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0)
- 2023(5797)
- 2022(4820)
- 2021(4290)
- 2020(3522)
- 2019(7660)
- 2018(7302)
- 2017(13275)
- 2016(7497)
- 2015(7779)
- 2014(7341)
- 2013(7152)
- 2012(6510)
- 2011(5725)
- 2010(5515)
- 2009(5007)
- 2008(4783)
- 2007(4260)
- 2006(3523)
- 2005(2837)
- 学科
- 济(25578)
- 经济(25548)
- 管理(20577)
- 业(20093)
- 企(15248)
- 企业(15248)
- 方法(12454)
- 数学(11385)
- 数学方法(11295)
- 农(8586)
- 财(7448)
- 贸(6951)
- 贸易(6951)
- 易(6803)
- 中国(6589)
- 学(6286)
- 业经(6237)
- 农业(5942)
- 技术(4957)
- 环境(4770)
- 务(4667)
- 财务(4665)
- 财务管理(4660)
- 制(4555)
- 企业财务(4430)
- 地方(4187)
- 产业(4076)
- 划(3997)
- 银(3864)
- 银行(3819)
- 机构
- 学院(104188)
- 大学(104050)
- 济(40468)
- 经济(39785)
- 管理(38376)
- 研究(38135)
- 理学(34437)
- 理学院(34002)
- 管理学(33240)
- 管理学院(33091)
- 农(31551)
- 科学(27831)
- 中国(26512)
- 农业(25764)
- 业大(24776)
- 京(21485)
- 所(21167)
- 研究所(19982)
- 农业大学(17460)
- 中心(16827)
- 财(16376)
- 江(14675)
- 省(14173)
- 财经(13735)
- 业(13593)
- 院(13579)
- 科学院(13086)
- 北京(12936)
- 室(12884)
- 经(12698)
- 基金
- 项目(80896)
- 科学(61837)
- 基金(59399)
- 家(56742)
- 国家(56285)
- 研究(48965)
- 科学基金(46119)
- 自然(33139)
- 自然科(32411)
- 自然科学(32395)
- 省(32193)
- 基金项目(32161)
- 社会(32005)
- 自然科学基金(31840)
- 社会科(30465)
- 社会科学(30455)
- 划(27991)
- 资助(23293)
- 教育(21759)
- 计划(18876)
- 重点(18729)
- 科技(17373)
- 创(17275)
- 发(16979)
- 编号(16971)
- 部(16947)
- 业(16716)
- 科研(16694)
- 创新(16237)
- 农(15356)
共检索到139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楠楠 万琦 张明如 李清香 张婷宇 蔡益杭
【目的】筛选更有利于玉铃花 Styrax obassia 光合生理参数表达的光强、施氮组合处理,揭示光强、氮素变化与玉铃花幼苗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盆栽育苗方法,构建光氮双因素控制试验:4 种遮光处理 [ 全光对照 (透光率100.00%)、轻度遮光 (透光率为 47.30%,L_1),中度遮光 (20.00%,L_2) 和高度遮光 (7.75%,L_3)] 与 3 种施氮处理 [N_2 (施纯氮 0.63 g),N_1(施纯氮 0.21 g) 和 N_0(不施氮)],测定分析玉铃花的光响应进程和光合色素质量分数的变化特征。【结果】(1)随遮光程度和施氮量的增加,玉铃花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相应的增加,暗呼吸速率则相对减弱,其光饱和点为 140.00~481.33 μmol·m~(-2)·s~(-1),光补偿点为 6.00~34.67 μmol·m~(-2)·s~(-1)、叶绿素 a/b 之比400.00 μmol·m~(-2)·s~(-1) 时,N_(2 )处理玉铃花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 N_(0 )处理和N_1处理 (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龙大鑫 文仕知 李晶 彭铁双 何功秀
【目的】探究不同指数施磷水平对闽楠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土壤磷背景值较低地区培育优质闽楠苗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洞1年生闽楠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置7组指数施磷水平、1组平均施磷水平和不施磷组共9组处理,分析不同施磷处理对闽楠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根系形态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最佳的施磷水平和施磷模式。【结果】1)施磷促进了闽楠幼苗苗高、地径的生长,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施磷对闽楠幼苗叶、茎、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指数施磷2 000 mg/株时达到最大,其次是指数施磷1 600 mg/株,根冠比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在CK时表现最高。3)施磷促进了根系的发育,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对根平均直径无显著影响。4)施磷促进了闽楠幼苗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闽楠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而光饱和点(L_(SP))则随着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结论】合理的磷素施加可以有效促进闽楠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磷素过低会对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形成限制,而过高会造成抑制,均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闽楠幼苗最佳的指数施磷水平在1 600~2 000 mg/株;指数施磷相比平均施磷有利于闽楠幼苗苗木质量的培育和提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立君 夏秀英 徐品三 贺建华
为考察稀土镧对越橘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定了喷施低浓度(10,20,30和40 mg/L)LaCl3后越橘叶片气体交换参数连续7 d的变化趋势,并在处理7 d后测定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体质膜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LaCl3处理后第1天,越橘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即有较大增幅,在处理后7 d仍显著高于对照;同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及叶绿体膜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也都得到显著提高。说明LaCl3能提高越橘幼苗光合能力。试验结果还表明,LaCl3浓度为20 mg/L时效果最好,光...
关键词:
越橘 镧 光合作用 光合色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石嘉 李铁华 彭颖姝 文仕知 何功秀 林立彬
为了探讨肥料对青冈栎幼苗生长过程的影响,以当年3月份播种育苗的青冈栎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施肥配比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苗木对氮素需求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苗木叶片氮素含量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提高;青冈栎幼苗光合日变化随季节而变化,7、8、9月,光合速率高,10月与11月,光合速率有一定程度下降;7—10月的青冈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其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且有明显的"午休"现象;11月的青冈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消失;不
关键词:
青冈栎幼苗 施肥配比 光合速率 生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宇 张明如 李清香 赵楠楠 万琦 蔡益杭
【目的】研究紫茎 Stewartia sinensis 幼苗对不同光强和土壤氮素质量分数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差异性,筛选紫茎幼苗适宜的光强和氮素处理组合。【方法】选择 1 年生紫茎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 4 个透光率分别为全光 100.00%(L_0)、轻度遮光 (44.79 ± 0.51)%(L1)、中度遮光 (19.60 ± 0.23)%(L2)、高度遮光 (7.25 ± 0.10)%(L3),3 个施氮量分别为低氮 0.2 g·kg-1(N1)、高氮 0.6 g·kg_-~1 (N_2) 和不施氮 (N_0),经 90 d 处理测定不同光、氮处理下紫茎幼苗的光响应过程、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光强、氮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紫茎幼苗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亚娇 谌俊旭 王仲林 范元芳 陈思宇 李泽林 刘沁林 李中川 杨峰 杨文钰
【目的】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下荫蔽是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荫蔽包括光强的降低和光质的改变,通过分析不同光环境下大豆形态、光合生理参数,以期为揭示光强和光质对大豆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豆12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盆栽种植条件下,设置4个光环境:A1处理(正常光照+远红光;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A2处理(弱光+远红光;光强降低,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A3处理(弱光;光强降低,红光和远红光比值不变),CK对照(正常光照;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不变),分析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结果】在光强不变,红光和远红光比值降低条件下,与CK相比A1处理大豆株高和生物量增加,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增加,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A3处理相比A2处理大豆株高降低,茎粗增加,生物量增加9.8%,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5.68%和2.83%,而叶绿素b含量降低了6.48%,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显著增加,根系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在光质不变,光强降低的条件下,与A2处理相比,A1处理大豆株高显著降低,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增加,生物量增加了62.87%,其中A1处理下叶片生物量占整个植株的54.96%,而A2处理下茎秆生物量占整个植株的52.08%,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加了16.22%,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相比,A3处理大豆株高显著增加,而茎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降低,生物量显著减少了61.09%,其中A3处理下茎秆生物量积累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29.41%、4.17%、41.51%,净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光强直接影响大豆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而低的红光和远红光比值显著提高大豆光合速率,促进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
大豆 光强 光质 形态特性 光合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刁俊明 陈桂珠
根据实地测定人工无瓣海桑红树林不同环境下的光照强度,研究了不同光强环境对无瓣海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无瓣海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指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光强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光照强度为全光照的80%和40%时,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下降,长势较全光照环境下的幼苗差;在荫蔽初期(2~4个月),弱光环境对幼苗的茎高、叶面积和叶片长宽比的增加有促进作用,随着荫蔽时间的延长,则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当光强达全光照的20%时,幼苗生长极为缓慢。在荫蔽处理180 d时,Sa80、Sa40、Sa20的幼苗死亡率分别为42%、70%、100%;在弱光环境下,无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艳菲 杨模华 刘卫东 夏洋 曾思棋 何睿玉 王伟 颜丙虎
【目的】研究施肥对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福建青冈苗木生长的施肥配方,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青冈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设置3(N、P、K)因子5(-1.682、-1、0、1、1.682)水平,21(包括对照)组处理进行配方施肥试验,测定各处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总生物量)及生理(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指标,比较其生长和生理特性差异,构建N、P、K三因子与各参数指标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效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合理施肥可促进福建青冈幼苗生长、提高叶片生理活性。主效应分析表明3种肥料因子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的影响主次为N> K> P,对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影响则是N> P> K,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为K> N> P;单因子效应分析发现,适量施用N、K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生长及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积累均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调控作用,而P的效应不明显。N、P对总根长、根尖数的影响显著,而根平均直径仅N肥响应显著;在NPK的耦合效应中,NK互作对苗高、根尖数、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显著,NP互作对地径和总根长的影响显著。PK互作对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显著;各项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在单、双因子显著效应下,均随着N、P、K施肥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符合“报酬递减”规律。【结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需辅以合理的NPK配施,合理施肥促进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积累,使得生长、生理抗性增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频率分析法,以总生物量≥27.66 g为目标,确定福建青冈最优施肥区间为N肥(尿素)2.12~3.71 g·株~(-1)、P肥(过磷酸钙)5.16~7.34 g·株~(-1)、K肥(氯化钾)1.56~2.75 g·株~(-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冷平生 马世超 李树蓉 郭平
用BEM 1系统自动测控CO2 浓度 ,在塑料大棚内对国槐实生幼苗进行 6 0 0、80 0、10 0 0、15 0 0和 2 0 0 0μmol mol5水平CO2 气肥试验 ,每天施气 3~ 5h ,持续 80d。试验结果表明 ,CO2 气肥显著促进国槐幼苗的生长 ,以 15 0 0 μmol·mol- 1 CO2 气肥促生效果最佳 ,与对照比较 ,干重增加 4 1 4 5 % ,淀粉含量增加 4 4 95 % ,光合速率增加 16 0 % ;CO2 气肥同时使气孔阻力增加 ,这可能有利于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 ;CO2 气肥使叶绿素含量下降 ,电镜照片显示 ,高浓度CO2 气肥处理的国槐叶...
关键词:
CO2气肥 国槐 幼苗生长 光合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梦雅 杨艳 汤玉喜 李志辉 叶传财 秦平书 吴兴华
【目的】研究配方施肥对栀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优化栀子幼苗施肥配比方案,为黄栀子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栀子实生苗进行土壤盆栽试验,采用N、P、K三因素三水平配比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栀子幼苗生长(株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CK比较,各施肥处理的株高、地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T7(N3P1K3)较大,较对照提高了65.73%、18.24%;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7最大,总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03.27%。除丙二醛外,各处理的生理指标也均有所增加,其中T7最为显著,叶绿素含量较CK提高了99.0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比CK分别提高了32.59%、44.0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CK分别高出了26.45%、35.02%;丙二醛(MDA)含量则有不同程度下降,T7含量最小,较对照降低了15.14%,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关系。根据隶属函数综合排序来看,各处理均比对照组CK大,其中最大值是T7。【结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以提高幼苗的光合能力、营养代谢物质的吸收和抗氧化能力,促进黄栀子幼苗的生长。综合来看,本试验中T7的处理效果最好,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每株3.0、0.8、1.2 g。
关键词:
黄栀子 氮磷钾配比 生长指标 生理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捷 朱宁华 杨海洋 谢功良
【目的】旨在寻找最适合铁心杉幼苗生长的肥料配比。【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设置14组肥料配比,以每组50盆的1年生铁心杉实生苗为材料,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相比,合理施肥的铁心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提高了42.01%,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提高了11.64%,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提高了13.81%,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提高了211.25%;在N_2P_2K_1的肥料配方下,铁心杉幼苗的苗高、根直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达到最大值,地径、根表面积和总根长也处于中上水平。【结论】N_2P_2K_1(每盆施1.0 g N、1.0 g P、0.5 g K)是铁心杉幼苗最佳的施肥配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燕 董雯怡 张志毅 李吉跃 聂立水 沈应柏
采用正交设计L9(34)布置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相同系号的苗木影响不同,而不同系号的苗木对相同施肥处理响应也不一致,因此不仅要找出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其比例,而且要针对不同的无性系制定不同的施肥配方;2)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对于不同施肥配方的响应不完全一致,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3g)+P2O5(2.25g)+K2O(0g),46号的最佳配比为N(5g)+P2O5(4.5g)+K2O(1g);3)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和46号处理间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
关键词:
毛白杨 苗高 地径 生物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景贵 粟春青 王凌晖 潘陆荣 滕维超
【目的】探究氮磷钾指数配方施肥对假苹婆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假苹婆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假苹婆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方案,结合指数施肥法进行配方施肥设计,测定其在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处理(T1~T14)下的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筛选适宜假苹婆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方施肥组合。【结果】T3处理(N_1P_2K_2)假苹婆幼苗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面积、总根长、根尖数、生物量干重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均最优,分别为50.44 cm、5.73 mm、114.57 cm~2、1621.74 mm、5053.66个、59.92 g、3.10 mg/g、0.45 mg/g、7.88μmol/(m~2·s)、0.090 mol/(m~2·s)、253.20μmol/m和1.67 mol/(m~2·s),分别是T1处理(N_0P_0K_0)(对照组)的267.24%、217.87%、155.41%、416.32%、302.01%、492.76%、223.02%、225.00%、258.36%、321.43%、107.98%和305.36%,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K>P,对地径增量、根尖数和生物量干重的影响排序为N>P>K,对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排序为K>N>P,对P_n、G_s、C_i和T_r影响排序为N>K>P,即总体上氮素对是假苹婆幼苗各生长指标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最重要,磷素对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面积和总根长无显著影响(P>0.05),钾素显著影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论】氮素是影响假苹婆幼苗各生长指标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首要因子。每株施用纯N 0.9 g、纯P 2.0 g和纯K 1.8 g是最适宜1年生假苹婆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及进行光合代谢活动的氮磷钾配方施肥组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梅 刘建辉 李世栋 武雁军
以蚯蚓粪为主要原料,配合草炭、玉米芯制成3种复合基质配方,再添加不同量(10.0,12.5,15.0 kg/m3)的烘干鸡粪,以V(草炭):V(蛭石)=2:1混合基质为对照,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及施肥量对厚皮甜瓜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基质T5(750 dm3/m3蚯蚓粪+250 dm3/m3玉米芯+12.5 kg/m3烘干鸡粪)和T4(750 dm3/m3蚯蚓粪+250 dm3/m3玉米芯+10.0kg/m3烘干鸡粪)上栽培的甜瓜幼苗,其真叶面积、株高和茎粗增幅均大于对照,地下部干物质和叶干质量达到对照的水平;T5上栽培的甜瓜幼苗茎干质量显著大于对照,T4上栽培的甜瓜幼苗茎干...
关键词:
蚯蚓粪 基质 厚皮甜瓜 育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