关键词:
松梢象 红松 挥发物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玉健 张志祥 徐汉虹 廖美德 张前锋
【目的】研究α-三联噻吩(α-T)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Rhodamine123染色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研究α-T处理SL细胞24h和48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并通过PI染色和FCM,测定α-T处理SL细胞24h和48h后细胞周期各时相百分率的变化。【结果】光活化后的α-T处理SL细胞24h后,0.0625μg·mL-1浓度和0.1250μg·mL-1浓度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幅度不大,而0.5000μg·mL-1浓度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48h后高浓度处理组(1....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业部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曾玲
【目的】研究红火蚁入侵中国大陆历史、局域及长距离传播扩散规律问题,为预防和控制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并分析华南地区多个红火蚁入侵事件的主要参数,建立并应用相关模型对红火蚁入侵历史、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对8个典型入侵事件的主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红火蚁局域扩散速度一般为110~190m·a-1。分别建立了疫区面积(Sq)、蚁巢分布面积(Sf)、蚁巢数量(Nm)、中心区蚁巢密度(Dm)等指标和入侵时间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别是Sq=166384e0.5345T、Sf=28997e0.5784T、Nm=59.966e1.1756T、Dm=6.4533lnT-0.98...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历史 扩散速度 华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龙江 吕利华 谢梅琼 何余容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感染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被球孢白僵菌感染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SOD和CAT的活性除在接种后12 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处理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POD的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接种后的36 h其活性为12.33 U3,显著高于对照(10.13 U3),随后呈下降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接...
关键词:
红火蚁 球孢白僵菌 保护酶 酯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建秀 张念念 燕迪 李巧 王庆 卢志兴 陈又清
[目的]土壤大型节肢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能够调控陆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本研究旨在揭示红火蚁营巢对不同生境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3月,选择云南省昆明市和牟定县林地、荒地及草地3种生境类型为研究样地,比较研究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活动巢和废弃巢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特征。[结果]红火蚁营巢均显著增加了不同生境土壤氮磷钾含量(P<0.01),其中,林地废弃巢中土壤磷和钾含量显著高于活动巢(P<0.05或0.01),草地则是活动巢磷和钾含量显著高于废弃巢(P<0.05或0.01),但林地和草地活动巢和废弃巢中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层氮磷钾含量差异亦不显著;红火蚁营巢均能显著增加壤土和砂土中氮磷钾含量,其中,壤土中磷和钾增加的幅度极显著高于砂土(P<0.01)。[结论]红火蚁营巢均能显著增加林地、荒地和草地中土壤氮磷钾含量,活动巢废弃后,这种影响仍十分显著,壤土中增加幅度高于砂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玉健 胡林 张志祥 徐汉虹 廖美德 廖绍裕
【目的】研究光敏剂α-三联噻吩(α-terthienyl,α-T)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L)细胞的毒杀活性及其机理。【方法】MTT法测定α-T对离体培养的SL细胞的细胞毒力,并与鱼藤酮进行比较。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的生成量,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相对含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α-T对SL生物膜及细胞器的影响。【结果】光活化后的α-T对SL细胞48h的IC50值为0.21μg·ml-1,而鱼藤酮为12.25μg·ml-1。同时发现α-T光照处理后细胞内MDA生成量与药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宁东 陆永跃 曾玲 梁广文 许益镌
系统调查和研究了红火蚁在广东省吴川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生境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红火蚁的生境类型较丰富多样,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荒坡、荒地、田埂等受到干扰较少的地点红火蚁发生密度高,而耕作农田如水稻田、菜田、花生地、红薯地等红火蚁发生密度很低;单个指标如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数、久野指数表明活动蚁巢在平面空间上主要呈现随机分布;经对Iwaom*-m回归模型、Taylor幂模型参数分析认为红火蚁活动蚁巢空间分布基本成分为单个蚁巢,蚁巢间存在相互排斥的作用,在所有密度下都是随机分布,且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在空间格局研究基础上给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和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提出的...
关键词:
红火蚁 活动蚁丘 生境 空间格局 抽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