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
2023(224)
2022(206)
2021(240)
2020(194)
2019(313)
2018(321)
2017(653)
2016(339)
2015(389)
2014(389)
2013(351)
2012(362)
2011(323)
2010(331)
2009(282)
2008(255)
2007(223)
2006(222)
2005(182)
作者
(1062)
(895)
(880)
(850)
(593)
(412)
(376)
(314)
(313)
(301)
(300)
(294)
(287)
(284)
(280)
(280)
(278)
(277)
(272)
(235)
(230)
(228)
(204)
(195)
(191)
(190)
(179)
(176)
(175)
(174)
学科
管理(1242)
(1041)
经济(1041)
(571)
方法(517)
(493)
企业(493)
(465)
数学(432)
数学方法(427)
(420)
国家(406)
中国(381)
(293)
理论(256)
(256)
行政(253)
人事(234)
人事管理(234)
(234)
(228)
工作(228)
(227)
贸易(227)
行政管理(223)
业经(218)
(212)
银行(212)
(209)
(208)
机构
大学(4707)
学院(4586)
管理(1835)
研究(1781)
(1716)
经济(1682)
理学(1557)
理学院(1539)
管理学(1519)
管理学院(1512)
中国(1466)
科学(1161)
(1015)
(942)
(900)
中心(871)
研究所(834)
(822)
(764)
(700)
财经(668)
(660)
北京(629)
(628)
业大(617)
农业(612)
研究院(575)
(560)
师范(554)
(542)
基金
项目(3421)
科学(2761)
基金(2690)
(2459)
国家(2447)
研究(2328)
科学基金(2158)
社会(1585)
社会科(1504)
社会科学(1504)
自然(1399)
自然科(1378)
自然科学(1378)
自然科学基金(1361)
基金项目(1359)
资助(1105)
(1087)
(1016)
教育(939)
编号(918)
(820)
(791)
国家社会(788)
重点(760)
成果(730)
科研(672)
教育部(652)
重大(647)
(645)
计划(642)
期刊
(1846)
经济(1846)
研究(1341)
中国(1187)
学报(916)
科学(837)
(802)
管理(668)
大学(644)
学学(613)
(570)
(443)
金融(443)
农业(364)
情报(354)
资源(349)
经济研究(335)
教育(333)
(313)
财经(296)
技术(282)
图书(266)
(260)
理论(260)
(260)
实践(245)
(245)
统计(244)
世界(242)
(242)
共检索到7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志伟  
光大证券"8·16"乌龙事件发生距今已经一年有余,但学者对其关注度却有增无减,研究的角度涉及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光大证券的内控机制失灵导致内部斗争是事件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8·16"乌龙事件与光大证券内部控制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又称为"8·16"光大乌龙事件,是指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的巨量乌龙交易引发的系列事件。2013年8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培培  
随着电子化交易的发展,高频交易在证券市场中的运用越来越多。高频交易在增加流动性的同时,也因技术故障等问题造成证券市场价格剧烈动荡,这引发了人们的争论,即是否需要对高频交易进行限制。高频交易虽然带来了流动性,但是技术故障引发市场波动,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更是会引发崩盘的系统性风险。因此,限制高频交易具有正当性。光大"乌龙指"事件,是我国首例因为技术故障引发的极端事件,应该借此机会反思,建立熔断机制、异常交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欣媛  
投资者保护是维护证券市场健康、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础,然而世界各国频发的"乌龙指"事件令投资者屡受重创。"光大8?16事件"作为我国"乌龙指"事件的典型案例,暴露出我国对于"乌龙指"事件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存在严重不足,内幕交易法律规制、证券机构内控机制、投资者补偿机制以及投资者救济制度等均存在诸多弊端。域外立法对于"乌龙指"事件大多确立了较为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其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应重点加强包括内幕交易法律规制、证券机构内控机制、多项基金并存的补偿机制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内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为"乌龙指"事件中的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石晓波  周奋  
1987年美国股灾凸显出股指期现市场之间的"瀑布效应",随后跨市联合监管思想和研究开始缘起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跨市联合监管主要围绕着跨市稳定机制、跨市信息监管和跨市反操纵监管三个重要方面展开,力图全面覆盖股指期现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以解决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结构错位,保障股指期现市场之间的稳定协同发展。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推出以来,有关股指期现市场之间风险濡染的事件并不多见,但光大816乌龙指事件剑指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跨市监管真空,构建和完善我国股指期现市场的跨市监管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超  刘念祖  高永祥  王扬  
一、引言企业内部控制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与企业外部监督双重要求下发展起来的。尽管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主体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建成,但由于企业内部控制涉及面广,特别是由于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快速推进,企业的资源、管理模式、业务过程都已信息化,客观上增加了内部控制的实施难度,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方法、新技术的支持。信息系统审计是传统审计在社会信息化大趋势下的必然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子平  
现代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源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保证各部门经济活动协调有效地运转而形成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运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一、光大乌龙指事件始末2013年8月15日,上证指数收于2081点。8月16日,上证指数以2075点低开,到上午11点为止,上证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11点05分,A股金融、地产、石油等股均出现了诡异的直线飙升,沪指盘中一度暴涨100余点,涨幅达到5%,大爆发仅仅持续了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柯静  
本文在综合分析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结合证券法强调对市场投资者保护的立法目的,认为本案中证监会有关内幕信息及内幕交易的认定是成立的。该案凸显了我国金融市场对于信息披露和公司风险内控的理解和应对相对不足,证券业监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升。从现实层面看,中国宜以该案为契机,应对复杂且变化迅速的金融市场的挑战,促进金融监管行政法治的发展,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内控,理顺金融行政执法体制,培育顺应市场监管要求的金融监管从业人员队伍,并结合我国《证券法》的修改,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市场监管法律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企业内斗,是后院失火的另一种诠释,对企业的杀伤力毋庸置疑。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内斗有增无减,背后的因素不能不令人思考。本期三个案例主角都是响当当的上市公司——光大证券引发的"8·16"事件是中国开启股票交易25年来最为严重的乌龙事件。内控设计缺陷,过分专注于业绩而失于对流程和部门之间的利益进行有效协调,使得一个局部的缺陷,放大为惊天的乌龙事件。国有企业上海家化,昔日改制明星,到今日新股东与老管理者反目成仇,国有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文庆  徐小博  刘会超  李纪元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Paeoniaceae)牡丹组(Sect.Moutan)落叶亚灌木,是原产我国的名贵木本观赏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是中国的候选国花[1]。牡丹广泛的用途使其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牡丹很多品种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目前主要以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为主,存在繁殖速度慢、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牡丹的规模化生产,牡丹的良种扩繁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春桃  苏宝财  余建辉  
通过福州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对乌龙茶消费者体验视角下的品牌忠诚形成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消费者态度忠诚对其行为忠诚的影响不显著;乌龙茶服务体验、品牌体验以及关系体验分别对消费者满意和转换成本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乌龙茶消费者转换成本对其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乌龙茶消费者满意对其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青华  孙威江  张孔碌  罗星火  吴全金  
以福建闽南、闽北和广东乌龙茶为样本,开展基于茶汤色差和pH的乌龙茶产品判别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在评饮温度范围内,温度对乌龙茶茶汤的色差和pH均无显著影响.(2)(45±2)℃下,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茶汤明亮度表征量(L)升高,第1泡茶汤的L显著低于第3泡;3泡茶汤间红绿度(a)和黄蓝度(b)的变化均不显著;3泡茶汤色差的衍生值色相(b/a)、色调彩度(Cab)和色彩饱和度(Sab)均无显著差异,色相角(Hab)差异达显著水平;3泡茶汤间的pH存在显著差异.(3)(45±2)℃下,以第1泡茶汤的色差和pH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茶样进行产地、品种、级别和品类鉴别,建立判别模型,得到正...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建安  施兆鹏  施英  谷纪平  陈金华  龚雨顺  
为探讨乌龙茶特殊"岩韵"与"音韵"的感官特征与物质特性,对8个有代表性的闽北与闽南乌龙茶进行感官审评,并对与味感相关的主要内含成分进行常规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表明,闽北武夷岩茶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及酚/氨值较高,其岩韵韵浓而凝重;闽南铁观音茶游离氨基酸含量、酯型儿茶素占儿茶素总量之比较高,其音韵韵厚而幽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淑华  王果  郭雅玲  赖凌凌  吴明言  廖雯  续子杰  
对8个乌龙茶品类(永春佛手、白芽奇兰、铁观音、漳平水仙、武夷水仙、闽北水仙、武夷肉桂和武夷名丛)共82个茶叶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茶叶中的稀土元素氧化物总量(∑REOs)为0.62-10.11 mg·kg~(-1),各品类∑REOs几何平均值大小为:铁观音>闽北水仙>永春佛手>武夷水仙>武夷名丛>武夷肉桂>白芽奇兰>漳平水仙.供试茶叶轻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含量(∑LREOs)明显高于重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含量(∑HREOs);镧(La)、铈(CE)、钕(Nd)和钇(Y)等4种元素的含量(CE含量最高)高于其他稀土元素,此4种元素含量之和达到∑REOs的80%以上.茶叶的∑LREO...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志慧  黄东方  王琼琼  项丽慧  孙威江  
以铁观音品种鲜叶为材料,按照闽南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对杀青叶采取不同成型技术处理,分析其理化品质及生产效能,研究成型方法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成型机成型工艺(采用成型机、速包机、包揉机成型,先多次轻压,2次复火后包揉)处理下的茶叶品质较好;全程重压成型工艺(采用成型机重压数次,1次复火)处理下的茶叶品质较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乾刚  林智  蔡建明  
乌龙茶制造与品质化学涉及制造原料理化性状、制造过程化学变化和成茶品质化学基础 3方面内容 .从原料、制造到成茶 ,贯穿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技术原理是“控制”,即 :(1 )选择适当茶树品种和一定成熟度的新梢以限制原料中部分化学成分特别是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 ;(2 )将多酚类物质制茶氧化控制在鲜叶局部和一定变化范围内进行 ;(3 )控制“做青”进程以促进内含物转移、转化 ;(4 )防止成茶色泽成分比例失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