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2)
- 2023(8680)
- 2022(7889)
- 2021(7553)
- 2020(6304)
- 2019(14878)
- 2018(14938)
- 2017(28972)
- 2016(15902)
- 2015(17890)
- 2014(17883)
- 2013(17714)
- 2012(16049)
- 2011(14415)
- 2010(14064)
- 2009(12757)
- 2008(12115)
- 2007(10273)
- 2006(8824)
- 2005(7430)
- 学科
- 济(60324)
- 经济(60259)
- 管理(45273)
- 业(42510)
- 企(36300)
- 企业(36300)
- 方法(30673)
- 数学(26571)
- 数学方法(26285)
- 农(15117)
- 中国(14665)
- 财(14616)
- 学(14177)
- 业经(13189)
- 地方(12256)
- 理论(10694)
- 和(10433)
- 贸(10224)
- 贸易(10220)
- 农业(10132)
- 易(9898)
- 务(9877)
- 技术(9843)
- 财务(9817)
- 财务管理(9802)
- 环境(9642)
- 制(9375)
- 企业财务(9294)
- 教育(8773)
- 划(8679)
- 机构
- 大学(220901)
- 学院(218523)
- 管理(91534)
- 济(81735)
- 理学(80491)
- 经济(79810)
- 理学院(79614)
- 管理学(78230)
- 管理学院(77851)
- 研究(70643)
- 中国(50386)
- 京(47002)
- 科学(46552)
- 财(35647)
- 农(35409)
- 所(35351)
- 业大(35048)
- 研究所(32699)
- 中心(31669)
- 江(29635)
- 北京(29621)
- 财经(29526)
- 范(28857)
- 师范(28600)
- 农业(27941)
- 经(26915)
- 院(25774)
- 州(24792)
- 师范大学(23269)
- 技术(23263)
- 基金
- 项目(158169)
- 科学(123680)
- 研究(114638)
- 基金(114487)
- 家(99831)
- 国家(99005)
- 科学基金(85137)
- 社会(69805)
- 社会科(66047)
- 社会科学(66029)
- 基金项目(62080)
- 省(62034)
- 自然(57385)
- 自然科(56026)
- 自然科学(56016)
- 自然科学基金(55003)
- 划(52339)
- 教育(52229)
- 编号(47304)
- 资助(47163)
- 成果(37677)
- 重点(34831)
- 部(34399)
- 创(32892)
- 发(32794)
- 课题(31886)
- 创新(30587)
- 科研(30516)
- 项目编号(29514)
- 大学(29438)
共检索到301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治海 崔文生 杜贵
经两年光敏核不育谷子光周期诱导研究表明:1.长于14h日照长度诱导雄性不育,短于13h日照长度诱导可育。2.幼穗生长锥伸长期至雌雄蕊分化期为光敏核不育谷子育性转换敏感期。3.光敏核不育谷子存在着两个性质不同的光周期反应。
关键词:
谷子 光敏核不育 光周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自国 元生朝 曾汉来 李玉珍
采用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第一光周期反应钝感的品种与第一光周期反应敏感的光敏核不育系杂交,F_2代分单株在人工光照条件下进行两个光周期反应的鉴定。结果表明,所用组合的第一光周期反应属数量性状,F_2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第二光周期反应属一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两个光周期反应分属不同基因(组)控制,但第二光周期反应的不育基因与第一光周期反应感光性强的基因组表现有连锁关系。两个光周期反应的基因(组)可以分离重组,形成第一光周期钝感,第二光周期敏感的光敏核不育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微 马霓 曾汉来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多种处理比较了D38S与长光敏不育系N5 0 88S的发育与雄性育性光周期反应 ,结果表明 :在发育光周期反应上两类不育系的反应方向相同 ,而在育性光周期反应上 ,D38S的育性与N5 0 88S反应方向相反 ,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短光照可诱导其完全雄性不育 ,长光照诱导高度可育。可以认定D38S是一份短光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材料。
关键词:
短光敏雄性不育水稻 光周期 育性转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小平 张博 李剑峰 袁玺垒 陆平 戴凌峰
对光周期敏感是导致谷子生态适应性狭窄、生产上缺少跨区大品种的重要原因,鉴定谷子光周期敏感性相关联QTL位点是进一步揭示敏感形成遗传机制的基础。首先在长日照地区(河南省洛阳市)和短日照地区(海南省乐东县)对45份谷子品种进行抽穗期表型性状调查,并根据两地的抽穗期差异计算出光周期敏感值,最后进行SSR标记与光周期敏感性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0个SSR标记在45个谷子品种中共检测到15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引物有3. 75个等位基因,其中引物b200和b124的等位基因数目最多,均为6个。利用SSR标记对45份谷子材料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得到最佳K值为3,即将其划分为3个亚群:其中第1亚群有5个品种,第2亚群有16个品种,第3亚群有21个品种,而剩下的3个品种则不能划分到任何一组,成为混合群。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40个SSR标记间不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结构。SSR标记与光周期敏感性的关联分析检测到b200(SSR8)和b127(SSR35) 2个位点与光周期敏感性关联(P
关键词:
谷子 光周期敏感性 SSR标记 关联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汉来 张自国 元生朝 李玉珍 张端品
在14.5小时长光照下,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农垦58S和W6154S于幼穗分化不同时期分别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育性结果表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为颖花原基分化期至单核花粉期,W6154S的温敏期为雌雄蕊形成期至单核花粉期。农垦58S的温敏期较长,育性受低温影响后在高温下要较长时期才能恢复不育;W6154S育性易受低温影响,但温敏期较短,在高温下不育性恢复快。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感温性鉴定中,建议在雌雄蕊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末期进行温度处理。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水稻 育性转换 温度敏感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栓桃 王树彬 王荣花 王立华 李巧云 张志刚 赵智中
光周期是影响植物抽薹开花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光周期信号通过植物的光敏色素蛋白调控植物的抽薹开花,其中PHYB介导的信号网络对植物抽薹开花有重要的抑制作用。前期研究发现,大白菜耐抽薹材料06-247与易抽薹材料He102的PHYB基因启动子存在大片段插入/缺失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启动子突变对PHYB及其下游途径关键基因的影响,以耐抽臺材料06-247与极易抽臺材料He102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信息法分析了大白菜基因组中光敏色素基因的冗余特点,发现大白菜基因组包含6个光敏色素基因,其中PHYA有2个拷贝,PHYB、PHYC、PHYD和PHYE都仅有1个拷贝。进一步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筛选出了PHYB的特异序列、设计了抗原决定簇并制备了抗大白菜PHYB的特异抗体,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了06-247与He102中PHYB的相对含量,同时比较了PHYB下游光周期通路关键调控基因CCA1、FLC、CO和FT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启动子突变造成PHYB在06-247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进而造成PHY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下游调控基因CCA1、FLC、CO和FT均在06-247中高水平表达,这对06-247的耐抽薹特性有重要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建勋 李泽炳 万经猛 杨书化 靳德明
以4个光敏核不育系为母本,12个粳稻和爪哇稻品种为父本,用4×12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建成轮回选择的基础群体S_(89)。1989~1992年夏季在武昌考察了S_(89)及第1、2、3轮改良群体S_(89)S_(91)及S_(92)。结果表明:各轮异交群体中88%以上的植株于武汉地区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稳定不育期内(即7月中旬至9月1日以前)抽穗。各轮异交群体内均出现不育、部分不育和可育株的育性分离。各轮异交群体中不育株的平均异交结实率为17.2%~5.9%。第1轮改良群体S_(90)的单株理论产量比基础群体S_(89)提高了0.8%。实验结果说明光敏核不育性用于水稻轮回选择是可行的。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感核不育性 轮回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张福耀 詹鹏杰 于纪珍 赵婧
通过田间和实验室相结合把低木质素、高消化率基因bmr和光周期敏感基因PS聚合到饲草高粱中,以提高饲草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以含PS基因的EBA-3和含bmr基因的Tx623B配制杂交组合,构建了F2代分离群体。根据表型分离比例分析,光敏和褐色中脉可能分别受两对彼此独立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并且基因之间存在着互作。光敏基因之间存在互补作用,褐色中脉基因之间存在抑制作用。根据高粱的遗传连锁图谱,选取相应的SSR标记。经连锁遗传分析,找到了2个SSR标记,Xtxp7与bmr基因连锁,Xtxp20与PS基因连锁。由于Xtxp7位于连锁群B,Xtxp20位于连锁群G,据此认为高粱有一个bmr基因位于B染色体上和...
关键词:
高粱 bmr基因 PS基因 SSR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志良 张福跃 王呈祥 韦耀明 牛天堂
对996份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的光周期敏感性鉴定表明,中国高粱在每日10h短日照处理条件下,所有鉴定材料都比在自然光照下提前抽穗开花,而且品种间差异很大(5~47d)。按照分级标准,光反应迟钝的材料有35份,占3.5%;中间型的材料有736份,占73.97%;敏感型的材料有225份,占22.6%。统计分析表明,光敏感的程度与鉴定材料的生育期及原产地的地理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受日照的影响,鉴定材料的株高、叶片数变化与其光敏感性相关
关键词:
高粱,光周期,敏感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翠莲 马平福 李合生 张自国
以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HPGMR NK58S)为供试材料,分别测定了在不同光周期下植株的光合速率、光合磷酸化活力以及同化物质的运转情况等。结果表明,长日照处理(LD)植株的光合速率、光合磷酸化活力以及同化产物向穗部的转运能力等均低于短日照处理(SD)植株。但是同化物质向植株下部的转运能力却是LD植株为高。电镜观察发现,LD植株的气孔发生异常,其气孔开度及保卫细胞的体积等均小于SD植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宏生 李绍祥 杨忠慧 刘琨 赵红 杨木军
【目的】不育系柱头活力是杂交制种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对提高制种产量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明确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变化规律,为杂交小麦制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个温光敏核不育系为研究材料,第1朵小花开颖进行套袋并连续21 d饱和授粉,通过调查研究杂交结实率探讨4个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差异。【结果】4个不育系柱头活力存在显著差异,柱头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K456S > K64S > K78S > K43S,K64S和K456S柱头活力第5 d达到峰值,而K78S和K43S第3 d达到峰值。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都可达15 d,但高柱头活力(结实率>80%)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K78S(9 d)>K64S(7 d)>K456S(5 d)>K43S(3 d)。大田环境下K64S柱头活力显著高于温室,最高杂交结实率提高17.58%,平均杂交结实率提高13.83%;2种环境下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无差异,同为17 d,但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大田环境下长2 d,为9 d。【结论】4个不育系都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但达到最高杂交结实率的时间不同,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不育系其柱头活力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低温高湿环境有利于提高不育系最高杂交结实率(柱头活力)和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更有利于温光敏两系杂交种制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晓华 张爱民 安玉麟 李元清 白海 于美玲
通过春 季在田间 分期播 种,冬 季在 温室 中 不补 光种 植, 研究 了 具有 D2 型 细胞 质( 胞 质供体为粗 厚山羊草 Ae .crassa) 的 Norin 26 异质 系在 呼 和浩 特自 然 光生 长条 件 下的 育 性表 现。 结果表明:(1) 不同播期 的 Norin 26 异质 系在田 间的不 育株 率均 达到 了100 % ; 不育 性 在形 态上 表 现为雄蕊心皮 化。(2) 三 个播期 的自交结 实率分 别为:3 月 28 日 播 种的 为 4085 % ( 半不 育) ,4 月 7 日播种的 为1872 % ( 高 不 育) ,4 月 17 日 播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沙爱华 王英 刘志文 蔡铭 袁平该 陈宪成
植物开花时间受到日照长短季节性变化的调节,拟南芥和水稻中与光周期反应相关基因的分离,使人们得以认识植物开花光周期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感知日照长短的变化主要由CONSTANS(CO)基因的表达所控制。CO能够将光信号与生物钟信号整合,调节开花基因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并最终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本文对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吕权 朱道弘
对小悍蟋若虫发育的光周期反应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5℃条件下,小悍蟋若虫发育明显受光周期的影响,长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明显快于短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当若虫先于LD 12∶12 h条件下发育后转移至LD 14∶10 h、LD 16∶8 h,能够显著促进若虫发育,反方向的转移则会抑制若虫发育.但LD 14∶10 h与LD 16∶8 h之间的光周期变化对小悍蟋若虫发育几乎不起影响.变化光周期对小悍蟋若虫发育的影响与光周期变化的时间、变化方向及低龄若虫感受的光周期类型有关.
关键词:
昆虫学 小悍蟋 光周期 滞育 若虫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永哲 陈彦惠 库丽霞 常胜合 高伟 陈晓
【目的】研究玉米的光周期反应,克隆出玉米中的EMF同源基因并研究其表达模式。【方法】以热带玉米自交系CML288和温带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材料,研究了它们在9h和15h光周期处理后的反应和热带自交系CML288在不同时期两种日照挪动处理下的光周期反应。通过RT-PCR法克隆到一个玉米上的EMF同源基因,并检测了该基因在经过不同光周期处理的自交系CML288、黄早四及其F1的不同生长时期茎尖中的表达。【结果】CML288对光周期的反应非常敏感,黄早四相对不敏感。CML288在短日照条件下7片叶时期是光周期反应的敏感时期,在长日照条件下9片叶时期是光周期反应的敏感时期。推测新克隆的cDNA序列含有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