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2)
- 2023(7250)
- 2022(6008)
- 2021(5447)
- 2020(4572)
- 2019(10134)
- 2018(9549)
- 2017(17459)
- 2016(9704)
- 2015(10482)
- 2014(9994)
- 2013(9817)
- 2012(9135)
- 2011(8371)
- 2010(8020)
- 2009(7525)
- 2008(7228)
- 2007(6266)
- 2006(5556)
- 2005(4862)
- 学科
- 济(37603)
- 经济(37555)
- 管理(25802)
- 业(24979)
- 企(19656)
- 企业(19656)
- 方法(17342)
- 数学(15335)
- 数学方法(15196)
- 学(14873)
- 农(10121)
- 财(9777)
- 中国(9684)
- 贸(8470)
- 贸易(8468)
- 易(8254)
- 业经(7800)
- 农业(6966)
- 制(6227)
- 技术(6218)
- 环境(6080)
- 务(5922)
- 财务(5915)
- 财务管理(5902)
- 企业财务(5635)
- 银(5439)
- 理论(5402)
- 融(5393)
- 金融(5391)
- 银行(5381)
- 机构
- 大学(144566)
- 学院(140448)
- 济(56194)
- 经济(55217)
- 研究(54663)
- 管理(49945)
- 理学(44017)
- 理学院(43435)
- 管理学(42496)
- 管理学院(42273)
- 科学(39025)
- 中国(38730)
- 农(38554)
- 农业(31446)
- 京(30859)
- 业大(30266)
- 所(30203)
- 研究所(28303)
- 中心(23729)
- 财(23039)
- 农业大学(20923)
- 江(20337)
- 院(19633)
- 财经(19005)
- 北京(18920)
- 经济学(18080)
- 省(17896)
- 室(17779)
- 科学院(17647)
- 经(17530)
- 基金
- 项目(103802)
- 科学(79852)
- 基金(76898)
- 家(72915)
- 国家(72358)
- 研究(63944)
- 科学基金(59247)
- 自然(42560)
- 自然科(41577)
- 自然科学(41558)
- 社会(41160)
- 自然科学基金(40871)
- 基金项目(40791)
- 省(40050)
- 社会科(38949)
- 社会科学(38936)
- 划(35519)
- 资助(31126)
- 教育(28839)
- 重点(24320)
- 计划(23621)
- 部(22211)
- 编号(22193)
- 创(21863)
- 发(21734)
- 科技(21433)
- 科研(21334)
- 创新(20577)
- 业(20053)
- 大学(18194)
共检索到199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亚玲 刘长仲 李春杰
研究关于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求豌豆蚜子代生长发育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的响应特性。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将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成蚜经过3个光照强度(低5 722 lx,中11 778 lx和高17 389 lx)和3种光周期(10 h光/14 h暗、16 h光/8 h暗、22 h光/2 h暗),分别测定各处理下豌豆蚜子代的发育历期、体重差、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有翅蚜率和若蚜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低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有翅蚜率高,相对日均增长率减小10.26%(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珍珍 李明贵 郭亚楠 印象初 张帆 许永玉
【目的】了解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自然滞育种群成虫滞育后生殖生物学的影响,明确"滞育发育"与滞育强度、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的关系。【方法】观察记录中华通草蛉自然种群分别于11月、1月、3月在18、22、28℃及不同光周期(15D﹕9L、13.5D﹕10.5L、12L﹕12D)下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等。【结果】温度对滞育解除后的中华通草蛉成虫的产卵前期(P<0.001)、产卵历期(P<0.001)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通草蛉解除滞育后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雄成虫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丽 袁明龙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许多豆科作物及牧草的重要害虫,不但直接取食寄主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传播多种植物病毒。豌豆蚜作为生态学研究的模式昆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周期、多样的生殖方式、表型可塑性以及与细菌复杂的共生关系等诸多特点,已成为众多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本文全面总结了豌豆蚜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豌豆蚜的多型现象和内共生菌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研究豌豆蚜在全球气候和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下生物生态学特性演变规律的必要性,加强其生态适应性及多型现象等遗传机制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杰 胡笑涛 王文娥 冉辉 方舒玲 杨鑫
[目的]揭示不同光强和光周期条件下,水培生菜(Lactuca sativa L.)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得到产量最佳且光量子利用效率最高的光强、光周期组合。[方法]在人工光植物工厂内设置150、200、250、300μmol·m~(-2)·s~(-1) 4个光照强度和8、12、16 h/d 3个光周期,分析产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色素含量、光量子利用效率等指标随光强和光周期的变化趋势。[结果]增大光强,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总叶绿素(Chl a+b)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Caro)含量增多;延长光周期对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也能显著提高Caro含量;增加光强,净光合速率(P_n)、气孔限制值(Ls)、叶肉导度(g_m)增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变化趋势相反,表明限制光合速率是非气孔因素导致。在相同的光周期下,增加光强,F_v/F_m先增大后减小,非光化学荧光猝灭(NPQ)增大,光量子利用效率(P)有减小的趋势,表明增大光强会使热耗散增加且不利于PSII内光能的利用。延长光周期可一定程度上提高F_v/F_m且可以提高光量子利用效率。8、12 h/d光周期下,增加光强可提高叶鲜重,但16 h/d光周期条件下,增加光强生菜叶鲜重先增大后减小(250μmol·m~(-2)·s~(-1)时最大)。[结论]250μmol·m~(-2)·s~(-1)光强和16 h/d光周期组合最有利于产量和光能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宝重 张月辰 陶佩君 尹淑丽 邓小鹏 郭程瑾
通过光周期诱导的方法,对中晚熟红小豆品种冀红4号红小豆不同叶龄叶片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叶龄(LF)处理下硝酸还原酶(NR)活性基本高于自然光(CK)处理而低于连续短日照(SD)处理;随着叶龄增大,各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光周期诱导可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叶龄表现有所差异,与SD处理交替上升;诱导可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并连续诱导出现累积效应;2LF是光周期诱导可溶性蛋白变化最敏感的时期,从这个时期起单个叶龄诱导可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但连续诱导却可提高;LF处理下类胡萝素总体含量高于另2个处理,而LF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仅在3叶龄前高于CK,随后出现下降趋势。
关键词:
红小豆 叶龄 叶片 光周期 生理生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奎 李慷 刘利平
以人工捕捞的野生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玻璃鳗苗为对象,通过控制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研究在可调控的循环水系统中,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日本鳗鲡生长的影响。实验采用双因素交叉分组无重复的试验设计,即将光照强度A(10 lx、100 lx、300 lx)和光照周期B(12L∶12D、18L∶6D、24L∶0D)按照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进行分组,两两相互对照,比较其生长性能和动物福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10 lx条件下日本鳗鲡的终重(36. 43±5. 19) g、日增重(0. 27±0. 4) g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100 lx(44. 58±6. 50、0. 34±0. 06)和300 lx(46. 13±8. 20、0. 35±0. 07)(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和 谢开立 曹葵光 罗长维 甘云浩
华山松球蚜 (PineusarmandicolaZhang)是华山松 (PinusarmandiFranch)的重要食叶性害虫。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 2 2 2林场为研究试验点 ,对华山松球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 ,首次发现了华山松球蚜的第一寄主丽江云杉 (Picealikiangensis (Franch .)E .Pritz .)和其有性世代。华山松球蚜有完整的生活周期即有有性世代 (以前研究者所观察到的华山松球蚜仅有无性世代 ) ,它在两种寄主华山松和丽江云杉上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在有丽江云杉的情况下 ,华山松球蚜以伪干母产的一部份卵孵化的具翅性母飞到丽江云杉上 ,产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毅 梁祎 韩静 郭树勋 石玉 侯雷平
[目的]探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铁(EDTA-Fe,简称Fe)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基于光周期和Fe营养协同促进设施番茄营养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莓柿子番茄为试材,设置2个光周期(12 h/12 h和16 h/8 h),进入开花期后在番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CK),100,150,200μmol/L)Fe肥,研究光周期和外源Fe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o)、叶绿素总含量(Chl a+b)以及净光合速率(P_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50μmol/L时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均最高;与CK相比,各Fe肥处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总体均显著升高。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糖、V_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00~150μmol/L时,以上指标含量均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12 h/12 h光周期下同一处理相比,16 h/8 h光周期下番茄叶片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以及果实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种光周期下,叶面喷施Fe肥对成熟期番茄果实K、Ca、Mg、Zn、Fe、Mn含量影响有明显差异。[结论]外源Fe可有效促进不同光周期下番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提升,且以16 h/8 h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150μmol/L Fe肥的促进效果较佳。
关键词:
番茄 外源铁 光周期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对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峨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美凤蝶滞育的诱导作用与温度有关,在20℃的恒温条件下,光照在12~13 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个体增加,在光照时间短于12.5 h后达到100%;在25℃时,光照时间在11~13.5 h范围内,随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率增加,但没有出现全部个体滞育的情况,最高滞育率为94.5%;在30℃时,在实验光周期范围内没有出现滞育个体。温度对滞育的影响受光周期的影响,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滞育率下降,当温度上升幅度达到30℃,无论长短光照条件下均不出现滞育个体。只有在短光照条件下,低温才有利...
关键词:
美凤蝶 滞育 诱导 光周期 温度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银
在16L∶8D和自然光照(Amb)两种光周期条件下养殖黄金鲈鱼,观察其体重增长及饲料转化情况。养殖试验结果发现经过5个月的饲养,黄金鲈鱼在16L∶8D的光周期下鱼体总重量的净增量是自然光周期下的2.90倍,饵料系数比自然光照条件下低54.8%。结果表明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促进黄金鲈鱼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伟杰 张彦波 王利琳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研究豌豆花发育对于豆科植物特别是大豆产量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近年来有关豌豆花发育基因调控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通过比较拟南芥和豌豆花发育机制的异同,从豌豆花分生组织属性的决定和花器官属性的决定两方面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豌豆花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下美凤蝶幼虫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明显;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历期差异明显;在20℃12~14 h、25℃11~15 h、30℃11~15h光照下,历期分别为39.3~48.5、25.4~36、19.6~29 d,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9.2、10.6、9.6 d。随着温度升高,在相同光照下,幼虫发育历期缩短;在12.0、12.5、13.0、13.5、14.0 h光照下,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6、13.3、9.2、12.2、7.5℃,有效积温分别为332.7、340.5、372.1、350.9、475.4日度...
关键词:
美凤蝶 光周期 温度 历期 幼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粟娟 孙冰 王德祯
海南红豆终年常绿,无休眠期,生长迅速,能耐-2℃的低温,抗6~8级台风.并以其树形优美、嫩叶鲜艳、夏季成浓荫、极富个性而被人们所喜爱。栽植时会随着配置法、疏密度的不同而展现不同的环境效果,给人不同观赏意境。
关键词:
海南红豆,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观赏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玉磊 唐星林 李小远 潘会堂 张启翔
为探讨人工栽培条件下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规律,开发实用的胭脂花栽培技术,以胭脂花休眠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5与20℃2种温度和16、12、8 h 3种日照长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及解除休眠后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周期和温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和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光周期是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对植株萌发的贡献率为79.89%)和生长发育(对生物量的贡献率在78.66%以上)的重要因素;16 h日照长度处理20 d可彻底打破胭脂花的休眠,促进萌发和快速生长,日照短于12 h时胭脂花植株则持续处于休眠状态或生长缓慢。2)16 h日照长度和15℃温度组合最适合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该条件下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伟伟 安广池 乔格侠 姜立云 周成刚 赵洋民
【目的】研究青檀绵叶蚜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对山东和安徽青檀自然分布区内的青檀绵叶蚜分布和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在青檀绵叶蚜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从野外及实验室饲养的蚜虫种群中采集所有虫态,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数码体视显微镜等观察、测量并记录各虫态形态特征。从3月越冬卵开始孵化到11月受精卵产生,每周定期进行林间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青檀绵叶蚜的为害特点、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结果】青檀绵叶蚜在山东、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若蚜及成蚜以口针刺入叶片及嫩枝等韧皮部,吸取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变黄、卷曲甚至脱落,造成种子无法发育,严重影响青檀结...
关键词:
青檀 青檀绵叶蚜 生物学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