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2)
2023(10322)
2022(8559)
2021(7707)
2020(6109)
2019(13787)
2018(13236)
2017(24408)
2016(13499)
2015(14689)
2014(14455)
2013(14169)
2012(13349)
2011(12421)
2010(12313)
2009(11269)
2008(10846)
2007(9587)
2006(8632)
2005(7902)
作者
(42656)
(35625)
(35434)
(33285)
(22632)
(17401)
(15766)
(14032)
(13586)
(12541)
(12299)
(11762)
(11549)
(11222)
(11189)
(10870)
(10862)
(10623)
(10287)
(10213)
(9172)
(8826)
(8699)
(8220)
(8092)
(7941)
(7837)
(7829)
(7229)
(7067)
学科
(60009)
经济(59951)
(35036)
管理(33954)
(25043)
企业(25043)
中国(20390)
方法(19340)
地方(19244)
(18879)
数学(16862)
数学方法(16755)
业经(14352)
农业(13296)
(12888)
(12204)
贸易(12194)
(11833)
(11760)
(10828)
地方经济(10774)
环境(10672)
(10569)
金融(10569)
(10530)
银行(10473)
(10179)
(9892)
技术(9789)
产业(8104)
机构
学院(192863)
大学(190159)
(79601)
经济(78094)
研究(75771)
管理(68463)
理学(58667)
理学院(57849)
管理学(56832)
管理学院(56489)
中国(56170)
科学(49759)
(44515)
(41797)
(40814)
研究所(37498)
农业(35307)
业大(34394)
(33836)
中心(33243)
(29876)
(27428)
(26759)
北京(26688)
财经(26543)
师范(26327)
(25421)
科学院(24297)
(24168)
经济学(24015)
基金
项目(132614)
科学(103132)
基金(94738)
研究(90635)
(86549)
国家(85778)
科学基金(71194)
社会(58144)
社会科(55103)
社会科学(55091)
(53453)
基金项目(50499)
自然(47247)
自然科(46137)
自然科学(46123)
(45725)
自然科学基金(45300)
教育(40004)
资助(37562)
(34952)
编号(34840)
重点(31048)
(27918)
(27775)
发展(26966)
计划(26917)
成果(26799)
(26536)
创新(26195)
科研(25707)
期刊
(92140)
经济(92140)
研究(56751)
中国(42883)
(41249)
学报(38521)
科学(34090)
农业(28213)
大学(27572)
学学(26410)
管理(25054)
(23938)
教育(20073)
(19905)
金融(19905)
业经(17330)
经济研究(15478)
(15052)
技术(14645)
财经(12796)
问题(12308)
(11054)
业大(10588)
资源(10585)
科技(10525)
(10121)
商业(10013)
(9481)
世界(9085)
技术经济(8969)
共检索到296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明  降彦苗  李海权  耿玲玲  刘建烨  乔志红  刘国庆  
【目的】糜子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反应极其敏感,造成了糜子育成品种生长适应区域狭窄、不能跨区域应用的问题。研究探讨不同光照长度对糜子植株形态建成及幼穗发育的影响,为明确糜子对光周期的反应机理,培育广适应性糜子新品种提供研究依据。【方法】以河北省糜子地方品种二紫杆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出苗后每天补充光照至18 h;设光照0(对照)、10、15、20和25 d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18 h光照结束后转移到每天12 h光照人工气候室;田间调查抽穗期,成熟后室内调查株高、茎粗、穗长、穗干重和穗粒干重等农艺性状;利用体视显微镜室内观察糜子幼穗的发育进程并照相记录,统计分析不同光照条件的变化对糜子农艺性状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及对糜子幼穗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每天18 h长日照条件下生长25 d的处理植株平均株高115.6 cm,单穗粒重0.647 g,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9.0%和472.6%;茎、叶和穗的干物质积累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6.7%、142.9%和412.0%,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延长光照20 d处理与25 d处理相比较,各器官干物质重差异不显著。在18 h长日照条件下,糜子茎尖生长点一直处于未伸长期,持续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滞后;在12 h短日光照条件下5 d后糜子开始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幼穗开始分化,分化过程可分为生长点未伸长期、生长点伸长期、穗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花粉粒形成期等共7个时期。所有5个增加每天光照时间和长日照天数的不同处理,幼穗分化持续时间均为15 d左右,没有受到前期延长光照时间的影响。【结论】短日照条件下,出苗后增加每天光照时间和增加长日照天数能延长糜子的营养生长期,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可以极显著的提高糜子的生物和经济产量;短日照条件能够诱导和促进糜子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而长日照条件则抑制糜子生殖生长的开始;糜子的幼穗分化可以划分为7个不同的时期,生殖生长开始后不受前期延长光照时间的影响,持续时间在15 d左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下美凤蝶幼虫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明显;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历期差异明显;在20℃12~14 h、25℃11~15 h、30℃11~15h光照下,历期分别为39.3~48.5、25.4~36、19.6~29 d,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9.2、10.6、9.6 d。随着温度升高,在相同光照下,幼虫发育历期缩短;在12.0、12.5、13.0、13.5、14.0 h光照下,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6、13.3、9.2、12.2、7.5℃,有效积温分别为332.7、340.5、372.1、350.9、475.4日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玉磊  李小远  唐星林  刘佳  潘会堂  张启翔  
研究了冬季4种光周期处理(自然日长CK、20 h、16 h、暗期中断4 h)对胭脂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自然日长(9~11 h)条件下,胭脂花顶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延长日照时间和暗期中断可使处于休眠状态的胭脂花在10 d内迅速萌发;延长日照时间显著促进了胭脂花的生长,20 h日照处理的植株生长最快,单株干质量最终达到1.424 g,但其根系长势弱,干质量仅为0.075 g,根冠比失调,部分植株枯萎死亡。16 h日照和暗期中断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但根系活力高于20 h日照处理。不同光周期处理110 d后,胭脂花植株统一置于自然日长下继续培养40 d,发现均有花芽形成,16 h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吕权  朱道弘  曾杨  
研究了光周期对歧阜异针蟋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5℃条件下,歧阜异针蟋若虫发育明显受光周期的影响,长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明显快于短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当若虫由短日条件转移至长日条件时,能够显著促进若虫的发育,并且转移越早促进效果越明显,而反方向的转移则对若虫发育无明显影响.这表明歧阜异针蟋若虫存在滞育现象,短日条件诱导滞育,长日条件解除滞育,并且低龄若虫对长日条件比较敏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思宇  杨再强  杨立  张源达  郑涵  
为探明不同光周期的成花效应及其与激素、生长间的关系,以秋菊红面为试材,设置5个光周期处理,以南京夏季自然光周期(长日照)为对照,测定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活力、不同时期发育历时及内源激素(现蕾、破蕾、初绽、初花、盛花及初萎期)、切花品质(花径、单株花数、花青素)。结果表明,长日照菊花生长最旺盛,植株高大粗壮,光合色素含量高;7 h/17 h, 8 h/16 h光合色素含量低、长势最差,易倒伏,由于受到光胁迫,根系活力较高;10 h/14 h植株矮化匀称。开花响应与内源激素息息相关,与IAA、GA_3呈反比,与ZT、ABA呈正比。7 h/17 h、8 h/16 h和长日照菊花花期均严重推迟,长日照由于生长充分,切花大且多但萎蔫快,7 h/17 h、8 h/16 h由于营养生长不足,菊花小且少、花青素含量低,切花品质最差;10 h/14 h最先开始花芽分化,花序发育周期短、盛花产出早且持续时间长,由于生长状况良好,切花品质也较高。光周期对花芽分化启动、花蕾形成过程影响最大,舌状花瓣的展开虽也受光周期影响,但对花期的提前不起决定作用。由此可见,10 h/14 h下菊花在生长形态、花序发育周期、切花质量方面表现最佳,最适合夏季南京地区菊花的促花栽培,待菊花破蕾显色后移至长日照正常开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金汉  王兆守  关雄  
在室温 (2 6± 1 )℃、相对湿度 80 % -85 %条件下 ,分别采用 5种不同光周期 (光暗比为 8∶ 1 6、1 0∶ 1 4、1 2∶ 1 2、1 4∶1 0、1 6∶ 8)对甜菜夜蛾各虫态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光暗比 1 2∶ 1 2的光周期 ,各虫态生长发育状况最好 ,幼虫存活率、平均蛹重、蛹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都明显优于其它处理 ;其次为光暗比 1 4∶ 1 0的处理 ;而光暗比 8∶ 1 6的处理各虫态发育状况最差 ;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 ,幼虫发育历期逐渐缩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玉磊  唐星林  李小远  潘会堂  张启翔  
为探讨人工栽培条件下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规律,开发实用的胭脂花栽培技术,以胭脂花休眠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5与20℃2种温度和16、12、8 h 3种日照长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及解除休眠后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周期和温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和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光周期是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对植株萌发的贡献率为79.89%)和生长发育(对生物量的贡献率在78.66%以上)的重要因素;16 h日照长度处理20 d可彻底打破胭脂花的休眠,促进萌发和快速生长,日照短于12 h时胭脂花植株则持续处于休眠状态或生长缓慢。2)16 h日照长度和15℃温度组合最适合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该条件下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吕权  朱道弘  
对小悍蟋若虫发育的光周期反应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5℃条件下,小悍蟋若虫发育明显受光周期的影响,长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明显快于短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当若虫先于LD 12∶12 h条件下发育后转移至LD 14∶10 h、LD 16∶8 h,能够显著促进若虫发育,反方向的转移则会抑制若虫发育.但LD 14∶10 h与LD 16∶8 h之间的光周期变化对小悍蟋若虫发育几乎不起影响.变化光周期对小悍蟋若虫发育的影响与光周期变化的时间、变化方向及低龄若虫感受的光周期类型有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燕  马芳芳  王琴  胡惠蓉  
将切花‘日光’翠菊分别培养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观测其株高、株幅、分枝数、真叶数及始花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短日照相比,长日照下‘日光’的真叶数没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植株较高、株幅较小、分枝较少,适合切花栽培;‘日光’的开花在短日照下得到促进,为量性短日照植物。建议在‘日光’翠菊植株生长前期提供长日照条件,以获得较高的适于切花的株型;而后转为短日照条件,以加速开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季梅  张国泰  
两年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温光条件对小麦幼穗发育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扩颖原基分化以前的阶段.从种子萌发至生长锥伸长至单棱出现要求较宽范围的中低温诱导,单棱至二棱要求某种低温诱导,二棱至护颖原基出现要求一定的日长和温度诱导.品种间随冬性增强,对温度要求更为严格,对日长反应更为敏感,各阶段经历的天数相应延长.能进入护颖分化的播期均能正常抽穗,迟播因温度条件不能满足而穗分化滞留在单棱、二棱或初生阶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微  马霓  曾汉来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多种处理比较了D38S与长光敏不育系N5 0 88S的发育与雄性育性光周期反应 ,结果表明 :在发育光周期反应上两类不育系的反应方向相同 ,而在育性光周期反应上 ,D38S的育性与N5 0 88S反应方向相反 ,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短光照可诱导其完全雄性不育 ,长光照诱导高度可育。可以认定D38S是一份短光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   赵士文   包星星   武永军   杨振超  
为探究光周期对黄瓜幼苗形态、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光强为250μmol/(m~2·s)的白光下,设置光周期为8 h/16 h、12 h/12 h、16 h/8 h和20 h/4 h共4个处理,比较各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形态差异较大,其株高、茎粗、鲜重、干重与叶面积均发生显著性差异,12 h/12 h处理下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均显著优于其余处理;随着光周期的增加,叶片各组织厚度增加,Rubisco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8 h/16 h处理较16 h/8 h与20 h/4 h处理显著增加66.23%和82.86%;黄瓜幼苗总氮含量随着光周期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趋势;12 h/12 h处理下总碳含量显著高于8 h/16 h和20 h/4 h;12 h/12 h和16 h/8 h处理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综上,12 h/12 h处理为黄瓜幼苗生长的最适宜光照周期。该研究结果可为植物工厂化育苗及设施内补光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汪梦旭  胡原  李兵  杨万年  
为解决"大豆生长发育光周期响应"实验周期长的问题,将该实验转化为可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虚拟仿真实验。在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实验步骤的基础上,介绍了该虚拟仿真实验的功能与效果及其建设方法。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能够理解光周期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功能,并提高生物实验素养。该文还讨论了虚拟仿真实验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汉平  魏开金  姚红  麦家柏  林加敬  熊邦喜  
养殖鲥鱼经生态和激素调控,大多数在4、5龄性腺发育成熟,雌鱼最小成熟为4龄,雄鱼为3龄。秋季,完成第一次性成熟并产卵的鲥鱼,卵巢逐步由第Ⅵ期退化至第Ⅱ期。冬季卵巢中老一代卵母细胞基本退化吸收完毕,新生的卵母细胞均处于原生质生长期,卵巢处于第Ⅱ期。春季的 2- 3月,体内开始积累脂肪。后期,新生的卵母细胞开始积累卵黄,4月卵巢处于 Ⅱ-Ⅲ期。夏季卵巢发育迅速,5月份进入第Ⅳ期初,7月中旬大部分卵巢发育至Ⅳ期末甚至Ⅴ期,6月全部达到第Ⅴ期。而精巢6-7月初已全部为第Ⅴ期。因此,精卵巢的发育在繁殖前存在不同步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君杰  王海岗  曹晓宁  陈凌  刘思辰  田翔  秦慧彬  乔治军  
【目的】筛选适用于糜子光周期敏感性评价的性状指标,为开展糜子资源光周期敏感性鉴定及相关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盆栽遮光处理和2个不同光周期生态区大田种植,调查100份糜子试验材料抽穗期、株高、主穗长、地上鲜重、叶片数、节数、旗叶叶面积和千粒重8个主要性状的光周期反应特性,以8个性状数据值建立糜子各个性状的光周期相对敏感度和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D值,并利用2种方法综合评价糜子光周期敏感性。【结果】不同光周期处理糜子8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盆栽各个性状在长日照处理下的表现值显著高于短日照,大田定襄地区各个性状的表现值显著高于三亚地区。盆栽和大田种植模式下,地上鲜重的光周期相对敏感度均最高,千粒重的光周期相对敏感度最低。相关性分析发现,盆栽株高、主穗长、地上鲜重、旗叶叶面积、节数和叶片数与D值都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达到显著正相关,抽穗期达不显著负相关;大田除千粒重与D值达不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都与D值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大田各个农艺性状与光周期敏感综合指标D的简单相关系数排名前三依次是株高(0.867)、地上鲜重(0.811)和主穗长(0.784);盆栽依次是株高(0.787)、主穗长(0.687)和地上鲜重(0.677)。盆栽各个农艺性状对光周期敏感综合指标D的回归方程:Y=0.048+0.012X_1+0.063X_2+0.0446X_3+0.053X_4+0.036X_5+0.016X_6+0.024X_7-0.011X_8;大田各个农艺性状对光周期敏感综合指标D的回归方程:Y=0.019+0.034X_1+0.094X_2+0.066X_3+0.080X_4+0.057X_5+0.028X_6+0.011X_7+0.139X_8;其中,X_1、X_2、X_3、X_4、X_5、X_6、X_7、X_8分别代表抽穗期、株高、主穗长、叶片数、节数、旗叶叶面积、地上鲜重和千粒重。回归和通径分析发现,盆栽和大田地上鲜重和株高对光周期敏感综合指标D的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0.383、0.300和0.251、0.250,其次是旗叶叶面积和主穗长,分别为0.295、0.276和0.238、0.249。综合光周期相对敏感度和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D值比较分析,地上鲜重和株高光周期敏感性强,其次是主穗长和旗叶叶面积,千粒重和抽穗期光周期敏感性较弱。【结论】地上鲜重和株高可以作为糜子光周期敏感性主要评价指标性状,旗叶叶面积和主穗长可以作为参考评价指标,千粒重和抽穗期不适合作为糜子光周期敏感性评价指标性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