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4)
2023(6502)
2022(5410)
2021(4800)
2020(4015)
2019(8817)
2018(8387)
2017(15491)
2016(8604)
2015(9293)
2014(8738)
2013(8626)
2012(8018)
2011(7186)
2010(6944)
2009(6257)
2008(6086)
2007(5262)
2006(4614)
2005(3952)
作者
(29647)
(24706)
(24673)
(22963)
(15758)
(12172)
(10830)
(9733)
(9559)
(8556)
(8518)
(8211)
(8205)
(7949)
(7835)
(7779)
(7701)
(7440)
(7233)
(7190)
(6603)
(6177)
(5890)
(5702)
(5697)
(5590)
(5399)
(5334)
(5111)
(5110)
学科
(31976)
经济(31929)
管理(23414)
(22942)
(17802)
企业(17802)
方法(15281)
数学(13754)
数学方法(13621)
(9883)
(9338)
(8759)
中国(8319)
(7972)
贸易(7971)
(7781)
业经(7194)
农业(6525)
(5674)
技术(5635)
环境(5549)
(5266)
财务(5263)
财务管理(5251)
地方(5221)
企业财务(5011)
(4770)
银行(4716)
(4675)
金融(4673)
机构
大学(125890)
学院(123392)
(48621)
研究(48584)
经济(47785)
管理(44238)
理学(39390)
理学院(38883)
管理学(38015)
管理学院(37837)
(35603)
科学(35154)
中国(34208)
农业(28993)
业大(27931)
(27192)
(26910)
研究所(25588)
中心(20917)
(19837)
农业大学(19302)
(18277)
(18133)
(16964)
(16656)
北京(16455)
财经(16415)
实验(15528)
(15510)
科学院(15500)
基金
项目(94416)
科学(72523)
基金(69818)
(66859)
国家(66328)
研究(57011)
科学基金(54218)
自然(39441)
自然科(38558)
自然科学(38539)
自然科学基金(37890)
基金项目(37336)
社会(36817)
(36788)
社会科(34910)
社会科学(34898)
(32690)
资助(28195)
教育(25259)
重点(22139)
计划(22113)
科技(20330)
(20003)
(19976)
(19882)
科研(19703)
编号(19340)
(18784)
创新(18691)
(16973)
期刊
(46638)
经济(46638)
学报(34356)
研究(31320)
(30654)
科学(27510)
大学(23969)
学学(23318)
中国(22836)
农业(20688)
管理(15083)
(14220)
(11426)
业大(10635)
(9008)
金融(9008)
农业大学(8965)
经济研究(8929)
(8279)
财经(7986)
业经(7858)
林业(7776)
教育(7705)
科技(7531)
技术(7447)
(6838)
问题(6468)
中国农业(6213)
自然(5915)
商业(5694)
共检索到172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刁俊明  陈桂珠  
根据实地测定人工无瓣海桑红树林不同环境下的光照强度,研究了不同光强环境对无瓣海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无瓣海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指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光强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光照强度为全光照的80%和40%时,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下降,长势较全光照环境下的幼苗差;在荫蔽初期(2~4个月),弱光环境对幼苗的茎高、叶面积和叶片长宽比的增加有促进作用,随着荫蔽时间的延长,则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当光强达全光照的20%时,幼苗生长极为缓慢。在荫蔽处理180 d时,Sa80、Sa40、Sa20的幼苗死亡率分别为42%、70%、100%;在弱光环境下,无瓣...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宇  张明如  李清香  赵楠楠  万琦  蔡益杭  
【目的】研究紫茎 Stewartia sinensis 幼苗对不同光强和土壤氮素质量分数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差异性,筛选紫茎幼苗适宜的光强和氮素处理组合。【方法】选择 1 年生紫茎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 4 个透光率分别为全光 100.00%(L_0)、轻度遮光 (44.79 ± 0.51)%(L1)、中度遮光 (19.60 ± 0.23)%(L2)、高度遮光 (7.25 ± 0.10)%(L3),3 个施氮量分别为低氮 0.2 g·kg-1(N1)、高氮 0.6 g·kg_-~1 (N_2) 和不施氮 (N_0),经 90 d 处理测定不同光、氮处理下紫茎幼苗的光响应过程、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光强、氮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紫茎幼苗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亚娇  谌俊旭  王仲林  范元芳  陈思宇  李泽林  刘沁林  李中川  杨峰  杨文钰  
【目的】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下荫蔽是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荫蔽包括光强的降低和光质的改变,通过分析不同光环境下大豆形态、光合生理参数,以期为揭示光强和光质对大豆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豆12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盆栽种植条件下,设置4个光环境:A1处理(正常光照+远红光;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A2处理(弱光+远红光;光强降低,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A3处理(弱光;光强降低,红光和远红光比值不变),CK对照(正常光照;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不变),分析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结果】在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条件下,与CK相比A1处理大豆株高和生物量增加,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增加,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A3处理相比A2处理大豆株高降低,茎粗增加,生物量增加9.8%,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5.68%和2.83%,而叶绿素b含量降低了6.48%,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显著增加,根系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在光质不变,光强降低的条件下,与A2处理相比,A1处理大豆株高显著降低,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增加,生物量增加了62.87%,其中A1处理下叶片生物量占整个植株的54.96%,而A2处理下茎秆生物量占整个植株的52.08%,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加了16.22%,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相比,A3处理大豆株高显著增加,而茎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降低,生物量显著减少了61.09%,其中A3处理下茎秆生物量积累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29.41%、4.17%、41.51%,净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光强直接影响大豆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而低的红光和远红光比值显著提高大豆光合速率,促进物质的积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洲瑞  刘福利  杜欣欣  袁艳敏  梁启迪  汪文俊  孙修涛  王飞久  
通过探讨极北海带(Laminaria hyperborea)幼苗在不同光强下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获得适宜极北海带幼苗生长的光照范围,并揭示其对光照胁迫的生化响应机制。结果显示,在40~8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极北海带幼苗的RGR较高,表明此光强范围对其生长较有利,而RGR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细胞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导致极北海带幼苗RGR降低的原因之一。极北海带幼苗中超氧阴离子(SA)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比活力与SA含量及MDA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CAT比活力与SA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且过氧化物酶(POD)与SOD的比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OD、CAT及POD对于极北海带幼苗中活性氧的清除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SOD与POD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高光和弱光逆境均不利于极北海带幼苗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且均造成藻体中MDA的积累,表明在光照胁迫下幼苗的总代谢水平降低,而活性氧水平升高。在高光下,幼苗可通过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显著提高SOD及POD的比活力来降低藻体内活性氧水平,从而减轻光氧化伤害。在弱光下,幼苗可通过增加体内叶绿素a的含量以高效地捕获有限光能,但藻体的抗氧化酶比活力显著下降,从而造成其活性氧代谢发生了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其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重。上述结果可为极北海带的人工育苗及海上养殖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大川  胡红玲  陈洪  胡庭兴  张健  铁得祥  张成浩  刘喜建  
【目的】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有利于桢楠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方法】采用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遮阴率50%、75%和87.5%4个水平),分析桢楠幼苗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1)随遮阴程度的增强,桢楠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地径生长量逐渐减小;(2)遮阴造成桢楠幼苗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强而先升后降,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光呼吸速率R_p均逐渐降低;(3)遮阴下PSⅡ潜在活性F_v/F_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光化学耗散比例P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天线热耗散比例D下降。轻度遮阴能够提高桢楠幼苗光合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而重度遮阴下虽然其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较高,但光能的严重缺乏限制了其生长发育。【结论】桢楠幼苗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最适遮阴率为5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雪霞  查丁石  
以茄子为材料,研究了遮荫处理对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增加了茄子株高,降低了茎粗、比叶重以及SPAD值;显著降低了茄子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全光照下,茄子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9:00和13:00,有光合"午休"现象;遮荫条件下,茄子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在11:00。遮荫处理使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以上参数表明,遮荫条件下,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均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光合能力的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玉冬  
试验对日光温室黄瓜幼苗进行了不同根区温度处理。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ck)相比,亚适温和低温处理降低了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全株干重,而增加了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正祥  张华新  杨升  杨秀艳  狄文彬  
采用温室盆栽控制试验,研究0,120,240和360 mmol·L-1NaCl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生物量累积与分配以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并分析生长与光合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NaCl胁迫幼苗的株高净增长、侧枝数、叶生长参数、生物量累积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且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和根生物量百分比依次增加;2)随NaCl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和蒸腾速率(Tr)依次下降,而气孔限制值(L 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依次增加,360 mmol·L-1盐胁迫幼苗的P n,G s,C i,Tr,L s和WU...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成功  王明援  刘宁  丁昌俊  顾炳国  陈存  宁坤  苏晓华  黄秦军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生长过程中长势及生理适应性,为其优良高光效品种的早期选育及推广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6个欧美杨无性系幼苗为研究对象,全遮光条件下,采用LED-100 W全光谱植物生长灯进行人工控光试验,探讨不同光照时间(11、12、13、14和15 h)对欧美杨幼苗生长、生物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光合特性等的影响。【结果】1)光照14 h和15 h下幼苗的苗高地径相对增长率、叶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光照下(P 0.01),可变荧光(F_v)在光照13 h相对较高。随光照时间延长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及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逐渐增大,且F_v/F_m均在0.83~0.85之间。【结论】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欧美杨幼苗的P_(max)、F_m、F_v、F_v/F_o和F_v/F_m均逐渐增大,F_o和根冠比逐渐减小,此外SPAD值、AQY、LSP、LCP和R_d对光照时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响应。此结果可作为早期估测欧美杨生长量和生态适应性的参考依据之一,也可作为欧美杨新品种选育、良种推广应用及生产实践过程的重要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闫文德  郑威  朱凡  梁小翠  
采用温室盆栽实验,用0、2、10、50g/kg柴油与土壤的混合比例来模拟4种PAHs污染水平处理,研究了不同PAHs污染浓度处理对栾树幼苗的光合特性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污染对栾树幼苗高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对地径的增长有抑制作用;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大,对植株的高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而对地径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PAHs污染改变了植株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午休规律,使植株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曲线,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辰宇  马蕊  罗文静  韩路  王海珍  
【目的】探究极端干旱区保水剂对荒漠植物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荒漠植物生长所需适宜保水剂用量,促进抗旱保墒造林技术在干旱荒漠区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方法】以胡杨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干旱试验研究5个聚天冬氨酸(PASP)保水剂用量(0、5、10、15、20 g/株)对胡杨幼苗生长、光合特性、生物量分配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干旱胁迫条件下,根施PASP保水剂可提高胡杨幼苗根际土壤含水量并改善幼苗体内水分状况,增加幼苗株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光合器官总量、侧根数量及生长速率,显著促进枝叶生长。(2)根施PASP有效拓宽胡杨幼苗光照生态幅,提高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光能、水分利用率,降低呼吸消耗,显著提升光合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3)根施PASP有效促进胡杨幼苗地上、地下部生物量积累,改变了生物量分配比例,降低了根冠比,显著提高幼苗生物量。(4)根施PASP显著增加胡杨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升幼苗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5)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保水抗旱促生长效果依次为:10 g/株> 15 g/株> 20 g/株> 5 g/株> CK。【结论】在干旱区节水抗旱造林实践中胡杨幼苗最适PASP用量为10 g/株,研究为极端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逄好胜  张会慧  田野  敖红  孙广玉  
以桑树(Morus alba L.)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200、500和1 000μmol·m-2 s-1光强下,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叶片活性氧(ROS)代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幼苗叶片的ROS代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明显受到光强的影响。200μmol·m-2 s-1和500μmol·m-2 s-1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有效降低了桑树幼苗叶片中的超氧阴离子(O2·-)和H2O2,且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弱光下桑树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增强在防止盐胁迫诱导的PSⅡ光抑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000μmol·m-2 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柯裕州  周金星  张旭东  孙启祥  左力  
采用盆栽加盐的方式来人工模拟盐胁迫环境,通过设置0(不加盐),0.1%,0.3%,0.5%和0.7%5个盐分梯度,研究NaCl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作用及其光响应和CO2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0.1%NaCl对桑树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没有明显影响;当NaCl浓度≥0.3%时,盐胁迫显著降低桑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光能利用效率(SUE)和羧化效率(CUE),增加胞间CO2浓度(Ci)。造成桑树幼苗Pn降低的效应是由非气孔因素和气孔因素2者协同作用的结果;低盐浓度处理时,桑树幼苗Pn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控制的,而高盐浓度处理时,则主要受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举伟  代欣  宋涛  孙广玉  
为探索桑树幼苗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以LEDs为光源,以桑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红光(0B)、蓝光(100%B)和红蓝组合光(15%B、20%B、30%B、50%B) 6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红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光合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可促进桑树幼苗的茎伸长和叶片展开,但引起桑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碳代谢能力降低;而补充蓝光虽然抑制桑树幼苗茎伸长和叶片展开,却逆转或削弱了这些红光的负面效应,促进叶片比叶质量、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片Rubisco活性增强。相比于白光、红蓝组合光和蓝光处理,红光下桑树叶片Pn降低可能主要是由于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Rubisco含量和活性降低造成的。总体来看,红蓝组合光下植株的生长状况、生理特征与白光处理相似。由此可知,一定比例的红蓝组合光(15%B和20%B)可减弱单质红光、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在红光基础上补充蓝光对保持桑树幼苗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驱动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毅  闫兴富  周立彪  苗迎权  
在3个光强,100%自然全光照(natural sunlight,NS)、37%NS和16%NS的遮阴条件下,研究了5个刈割强度处理(留茬高度为30、20、10、3cm和不刈割)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幼苗补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强光照和刈割均促进幼苗刈割后的补偿生长,刈割处理后幼苗的萌条数和萌条基径都在强光下最大,但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2)幼苗株高、基径、主根长和侧根数在所有刈割处理均表现为100%NS>37%NS>16%NS;刈割处理幼苗的株高和基径均小于不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