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
2023(1677)
2022(1389)
2021(1290)
2020(1038)
2019(2359)
2018(2386)
2017(4336)
2016(2344)
2015(2540)
2014(2678)
2013(2619)
2012(2140)
2011(2009)
2010(2024)
2009(1889)
2008(1659)
2007(1449)
2006(1283)
2005(1126)
作者
(7686)
(6400)
(6237)
(5870)
(3768)
(2953)
(2813)
(2500)
(2341)
(2173)
(2122)
(2109)
(1992)
(1983)
(1973)
(1951)
(1949)
(1805)
(1747)
(1702)
(1607)
(1491)
(1484)
(1457)
(1375)
(1356)
(1340)
(1319)
(1293)
(1287)
学科
(7874)
经济(7871)
管理(7781)
(5016)
(4380)
企业(4380)
方法(4071)
数学(3649)
数学方法(3487)
(2477)
环境(2217)
中国(2085)
(1933)
能源(1776)
地方(1684)
生态(1681)
业经(1626)
(1617)
(1609)
贸易(1607)
(1578)
(1517)
银行(1510)
(1473)
理论(1468)
(1429)
资源(1383)
技术(1371)
(1339)
(1290)
机构
大学(32952)
学院(32946)
管理(12871)
(11276)
研究(11200)
理学(11029)
经济(10958)
理学院(10929)
管理学(10567)
管理学院(10528)
中国(8790)
科学(8300)
(7519)
业大(6225)
(5821)
(5674)
中心(5552)
研究所(5273)
工程(5044)
北京(4917)
(4819)
(4791)
农业(4717)
技术(4530)
(4313)
(4073)
财经(3859)
(3812)
师范(3715)
科技(3593)
基金
项目(24699)
科学(18964)
基金(17871)
(16461)
国家(16362)
研究(15630)
科学基金(13912)
自然(10300)
自然科(10059)
自然科学(10057)
(9873)
自然科学基金(9850)
社会(9302)
基金项目(9232)
社会科(8896)
社会科学(8891)
(8603)
资助(7800)
教育(7170)
编号(5982)
重点(5674)
计划(5651)
(5224)
科技(5039)
(4963)
科研(4831)
(4789)
创新(4697)
成果(4281)
大学(4203)
期刊
(11673)
经济(11673)
研究(7410)
学报(6880)
中国(6412)
管理(5782)
科学(5684)
大学(5173)
(4912)
学学(4899)
技术(4649)
(3593)
农业(3506)
资源(2323)
教育(2259)
(2180)
金融(2180)
业大(2164)
科技(2096)
图书(2061)
统计(2018)
(1950)
经济研究(1929)
业经(1891)
技术经济(1889)
(1846)
(1841)
决策(1731)
农业大学(1676)
物流(1584)
共检索到47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博  朴在林  周东升  郭丹  王哲媛  张涛  
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势必增加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诸多不确定性,实现新能源并网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合理优化模型;提供其稳定运行的电压极限区间和系统合理的"承载容量",因此,提出将区间优化算法应用于光伏并网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以光伏发电并网节点电源容量为目标函数,配电网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特性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区间优化的非线性模型;利用区间可能度和区间序关系实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确定性模型转化,实现光伏并网节点电压波动最小和全网有功损耗最小为两层嵌套的区间优化函数,以光伏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艳伟  王润  肖黎姗  刘健  余运俊  庄小四  
太阳能已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最为理想的替代能源,其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但光伏发电系统高昂的成本,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应用净现值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工具,建立了光伏发电成本的计算模型,以我国34个省会城市作为研究案例,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和环境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在目前政府初始投资补贴一半的情况下,并网光伏发电成本介于0.83-2.29元/kWh之间。即便在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并网光伏发电仍无法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在影响并网光伏系统发电成本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政府初始投资补贴额度、水平面太阳能辐射量和投资密度的敏感性最强;CDM资金的注入对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励政...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梁营玉  李武林  
"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具有内容广泛且抽象、前沿性和专业性极强、学习难度大等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基于PSCAD/EMTDC设计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以便开展相关实验教学工作。基于该实验教学平台,初步设计开发了3个实验:(1)依托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搭建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的输出特性;(2)根据增量电导法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策略;(3)在PSCAD/EMTDC中搭建光伏并网系统的实验模型,验证主回路设计的合理性和控制系统的正确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继波  孔令丞  
相对于传统能源,考虑环境收益和成本问题,可再生能源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太阳能资源可开发潜力是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最高的。本文聚焦于研究光伏产业,发现在优势明显的同时,出现了技术和销售"两头在外"的情况,同时生产成本过高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应用,光伏发电的并网定价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电网和发电企业收益最大化的双边交易计划优化模型、动态规划算法、发电总量目标分解方法、对策博弈模型、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自然资源定价的理论框架等均引入了并网定价机制研究中;对策分析中,认为分区标杆定价模式较适宜引入光伏产业,并提出由于外部性问题,需要采取行政干预措施,以弥补市场失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苑婷  王俊  朱浩祎  王刚  张林  孙佳琪  余维涛  王欣然  段佳鑫  孟妍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光伏发电并网加剧了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考虑光伏发电功率、电网元件状态等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概率潮流能够更加全面反映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在基于实际光伏电站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影响光伏发电的几大主要气候条件,其中,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湿度以及风速与光伏发电输出功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9,0.5032,-0.3861,0.5383,表明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具有较强的统计意义。以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湿度以及风速4种环境因素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忽略其他因素,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用于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成功的预测了未来7d的光伏功率输出情况。利用序贯蒙特卡罗法时序模拟电网中线路的运行状态,综合考虑光伏发电功率和线路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对系统进行概率潮流研究。在已知线路故障以及其修复时间的前提下,模拟出72h内线路的潮流分布情况,能够有效反映电网运行风险。通过对潮流的分析,可及时发现电网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事故预防和电网改进措施。基于IEEE30节点系统进行算例研究,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四输入一输出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对预测值与实际值相比较,计算均方差达到0.000256,可用于实际预测。另外,基于对节点电压、线路功率等概率潮流的分析,验证了针对光伏并网系统进行概率潮流研究的必要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毕大强  郭瑞光  
设计了一种功能完整、上位机界面友好的三相光伏并网技术教学实验平台,详细阐述了实验平台的整体硬件结构和上位机实时监控界面。采用光伏模拟器代替实际光伏电池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光伏特性曲线。实验平台根据需求可切换不同控制策略。设计了上位机监控系统易于光伏并网控制的各项功能,实现对测试结果的实时波形化监测。该平台操作简单、控制精确,可方便完成三相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的实验教学内容。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磊  赵明冬  
参照实际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工程的项目,创制了一套面向光伏应用专业的开放式模块化光伏并网发电实训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技术方案、构成、可完成的实训项目、调试步骤及其应用。该实训平台融识图、设计、装配、调试、应用于一体,可分层次、分类别使用。实践效果表明:该平台对学生由知识掌握型向知识灵活应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转化有很好的过渡作用,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小虎  邹毅  綦玖竑  王阳  何博  黄瀚  
新能源并网发电现已成为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力量,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转变用能方式具有突出意义。文章分析新能源并网发电减排效益创造机理,依据发电侧和电网侧的有效投入提出新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减排贡献分析方法,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试算分析。案例研究表明,电网通过新建送电线路、改扩建变电设施、配套通讯装置等工程,有效促进新能源并网发电,减排贡献率约为1%,随着减排量计入期增加,电网的减排贡献将更为显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其  高忠旭  
近期,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如何在分布式光伏接入高渗透率的背景下,做好配电网调控运行规范化管理。通过深入剖析在分布式光伏及配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最终确立以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管理为着力点的方针策略,加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促进分布式电源健康、和谐和有序地发展,并可为其它地区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洲  刘福潮  杨建华  郑晶晶  杨勇  张建华  
针对甘肃省分布式光伏电能远距离传输通道不足,大量光伏电能集中并网影响农村电网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提出对甘肃省传统农业大棚及其供能系统进行智慧化改造的方案,实现光伏电能的就地消纳,构建基于可时移农业负荷的光伏智慧农业大棚微型能源网。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微源和负荷进行精准建模研究,并采用变学习因子的二阶振荡文化粒子群求解算法对微型能源网经济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对负荷时移前后各供能设备的出力和日综合费用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对可时移负荷进行调度可以降低系统日综合运行成本,单日成本下降了7.3%。本研究所建模型和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实现微型能源网多种能量流的经济合理利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鸣  薛松  史慧  欧阳邵杰  
分布式光伏的大量接入智能配电网后,可能导致三相电流的失衡,进而破坏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对此,本文构建了以电流不平衡和电能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优化的多目标模型,旨在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配电网相位平衡的问题;然后,用随机单纯形法对混合蛙跳算法进行优化,改进了蛙跳算法求解优化问题时极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计算效率较低的缺点,并和决策算法相结合,提出适用本文算例的改进的多目标混合蛙跳决策算法,确保能以极快的搜索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得到最优解;最后,以IEEE-123节点三相不平衡测试系统为例,通过控制变量的相关操作实现配电系统的三相平衡。对比分析基础案例和优化算例的差异,验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洁  刘运材  
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新能源产业前期投入较大、研发成本较高,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政策支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驱动机制的一个重要杠杆,将是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迎春  孔杰  喻小宝  杨康  章天浩  
输配电价核定以提供输配电服务的电网企业相关资产、成本为基础,对电网建设及投资布局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环境下,输配电价差异化制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输配电价与有效资产关系,构建基于输配电价约束下清洁能源发电入网模型,并通过设置多场景投资组合,探讨电网投资、输配电价、碳排放之间关系,探索减排效益最优的组合模式。然后,对风电、光伏等相关指标变化下输配电价、碳减排效益变动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输配电价随新增投资线性增加,但输配电价约束条件会制约清洁能源电力发展;从长期来看,为适应清洁能源电力发展,输配电价增加约束条件应适当上调;减排效益在发电能源结构调整初期是显著的,但随着火电比例进一步降低,新增投资带来的减排效益有所降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光伏利用小数时变动率37%、风电单位造价变动率2.5%时减排效果最显著。基于此,对光伏来讲,应遵循前期政策的延续性,结合储能等新技术应用,逐步提升光伏供电时间;对风电建设来讲,要通过合理确定风电项目工期、优化技术方案等措施,减少风电单位造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洁  周明  
近五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规模最大的分别是新余、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以新余市最为显著,其光伏产业一直领先。鄱阳湖区实现了光伏产业链从无到有、中游崛起、产业链上、中、下游较为完整的发展态势,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然而,随着鄱阳湖区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的单一市场格局、不协调的产业链结构、设备及原材料进口成本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钢  
面对未来不可再生能源枯竭以及当前传统石化能源价格高企的威胁,发展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新能源无疑是我国节能环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光伏发电并网价格的制定,则成为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光伏并网电价,才能一方面保证光伏产业的利润水平,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我国光伏产业;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光伏产业进行技术研发,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光伏发电进入常规能源体系的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