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6)
- 2023(9736)
- 2022(8812)
- 2021(8407)
- 2020(7067)
- 2019(16472)
- 2018(16551)
- 2017(31205)
- 2016(17726)
- 2015(20084)
- 2014(20141)
- 2013(19783)
- 2012(18002)
- 2011(16132)
- 2010(16088)
- 2009(14231)
- 2008(13656)
- 2007(11827)
- 2006(10162)
- 2005(8557)
- 学科
- 济(62036)
- 经济(61970)
- 管理(47641)
- 业(44611)
- 企(37508)
- 企业(37508)
- 方法(30401)
- 数学(26134)
- 数学方法(25812)
- 农(17156)
- 学(16256)
- 中国(16102)
- 财(15097)
- 业经(14157)
- 理论(13279)
- 地方(13179)
- 农业(11404)
- 教育(11370)
- 和(10864)
- 贸(10817)
- 贸易(10812)
- 技术(10684)
- 易(10483)
- 制(10252)
- 环境(10210)
- 务(9954)
- 财务(9897)
- 财务管理(9882)
- 企业财务(9350)
- 划(9205)
- 机构
- 大学(242534)
- 学院(242234)
- 管理(95288)
- 济(85608)
- 经济(83438)
- 理学(83099)
- 理学院(82101)
- 研究(80636)
- 管理学(80553)
- 管理学院(80155)
- 中国(56067)
- 科学(54919)
- 京(51982)
- 农(45512)
- 所(41829)
- 业大(41764)
- 研究所(38715)
- 财(37892)
- 农业(36158)
- 中心(35745)
- 江(34976)
- 范(32814)
- 北京(32688)
- 师范(32420)
- 财经(30938)
- 技术(29702)
- 院(29440)
- 州(28779)
- 经(28135)
- 师范大学(25944)
- 基金
- 项目(173782)
- 科学(133589)
- 研究(124682)
- 基金(122348)
- 家(108313)
- 国家(107399)
- 科学基金(90567)
- 社会(73342)
- 省(70402)
- 社会科(69258)
- 社会科学(69236)
- 基金项目(66144)
- 自然(61709)
- 自然科(60211)
- 自然科学(60186)
- 划(59583)
- 自然科学基金(59066)
- 教育(58467)
- 编号(51961)
- 资助(50679)
- 成果(42003)
- 重点(39398)
- 部(37156)
- 发(36787)
- 课题(36571)
- 创(36467)
- 创新(33922)
- 科研(33636)
- 计划(33517)
- 大学(32051)
共检索到342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育锋 彭秀真 张建东 周嗣泉 孔祥峰 潘顺林 王芳心 吴隆智
本文试验总经了光合细菌在池塘鱼种培育中的最佳施用方式。实验设置了三种方式:1.单纯饲料添加;2.全池泼洒与饲料添加;3.加压底施、全池泼洒和饲料添加“综合施用”。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施用方式中,以“综合施用”效果最好,能获得较高的单产和经济效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致和 袁贺英 韩宪法 赵振庄 徐浚川 卢小强
经102~105天饲养,获草、鲢鱼种36472.5公斤,平均亩产达到810.5公斤。其中草鱼种总产28597.5公斤,平均单产635.5公斤/亩,规格93.2克/尾,成活率85.2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福军 胡文英
研究了光合细菌(PSB)在低洼盐碱地池塘围隔中对水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PSB的施用对水化因子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水体中DO、NO3--N升高,而NH4-N、NO2--N、和COD降低,而对PO43--P影响不明显。当PSB浓度高时,可提高水体的pH值;对浮游生物无明显影响;PSB的一次施用量为10ppm,一次效用时间为6天左右,因而PSB可达到改良水质,进而改善水质的目的,尤其在水质恶化时,其作用更显重要。
关键词:
盐碱地 池塘 PSB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宽意 胡文英
1999年 5~ 10月在山东省禹城市低洼盐碱地池塘进行了大口胭脂鱼引种及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 :大口胭脂鱼能适应该地区的环境条件 ,生长速度与草鱼、鲤鱼相当 ,鱼种成活率6 0 %。该鱼的疾病防治与饲料配方有待开展研究
关键词:
大口胭脂鱼 鱼种培育 低洼盐碱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黔生 朱邦科 樊启学 方之平 刘重阳
对混养鱼池以氯化铵为氮源施肥养鱼进行了两年系统的研究,对4个温幅内使用氯化铵追肥前后鱼池水体的理化因子、主要营养盐类、初级生产力、浮游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等进行了连续测定,找出浮游植物等指标峰值所持续的时间和变化规律,为不同季节施肥的数量和频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进行了这些指标的年周期(主要养殖期)变化规律的研究。确定了氯化铵养鱼池的肥水等级。对鱼池底泥的理化特性,鲢、鳙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血液的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对鲢、鳙鱼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证明氯化铵是一种优质养鱼氮肥。
关键词:
混养池塘 氯化铵 氮源 化肥养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重先 吴振山 宋长太 杨长根
蟹苗(大眼幼体)在池塘培育条件下,8.06公顷水面产幼蟹3162公斤,幼蟹群体增重123倍,亩产26.15公斤,回捕率6.6%,幼蟹群体中最大个体为50克,最小个体仅0.01克,其中0.5—2.5克个体约占10%,2.5—10克个体约占50%,10—30克个体约占30%,30克以上个体约占10%。
关键词:
河蟹,蟹苗,幼蟹,池塘培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永海 谢永得 刘永士 徐嘉波 袁新程 邓平平 税春 蒋飞
【目的】研究池塘高密度培育刀鲚当年鱼种(0~(+)龄)的脂类营养状况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评估高密度养殖刀鲚幼鱼有否受到环境拥挤压迫。【方法】采用池塘高密度(7216ind/667m~(2))模式养殖刀鲚幼鱼,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检测分析刀鲚0~(+)龄幼鱼各阶段(7—11月)的鱼体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池塘高密度培育刀鲚0~(+)龄幼鱼鱼体的水分含量随着生长呈现直线下降趋势,数值从7月的82.27%显著下降到11月的76.17%;培育早期(7月26日—8月7日),鱼体干重的总脂含量略有下降,培育中期(8月7日—10月5日),鱼体脂肪迅速富集,然而,到培育后期(10月5日—11月1日),由于饵料竞争,鱼体脂肪积累速度减缓。刀鲚各阶段幼鱼鱼体脂肪酸含量排前三的是C16:0、C18:1n9c和C16:1,百分含量范围分别为21.21%~29.76%、23.56%~28.90%和8.71%~14.29%。除了7月外,C16:0和C16:1的百分含量随生长均呈现显著下降。随着刀鲚幼鱼的生长,C18:0百分含量随生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最高点(7.62%~7.76%)出现在8—9月份;而刀鲚幼鱼的C22:6n3(DHA)、C20:5n3(EPA)、∑PUPA以及∑n3PUPA的含量随生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
关键词:
刀鲚 当年鱼种 高密度培育 脂肪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育锋 彭秀真 周嗣泉 张建东 陈述江
投饵施肥是池塘精养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但随着投入有机质的积累,养殖池塘中普遍存在着的“能量陷井”效应已影响到池塘生态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本研究利用了光合细菌(PSB)所具有的独特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通过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条件和提高养殖对象整体营养水平,促进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了其生态能量转换效率。1989年7月至1991年10月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生态能
关键词:
光台细菌 池塘 生态能量 转换效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德国 吴国犀 周剑光 王志玲 刘乐和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培育大鳍亲鱼不需投饵,亲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分别为0.62克和0.57克。
关键词:
大鳍鳠,亲鱼,池塘培育,驯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晓宇
从自然海区捕获的平均全长1.7cm、平均体重0.0590g的花鲈稚鱼,在淡水池塘中培育41d,达到平均全长6.35cm,平均体重2.5904g,成活率达45.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花鲈,苗种培育,成活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军 赵刚 龚全 沈丹舟 吴明森 刘光迅
在室外水泥池塘养殖条件下,研究了4+龄达氏鲟(均重:2.38±0.11kg)在3~9月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投喂条件下,达氏鲟生长较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65.18%、163.03%、149.40%和0.46、0.45、0.43,但饵料系数偏高。达氏鲟在水温处于16~32℃时均可摄食生长,水温在18~25℃时,生长情况较好,水温高于28℃以上时,达氏鲟的生长缓慢,并容易出现死亡。试验表明,在达氏鲟最适的生长条件下,用饲料投喂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