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8)
- 2023(4994)
- 2022(4231)
- 2021(3811)
- 2020(3069)
- 2019(7004)
- 2018(6549)
- 2017(12550)
- 2016(6879)
- 2015(7887)
- 2014(7880)
- 2013(7624)
- 2012(6885)
- 2011(6310)
- 2010(6392)
- 2009(5719)
- 2008(5692)
- 2007(5312)
- 2006(4615)
- 2005(4210)
- 学科
- 济(32610)
- 经济(32585)
- 业(18751)
- 管理(15937)
- 企(13610)
- 企业(13610)
- 方法(11682)
- 农(10575)
- 数学(10298)
- 数学方法(10234)
- 地方(8894)
- 产业(8703)
- 中国(8299)
- 业经(8034)
- 农业(6915)
- 贸(6236)
- 贸易(6232)
- 易(6007)
- 理论(5902)
- 技术(5791)
- 地方经济(5698)
- 制(5552)
- 融(5355)
- 金融(5355)
- 结构(5247)
- 市场(5220)
- 教育(4873)
- 体(4746)
- 财(4699)
- 学(4603)
- 机构
- 学院(100025)
- 大学(96662)
- 济(44247)
- 经济(43429)
- 管理(36621)
- 研究(34361)
- 理学(31121)
- 理学院(30837)
- 管理学(30393)
- 管理学院(30222)
- 中国(25846)
- 京(19800)
- 财(19004)
- 科学(18744)
- 所(16992)
- 农(16441)
- 江(15604)
- 中心(15380)
- 财经(15293)
- 研究所(15107)
- 经济学(14191)
- 业大(13955)
- 经(13823)
- 范(12877)
- 农业(12870)
- 经济学院(12837)
- 师范(12723)
- 北京(12612)
- 州(12519)
- 院(12510)
- 基金
- 项目(65298)
- 科学(51371)
- 研究(50668)
- 基金(45421)
- 家(38756)
- 国家(38430)
- 科学基金(33224)
- 社会(31921)
- 社会科(30415)
- 社会科学(30410)
- 省(27851)
- 教育(24133)
- 基金项目(23724)
- 划(22352)
- 编号(20749)
- 自然(19835)
- 自然科(19388)
- 自然科学(19382)
- 自然科学基金(19061)
- 资助(18677)
- 发(16149)
- 成果(16112)
- 课题(15702)
- 重点(15066)
- 创(14820)
- 部(14097)
- 创新(13799)
- 发展(13584)
- 展(13376)
- 国家社会(12993)
共检索到155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勇清 黄健柏
从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供需变化的特点分析表明,市场培育严重滞后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背离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独特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同时也背离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国情,因此引发光伏产业危机。破解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务实之举从两方面着手:放眼全球市场,继续坚定实施光伏产业国际化战略的信心;积极培育国内市场,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闵继胜
1978年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配合解决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困局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问题导向下国家的政策目标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使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过度依赖土地等要素增值收益等问题;设计合理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分享与继承方式;优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退出范围;等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闵继胜
1978年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配合解决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困局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问题导向下国家的政策目标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使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过度依赖土地等要素增值收益等问题;设计合理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分享与继承方式;优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退出范围;等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凌 卢继勇
绩效管理离我们似乎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远;似乎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似乎是那么的需要,又是那么的无奈。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忠宏 李扬帆
3D打印是新产业革命背景下的标志性技术之一,未来将会对人类生产制造方式、生活消费方式、组织管理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尽管3D打印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在质量、性能、材料种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面对3D打印产业蕴含的机会和挑战,我国应主动适应数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的发展潮流,探索新形势下3D打印产业的发展规律,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充分调动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以应用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发挥其对现有产业的提升作用,考虑其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推动3D打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3D打印产业 新产业革命 新发展方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勇 权威
新三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三板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准入门槛低、流动性不足、交易机制不完善、转板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在新三板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提供企业挂牌上市前咨询辅导业务,促进企业并购;坚持推进内部分层,完善交易机制;加强转板机制建设,同时强化市场信息的披露,加强市场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勇 权威
新三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三板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准入门槛低、流动性不足、交易机制不完善、转板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在新三板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提供企业挂牌上市前咨询辅导业务,促进企业并购;坚持推进内部分层,完善交易机制;加强转板机制建设,同时强化市场信息的披露,加强市场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丛屹 王焱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本质上要求打破藩篱,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合作治理的首要步骤和切入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合作治理,应在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协同相一致,信息共享、平等协商与互利共赢,统筹协调、总量控制、比例分配,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优先推进京津双核的一体化进程,加快编制统一的中长期规划,建立长效协调机制,清理相关限制性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安
西部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或先导性产业,其集群化发展较为滞后,且布局不均衡,存在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关联度低,大型企业聚合力不强,生产服务链不完善,科技的支撑力弱等问题。应从强力打造复合产业集群、强化核心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完善西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支持体系等方面发展西部战略性产业集群。
关键词:
战略性产业 产业链 集聚 集群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国才
建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既是中西部各省(区、市)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而竞争的结果,也体现国家在区际产业转移及其承接上的战略意图。中西部已获批的6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特点和战略定位各有不同,主要承接方向和重点承接产业各有侧重。比较分析表明,目前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还存在空间布局和承接方向不合理、示范区之间的竞合关系不健康、普遍遭遇"招工难"等问题。国家应在中西部农民工输出大省适当增设示范区,各示范区应实现差异化发展,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积极承接农民工回流。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产业经济 产业转移示范区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启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历经较快发展、低速徘徊和高速增长三个历史阶段,服务面向由第一、第二产业主导逐步向第三产业主导过渡,产业发展方式由单一封闭式发展逐步转向融合创新式发展,供应链构成正由国内企业转向国际合作。但长期制约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还有待突破,构建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提高关键领域创新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通航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今后改革的思路是:以市场化改革构建发展动力机制,以重点突破推动前沿领域自主创新,以信息化治理实现产业跨界融合,以结构改革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关键词:
通用航空产业 新兴产业发展 市场配置资源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密 丁明磊
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在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赶超战略下,技术的内在层次特性并未受到重视,因此形成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逆的技术行走路径。这一路径使我国企业长期陷入核心模块外购,进而共性技术高度对外依存的恶性累积循环之中,也是我国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困境的重点在于促进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然而内生性互惠社会价值观弱化、信任环境缺失和协调主体失效使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往往难以实现,因此需要从这三方面出发,寻找解决技术逆向行走困境的方案。
关键词:
技术逆向行走 共性技术 合作研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昭晞
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中国制造"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及其逐步形成的规模与配套能力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低端领域在中国制造业纳入全球分工网络发挥重要作用,作出显著贡献。然而,中国制造业低端领域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应坚定不移地继续保持包括低端产业在内的制造业发展优势,从"低端产业"和"高端产业"两方面对低端领域产业进行定位,在低端产业创造和提高附加价值,建立与完善"生态经济结构",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冬 孔庆峰
中国的出口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处于困境当中,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种困境加剧。分析发现,出口贸易的困境主要来自出口企业对产业升级的短视行为,因此称为"短视困境"。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出口企业的产业升级带来了强迫性机遇,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摆脱出口困境的一种重要方法。面对产业升级,出口企业切勿盲目应对,要依据资源禀赋结构和升级成本选择最优升级途径和升级幅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军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我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模式有两种,即"互联网+"和"+互联网",但在实践中都存在创新能力薄弱、人为抑制等问题。产业融合升级之道是实施"+互联网+"模式,即产品的创新、设计乃至生产由供应端与消费端共同决定。我国下一步产业融合,一方面要消除行业政策壁垒,另一方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通过"+互联网+"模式最终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产业融合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